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流量智能控制大米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4138发布日期:2020-02-14 16:43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实时流量智能控制大米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实时流量智能控制大米抛光机。



背景技术:

稻谷经砻谷机脱壳后变成糙米,经过碾米机碾白后成为白米,再由大米抛光机上光、美白。白米喷雾着水后进入抛光室,通过摩擦使米粒表面上光。抛光处理不仅可清除米粒表面的浮糠,还起到淀粉糊化和胶质化的作用,从而获得色泽晶莹光洁的洁净米或免淘米,以提高大米的食用品质和储藏性能。

在抛光过程中,抛光室内的大米流量要合适、稳定。若流量过小,不仅产量低、吨米电耗高,还会因米粒在抛光室内翻动机会过多而产生过碾现象,过碾后不但抛光精度差,而且大幅增加碎米;若流量过大,米粒在抛光室内因不易翻滚而导致抛光精度差、光洁度低。因此,在抛光过程中,须根据大米的品种、水分,将流量控制在额定范围内,并保持稳定,从而保证大米抛光效果好、出米率高,且吨米电耗低。

抛光室内大米的流量与主电机的电流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开机还未进料时,主电机无负载空转,此时电流最小;随着进料后大米流量的慢慢增加,电流也随之线性升高。现有技术中,大米流量是由人工通过控制机体上部进料斗闸门的开度来实现的,工人持续观察电流表数值,凭经验来操作闸门的开度。当电流小时,工人就拉大闸门让进入抛光室的大米流量加大,电流也随之升高,当电流升到某个合适值时,闸门开度就维持不变了,此时为抛光机的额定流量,设备也达到最佳加工状态;反之,当流量过大导致电流过大时,工人把闸门开小,让电流下降到合适值。

现有技术中,这种靠人工来控制抛光机流量的操作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大米的抛光精度、出米率和吨米电耗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与工人的经验、水平密切相关,因人的差异将导致主要指标千差万别,既不便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也增加了运行成本;

2、更换大米品种或同品种水分不同时,主要指标都会发生变化,工人需重新摸索经验,给正常生产的连续性管控带来不便;

3、即使是熟练工也无法与电脑智能化控制相比,由电脑采集的实时数据更精准,动作响应更为迅捷,并能完全避免人工操作中受经验、情绪等各种因素的干扰,使抛光后的主要指标较好地优化,并能大幅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实时流量智能控制大米抛光机,从而取代人工,智能化控制和稳定大米流量,防止了因米量过小而导致的碎米的产生,使得米粒抛光效果好,出米率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时流量智能控制大米抛光机,包括机身,机身顶面安装有智能进料斗,智能进料斗的开合由步进电机和气缸控制,机身上部设置有抛光室,智能进料斗下端伸入抛光室内部的前端,位于抛光室后端的机身上安装有出料斗,抛光室内部水平安装有抛光辊,抛光辊贯穿抛光室且其端部连接有皮带轮一,所述抛光室周向安装有筛网,抛光室下方安装有与筛网对应的集糠斗;机身下方还安装有主电机,主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一与皮带轮二通过皮带连接;还包括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的结构为: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实时收集和处理所述主电机的电流,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步进电机、气缸相连;还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将实时信息输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析收到的信息,并向步进电机、气缸发出指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智能进料斗的结构为:包括位于其内部的上闸板和下闸板,上闸板水平设置,并伸出智能进料斗并与气缸的输出端固定,位于上闸板上方的智能进料斗上安装有接近开关;所述下闸板倾斜设置,下闸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端部穿出智能进料斗并固定连接有搭扣,搭扣上卡接有拉簧;还包括位于智能进料斗外部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机,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端蜗杆的头部与搭扣对应。

所述搭扣一端开有小孔并卡接有拉簧,另一端向侧边延伸有弯折,所述蜗杆的头部与弯折对应,搭扣的折弯处与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拉簧一端与搭扣卡接,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智能进料斗的外壁。

所述下闸板倾斜安装在智能进料斗内部的下方。

所述抛光辊的结构为:两端为光轴部分,一端穿出抛光室与皮带轮一连接,另一端与机身转动连接;中间分为螺旋部分和抛光部分,螺旋部分位于所述智能进料斗的正下方,螺旋部分表面设置有多个螺旋的叶片;抛光部分表面设置有多个倾斜的凸出筋。

