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64408发布日期:2019-10-14 17:18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印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上述设备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胶印机印刷时,需要先在印版上涂润版液后,再涂墨,达到润版液与油墨平衡的目的。上述谈到的润版液为润版液原液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对同一种印品来说,润版液的稀释程度不同,会影响印刷效果,并同时会影响印品的一致性。在目前,大多数印务企业稀释润版液还在使用量杯量取一定量的润版液原液加入到水中的方法。这样的稀释方法主要依赖于工作人员的经验,配置的润版液一致性不高。还有小部分大型印务企业采用了造价相对高的润版液稀释设备。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并不能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润版液的自动配比,使润版液的配置高效化、标准化、简洁化,提高印品的印刷质量和一致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包括泵体机箱,泵体机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比例泵,比例泵上设有比例调节旋钮,比例调节旋钮上连接有比例标尺,箱体内还设有润版液原液桶,润版液原液桶与比例泵通过软管连接,润版液原液桶与软管的连接处设有管塞。

本发明第一种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比例泵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上设有电磁阀,进水管与水源连接,出水管与印刷机水箱连接,比例泵上还设有润版液入口,润版液入口与软管连接。

印刷机水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润版液原液桶放置在余液感知蜂鸣平台上。

余液感知蜂鸣平台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平行设置的上板、中板及底板,底板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不能转向的轮子滚轮a、滚轮b、滚轮c和滚轮d,底板与中板之间的四个顶点处分别设有撑杆a、撑杆b、撑杆c和撑杆d;

中板的上表面四个顶点处分别设有直线轴承a、直线轴承b、直线轴承c及直线轴承d,中板与上板之间沿竖直方向设有相互平行的导杆a、导杆b、导杆c及导杆d,导杆a、导杆b、导杆c及导杆d的上端均固定在上板上,导杆a、导杆b、导杆c及导杆d的下端分别对应从直线轴承a、直线轴承b、直线轴承c及直线轴承d中穿过伸到中板下方;

中板的中心设有通孔,螺栓同轴穿套在通孔中,螺栓上同轴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中板接触,螺栓上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与螺栓通过螺纹配合,调节螺母位于上板的下方,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螺母接触;

中板的侧面安装有蜂鸣器安装杆,蜂鸣器安装杆的上端安装有蜂鸣器,蜂鸣器靠近上板的一侧设有上触点,上板的一侧设有下触点,上触点与下触点上下对应,当上触点与下触点接触时,蜂鸣器报警,当上触点与下触点分离时,蜂鸣器停止报警。

上板上表面焊接有u形的限位挡板,限位挡板起到定位润版液原液桶的作用。

箱体相对两侧板的内侧分别设有卡板a、卡板b、卡板c及卡板d,卡板a和卡板b均位于箱体的一侧且上下对应形成卡槽a,卡板c和卡板d均位于箱体的另一侧且上下对应形成卡槽b;中板的两端分别嵌在卡槽a和卡槽b内,且中板的两端能在卡槽a和卡槽b中滑动。

管塞包括橡胶塞,橡胶塞上连接有防尘垫,橡胶塞为圆台状,该圆台的较小直径端塞在润版液原液桶2的桶口,该圆台的较大直径端通过螺纹与管夹盖连接,橡胶塞上设有便于软管通过的圆孔b,管夹盖上设有便于软管通过的圆孔a,圆孔a直径大于圆孔b的直径。

圆孔a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夹片a和夹片b,在旋转管夹盖时,夹片a和夹片b伸入圆孔b内,并且向圆孔b的圆心方向靠拢,从而起到夹紧软管的作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使用ph试笔对水的ph值进行测量,根据测得水的ph值确定润版液原液与水的配比为a%;

步骤2,将出水管与印刷机水箱的进水口连接,调节液位上限传感器与液位下限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确保向印刷机水箱内注入润版液时不会产生泡沫;

步骤3,将手伸入操作槽,旋转比例调节旋钮,通过比例标尺读取目前润版液原液与水的配比值,当读数显示为a时,停止转动比例调节旋钮;

步骤4,将软管的一端与润版液入口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从橡胶塞中穿过并伸入润版液原液桶中,然后旋转管夹盖,使夹片a和夹片b夹紧软管,使管塞将润版液原液桶的桶口塞紧,按启动按键1-2启动比例泵;

