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5358发布日期:2019-11-27 18:1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治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淡水缺乏的情况下,人们的节水意识仍有待提高,因而靠人们自主节水很难取得成效,雨水是一种受污染的淡水资源,若能对雨水进行回收和利用,既能缓解人们对淡水的需求,又能改善环境。

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浇溉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等非生活用水用途。但若要对雨水进行利用,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地处理。通过污水处理装置能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分离,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存在着杂质分离率较低,结构复杂和操作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污水处理装置,其能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分离,装置内部易于清洗,并方便更换填料。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壳体,其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污水入水管,底部设置有净水出口和固体杂质出口;

多块第一导向板,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第一导向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滤水孔,任意两块相邻的第一导向板中,位于上方的第一导向板上的滤水孔的尺寸大于位于其下方的第一导向板上的滤水孔的尺寸,第一导向板为长方形,第一导向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端与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着所述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个侧壁逐渐向下倾斜,且与所述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个侧壁相隔一定距离,第一导向板上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上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污水入水管的出水口靠近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净水出口与最下方的第一导向板相对,固体杂质出口与第一导向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端和所述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个侧壁之间的部分相对;

多块第二导向板,上下相邻的两块第一导向板间均设置有一块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板为长方形,第二导向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端和位于其上方的第一导向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端的末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着所述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逐渐向下倾斜,且与所述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以及位于其下方的第一导向板均相隔一定距离。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个侧壁与壳体的顶部铰接,与壳体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还包括:

第三导向板,其设置在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的上方,且与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平行,并相隔一定距离,第三导向板为长方形,第三导向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端与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个侧壁相隔一定距离,第三导向板上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上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污水入水管的一端与污水水源连通,另一端位于第三导向板和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之间,污水入水管的出水口与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相对,并相隔一定距离,且靠近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

其中,所述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入风口,入风口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入风口位于第三导向板和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之间,且与所述污水入水管不干涉。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滤水孔位于第一导向板的中部,污水入水管的出水口与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上的滤水孔不相对。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还包括:

隔板,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隔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最下方的第一导向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端的末端和壳体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隔板上沿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上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固定,且无缝连接,净水出口和固体杂质出口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还包括:

填料层,其设置在最下方的第一导向板、隔板和壳体围成的区域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填料层与最下方的第一导向板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一个门,门位于填料层和最下方的第一导向板之间,门与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填料层设置在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的滤网内,滤网的四个侧壁分别与壳体的三个侧壁,以及隔板相贴合,滤网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最下方的第一导向板和壳体的底部相隔一定距离,滤网位于门的下方,壳体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块支撑块,多块支撑块与净水出口不干涉,滤网搁置在多块支撑块上,滤网设置为:当滤网与门相对时,滤网能沿水平方向穿过门。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滤网的顶部上靠近门的一侧设置有提手,提手设置为:当滤网与门相对时,提手不限制滤网沿水平方向穿过门。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块第一导向板对雨水进行逐级过滤后,再通过填料层进行过滤,能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高效地分离。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入风口和门。通过入风口可向壳体内鼓入风,在风的作用下污水能尽快地经过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上的滤水孔进行过滤,并能将杂质沿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的斜面向下推,避免杂质堵塞滤水孔。通过打开门,方便取出填料进行更换。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个侧壁可打开,方便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图1中实心箭头代表水流方向,虚线箭头代表杂质移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壳体100,其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壳体100的顶部设置有污水入水管101,底部设置有净水出口102和固体杂质出口103;

多块第一导向板110,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第一导向板11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滤水孔,任意两块相邻的第一导向板110中,位于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上的滤水孔的尺寸大于位于其下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上的滤水孔的尺寸,以通过多块第一导向板110上的滤水孔对雨水进行逐级过滤,第一导向板110为长方形,第一导向板11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端与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着所述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个侧壁逐渐向下倾斜,且与所述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个侧壁相隔一定距离,使得杂质能从两者之间通过,第一导向板110上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00上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污水入水管101的出水口靠近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净水出口102与最下方的第一导向板110相对,固体杂质出口103与第一导向板11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端和所述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个侧壁之间的部分相对;

