纺织车间用扬尘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2711发布日期:2019-08-20 20:3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纺织车间用扬尘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纺织车间用扬尘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是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一个传统行业,其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对各种需求的增加,逐年都在变化。

现有的,在纺织行业中存在这样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扬尘。纺织行业中的扬尘并非指工程施工产生的扬尘,而是指在纺织过程中,由面料、纱线纺织所产生的各类飞絮、线头、微尘等。

在很多纺织车间中,总是可以看到工作人员戴着口罩进行作业,这主要原因就是受到纺织扬尘的影响,是为了避免工作人员吸入扬尘危害身体健康。虽然通过佩戴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纺织扬尘带来的危害,但是纺织车间中的扬尘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车间内的空气污染依旧存在,同时扬尘除了会持续对工作人员造成威胁之外,还会落在各种纺织设备上,影响设备正常工作,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车间用扬尘控制系统,可以缓解控制纺织车间的扬尘问题,以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减少扬尘对纺织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干扰。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纺织车间用扬尘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分布在纺织车间内的空气吸入窗口、连通空气吸入窗口的气体管道以及设置在气体管道上的风机,所述风机的吸风口连通气体管道,且出风口连通至纺织车间外,所述气体管道连通有的若干的活动软管,所述活动软管置于纺织车间内,且进风口端活动连接在纺织车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风机开启后,可以通过空气吸入窗口将车间内的空气吸入气体管道,再通过气体管道排出,以减少车间内的扬尘量;同时还可以通过将活动软管移动到指定设备或位置,利用活动软管吸取落在设备等上面的扬尘,从而本发明可以缓解控制纺织车间的扬尘问题,以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减少扬尘对纺织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干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空气吸入窗口中至少有一个设置于纺织车间上部,且位于纺织设备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车间内的扬尘量,因为空气吸入窗口在设备上方,所以设备生产加工产生的扬尘可以被及时吸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包括呈横向垂直设置的滑轨以及滑杆,所述滑轨设置于纺织车间的上部,且沿纺织车间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滑杆的长度沿垂直滑轨的方向延伸,且沿滑轨的长度方向与之滑移连接,所述滑杆上沿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滑台,所述活动软管的进风口端连接于滑台,且端口朝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移动滑杆和滑块将活动软管的进风口端移动到车间的各个位置,以便后续工作人员操纵活动软管将其移动到指定位置吸取扬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架为行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省力的操控移动架将活动软管移动到指定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气吸入窗口和活动软管的进风口端分别设置有适配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定框以及设置于固定框的框内的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过滤装置对进入气体管道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扬尘被直接排出导致二次污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包括呈平行设置的前部过滤网和后部过滤网,所述前部过滤网位于后部过滤网朝向纺织车间一侧,所述前部过滤网上开设有多个前部过滤孔,所述前部过滤孔贯穿前部过滤网,且呈圆台状,所述前部过滤孔背离后部过滤网一侧的孔径大于朝向后部过滤网一侧的孔径,所述后部过滤网上开设有多个呈贯穿结构的后部过滤孔,所述后部过滤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前部过滤孔的孔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部分扬尘通过前部过滤网,积留在其和后部过滤网之间时,前部过滤孔的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扬尘倒流回车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固定框上沿内框沿开设有的卡槽,所述卡槽至少有两个,且呈平行设置,所述前部过滤网和后部过滤网分别卡接于不同的卡槽,所述前部过滤网和后部过滤网具有弹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必要时,工作人员可以方便对过滤网进行安装拆卸,以便对其清理,保证过滤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框朝向纺织车间内的开口侧设置有护板,所述护板可拆卸的连接于固定框,且面积大固定框的框内面积,所述护板上开设有若干呈贯穿结构的通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护板对过滤网进行保护,避免其直接暴露在外出现非正常损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机电信号连接有用于控制转速的变频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扬尘情况很弱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变频器控制风机以相对较小的转速运作,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频器电信号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配置有定时器,所述plc控制器内预设风机低速维持触发定时值,当plc控制器控制风机开启,所述定时器计时直到达到风机低速维持触发定时值时,plc控制器控制风机低速运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人员设定好风机低速维持触发定时值后,plc控制器可以在计时达到预设值时自动配合变频器控制风机减速,从而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包括设置在车间内的空气吸入窗口,空气吸入窗口连通气体管道,气体管道连通至车间外,且安装有抽风的风机,从而可以开启风机吸取车间内含有扬尘的空气并排出,从而本发明缓解控制纺织车间的扬尘问题,以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减少扬尘对纺织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干扰;