步骤5,当润版液原液桶内的溶液剩余1/10时,上触点与下触点接触,此时蜂鸣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人换新的润版液原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配制装置通过比例泵对水和润版液原液进行精确配比。保证了润版液稀释比例的稳定性。通过液位传感器感知印刷机水箱的水量情况,及时对印刷机水箱补水,确保在印刷过程中供水水压的稳定性。通过余液感知蜂鸣平台,对润版液原液桶内的原液进行监控,当原液即将耗尽时,提醒工人更换润版液原液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从造价方面考虑,该发明制造成本低,适合不同规模的印务企业。本发明配置装置的使用方法,可以实现稀释润版液比例的稳定性,精确性,避免了人工稀释的误差,同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中比例泵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去除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中余液感知蜂鸣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余液感知蜂鸣平台与中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管塞整体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管塞爆炸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管夹盖结构图。

图中,1.泵体机箱,

1-1.比例泵,比例调节旋钮1-1-1,比例标尺1-1-2;

1-2.启动按键,1-3.停止按键,1-4.进水管,1-5.出水管,1-6.电磁阀,1-7.操作槽,1-8.润版液入口,1-9.箱体,1-10.卡板a,1-11.卡板b,1-12.卡板c,1-13.卡板d,1-14.卡槽a,1-15.卡槽b;

2.润版液原液桶;

3.余液感知蜂鸣平台,3-1.底板,3-2.中板,3-3.上板,3-4.调节螺母,3-5.弹簧,3-6.螺栓,3-7.导杆a,3-8.导杆b,3-9.导杆c,3-10.导杆d,3-11.直线轴承a,3-12.直线轴承b,3-13.直线轴承c,3-14.直线轴承d,3-15.撑杆a,3-16.撑杆b,3-17.撑杆c,3-18.撑杆d,3-19.滚轮a,3-20.滚轮b,3-21.滚轮c,3-22.滚轮d,3-23.蜂鸣器安装杆,3-24.蜂鸣器,3-25.上触点,3-26.下触点,3-27.把手,3-28.限位挡板;

4.管塞,4-1.橡胶塞,4-2.防尘垫,4-3.管夹盖,4-4.夹片a,4-5.夹片b,4-6.圆孔a,4-7.圆孔b;

5.液位传感器,5-1.液位上限传感器,5-2.液位下限传感器;

6.软管,7.印刷机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泵体机箱1,泵体机箱1内设有润版液原液桶2,润版液原液桶2的下方设有余液感知蜂鸣平台3,润版液原液桶2与比例泵机箱1通过软管6连接,润版液原液桶2与软管6的连接处设有管塞4。

泵体机箱1包括箱体1-9,箱体1-9为2mm厚冷轧板,由折弯机加工而成,箱体1-9内设有比例泵1-1(比例泵1-1采用现有结构),如图3所示,比例泵1-1上设有比例调节旋钮1-1-1,比例调节旋钮1-1-1上连接有比例标尺1-1-2;

箱体1-9的上表面开设有操作槽1-7,比例调节旋钮1-1-1置于操作槽1-7的中间,且能保证正常人手能在操作槽1-7内旋转比例调节旋钮1-1-1,从比例标尺1-1-2可查看当前的水与润版液原液的配比百分比,启动按键1-2和停止按键1-3位于操作槽1-7之上。分别控制比例泵1-1的启动和停止。

比例泵1-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1-4和出水管1-5,进水管1-4上设有电磁阀1-6,出水管1-5与印刷机水箱7连接,如图4所示,印刷机水箱7内设有液位传感器5,液位传感器5包括液位上限传感器5-1和液位下限传感器5-2;比例泵1-1上还设有润版液入口1-8,水由进水管1-4进入,通过电磁阀1-6进入比例泵1-1内,润版液原液由润版液入口1-8进入比例泵1-1,经过比例泵1-1配比后,再由出水管1-5流出;

出水管1-5与印刷机水箱7的进水口连接,液位传感器5插入并垂直固定在印刷机水箱7内,当印刷机水箱7内的润版液液面低于液位下限传感器5-2时,比例泵1-1开始工作,电磁阀1-6打开,当印刷机水箱7内的润版液液面高于液位上限传感器5-1时,比例泵1-1停止工作,电磁阀1-6关闭。

如图5所示,余液感知蜂鸣平台3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平行设置的上板3-3、中板3-2及底板3-1,底板3-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不能转向的轮子滚轮a3-19、滚轮b3-20、滚轮c3-21和滚轮d3-22,底板3-1与中板3-2之间的四个顶点处分别设有撑杆a3-15、撑杆b3-16、撑杆c3-17和撑杆d3-18;

