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食干燥植物性杂质回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5939发布日期:2019-11-12 22:4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粮食干燥植物性杂质回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食干燥植物性杂质回收的装置,属于农作物干燥领域。



背景技术:

粮食干燥系统主要由烘干塔、燃煤热风炉、清理设备、输送设备、烘前仓、烘后仓等组成,多采用混流、顺逆流、横流等干燥工艺,普遍以高温热空气为介质强制降水,使粮食水分降至安全水分;配套热源通常采用燃煤、燃油和生物质颗粒。粮食干燥过程中,新鲜热风经过顺流、逆流等过程,用热风中的热量加热粮食,并将粮食中的水分随热风带出,形成低温湿热空气。由于粮食干燥系统均采用露天开放式干燥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粮食干燥系统露天开放式干燥作业致使粮食杂质漫天飞扬,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粮食干燥过程中,粮食中的杂质、灰尘和其他一些残渣随着低温湿热空气直接粗放式排到空气中,如在玉米干燥过程中玉米皮屑到处飞扬,稻谷干燥过程中稻梗稻壳等也漫天飞舞,与此同时粮食中夹杂的灰尘也漫天遍地。这些有机杂质排放在烘干现场,随风飘散到干燥作业周围,沉重的皮屑、稻梗等植物性杂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在地面积累厚厚的一层,严重影响周边环境。而灰尘等细小颗粒物会随风飘散很远,增加了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2、粮食干燥系统露天开放式干燥作业严重浪费能源。粮食干燥作业基本集中在冬季,辽宁省冬季平均气温分布从-10.7℃~-7.5℃,而粮食干燥所需热风温度为60℃~150℃。由于粮食干燥塔直接裸露在外,干燥塔内外温差较大,导致塔内向塔外热量传递速率较快,造成粮食干燥塔四周热量损失较大,不仅影响干燥均匀度,而且间接浪费了能源;

3、粮食干燥系统露天开放式干燥作业不利于文明生产。在粮食干燥作业中,粮食皮屑、稻芒、灰尘等杂质四处飞扬,影响了干燥生产场地的整洁卫生,此外这些杂质对人体有害,皮屑稻芒刺激人的皮肤,造成瘙痒等症状,灰尘会影响人的呼吸道,损害工人的身体健康,不利于文明生产;

4、粮食干燥系统露天开放式干燥作业不利于社会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的扩张,粮食干燥场地周边也逐渐成为居民居住区。粮食干燥所产生的污染影响了周边居民正常生活,植物性杂质和灰尘损害人们健康,造成周边居民上访不断,这极易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导火索,不利于社会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粮食干燥植物性杂质回收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植物性杂质集中回收,杜绝粮食干燥过程中植物性杂质对环境的污染。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粮食干燥植物性杂质回收的装置,在粮食干燥设备的两侧设有杂质收集罩,杂质收集罩内设有内腔和外腔;内腔与粮食干燥设备的干燥段和冷却段的排气口相通;外腔的上部设有轴流风机,轴流风机与外界相通;内腔和外腔通过隔板分离,在隔板上设有分离窗,分离窗上设有斜孔,斜孔下端位于内腔处,且斜孔将内腔和外腔相通;在内腔的底部设有杂质收集箱。

所述的分离窗由若干个叶片组成的百叶窗式结构,每个叶片平行且向下倾斜组成斜孔结构,在叶片的外端部设有垂直向下的弯边,弯边的底部高于下部叶片弯边的顶部。

所述的内腔的底部水平设置绞龙输送机,杂质收集箱位于绞龙输送机端部的输出口处。

该粮食干燥植物性杂质回收的装置采用杂质收集罩内外腔结构,使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而干净的气体经过隔板上的斜孔进入到外腔,实现整体粮食干燥过程的气体净化;同时废弃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至杂质收集箱,减小了环境污染。

将分离窗设置为叶片结构,不仅便于加工,而且每个叶片间的缝隙小,叶片的外端部设有垂直向下的弯边,弯边的底部高于下部叶片弯边的顶部,提高过滤效果,同时其倾斜设置,便于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滑落。

