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UV漆喷涂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2552发布日期:2019-11-25 22:4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节能型UV漆喷涂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uv漆喷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uv漆喷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uv漆是ultravioletcuringpaint的英文缩写,即紫外线光固化油漆,也称光引发涂料,光固化涂料。与pu、pe、nc等油漆以成膜物质命名方式不同,uv漆是以油漆的固化方式命名的。它是通过机器设备自动辊涂、淋涂到家具板面上,在紫外线光的照射下促使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树脂反应,瞬间固化成膜,是当前最环保的油漆。

将uv漆喷漆在工件的过程中,由于喷漆工艺以及相关的原料产品在具体加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可挥发性有机物。此种污染物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置,以无组织排放的方式释放到环境中去会对自然环境以及周边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油漆喷涂过程中主要产生漆雾颗粒物、有机废气污染。油漆在高压作用下雾化成微粒,在喷涂时,部分油漆未到达喷漆物表面,随气流弥散形成漆雾颗粒物。并且,在uv漆喷涂过程中,由于喷台结构的设置,需要大量的无效风量,从而导致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型uv漆喷涂回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型uv漆喷涂回收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喷枪和喷漆工件;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口设有可开式的挡板,所述喷漆工件位于所述挡板的下方;分离回收室,所述分离回收室与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分离回收室内设有漆雾分离回收装置。

优选地,所述挡板铰接在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口端部。

优选地,所述挡板未打开时,所述挡板与所述进风管道上壁间的夹角为α,且120°≤α≤150°。

优选地,所述进风管道的顶面呈弧形。

优选地,沿漆雾流动方向,所述进风管道向下倾斜布置。

优选地,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口设有折板式的挡漆板,所述挡漆板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

优选地,所述出风孔的孔径为3mm-8mm。

优选地,所述漆雾分离回收装置包括从所述分离回收室的外侧向内插设的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内设有叶轮,所述框架组件的侧边设有驱动所述叶轮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分离回收室的外侧,所述框架组件上还设有面板。

优选地,所述叶轮设有两个或多个,沿所述框架组件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有的叶轮通过同步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节能型uv漆喷涂回收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进风管道的进风口设有可开式的挡板,当打开挡板时,可以检修设备或者检查喷枪喷漆工件的工作状态;当未打开挡板时,减小了进风口的截面积,从而增大了进风风速,大幅度减少了无效风量,减少了稀释剂的挥发,从而取得节能、提高uv漆和稀释剂回收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示意图。

图3为漆雾分离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b向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工作台

2喷枪

3喷漆工件

4进风管道

5挡板

6分离回收室

61回收部

7漆雾分离回收装置

71框架组件

72叶轮

73驱动电机

74面板

75同步带

76同步轮

8挡漆板

81出风孔

82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型uv漆喷涂回收装置,设置在喷漆房中,包括喷涂机构和废气预处理净化机构,喷涂机构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喷枪2和喷漆工件3,所述喷枪2设有若干把,一般为三把或者五把,喷枪2的枪口对准喷漆工件3,从不同角度向喷漆工件3上喷漆,喷漆工件7安装在传输设备上,喷漆完毕后可将喷漆工件3传输进入下一道工序。

然而,油漆粘性较大,故需要配合使用油漆稀释剂,稀释剂是一种为了降低树脂粘度,改善其工艺性能而加入的与树脂混溶性良好的液体物质,分别有活性稀释剂和非活性稀释剂。现有技术中,由于进风口截面较大,需要更多的进风量,从而引起稀释剂过多的挥发,一方面浪费能源,另一方面稀释剂挥发的较多,其回收率较低。然而,单纯的将进风口截面减小又不利于检修和检查设备。

如图1所示,喷涂机构和废气预处理净化机构间还设有进风管道,将喷漆产生的漆雾送至废气预处理净化机构,所述进风管道4的进风口设有可开式的挡板5,所述喷漆工件3位于所述挡板5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中的可开式指挡板5为活动式,可以打开,供操作人员检修或者检查设备,例如,在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挡板5铰接在所述进风管道4的进风口端部,具体而言,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进风管道4上,以销轴的轴线为摆动支点进行摆动,初始位置为m,此时所述进风管道4的进风口截面积较小,从而增大了进风风速,大幅度减少了无效风量,减少了稀释剂的挥发,从而取得节能、提交稀释剂回收率的效果,当打开挡板至位置n后,可以检修设备或者检查喷枪喷漆工件的工作状态;在第二种实施例中,挡板5与所述进风管道4可拆卸地连接,当需要检修设备时,直接拆卸挡板5。