2、在车间内设置移动架,移动架采用行车,包括滑台;设置连通气体管道的活动软管,活动软管连接于滑台,从而可以通过移动架将活动软管移动到车间各个位置,以利用活动软管对指定位置进行扬尘清理;

3、风机电信号连接变频器,变频器连接plc控制器,从而工作人员可以将风机设定为在指定时段做低速转动,以减少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用以展示本安装在车间后的结构;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主要用以展示空气吸入窗口、气体管道以及风机的连接关系;

图3为本发明的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4为图3的爆炸示意图,主要用以展示卡槽和过滤网的结构;

图5为本发明的前部过滤网的结构局部剖图,主要用以展示前部过滤孔的结构;

图6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主要用以展示plc控制器和风机的控制结构。

图中:1、空气吸入窗口;2、气体管道;3、风机;4、活动软管;5、移动架;51、滑轨;52、滑杆;53、滑台;6、过滤装置;61、固定框;62、过滤网;63、前部过滤网;64、后部过滤网;631、前部过滤孔;641、后部过滤孔;65、卡槽;66、护板;661、通口;7、变频器;8、plc控制器;81、定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纺织车间用扬尘控制系统,参照图1和图2,包括多个分布在纺织车间内的空气吸入窗口1,空气吸入窗口1相对均匀分布,且一部分安装在纺织车间的侧壁上,一部分安装在纺织车间的上部。安装在纺织车间侧壁的空气吸入窗口1分为两横向列,一列安装在距地面2m左右,一列安装在距地面0.3m-0.6m;安装在纺织车间上部的空气吸入窗口1应位于各个纺织设备的正上方位置,以加强吸取扬尘的效果。

空气吸入窗口1分别连通有气体管道2,气体管道2朝向纺织车间外延伸,且安装有用于抽风的风机3。气体管道2和风机3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每一气体管道2的排气端,即远离纺织车间的一端安装有风机3;另一种,为节约成本,各个气体管道2远离空气吸入窗口1的一端相互汇聚至一个总的气体管道2,风机3安装在总气体管道的排气端;后一种连接方式适用于纺织车间较小情况,以避免风机3负荷过大损坏严重。

参照图1,虽然通过上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扬尘情况,但是部分扬尘还是会落在设备还是车间和设备上,因此在车间中设置移动架5,移动架5包括呈横向垂直设置的滑轨51和滑杆52。滑轨51安装在车间的上部,其其长度沿车间长度方向设置;滑轨51设置两个,两个滑轨51呈横向对称设置。滑杆52的长度方向沿垂直滑轨5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滑杆52的两端分别沿滑轨51的长度方向与滑轨51滑移连接。在滑杆52上沿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滑台53。

在气体管道2上连通有活动软管4,活动软管4可采用波纹管,其远离气体管道2的一端通过锁链配合挂钩连接于滑台53,且其吸风口端朝下。

使用时,可以根据设备位置以及实际需求,移动滑杆52、移动滑台53,使得滑台53移动到指定位置,并利用连接在滑台53上的活动软管4吸风,即吸取扬尘,从而加强扬尘控制效果。

进一步的,为加强使用效果,移动架5采用行车,从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行车对应的控制器控制滑杆52和滑台53移动,从而方便使用。为方便对活动软管4的进风口端进行操作,更加精确的将其移动到指定位置减少扬尘,可以在活动软管4的进风口端安装一伸缩杆当做把手辅助操作。

通过上述内容,虽然可以减少车间内的扬尘,但是通过气体管道2配合风机3直接将带有扬尘的空气直接排出车间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空气吸入窗口1和活动软管4的进风口端安装有过滤装置6(标示于图3)。