中板3-2的上表面四个顶点处分别设有直线轴承a3-11、直线轴承b3-12、直线轴承c3-13及直线轴承d3-14,中板3-2与上板3-3之间沿竖直方向设有相互平行的导杆a3-7、导杆b3-8、导杆c3-9及导杆d3-10,导杆a3-7、导杆b3-8、导杆c3-9及导杆d3-10的上端均固定在上板3-3上,导杆a3-7、导杆b3-8、导杆c3-9及导杆d3-10的下端分别对应从直线轴承a3-11、直线轴承b3-12、直线轴承c3-13及直线轴承d3-14中穿过伸到中板3-2下方;

中板3-2前部设有把手3-27,方便拉动整个余液感知蜂鸣平台3;

中板3-2的中心设有通孔,螺栓3-6的螺杆从下向上穿过通孔,螺栓3-6的头部会被通孔挡柱,不能通过通孔;

螺栓3-6上同轴套接有弹簧3-5,弹簧3-5的一端与中板3-2接触,螺栓3-6上设有调节螺母3-4,调节螺母3-4与螺栓3-6螺杆的螺纹配合,调节螺母3-4位于上板3-3的下方,弹簧3-5的另一端与调节螺母3-4接触,旋转调节螺母3-4可对弹簧3-5进行挤压;螺栓3-6的螺杆与上板3-3固定;

下压上板3-3一段距离后,导杆a3-7、导杆b3-8、导杆c3-9及导杆d3-10的下端要与底板3-1接触,使上板3-3不在下降;

中板3-2的侧面安装有蜂鸣器安装杆3-23,蜂鸣器安装杆3-23的上端安装有蜂鸣器3-24,蜂鸣器3-24靠近上板3-3的一侧设有上触点3-25,上板3-3的一侧设有下触点3-26,上触点3-25与下触点3-26上下对应,当上触点3-25与下触点3-26接触时,蜂鸣器3-24报警,当上触点3-25与下触点3-26分离时,蜂鸣器3-24停止报警。

上板3-3上表面焊接有u形的限位挡板3-28,限位挡板3-28起到定位润版液原液桶2的作用。

如图6所示,箱体1-9相对两侧板的内侧分别设有卡板a1-10、卡板b1-11、卡板c1-12及卡板d1-13,卡板a1-10和卡板b1-11均位于箱体1-9的一侧且上下对应形成卡槽a1-14,卡板c1-12和卡板d1-13均位于箱体1-9的另一侧且上下对应形成卡槽b1-15;中板3-2的两端分别嵌在卡槽a1-14和卡槽b1-15内,且中板3-2的两端能在卡槽a1-14和卡槽b1-15中滑动。

润版液原液桶2的开口处安装有管塞4,润版液入口1-8通过软管6与管塞4连接,软管6的一端伸入到润版液原液桶2的底部,软管6的另一端与润版液入口1-8连接。

如图7、8所示,管塞4由橡胶塞4-1,防尘垫4-2和管夹盖4-3三部分组成,橡胶塞4-1塞在润版液原液桶2的桶口处,橡胶塞4-1为橡胶制成,形状为圆台,且圆台母线与轴的夹角为5°时,能够塞紧润版液原液桶2的桶口,并不会从润版液原液桶2的开口处滑出。在圆台的大圆一端,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外表面有螺纹,橡胶塞4-1的圆台较小圆直径端塞在润版液原液桶2的桶口,橡胶塞4-1的圆台较大圆直径端与管夹盖4-3配合。

橡胶塞4-1的中心为直径略大于软管6直径的圆孔b4-7,并且在圆孔b4-7的四周,有可以通气的孔道,防尘垫4-2与橡胶塞4-1粘连在一起,防尘垫4-2的材料为橡胶,在防尘垫4-2的表面,有用于通气的的划痕,划痕覆盖在橡胶塞4-1的孔道上。

管夹盖4-3的内壁上有螺纹,可与橡胶塞4-1的螺纹配合,在管夹盖4-3的中心设有圆孔a4-6,圆孔a4-6直径大于圆孔b4-7的直径;

如图9所示,圆孔a4-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夹片a4-4和夹片b4-5,在旋转管夹盖4-3时,夹片a4-4和夹片b4-5伸入圆孔b4-7内,并且向圆孔b4-7的圆心方向靠拢,从而起到夹紧软管6的作用。通过管塞4对软管6固定,可以保证当润版液原液桶2内的润版液快完的时候,软管6不会从润版液原液桶2的桶口处脱出。保证了供润版液原液的稳定性。

设上板3-3,导杆a3-7,导杆b3-8,导杆c3-9,导杆d3-10以及装有1/10润版液原液的润版液原液桶2的总质量m,取上板3-3与中板3-2之间的距离为q,调节螺母3-4的厚度为b,则弹簧3-5的长度c的取值范围应小于q-b;由胡克弹性定律f=-kx,设计弹簧3-5被压缩xmm后,弹簧3-5弹力等于m。由公式k=(g×d4)÷(8×dm3×nc)对弹簧3-5进行选型。其中g=线材的刚性模数,d=线径,dm=中经,nc=有效圈数。