多块第二导向板120,上下相邻的两块第一导向板110间均设置有一块第二导向板120,第二导向板120为长方形,第二导向板12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端和位于其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端的末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着所述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逐渐向下倾斜,且与所述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以及位于其下方的第一导向板110均相隔一定距离。

本方案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在使用时,污水通过污水入水管101进入壳体100内,污水通过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上的滤水孔过滤后向下流,再通过最上方的第二导向板120导至其下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上,再通过该第一导向板110上的滤水孔进行过滤,之后不断向下,最终通过净水出口102流出,各块第一导向板110上的固体杂质在各块第一导向板110的导向作用下,最终通过固体杂质出口103出来。因位于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上的滤水孔的尺寸大于位于其下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上的滤水孔的尺寸,能通过多块第一导向板110上的滤水孔对雨水进行逐级过滤,进而大大提高过滤效率。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个侧壁与壳体100的顶部铰接,与壳体100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这样能打开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个侧壁,方便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洗或更换第一导向板110。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还包括:

第三导向板130,其设置在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的上方,且与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平行,并相隔一定距离,第三导向板130为长方形,第三导向板13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端与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个侧壁相隔一定距离,第三导向板130上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00上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污水入水管101的一端与污水水源连通,另一端位于第三导向板130和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之间,污水入水管101的出水口与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相对,并相隔一定距离,且靠近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

其中,所述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入风口104,入风口104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入风口104位于第三导向板130和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之间,且与所述污水入水管101不干涉。

污水通过污水入水管101进入第三导向板130和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之间,同时鼓风机通过入风口104向第三导向板130和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之间鼓入风,在风的作用下污水能尽快地经过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上的滤水孔进行过滤,并能将杂质沿第一导向板110的斜面向下推,避免杂质堵塞滤水孔。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滤水孔位于第一导向板110的中部,污水入水管101的出水口与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上的滤水孔不相对。若污水入水管101的出水口与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上的滤水孔相对,污水竖直喷至最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上,容易堵塞滤水孔。因第二导向板12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端和位于其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端的末端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板110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导向板120形成一定的角度,若第一导向板11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端设置有滤水孔,经滤水孔过滤后的污水中仍存在杂质,污水落至第二导向板120上,杂质会卡在第二导向板120和其上方的第一导向板110形成的夹角处。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还包括:

隔板140,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隔板14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最下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另一端的末端和壳体100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隔板140上沿壳体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00上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固定,且无缝连接,净水出口102和固体杂质出口103分别位于隔板140的两侧。这样能将净水出口102和固体杂质出口103分隔开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还包括:

填料层150,其设置在最下方的第一导向板110、隔板140和壳体100围成的区域内。使得污水经各块第一导向板110过滤后,再通过填料层150进一步地过滤。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填料层150与最下方的第一导向板110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一个门160,门160位于填料层150和最下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之间,门160与壳体10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壁可拆卸地连接。打开门160,即可更换填料层150。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填料层150设置在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的滤网内,通过滤网容纳填料层150,滤网的四个侧壁分别与壳体100的三个侧壁,以及隔板140相贴合,滤网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最下方的第一导向板110和壳体100的底部相隔一定距离,滤网位于门160的下方,壳体100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块支撑块180,多块支撑块180与净水出口102不干涉,滤网搁置在多块支撑块180上,滤网设置为:当滤网与门160相对时,滤网能沿水平方向穿过门160。打开门160,即可取出滤网,进而取出填料层150进行更换。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滤网的顶部上靠近门160的一侧设置有提手170,提手170设置为:当滤网与门160相对时,提手170不限制滤网沿水平方向穿过门160,即将滤网向上提起后,提手170与最下方的第一导向板110不接触或刚好接触,使得滤网能水平移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