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粉碎机系统及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98604发布日期:2019-10-18 21:37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粉碎机系统及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粉碎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粉碎机系统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炼焦企业生产过程中,原料煤需要经过粉碎机适度粉碎,达到装炉煤的细度要求,利于有效提高煤料的堆积密度,(粘结性好的和活性组分粗粉碎,粘结性差的煤和惰性组分细粉碎)从而更利于煤炭成焦。

在现有技术中,对不同的焦炭采用相同的粉碎机构和工艺进行粉碎操作,由于从洗煤厂采购的各品种炼焦煤,颗粒大小不等,且阶段性变化,直接影响了配合煤粉碎后的细度稳定性,从而影响焦炭的质量,降低产品质量的同时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粉碎机系统及操作方法,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对不同的焦炭采用相同的粉碎机构和工艺进行粉碎操作,由于从洗煤厂采购的各品种炼焦煤,颗粒大小不等,且阶段性变化,直接影响了配合煤粉碎后的细度稳定性,从而影响焦炭的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调节粉碎机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上活动连接有反击板,所述反击板远离外壳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粉碎齿牙,所述外壳内腔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调节丝杆,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的表面套设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粉碎锤头。

所述粉碎锤头包括锤体,所述锤体内设置有重锤块,所述重锤块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有活动螺栓,所述活动螺栓的一端固定于锤体上,且活动螺栓可以在活动槽内移动,所述重锤块上贯穿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均与锤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表面且位于锤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套设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锤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锤体上设置有耐磨衬套。

一种可调节粉碎机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上述可调节粉碎机系统,具体步骤如下:

s1、根据当前生产工艺需求,按照技术要求对单种煤分布进行分组并选择相应的可调节粉碎机系统;

s2、根据上一班次配合煤粉碎前后细度化验数据,判断细度是否满足近期工艺要求,若满足,则进行步骤s3;若不满足,则当粉碎后细度大于工艺需求时,通过调节丝杆调大两个反击板之间的间距,当粉碎后细度小于工艺需求时,通过调节丝杆调小两个反击板之间的间距,随后进行步骤s3;

s3、每周对使用的粉碎机改变旋转方向,每两天清理两翼机侧盖反击板上的积煤,确保粉碎机粉碎能力稳定;

s4、检查各设备应无影响开机的障碍,各部件应完好,清扫漏斗,按运转方向盘车三周,将本班使用粉碎机机号通知中控工,翻好翻板;

s5、确认无误后,启动设备;

s6、向配电所要电并启动,在送电批示灯亮后,并得到配电所允许启动指令,将板把转向预合位置,顺时针旋转到位,两秒后放开,第一次启动失败后,待半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启动,第二次启动失败,查明原因后方可启动,以此进行粉碎操作;

s7、粉碎操作完成后进行停机操作,预先通知配电所将扳把转向预定位置,逆时针转到位,放开。

优选的,在步骤s6中,随时注意上部漏斗下料情况,有堵塞时,应及时开振动器振动,使用振动器点振,不允许长振不停。

优选的,在步骤s6中,正常操作应该由配煤室自动控制,如果粉碎机在运行中振动值大于7.5mm/s时未联锁跳停,粉碎机操作工须在粉碎机室按急停按钮停机。

优选的,在步骤s3中,粉碎锤头使用二百一十至二百五十天换一次,超时限使用需定期检查粉碎锤头的情况。

优选的,在步骤s1中,配置三台可调节粉碎机系统,设定两开一备运行方式,分组后的煤进入对应的不同粉碎效率的可调节粉碎机系统进行粉碎,通过调整粉碎机锤头锤柄数量、调节粉碎机反击板的距离,将粉碎机调节为效率高、中、低三组流程布局,根据不同时期外来洗精煤整体粒度和细煤粉含量,对不同粉碎能力的粉碎机进行组合对配合煤粉碎后细度进行调节,具体情况如下:

①外来煤整体较粗时,使用粉碎能力中等和粉碎能力强的粉碎机组合,较细和易粉碎的煤进入粉碎能力中等的粉碎机粉碎;

②外来煤整体较细时,使用粉碎能力中等和粉碎能力弱的粉碎机组合,较细和易粉碎的煤进入粉碎能力弱的粉碎机粉碎;

③外来煤整体较细但仍有部分煤种粒级较粗时,使用粉碎能力强和粉碎能力弱的粉碎机组合,较细和易粉碎的煤进入粉碎能力弱的粉碎机粉碎,较粗和难粉碎的煤进入粉碎能力强的粉碎机粉碎。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粉碎机系统及操作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可调节粉碎机系统及操作方法,通过转子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粉碎锤头甩出,粉碎锤头随转子一起旋转,将现有技术中的锤柄和锤头设计为一体,减轻了重量,减小了打击面,从而改变粉碎效率,通过调节丝杆调整反击板与粉碎锤头之间的直线距离范围,可有效调节粉碎效率,从而实现对配合煤细度的调控,加强了配合煤粉碎后细度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焦炭的质量,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粉碎锤头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粉碎锤头的俯视图。

