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过滤膜封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6043发布日期:2020-03-31 17:3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组装的过滤膜封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过滤膜组件。



背景技术:

过滤膜包膜组作为污水处理的核心部件被广泛使用,但是为了提高处理能力,需要将污水经过尽可能多的处理导流盘,如此在传统的膜组上就需要嵌套入多组导流盘,对于传统的组装无法实现快速安装,需要人工依次加装嵌入,影响生产厂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过滤膜包膜组,旨在改进膜组的结构,使得导流盘可以快速套嵌入膜组上,实现一次组装完成,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组装的过滤膜包膜组,包括膜壳、中心轴、上压盘、导流盘组、下压盘、清液接头、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的膜壳位于所述的中心轴的外围,包裹在膜组外圆上;所述的上压盘位于所述的中心轴的一侧,抵触所述的导流盘组;所述的导流盘组分布在所述的中心轴的外圆上,依次分布在所述的中心轴上;所述的下压盘位于所述的中心轴的另一侧,与所述的上压盘相对称,抵触在所述的导流盘组的另一侧;所述的清液接头、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位于所述的下压盘上,一端延伸出所述的下压盘的表面,一端面向所述的导流盘组。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压盘的一侧设置有上压尼龙盘,所述的上压尼龙盘位于所述的导流盘组的一侧,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的上压尼龙盘和上压盘相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压盘的一侧还设置有垫柱,所述的垫柱一端抵触安装螺母,一端与所述的上压盘的表面相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压盘的一侧设置有下压尼龙盘,所述的下压尼龙盘位于所述的导流盘组的一侧,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的下压尼龙盘和下压盘相抵触,所述的清液接头、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贯穿所述的下压尼龙盘。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压尼龙盘上设置有通孔,分别与所述的清液接头、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心轴上设置有安装螺纹,所述的安装螺纹设置在所述的中心轴的两端,位于所述的中心轴的外圆上,用于连接螺母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盘组由多个导流盘和过滤膜包依次排列组成,相邻两个所述的导流盘之间设置有过滤膜包,依次排列套入所述的中心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组装的过滤膜包膜组,将导流盘和过滤膜包直接套在中心轴的外圆上,两侧通过上下压盘和上下尼龙盘进行安装,规格一致的导流盘可以快速装入,尼龙盘可以有效密封水流,使其仅通过接头进出,可以实现快速组装,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膜壳的主视图。

其中:1.膜壳、2.中心轴、3.螺母、4.垫片、5.垫柱、6.上压盘、7.上压尼龙盘、8.导流盘组、9.下压尼龙盘、10.下压盘、11.清液接头、12.进液接头、13.螺母(厚)、14.螺母(薄)、15.出液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便于组装的过滤膜包膜组,包括膜壳1、中心轴2、上压盘6、导流盘组8、下压盘10、清液接头11、进液接头12和出液接头15;所述的膜壳1位于所述的中心轴2的外围,包裹在膜组外圆上;所述的上压盘6位于所述的中心轴2的一侧,抵触所述的导流盘组8;所述的导流盘组8分布在所述的中心轴2的外圆上,依次分布在所述的中心轴2上;所述的下压盘10位于所述的中心轴2的另一侧,与所述的上压盘6相对称,抵触在所述的导流盘组8的另一侧;所述的清液接头11、进液接头12和出液接头15位于所述的下压盘10上,一端延伸出所述的下压盘10的表面,一端面向所述的导流盘组8。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压盘6的一侧设置有上压尼龙盘7,所述的上压尼龙盘7位于所述的导流盘组8的一侧,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的上压尼龙盘7和上压盘6相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压盘6的一侧还设置有垫柱5,所述的垫柱5一端抵触安装螺母,一端与所述的上压盘6的表面相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压盘10的一侧设置有下压尼龙盘9,所述的下压尼龙盘9位于所述的导流盘组8的一侧,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的下压尼龙盘9和下压盘10相抵触,所述的清液接头11、进液接头12和出液接头15贯穿所述的下压尼龙盘9。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压尼龙盘9上设置有通孔,分别与所述的清液接头11、进液接头12和出液接头15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心轴2上设置有安装螺纹,所述的安装螺纹设置在所述的中心轴2的两端,位于所述的中心轴2的外圆上,用于连接螺母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盘组8由多个导流盘和过滤膜包依次排列组成,相邻两个所述的导流盘之间设置有过滤膜包,依次排列套入所述的中心轴2。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