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交叉控料原理的茵陈分离收集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4642发布日期:2020-01-10 21:2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交叉控料原理的茵陈分离收集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滚筒流水线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采用交叉控料原理的茵陈分离收集流水线。



背景技术:

茵陈属于一种菊科植物,其含有包括抗菌消炎、抗癌、降血压等多种治疗作用以及细菌免疫功能,因此被列为中药药材,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由于茵陈的主要功效元素位于叶片当中,并且是整根采摘的流程,所以在进行加工时需要将叶片从根茎总分离出来,并对叶片进行统一收集,方便后道工序进行统一处理,为了降低劳动力,加工厂家会在流水线运输中对茵陈进行分离收集。市面上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

现技术的茵陈加工用流水线在分离收集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精准的隔离区分,需要分多个工序点进行组合处理,这样不仅需要耗费更大流水线的布置范围,且无法保证收集质量,有待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交叉控料原理的茵陈分离收集流水线,以解决现技术的茵陈加工用流水线在分离收集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精准的隔离区分,需要分多个工序点进行组合处理,这样不仅需要耗费更大流水线的布置范围,且无法保证收集质量,有待优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采用交叉控料原理的茵陈分离收集流水线,其结构包括收集仓、送料平台、驱动电机、固定支架、控制器、联动轴座、输送带,联动轴座设有两个,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送料平台左右两端,送料平台与输送带首端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固定支架设于送料平台底部,且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控制器后端通过嵌合方式安装于固定支架中部下端,固定支架右上端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右端与联动轴座内部嵌合连接,收集仓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输送带中部两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收集仓包括防护罩、收集机构、废料口、装配立臂、输送滚筒、拨动组件、抬升板,输送滚筒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输送带底部,装配立臂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防护罩右端,防护罩左端设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左端与抬升板扣合连接,抬升板左端与输送带表面贴合,废料口左端贯穿设于装配立臂右侧,装配立臂内部与收集机构右端相连接,收集机构底部左端设有拨动组件,拨动组件与输送滚筒啮合连接,输送滚筒与驱动电机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收集机构包括分离组件、落料槽、缓冲隔板,缓冲隔板内部贯穿设有两个以上落料槽,并为一体化结构,且均匀等距分布,分离组件设于缓冲隔板后端,并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分离组件包括组装条、内层刮刀、升降横条、活动刮刀,活动刮刀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升降横条顶部,升降横条底部与缓冲隔板嵌合连接,组装条两端与装配立臂内侧上端扣合连接,内层刮刀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组装条底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拨动组件包括集料机构、拨动顶块、啮合轮、弹力支座,啮合轮设有两个,且中部与集料机构套合连接,集料机构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啮合轮内侧,拨动顶块中部分别与弹力支座末端套合连接,啮合轮与输送滚筒啮合连接,拨动顶块表面与收集机构底部两侧贴合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集料机构包括脱层压杆、双向料刷、滚筒,脱层压杆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滚筒表面,双向料刷分别设于脱层压杆两侧,脱层压杆与落料槽内部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废料口设有两个出料口,用于进行对分离后的废料进行双向排放,避免出现堵塞的情况。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升降横条底部设有多个弹性原件,用于配合缓冲隔板的摆动进行大幅度的升降抖动,从而快速对茵陈的落料效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拨动顶块表面设有多个滚珠,有效提高了滑动性,方便与缓冲隔板底部接触时能够很好的接触,降低阻力。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采用交叉控料原理的茵陈分离收集流水线,确认设备通电无误后,启动控制器并运行驱动电机,此时输送带进行循环带动,将需要加工的茵陈放置在送料平台上,由输送带送入收集仓内部进行分离收集处理,进入收集仓后通过抬升板送入收集机构内,此时拨动组件在输送滚筒的带动下使收集机构表面的量料向下移动,收集机构右端与装配立臂配合下能够对茵陈进行根叶分离处理,分离组件能够对根茎与叶片进行分离,缓冲隔板分布的多个落料槽用于切割后的茵陈叶片进行落料,组装条固定多个内层刮刀与活动刮刀对插配合,从而能够对经过的茵陈进行叶片分离,分离后的叶片落入缓冲隔板表面,最终根茎通过废料口排放,拨动组件通过弹力支座带动拨动顶块转动,并对缓冲隔板与升降横条进行了拨动控制,实现震动效果,确保活动刮刀为保持运动切割的状态,集料机构通过滚筒带动多个脱层压杆在落料槽内翻动,能够对叶片进行下压控制,双向料刷大大增加了叶片的拨动范围,且能够避免将根茎一起带入,最终使分离后的叶片被收集回输送带表面进行后续工序的处理。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茵陈整体在输送带带动下进入收集仓内,并通过抬升板进入收集机构,此时分离组件对茵陈进行了根茎、叶片的分离,使条状的根茎能够进入废料口内进行排放,此时轻质量的叶片落入缓冲隔板表面,在拨动组件转动过程中能够使缓冲隔板进行震动,加快了根茎进入废料口的速度,且对叶片进行了抖动,方便落料槽落料,此外,集料机构转动过程中能够扣入落料槽内,使叶片快速返回输送带后段位置,实现了叶片与根茎的一体化快速分离,即降低了空间占用面积,且分离效果更好,产出的茵陈药材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采用交叉控料原理的茵陈分离收集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采用交叉控料原理的茵陈分离收集流水线的收集仓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采用交叉控料原理的茵陈分离收集流水线的收集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采用交叉控料原理的茵陈分离收集流水线的分离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采用交叉控料原理的茵陈分离收集流水线的拨动组件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采用交叉控料原理的茵陈分离收集流水线的拨动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收集仓-a、送料平台-b、驱动电机-c、固定支架-d、控制器-e、联动轴座-f、输送带-g、防护罩-a1、收集机构-a2、废料口-a3、装配立臂-a4、输送滚筒-a5、拨动组件-a6、抬升板-a7、分离组件-a21、落料槽-a22、缓冲隔板-a23、组装条-a211、内层刮刀-a212、升降横条-a213、活动刮刀-a214、集料机构-a61、拨动顶块-a62、啮合轮-a63、弹力支座-a64、脱层压杆-a611、双向料刷-a612、滚筒-a6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在本发明中所提到的上下、里外、前后以及左右均以图1中的方位为基准。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交叉控料原理的茵陈分离收集流水线,其结构包括收集仓a、送料平台b、驱动电机c、固定支架d、控制器e、联动轴座f、输送带g,所述联动轴座f设有两个,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送料平台b左右两端,所述送料平台b与输送带g首端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支架d设于送料平台b底部,且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控制器e后端通过嵌合方式安装于固定支架d中部下端,所述固定支架d右上端设有驱动电机c,所述驱动电机c右端与联动轴座f内部嵌合连接,所述收集仓a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输送带g中部两端,确认设备通电无误后,启动控制器e并运行驱动电机c,此时输送带g进行循环带动,将需要加工的茵陈放置在送料平台b上,由输送带g送入收集仓a内部进行分离收集处理。