所述筛网将抛光室与集糠斗分隔开,筛网上的筛孔尺寸小于米粒的尺寸。

所述抛光室与出料斗连通。

所述集糠斗底部连接有吸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依据抛光室内大米流量与主电机电流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通过实时采集主电机电流值,由plc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后转换为大米的实时流量值,并与设定的额定流量区间相比较;若实时流量值大于额定流量,则plc控制器发出指令启动步进电机正转将下闸板开小,从而减小通过下闸板进入抛光室的大米的量,若实时流量值小于额定流量,则plc控制器发出指令启动步进电机反转将下闸板开大,从而增大通过下闸板进入抛光室的大米的量,若实时流量值处于额定流量区间内,则plc控制器不动作;进而实现智能控制进料斗闸门的开合程度,实现大米的实时流量智能管控,维持进入抛光室的大米流量始终平衡在额定范围内,进而达到提高米粒抛光效果、提升出米率的目的,并且大大提高大米抛光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优点:

1、位于上闸板上方的智能进料斗上安装有接近开关,当接近开关探测到智能进料斗内大米不足时,将发送物料不足的信息给plc控制器,由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气缸输出端伸出,并带动上闸板闭合,此时仅少量大米积存在智能进料斗内,同时plc控制器将发出米量不足的预警;当智能进料斗内装入大米时,接近开关探测到大米充足,将发送物料充足的信息给plc控制器,由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气缸输出端缩回,并带动上闸板打开,从而上闸板上的大米往下进入抛光室;实现了智能进料斗内物料不足的自动检测及上闸板的自动开合动作,防止了因米量不足而导致的抛光室内大量碎米的产生,更便于自动生产过程的管控;

2、通过使用plc控制器,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进料斗闸门的开合程度,从而达到稳定抛光室内大米流量的目的,实现了无人化的自动操作,每班可节省工人一名,大幅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3、自动化的智能控制来维持抛光室内的大米流量保持稳定,使得大米的抛光精度、出米率和吨米电耗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得到优化,且大米流量相对于人工操作控制得更加平稳一致,使得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更加方便;

4、经测试,在采用实时流量智能控制后,大米抛光的出米率提高了1-1.5%,吨米电耗降低了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进料斗的结构示意图(上闸门关闭,下闸门开小状态)。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抛光辊的结构示意图(半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时流量智能控制的工作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进料斗的结构示意图(上闸门打开,下闸门开大状态)。

其中:1、机身;2、智能进料斗;3、皮带轮一;4、抛光辊;401、光轴部分;402、螺旋部分;403、抛光部分;5、筛网;6、皮带轮二;7、主电机;8、集糠斗;9、出料斗;10、接近开关;11、步进电机;12、蜗轮蜗杆减速机;13、蜗杆;14、拉簧;15、下闸板;16、搭扣;1601、弯折;17、转轴;18、气缸;19、上闸板;20、抛光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实时流量智能控制大米抛光机,包括机身1,机身1顶面安装有智能进料斗2,智能进料斗2的开合由步进电机11和气缸18控制,机身1上部设置有抛光室20,智能进料斗2下端伸入抛光室20内部的前端,位于抛光室20后端的机身1上安装有出料斗9,抛光室20内部水平安装有抛光辊4,抛光辊4贯穿抛光室20且其端部连接有皮带轮一3,所述抛光室20周向安装有筛网5,抛光室20下方安装有集糠斗8;机身1下方还安装有主电机7,主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皮带轮二6,皮带轮一3与皮带轮二6通过皮带连接;还包括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结构为: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实时收集和处理主电机7的电流,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步进电机11、气缸18相连;还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将实时信息输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析收到的信息,并向步进电机11、气缸18发出指令。

如图2和图3所示,智能进料斗2的结构为:包括位于其内部的上闸板19和下闸板15,上闸板19伸出智能进料斗2并与气缸18的输出端连接,位于上闸板19上方的智能进料斗2上安装有接近开关10;下闸板15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7,转轴17端部穿出智能进料斗2并固定连接有搭扣16,搭扣16上卡接有拉簧14;还包括位于智能进料斗2外部的步进电机11,步进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机12,蜗轮蜗杆减速机12的输出端蜗杆13的头部与搭扣16对应。