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挡板5未打开时,即所述挡板5位于初始位置m,所述挡板5与所述进风管道4上壁间的夹角为α,且120°≤α≤150°,在该角度范围内,在确保基本截面风速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无效风量,为后续uv漆回收及处理提供有利条件。沿漆雾流动方向,所述进风管道4向下倾斜布置,便于漆雾顺利进入后续废气预处理净化机构。

如图1所示,废气预处理净化机构包括分离回收室6,所述分离回收室6与所述进风管道4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分离回收室6内设有漆雾分离回收装置7,用于漆雾回收处理。

如图7所示,优选地,所述进风管道4的顶面呈弧形,弧形的面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漆雾可以顺利通过进风管道4,避免漆雾在折角处碰撞反弹,引起涡流区的产生。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优选地,所述进风管道4的出风口设有折板式的挡漆板8,折板式指挡漆板8经过多次弯折形成多个相邻布置的呈v形的弯折部82。

所述挡漆板8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81。优选地,所述出风孔81的孔径为3mm-8mm。

如图1至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漆雾分离回收装置7包括从所述分离回收室6的外侧向内插设的框架组件71,例如,从所述分离回收室6的侧边向内开孔,并设置安装支架,然后将所述框架组件71从所述分离回收室6的外侧伸入安装支架中即可,清洗和安装极为方便。所述框架组件71内设有叶轮72,所述框架组件71的侧边设有驱动所述叶轮72旋转的驱动电机73,所述分离回收室6包括壳体,所述驱动电机73设在壳体外侧,从而避免漆雾干扰,更具体而言,框架组件71呈l形,包括竖直部711和横直部712,所述驱动电机73可通过支架连接在竖直部711上,所述横直部712插入插槽中,竖直部711位于壳体外侧,所述横直部712上还预留用于安装叶轮72的安装孔,所述框架组件71上还设有面板74用于挡柱漆雾,使漆雾进入叶轮72分离回收。所述驱动电机73的转速可控制在800-3200r/min,例如800r/min、1200r/min、1500r/min、2400r/min等参数。

漆雾从进风通道4的出风口进入所述分离回收室6,到达所述漆雾分离回收装置7位置时,漆雾通过叶片时产生旋转运动,被旋转向上的气流剧烈搅动而成为细小液滴,由于气流在通过叶片时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将液滴甩向分离回收室6的内壁,液滴因重力作用集流至所述分离回收室6底部位置的回收部61,然后从出液口排出。净化后的废气包括挥发性有机物成分,穿过所述叶轮72,从所述分离回收室6的顶部出口排至废气处理装置,如光催化氧化设备、活性炭吸附设备等。

如图2和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叶轮72设有两个或多个,沿所述框架组件7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有的叶轮72通过同步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73连接,同步传动机构包括同步带和同步轮,驱动电机73的输出轴、叶轮72的转轴上均设有同步轮,相邻的叶轮72上设有同步带,从而使叶轮72同步转动。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漆雾分离回收装置7可设置多个,在所述分离回收室6内排成一列,通过多个叶轮72,使漆雾的处理效率更好。

以下提供一种实施例说明挡板5调节前后和减少风量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uv喷漆房的尺寸为:2.5m×2.5m×2.0m(长×宽×高),输送喷漆工件3的传送带及喷漆工件3由右侧进、左侧出,其高度在0.9m左右,通常其排风量为12000m3/h。

采用下式计算排风量和喷台正前方截面的关系:

l1=a1v1

其中,l1表示排风量,a1表示喷台正前方截面的截面积,v1表示截面平均风速。

例如,未设置挡板时,v1取0.6m/s,但为防止漆雾反弹至喷漆工件上,影响其涂装质量,故般均取较高风速:

v1=12000m3/h÷3600s/h÷(2.0-0.9)m×2.5m=1.21m/s

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传统喷台排风量为12000m3/h时,截面平均风速为1.21m/s。

然而,本实用新型加设了挡板之后,截面高度由(2.0m-0.9m)=1.1m降至0.4m~0.65m(根据喷漆工件高度不同设置挡板角度及高度,计算时取0.5m),在截面平均风速为1.21m/s不变的情况下,计算其排水风量l2:

l2=2.5m×0.5m×1.21m/s×3600s/h=5445m3/h

从而得出如下结论:在截面平均风速为1.21m/s时,新型喷台排风量为5445m3/h时,较传统喷台大幅减少54.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