所述收集仓a包括防护罩a1、收集机构a2、废料口a3、装配立臂a4、输送滚筒a5、拨动组件a6、抬升板a7,所述输送滚筒a5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输送带g底部,所述装配立臂a4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防护罩a1右端,所述防护罩a1左端设有收集机构a2,所述收集机构a2左端与抬升板a7扣合连接,所述抬升板a7左端与输送带g表面贴合,所述废料口a3左端贯穿设于装配立臂a4右侧,所述装配立臂a4内部与收集机构a2右端相连接,所述收集机构a2底部左端设有拨动组件a6,所述拨动组件a6与输送滚筒a5啮合连接,所述输送滚筒a5与驱动电机c相连接,进入收集仓a后通过抬升板a7送入收集机构a2内,此时拨动组件a6在输送滚筒a5的带动下使收集机构a2表面的量料向下移动,收集机构a2右端与装配立臂a4配合下能够对茵陈进行根叶分离处理。

所述收集机构a2包括分离组件a21、落料槽a22、缓冲隔板a23,所述缓冲隔板a23内部贯穿设有两个以上落料槽a22,并为一体化结构,且均匀等距分布,所述分离组件a21设于缓冲隔板a23后端,并为一体化结构,分离组件a21能够对根茎与叶片进行分离,缓冲隔板a23分布的多个落料槽a22用于切割后的茵陈叶片进行落料。