搭扣16一端开有小孔并卡接有拉簧14,另一端向侧边延伸有弯折1601,蜗杆13的头部与弯折1601对应,搭扣16的折弯处与转轴17固定连接。

拉簧14一端与搭扣16卡接,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智能进料斗2的外壁。

下闸板15倾斜安装在智能进料斗2内部的下方。

如图4所示,抛光辊4的结构为:两端为光轴部分401,一端穿出抛光室20与皮带轮一3连接,另一端与机身1转动连接;中间分为螺旋部分402和抛光部分403,螺旋部分402位于智能进料斗2的正下方,螺旋部分402表面设置有多个螺旋的叶片,在抛光辊4旋转过程中,螺旋的叶片将从智能进料斗2进入抛光室20的大米推送至后面的抛光部分403;抛光部分403表面设置有多个倾斜的凸出筋,在抛光辊4旋转过程中,凸出筋的设置不仅增加了抛光辊4与大米的接触摩擦面积,并且在转动过程中能将大米不断搅动实现翻滚,凸出筋的倾斜设置,对翻滚的大米起到导向作用,使其在不断翻滚的过程中往尾部移动,进而进入出料斗9。

筛网5将抛光室20与集糠斗8分隔开;筛网5上的筛孔尺寸小于米粒的尺寸。

集糠斗8底部连接有吸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大米抛光的原理为:按下启动按钮,设备开机,主电机7转动,带动皮带轮二6旋转,从而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皮带轮一3旋转,进而带动抛光室20内的抛光辊4旋转,大米从智能进料斗2进入抛光室20的前端,在抛光辊4的不断转动下,大米由螺旋部分402的螺旋叶片推送至抛光室20中部,并与抛光部分403的凸出筋不断摩擦,在旋转的凸出筋的搅动下不断翻滚,翻滚和摩擦作用使得糠粉从大米上脱落,糠粉的尺寸小于筛网5的筛孔尺寸,其在外接的吸风装置的吸风作用下,穿过筛网5的筛孔并被吸入集糠斗8中;在抛光辊4高速旋转的过程中,被抛光的大米在翻滚和摩擦的同时顺着抛光辊4周向倾斜的凸出筋逐渐运动至抛光辊4尾部,进而进入出料斗9。

实时流量智能控制的原理为:如图5所示,在大米抛光过程中,plc控制器实时采集主电机7的电流值,进行数据处理转换为大米的实时流量值,并与设定的额定流量区间比较;当实时流量值小于额定流量时,plc控制器发出指令启动步进电机11反转,驱动蜗轮蜗杆减速机12输出端蜗杆13旋转伸出,并与搭扣16的弯折1601接触,进而推动搭扣16以转轴17为中心逆时针转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转轴17、和与转轴17固定连接的下闸板15逆时针转动,下闸板15的端部进一步远离智能进料斗2的内壁,其打开程度增大,如图6所示,通过下闸板15进入抛光室20的大米的量增大,此时搭扣16在旋转的过程中施力给拉簧14,拉簧14受拉力作用处于拉伸状态;当实时流量值大于额定流量时,plc控制器发出指令启动步进电机11正转,驱动蜗轮蜗杆减速机12输出端蜗杆13旋转缩回并脱离搭扣16,搭扣16在拉簧14的拉力作用下以转轴17为中心顺时针转动,从而下闸板15顺时针转动,其端部靠向智能进料斗2的内壁,其打开程度减小,如图2所示,通过下闸板15进入抛光室20的大米的量减小;当实时流量值处于额定流量区间内,则plc控制器不发出指令,步进电机11不动作。

智能进料斗2内米量检测的原理为:当接近开关10探测到智能进料斗2内大米不足时,将发送物料不足的信息给plc控制器,由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气缸18输出端伸出,并带动上闸板19闭合,如图2所示,此时仅少量大米积存在智能进料斗2内,同时plc控制器将发出米量不足的预警;当智能进料斗2内装入大米时,接近开关10探测到大米充足,将发送物料充足的信息给plc控制器,由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气缸18输出端缩回,并带动上闸板19打开,如图6所示,从而上闸板19上的大米下行。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通过实时监测主电机电流,实现了抛光室内大米流量始终平衡在额定范围内,进而提高了米粒抛光效果,减少了碎米的产生,提升了出米率,大大提高了大米抛光的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