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配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9584发布日期:2021-02-09 09:15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配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临床清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配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临床使用的软式内镜在使用前要经过清洗液清洗的预处理,而预处理使用的清洗液必须要现配现用,因为清洗液中的多酶遇水后在暴露空气状态下其活性会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4小时后几乎完全失去活性。当内镜诊疗量大、工勤人员和护士配比不足时,会忽略预处理清洗液是否合格。大部分医院使用塑料桶作为清洗液的容器,每天早晨配置,使用至上午诊疗结束,甚至使用至当天诊疗结束,这时清洗液中多酶活性较低会影响内镜预处理的效果,从而影响后续的消毒质量,甚至可能会造成医源性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配液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内镜预处理使用的清洗液必须要现配现用,否则清洗液中多酶活性较低会影响内镜预处理的效果,从而影响后续的消毒质量,甚至可能会造成医源性感染的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配液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端的一侧一体连接有电气箱,其另一侧安装有储液容器,所述主体的内部为中空且安装有清洗液箱和储水箱,所述电气箱内安装有第一泵机和第二泵机,所述清洗液箱通过第一导管与第一泵机连接,所述储水箱通过第二导管与第二泵机连接,所述电气箱靠近储液容器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均位于储液容器的上方,所述第一泵机通过出液管与第一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泵机通过另一出液管与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电气箱的上端还安装有操控面板。
[0005]
优选地,所述储液容器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层硅胶膜。
[0006]
优选地,所述主体上端在与储液容器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定位凹槽内。
[0007]
优选地,所述电气箱内的侧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泵机、第二泵机和操控面板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8]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背侧连接有推杆。
[0009]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一侧铰接安装有门板。
[0010]
优选地,所述主体底部的四角均匀安装有滚轮。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清洗液箱和储水箱,并分别与第一泵机和第一出液口、第二泵机和第二出液口连接,使得清洗液和水源分别受到独立的流量控制,实现了能够根据使用情况随时配置清洗液,配置操作简单方便,并且保证了清洗液内较高的多酶活性,有效减轻了工勤人员或护士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配液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配液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配液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主体1、电气箱2、储液容器3、清洗液箱4、储水箱5、第一泵机6、第二泵机7、第一导管8、第二导管9、第一出液口10、第二出液口11、操控面板12、硅胶膜13、控制器14、推杆15、门板16、滚轮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8]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19]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配液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上端的一侧一体连接有电气箱2,其另一侧安装有储液容器3,主体1的内部为中空且安装有清洗液箱4和储水箱5,电气箱2内安装有第一泵机6和第二泵机7,清洗液箱4通过第一导管8与第一泵机6连接,储水箱5通过第二导管9与第二泵机7连接,电气箱2靠近储液容器3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出液口10和第二出液口11,第一出液口10和第二出液口11均位于储液容器3的上方,第一泵机6通过出液管与第一出液口10连接,第二泵机7通过另一出液管与第二出液口11连接,电气箱2的上端还安装有操控面板12。
[0020]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清洗液箱4内的清洗液可以通过第一泵机6依次经过第一导管8和出液管直接泵入到第一出液口10内并落入下方的储液容器3中,而储水箱5内的水源可以通过第二泵机7依次经过第二导管9和另一出液管直接泵入到第二出液口11内并落入下方的储液容器3中与清洗液混合,由于清洗液和水源分别受到独立的流量控制,使得配置起来更加方便,并能保证清洗液合格,能达到内镜预处理的规范要求、
[0021]
本实施例中,储液容器3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层硅胶膜13。
[0022]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硅胶膜13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性能,当内镜放于储液容器3内进行清洗时,难免会与侧壁发生磕碰,此时硅胶膜13就能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内镜端部的镜头发生碰撞损坏。
[0023]
本实施例中,主体1上端在与储液容器3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储液容器3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定位凹槽内。
[0024]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储液容器3通过安装在定位凹槽内能够使储液容器3正好位于出液口的下方,定位快速准确,同时还能防止储液容器3产生晃动,提高稳定性。
[0025]
本实施例中,电气箱2内的侧壁上设有控制器14,第一泵机6、第二泵机7和操控面板12均与控制器14电性连接。
[0026]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第一泵机6和第二泵机7分别独立与控制器14连接,通过操控面板12可以设定第一泵机6和第二泵机7独立的出液量以及出液时间,实现了清洗液和水源的单独流量控制。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控制器14位可编程控制器(plc),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西门子s7系列plc体积小、速度快、标准化,具有网络通信能力,功能更强,可靠性高。
[0027]
本实施例中,主体1的背侧连接有推杆15。
[0028]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推杆15可以用来推动主体1的整体移动。
[0029]
本实施例中,主体1的一侧铰接安装有门板16。
[0030]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主体1内中空腔室的一侧通过门板16实现封闭,当需要取出清洗液箱4和储水箱5时,可以从一侧打开门板16,便于取拿。
[0031]
本实施例中,主体1底部的四角均匀安装有滚轮17。
[0032]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滚轮17的设置可以使装置整体便于移动。
[0033]
使用时,本发明通过设置清洗液箱和储水箱,并分别与第一泵机和第一出液口、第二泵机和第二出液口连接,清洗液可以通过第一泵机经过第一出液口后直接泵入到出液容器内,水源可以通过第二泵机经过第二出液口后直接泵入到出液容器内与清洗液混合,使得清洗液和水源分别受到独立的流量控制,实现了能够根据使用情况随时配置清洗液,配置操作简单方便,并且保证了清洗液内较高的多酶活性,有效减轻了工勤人员或护士的工作量。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