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粉条的红薯淀粉浆滤渣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2459发布日期:2019-12-10 20:17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作粉条的红薯淀粉浆滤渣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粉条的红薯淀粉浆滤渣设备。



背景技术:

红薯粉条是靠红薯内的淀粉来制作的一种食材,具有久煮不烂、清香可口、食法多样等特色。然而红薯粉条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有的粉条发黄、发青、发黑或白色透明等呈现色泽多样化,造成了很多人对红薯粉条认识上的误区。其实在红薯淀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称呼为“粉干”的东西,若取出不完全或者不取出,所生产的粉条就会呈现多种颜色。“粉干”其实就是红薯皮及红薯内俗称的“筋”之类的粗纤维,对人体是无害的。但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今人们对白色透明的红薯粉条热爱程度高于其他颜色的红薯粉条。但是“粉干”的取出取出不易,所以白色透明红薯粉条很难形成大量生产。

现有技术通过筛网对红薯淀粉浆进行筛分,将粗纤维筛分出来,从而制作出白色透明红薯粉条,但是现有技术存在筛分质量低和不方便清理筛分出的粗纤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粉条的红薯淀粉浆滤渣设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筛分质量低和不方便清理筛分出的粗纤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制作粉条的红薯淀粉浆滤渣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分为进料区、筛分区以及储料区;

所述筛分区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供红薯淀粉穿过的第一筛网,两个第一筛网位于壳体外侧一端均向下倾斜;壳体位于两个第一筛网连接处上部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中部设置有与两个第一筛网连接线平行的转动轴,壳体外部设置有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壳体位于第一筛网上部位置竖直设置有供红薯淀粉和粗纤维穿过的第二筛网,壳体位于第一筛网下部位置竖直设置有供红薯淀粉穿过的第三筛网;

所述壳体位于第三筛网外部设置有与第二筛网和第三筛网均连通的储料盒,所述储料盒内部放置有与储料盒适配的清料盒,清料盒与第二筛网连通,且清料盒位于第三筛网一侧对应第三筛网设置有供红薯淀粉穿过的第四筛网;所述壳体位于储料区外侧设置有平衡振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清料盒底部位于第四筛网一侧向下倾斜。

优选的,所述储料盒底部位于第三筛网一侧向下倾斜,使清料盒和储料盒底部匹配。

优选的,所述清料盒位于相对于第三筛网的一侧向上伸出储料盒。

优选的,所述清料盒位于伸出储料盒部分外侧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平衡振动电机设置两个且均匀分布。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将红薯制浆后,可以将红薯淀粉内的粗纤维筛出,不仅提高筛分质量,而且方便清理粗纤维;

正常工作时,隔离板竖直设置,隔离板将进入筛分区的红薯淀粉和粗纤维的混合物分流成两部分,通过两个第一筛网分别进行筛分,部分红薯淀粉直接穿过第一筛网完成筛分,剩下的红薯淀粉和粗纤维沿着第一筛网的角度移动到第二筛网处,并穿过第二筛网进入清料盒,第二筛网可以避免红薯淀粉和粗纤维的混合物直接进入清料盒,提高第一筛网的利用率;

进入清料盒的红薯淀粉依次穿过第三筛网和第四筛网,将粗纤维隔离在清料盒内,完成筛分,可以提高筛分质量;

在清理粗纤维时,将隔离板转动移动角度,将进入筛分区的红薯淀粉和粗纤维的混合物引导到一边的第一筛网处,从而可以将另一个第一晒网对应的清料盒取出,方便将粗纤维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侧清料盒拆除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清料盒示意图;

图中标记:1-进料区,2-筛分区,3-储料区,4-第一筛网,5-隔离板,6-转动轴,7-第二筛网,8-第三筛网,9-储料盒,10-清料盒,11-第四筛网,12-平衡振动电机,1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制作粉条的红薯淀粉浆滤渣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分为进料区1、筛分区2以及储料区3;

所述筛分区2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供红薯淀粉穿过的第一筛网4,两个第一筛网4位于壳体外侧一端均向下倾斜;壳体位于两个第一筛网4连接处上部设置有隔离板5,隔离板5中部设置有与两个第一筛网4连接线平行的转动轴6,壳体外部设置有驱动转动轴6转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壳体位于第一筛网4上部位置竖直设置有供红薯淀粉和粗纤维穿过的第二筛网7,壳体位于第一筛网4下部位置竖直设置有供红薯淀粉穿过的第三筛网8;

所述壳体位于第三筛网8外部设置有与第二筛网7和第三筛网8均连通的储料盒9,所述储料盒9内部放置有与储料盒9适配的清料盒10,如图2、图3所示,清料盒10与第二筛网7连通,且清料盒10位于第三筛网8一侧对应第三筛网8设置有供红薯淀粉穿过的第四筛网11;所述壳体位于储料区3外侧设置有平衡振动电机12。

在将红薯制浆后,可以将红薯淀粉内的粗纤维筛出,不仅提高筛分质量,而且方便清理粗纤维;正常工作时,隔离板5竖直设置,隔离板5将进入筛分区2的红薯淀粉和粗纤维的混合物分流成两部分,通过两个第一筛网4分别进行筛分,部分红薯淀粉直接穿过第一筛网4完成筛分,剩下的红薯淀粉和粗纤维沿着第一筛网4的角度移动到第二筛网7处,并穿过第二筛网7进入清料盒10,第二筛网7可以避免红薯淀粉和粗纤维的混合物直接进入清料盒10,提高第一筛网4的利用率;

进入清料盒10的红薯淀粉依次穿过第三筛网8和第四筛网11,将粗纤维隔离在清料盒10内,完成筛分,可以提高筛分质量;

在清理粗纤维时,如图2所示,将隔离板5转动移动角度,将进入筛分区2的红薯淀粉和粗纤维的混合物引导到一边的第一筛网4处,从而可以将另一个第一晒网对应的清料盒10取出,方便将粗纤维清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做进一步优化,所述清料盒10底部位于第四筛网11一侧向下倾斜,方便清料盒10内的红薯淀粉沿着倾斜角度穿过第三筛网8和第四筛网1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2做进一步优化,所述储料盒9底部位于第三筛网8一侧向下倾斜,使清料盒10和储料盒9底部匹配,使清料盒10和储料盒9的连接更加稳定。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做进一步优化,所述清料盒10位于相对于第三筛网8的一侧向上伸出储料盒9。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4做进一步优化,所述清料盒10位于伸出储料盒9部分外侧设置有把手13,方便将清料盒10取出。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5中任一项做进一步优化,所述平衡振动电机12设置两个且均匀分布,使震动更加均匀,提高筛分质量。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