参照图3和图4,过滤装置6包括呈方体结构的固定框61。固定框61置于空气吸入窗口1内,并通过螺栓固定;活动软管4(标示于图1)固定连接于固定框61。

在固定框61内设置有过滤网62,过滤网62包括相互平行的前部过滤网63和后部过滤网64。在固定框61上,沿内框沿开设有卡槽65;卡槽65为两个,分别契合前部过滤网63和后部过滤网64的边沿,且朝向固定框61中心一侧开口。前部过滤网63和后部过滤网64均以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两者分别卡接于两个卡槽65实现安装固定。前部过滤网63安装在后部过滤网64朝外,即朝向车间的一侧。

在前部过滤网63上开设有多个前部过滤孔631,在后部过滤网64上开设有多个后部过滤孔641;前后过滤孔均在过滤网厚度方向上呈贯穿结构,以连通过滤网两侧。通过前部过滤网63和后部过滤网64可以将风机3排出的空气过滤减少污染。

参照图4和图5,进一步的,前部过滤孔631设置为圆台状,且圆台状的上、下底面分别为前部过滤孔631的前、后端开口,圆台上底面面积小于下底面面积。前部过滤孔631孔径较小的一端朝向后部过滤网64,即前部过滤孔631的圆台上底面朝向后部过滤网64。后部过滤孔641的孔径设置为小于前部过滤孔631的孔径,以做进一步的过滤。

将前部过滤孔631设置为圆台状,且上底面朝向后部过滤网64,此时可以防止扬尘倒流车间内。过滤网的主体实际采用多层纱线外包弹性框架构成,其上除了另外开设的过滤孔,实际纱线之间还存在若干间隙,同样可以用于过滤空气(附图未体现)。

根据以上设置,通过前部过滤网63的扬尘会收到后部过滤网64的进一步阻挡过滤,且当数量过多时,其会停留在前部过滤网63和后部过滤网64之间;此时由于前部过滤孔631的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积留的扬尘倒流回车间。

参照图4,在固定框61的前侧,即朝向车间内的开口侧设置有护板66,护板66的面积大于固定框61的框内面积,且适配固定框61;护板6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固定框61。为避免其阻碍空气流通,在护板66上开设有若干通口661,通口661沿护板66的厚度方向呈贯穿结构。

参照图,由于风机3一直大功率工作,相对不是很必要,会造成能源浪费,所以做出进一步的改进:风机3电信号连接变频器7,从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实际需求通过变频器7控制风机3的转速,以节约能源。

参照图6,为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变频器7电信号连接有plc控制器8。plc控制器8除配置有相应的交互面板、数模转化模块、放大电路之外还配置有定时器81,该定时器81为内置模块。

在plc控制器8内预设风机低速维持触发定时值,当风机3开启后,plc控制器8启用定时器81计时,当计时达到风机低速维持触发定时,plc控制器8输出控制指令到变频器7,通过变频器7控制风机3以相对较小的转速运作,从而减少能源浪费。

使用过程:先将本发明安装设置在车间内,接着开启风机3从车间内抽风。此时车间内的空气受吸力的影响逐渐通过空气吸入窗口1或活动软管4进入气体管道2,由于扬尘质量较小,大多飘浮在空气中,所以可以被一同吸走,以减少车间内的扬尘。

带有扬尘的空气进入气体管道2之前先从过滤装置6通过,此时空气被过滤网62过滤,即飞絮等扬尘均被吸附在过滤网62上,从而防止扬尘造成二次污染。

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某些特点位置进行扬尘清理时,先通过移动架5的控制器(行车的控制器)控制滑台53移动到指定位置上方,接着讲活动软管4的进风口端移动到指定位置附近,就可以对指定位置进行更加细致的清理。

在风机3开启的初始阶段,风机3全功率运作,充分对车间内的扬尘进行清理;风机3开启时;定时器81开启计时,当计时达到风机低速维持触发定时,plc控制器8输出控制指令到变频器7,通过变频器7控制风机3以相对较小的转速运作,保持持续对车间内带有扬尘的空气过滤,同时减少能源浪费。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缓解控制纺织车间的扬尘问题,以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减少扬尘对纺织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干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