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4668发布日期:2019-11-29 17:29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是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



背景技术:

压缩空气在许多领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压缩空气被广泛使用,是目前仅次于电力的第二大能源。但要获得干燥的压缩空气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目前主要采用冷冻式干燥机对压缩空气进行除水,但冷冻式干燥机需要使用制冷剂,不环保,且干燥效果不好;吸附式干燥机干燥效果好,但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包括底座、顶盖、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底座上方的壳体内自下而上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气体流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周围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冷却水循环管道,所述第二腔室上方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汽水分离器,所述第三腔室下方靠近第一冷却水循环管道一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第三腔室左侧和上侧内壁设置有第二冷却水循环管道,所述第三腔室与出气口相连通。

上述的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电控阀,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二电控阀。

上述的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所述第三腔室内设置有干燥剂。

上述的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所述汽水分离器靠近壳体一侧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有疏水阀。

上述的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第一冷却水循环管道内设置冷却水或冷却液,第二冷却水循环管道内设置室温的冷却水,第一冷却水循环管道内设置有温度较低的冷却水或冷却液,对压缩气体进行降温,便于降低压缩空气的吸水量,对压缩气体进行初步干燥,第二冷却水循环管道内设置有常温或温度稍高的冷却水,对降温的冷却水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三个腔体对压缩气体进行两次干燥,保证了压缩气体的干燥效果,升降温采用冷却水或冷却液,环保且降低能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顶盖,2.第三腔室,3.第二冷却水循环管道,4.第二腔室,5.气体流通管道,6.第一冷却水循环管道,7.第三腔室,8.底座,9.进气口,10.第一电控阀,11.保温层,12.疏水阀,13.排水管道,14.汽水分离器,15.出气口,16.第二电控阀,17.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包括底座8、顶盖1、第一腔室7、第二腔室4和第三腔室2,所述底座8上方的壳体17内自下而上设置有第一腔室7、第二腔室4和第三腔室2,所述壳体17下方设置有进气口9,所述进气口9与第一腔室7连通,所述第一腔室7与第二腔室4通过气体流通管道5连通,所述第一腔室7与第二腔室4周围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冷却水循环管道6,所述第二腔室4上方的壳体17内壁上设置有汽水分离器14,所述第三腔室2下方靠近第一冷却水循环管道6一侧设置有保温层11,所述第三腔室2左侧和上侧内壁设置有第二冷却水循环管道3,所述第三腔室2与出气口15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9处设置有第一电控阀10,所述出气口15处设置有第二电控阀1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腔室2内设置有干燥剂。

进一步的,所述汽水分离器14靠近壳体17一侧设置有排水管道13,所述排水管道13上设置有疏水阀12。

进一步的,第一冷却水循环管道6内设置冷却液,第二冷却水循环管道3内设置室温的冷却水。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为压缩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第一腔室,从第一腔室经气体流通管道进入第二腔室,通过第一冷却水循环管道对压缩气体进行降温,降温完成后气体进入汽水分离器,将压缩气体内的部分水分分离出来通过排水管道排出,初步干燥的压缩气体进入第三腔室,通过第三腔室内的干燥剂对压缩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干燥,同时通过第二冷却水循环管道对压缩气体进行加热,干燥完的压缩气体通过出气口进入用气设备。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