设定上板3-3与中板3-2之间的距离为a,则导杆a3-7,导杆b3-8,导杆c3-9,导杆d3-10四根导杆的长度应小于a。设计螺栓3-6的长度略大于a,这样能保证上触点3-25和下触点3-26充分接触,且不会在弹簧3-5的作用下过渡挤压。

比例泵1-1选用水力比例混合加药泵。由于一般情况下润版液的配比范围为4%-6%。所以比例泵1-1应该选择配比范围在0%-10%。且精度应读到0.1。

液位上限传感器5-1与液位下限传感器5-2均选用浮球液位传感器。

本发明一种润版液配制装置的使用方法,首先使用ph试笔对水的ph值进行测量。在参考润版液厂商的水液配比推荐表选择正确的水与润版液原液的稀释比例。以迪可马仕达免酒精润版液fs850为例。在南方某企业,测得水的ph值为6.7。查阅迪可马仕达免酒精润版液fs850生产厂商所提供的推荐配比表。得知润版液原液与水的配比为4.2%。

当第一次使用本装置时,准备好储存有1/10润版液原液的润版液原液桶2。打开箱体1-9的柜门,用手抓住把手3-27,将余液感知蜂鸣平台3拉出箱体1-9,再将准备好的储存有1/10润版液原液的润版液原液桶2放置在余液感知蜂鸣平台3的上板3-3上。然后用手旋转调节螺母3-4。顺时针旋转调节螺母3-4会使弹簧3-5进一步压缩,逆时针旋转调节螺母3-4会使弹簧3-5的弹力减小,此处默认弹簧3-5在第一次使用时,弹力小于润版液桶的重量,导杆a3-7,导杆b3-8,导杆c3-9,导杆d3-10的底部与底板3-1接触,上触点3-25与下触点3-26分离。故需要顺时针旋转调节螺母3-4,随着弹簧3-5弹力的增加,弹簧3-5撑着调节螺母3-4向上移动。由于螺母3-4与螺栓3-6配合,故而螺栓3-6也随之向上运动,螺栓3-6上端连接上板3-3,上板3-3在螺栓3-6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当上板3-3上升到一定距离后,上触点3-25与下触点3-26接触,此时蜂鸣器3-24发出警报音,此时停止旋转调节螺母3-4。

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步骤1,将出水管1-5与印刷机水箱7的进水口连接,将液位传感器5伸入印刷机水箱7中,调整液位上限传感器5-1与液位下限传感器5-2之间的距离,其调节的依据为液位上限传感器5-1与印刷机水箱7的进水口(进水口在上方)的垂直距离不得超过200mm,因为进水口与上限传感器5-1的距离过大,注入润版液时会产生泡沫。若印刷机水箱7的进水口在印刷机水箱7的下方,则对液位上限传感器5-1的位置没有要求,液位下限传感器5-2与液位上限传感器5-1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超过300mm。且原则上,印刷机水箱7的横向截面越大,液位上限传感器5-1与液位下限传感器5-2之间的距离应该越小,该要求确保印刷机水箱7内部水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确保了印刷机水箱7供水的稳定性。

步骤2,将手伸入操作槽1-7,旋转比例调节旋钮1-1-1,通过比例标尺1-1-2读取目前水液配比值,当读数显示为4.2时,停止转动比例调节旋钮1-1-1;

步骤3,将软管6与润版液入口1-8连接,将软管6的一端从橡胶塞4-1中穿过并伸入润版液原液桶2中,并且使软管6的一端端部到管塞4的距离略大于润版液原液桶2的桶底到桶口处的距离,然后旋转管夹盖4-3,使夹片a4-3-1和夹片b4-3-2夹紧软管6,使管塞4将润版液原液桶2的桶口塞紧,给设备通电后,按启动按键1-2启动设备;

步骤4,当润版液原液桶2内的溶液剩余1/10时,蜂鸣器3-24报警提醒工人换新的润版液原液,如果润版液原液桶2内的溶液过少,可能会吸入空气,导致配比不精确。同时造成稀释的润版液含有泡沫。打开箱体1-9的柜门,将余液感知蜂鸣平台3拉出箱体1-9。再将管塞4从用完的润版液原液桶2的桶口拔出,插入到新的润版液原液桶2中,再将新的润版液原液桶2放置在上板3-3上,用手将余液感知蜂鸣平台3推回箱体1-9内,关闭箱体1-9的柜门。完成润版液原液桶2的更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