所述分离组件a21包括组装条a211、内层刮刀a212、升降横条a213、活动刮刀a214,所述活动刮刀a214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升降横条a213顶部,所述升降横条a213底部与缓冲隔板a23嵌合连接,所述组装条a211两端与装配立臂a4内侧上端扣合连接,所述内层刮刀a212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组装条a211底部,组装条a211固定多个内层刮刀a212与活动刮刀a214对插配合,从而能够对经过的茵陈进行叶片分离,分离后的叶片落入缓冲隔板a23表面,最终根茎通过废料口a3排放。

所述拨动组件a6包括集料机构a61、拨动顶块a62、啮合轮a63、弹力支座a64,所述啮合轮a63设有两个,且中部与集料机构a61套合连接,所述集料机构a61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啮合轮a63内侧,所述拨动顶块a62中部分别与弹力支座a64末端套合连接,所述啮合轮a63与输送滚筒a5啮合连接,所述拨动顶块a62表面与收集机构a2底部两侧贴合连接,拨动组件a6通过弹力支座a64带动拨动顶块a62转动,并对缓冲隔板a23与升降横条a213进行了拨动控制,实现震动效果,确保活动刮刀a214为保持运动切割的状态。

所述集料机构a61包括脱层压杆a611、双向料刷a612、滚筒a613,所述脱层压杆a611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滚筒a613表面,所述双向料刷a612分别设于脱层压杆a611两侧,所述脱层压杆a611与落料槽a22内部相连接,集料机构a61通过滚筒a613带动多个脱层压杆a611在落料槽a22内翻动,能够对叶片进行下压控制,双向料刷a612大大增加了叶片的拨动范围,且能够避免将根茎一起带入,最终使分离后的叶片被收集回输送带g表面进行后续工序的处理。

所述废料口a3设有两个出料口,用于进行对分离后的废料进行双向排放,避免出现堵塞的情况。

所述升降横条a213底部设有多个弹性原件,用于配合缓冲隔板a23的摆动进行大幅度的升降抖动,从而快速对茵陈的落料效率。

所述拨动顶块a62表面设有多个滚珠,有效提高了滑动性,方便与缓冲隔板a23底部接触时能够很好的接触,降低阻力。

本发明的原理:确认设备通电无误后,启动控制器e并运行驱动电机c,此时输送带g进行循环带动,将需要加工的茵陈放置在送料平台b上,由输送带g送入收集仓a内部进行分离收集处理,进入收集仓a后通过抬升板a7送入收集机构a2内,此时拨动组件a6在输送滚筒a5的带动下使收集机构a2表面的量料向下移动,收集机构a2右端与装配立臂a4配合下能够对茵陈进行根叶分离处理,分离组件a21能够对根茎与叶片进行分离,缓冲隔板a23分布的多个落料槽a22用于切割后的茵陈叶片进行落料,组装条a211固定多个内层刮刀a212与活动刮刀a214对插配合,从而能够对经过的茵陈进行叶片分离,分离后的叶片落入缓冲隔板a23表面,最终根茎通过废料口a3排放,拨动组件a6通过弹力支座a64带动拨动顶块a62转动,并对缓冲隔板a23与升降横条a213进行了拨动控制,实现震动效果,确保活动刮刀a214为保持运动切割的状态,集料机构a61通过滚筒a613带动多个脱层压杆a611在落料槽a22内翻动,能够对叶片进行下压控制,双向料刷a612大大增加了叶片的拨动范围,且能够避免将根茎一起带入,最终使分离后的叶片被收集回输送带g表面进行后续工序的处理。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技术的茵陈加工用流水线在分离收集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精准的隔离区分,需要分多个工序点进行组合处理,这样不仅需要耗费更大流水线的布置范围,且无法保证收集质量,有待优化,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茵陈整体在输送带g带动下进入收集仓a内,并通过抬升板a7进入收集机构a2,此时分离组件a21对茵陈进行了根茎、叶片的分离,使条状的根茎能够进入废料口a3内进行排放,此时轻质量的叶片落入缓冲隔板a23表面,在拨动组件a6转动过程中能够使缓冲隔板a23进行震动,加快了根茎进入废料口a3的速度,且对叶片进行了抖动,方便落料槽a22落料,此外,集料机构a61转动过程中能够扣入落料槽a22内,使叶片快速返回输送带g后段位置,实现了叶片与根茎的一体化快速分离,即降低了空间占用面积,且分离效果更好,产出的茵陈药材质量更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