在内腔内部设置绞龙输送机,将使杂质更加集中收集,减少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粮食干燥植物性杂质回收的装置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粮食干燥植物性杂质回收的装置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分离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粮食干燥植物性杂质回收的装置,在粮食干燥设备4的两侧设有杂质收集罩3,杂质收集罩3内设有内腔7和外腔8;内腔7与粮食干燥设备4的干燥段和冷却段的排气口相通;外腔8的上部设有轴流风机6,轴流风机6与外界相通;内腔7和外腔8通过隔板分离,在隔板上设有分离窗5,分离窗5上设有斜孔,斜孔下端位于内腔7处,且斜孔将内腔7和外腔8相通;在内腔7的底部设有杂质收集箱1。

如图3所示,所述的分离窗5由若干个叶片5-1组成的百叶窗式结构,每个叶片5-1平行且向下倾斜组成斜孔结构,在叶片5-1的外端部设有垂直向下的弯边5-2,弯边5-2的底部高于下部叶片弯边的顶部。

如图2所示,所述的内腔7的底部水平设置绞龙输送机2,杂质收集箱1位于绞龙输送机2端部的输出口处。

本申请的粮食干燥植物性杂质回收的装置的工作过程为:粮食干燥设备4内的粮食干燥的过程中会在干燥段和冷却段向外排出干燥后的废气,在废气中夹杂植物性杂质留存在内腔7中;启动轴流风机6,气体会通过叶片5-1之间的缝隙流入外腔8中,由于叶片5-1之间的弯边5-2间隙小,植物性杂质无法进入,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绞龙输送机2内,并同过绞龙输送机2的旋转叶片将植物性杂质送入到杂质收集箱1内。由于叶片5-1向下倾斜,灰尘颗粒也会附着在叶片5-1的表面,当积累到一定的厚度,也会向内腔7底部掉落,从而大大的减小了内腔7灰尘进入到外腔8内,从而减小环境污染。

本申请的粮食干燥植物性杂质回收的装置解决了在干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减少污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同时也可回收植物性杂质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料,为居民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广阔,具体分析如下。

1、经济效益前景分析。

1.1直接经济效益分析。粮食干燥产生的植物性杂质回收后可作为生物质固体清洁能源原料,生物质清洁能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可用于城镇供暖和工业供热等领域,加工生产的颗粒燃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干燥能力300吨/日的粮食干燥系统为例,按照一个干燥期粮食干燥量3万吨计算,产生植物性杂质约为30吨。使用该项实用新型后,预计回收植物性杂质为27吨,加工后生物质固体清洁能源的发热量为3900~4800千卡/kg,与煤的发热量相当。如燃煤价格按900元/吨计算,回收的植物性杂质加工所产生经济效益为24300元;

1.2)间接经济效益分析。粮食干燥系统露天开放式干燥作业导致干燥塔内热量损失较快,相当于增加了能源消耗。本实用新型可改变干燥系统露天粗放式作业方式,减少了干燥塔内热量辐射流失的速度,减低能源消耗。以干燥能力300吨/日的玉米干燥系统为例,按照一个干燥期粮食干燥量3万吨计算。干燥塔内温度约为60℃,环境温度-10℃,通过计算可知粮食干燥一天损失的辐射热量约为200万千卡,折合煤的重量约为400kg。使用本实用新型后,相当于为干燥塔增加了屏蔽外界冷源的隔离罩,减少热量辐射损失。通过粗略估算节省能源200kg煤,按一个干燥期计算一套烘干系统可节约燃煤20吨。

2、社会效益前景分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有利于提升现有粮食干燥系统绿色生态水平,加快实现“绿色”干燥战略。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粮食干燥设备,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周边居民居住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此外,实用新型的实施能够促进粮食干燥作业安全文明生产,保护作业人员职业卫生健康,使广大职工能够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全神贯注地完成粮食干燥作业。

3、环境效益前景分析。

植物性杂质回收后生产的清洁能源,燃料纯度高,不含硫磷和其他不产生热量的杂物,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因而不会导致酸雨产生,不污染大气,不污染环境。仅辽宁省粮食干燥系统生产的清洁能源可替代燃煤能源总量约18.9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0万吨,减少粉尘排放约1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0.5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0.15万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