图中:1、外壳;2、活动轴;3、反击板;4、粉碎齿牙;5、调节丝杆;6、转子;7、防护外壳;8、粉碎锤头;81、导向杆;82、重锤块;83、复位弹簧;84、锤体;85、耐磨衬套;86、活动螺栓;87、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粉碎机系统,包括外壳1,外壳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轴2,活动轴2上活动连接有反击板3,反击板3远离外壳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粉碎齿牙4,外壳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调节丝杆5,外壳1的内腔设置有转子6,转子6的表面套设有防护外壳7,防护外壳7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粉碎锤头8。

粉碎锤头8包括锤体84,锤体84上设置有耐磨衬套85,锤体84内设置有重锤块82,重锤块82上开设有活动槽87,活动槽87内设置有活动螺栓86,活动螺栓86的一端固定于锤体84上,且活动螺栓86可以在活动槽87内移动,重锤块82上贯穿设置有导向杆81,导向杆81的两端均与锤体84的内壁固定连接,导向杆81的表面且位于锤体84的顶部和底部均套设有复位弹簧83,且复位弹簧83的一端与锤体84的内壁固定连接。

一种可调节粉碎机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上述可调节粉碎机系统,具体步骤如下:

s1、根据当前生产工艺需求,按照技术要求对单种煤分布进行分组并选择相应的可调节粉碎机系统,配置三台可调节粉碎机系统,设定两开一备运行方式,分组后的煤进入对应的不同粉碎效率的可调节粉碎机系统进行粉碎,通过调整粉碎机锤头锤柄数量、调节粉碎机反击板的距离,将粉碎机调节为效率高、中、低三组流程布局,根据不同时期外来洗精煤整体粒度和细煤粉含量,对不同粉碎能力的粉碎机进行组合对配合煤粉碎后细度进行调节,具体情况如下:

①外来煤整体较粗时,使用粉碎能力中等和粉碎能力强的粉碎机组合,较细和易粉碎的煤进入粉碎能力中等的粉碎机粉碎;

②外来煤整体较细时,使用粉碎能力中等和粉碎能力弱的粉碎机组合,较细和易粉碎的煤进入粉碎能力弱的粉碎机粉碎;

③外来煤整体较细但仍有部分煤种粒级较粗时,使用粉碎能力强和粉碎能力弱的粉碎机组合,较细和易粉碎的煤进入粉碎能力弱的粉碎机粉碎,较粗和难粉碎的煤进入粉碎能力强的粉碎机粉碎;

s2、根据上一班次配合煤粉碎前后细度化验数据,判断细度是否满足近期工艺要求,若满足,则进行步骤s3;若不满足,则当粉碎后细度大于工艺需求时,通过调节丝杆5调大两个反击板3之间的间距,当粉碎后细度小于工艺需求时,通过调节丝杆5调小两个反击板3之间的间距,随后进行步骤s3;

s3、每周对使用的粉碎机改变旋转方向,每两天清理两翼机侧盖反击板上的积煤,确保粉碎机粉碎能力稳定,粉碎锤头8使用二百一十至二百五十天换一次,超时限使用需定期检查粉碎锤头8的情况;

s4、检查各设备应无影响开机的障碍,各部件应完好,清扫漏斗,按运转方向盘车三周,将本班使用粉碎机机号通知中控工,翻好翻板;

s5、确认无误后,启动设备;

s6、向配电所要电并启动,在送电批示灯亮后,并得到配电所允许启动指令,将板把转向预合位置,顺时针旋转到位,两秒后放开,第一次启动失败后,待半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启动,第二次启动失败,查明原因后方可启动,以此进行粉碎操作,期间随时注意上部漏斗下料情况,有堵塞时,应及时开振动器振动,使用振动器点振,不允许长振不停,正常操作应该由配煤室自动控制,如果粉碎机在运行中振动值大于7.5mm/s时未联锁跳停,粉碎机操作工须在粉碎机室按急停按钮停机;

s7、粉碎操作完成后进行停机操作,预先通知配电所将扳把转向预定位置,逆时针转到位,放开。

综上所述,该可调节粉碎机系统及操作方法,通过转子6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粉碎锤头8甩出,粉碎锤头8随转子6一起旋转,将现有技术中的锤柄和锤头设计为一体,减轻了重量,减小了打击面,从而改变粉碎效率,通过调节丝杆5调整反击板3与粉碎锤头8之间的直线距离范围,可有效调节粉碎效率,从而实现对配合煤细度的调控,加强了配合煤粉碎后细度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焦炭的质量,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