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边渠澄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1879发布日期:2020-05-08 14:05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边渠澄清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边渠澄清器。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中,泥水分离是必备的工序之一,沉淀是较为常见的泥水分离技术,沉淀工序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形成污泥,一般而言,静置的水面更有利于悬浮物的沉降,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处于持续流动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有效的沉降,通常通过建造较长的沉淀通道的做法来提升沉降效率,如此势必使得沉淀池的占地面积较大,这成为污水处理设施占地较大的原因之一,目前,在污水处理设备中一般都设有澄清器,在反应完成后,沉淀进行泥水分离,污泥沉淀到池底即完成沉淀过程,澄清器可以完成对污水的泥水分离。

但是,现有的澄清器大多仅靠污泥重力自动下沉,沉降效率低,结构体积大;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边渠澄清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边渠澄清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澄清器大多仅靠污泥重力自动下沉,沉降效率低,结构体积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边渠澄清器,包括边渠澄清装置主体,所述边渠澄清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进水堰板,所述边渠澄清装置主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堰板,所述边渠澄清装置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反应区,所述边渠澄清装置主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澄清区,所述澄清区与反应区之间设置有边渠系统,所述澄清区与边渠系统之间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述边渠系统与反应区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反应区的内部安装有曝气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板的下端设置有倾斜部,且第二隔板与倾斜部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倾斜部的内部设置有开孔,且开孔设置有七个。

优选的,所述边渠澄清装置主体的后端安装有送气风机,所述送气风机的一端安装有送气管,且送气管与送气风机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曝气管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接头,所述安装接头的上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微孔橡胶合成膜片,所述微孔橡胶合成膜片与底座之间安装有不锈钢丝箍。

优选的,所述进水堰板与出水堰板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进水堰板与出水堰板大小相等。

优选的,所述边渠澄清装置主体与第一隔板焊接连接,所述边渠澄清装置主体与第二隔板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隔板的底端设置有倾斜部,倾斜部设置有一定倾角,便于污泥下滑,澄清区与边渠系统之间设有的第一隔板,隔板下部未密封,澄清区通过第一隔板下部与边渠系统连通,在倾斜部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开孔,保证整体装置的连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堰板与出水堰板对边渠澄清装置主体进行进水与出水,整体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操作方便;

3、本实用新型通过含有活性污泥的污水在曝气管的作用下向上流动经反应区翻过第二隔板进入边渠系统与澄清区,污泥在边渠系统内下沉在底部,由于反应区存在曝气管进行曝气,导致反应区水气混合,密度小,而澄清区没有曝气,污水密度较大,沉积在下部的污泥就不断的通过倾斜部的开孔往反应区走,从而在澄清区形成了上部是清水,下部是污泥的状态,实现了污泥沉降,泥水分离,充分利用设计实现了区域密度差异,使污泥不仅依靠自身重力下沉还借助密度差进行下沉流动,提高了下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边渠澄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送气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管的爆炸图。

图中:1、边渠澄清装置主体;2、进水堰板;3、出水堰板;4、反应区;5、澄清区;6、边渠系统;7、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倾斜部;10、曝气管;11、开孔;12、送气风机;13、送气管;14、安装接头;15、底座;16、不锈钢丝箍;17、微孔橡胶合成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边渠澄清器,包括边渠澄清装置主体1,边渠澄清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进水堰板2,污水经进水堰板2进入到边渠澄清装置主体1的反应区4内部,边渠澄清装置主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堰板3,处理后的污水经出水堰板3流出,边渠澄清装置主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反应区4,边渠澄清装置主体1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澄清区5,澄清区5与反应区4之间设置有边渠系统6,澄清区5与边渠系统6之间安装有第一隔板7,边渠系统6与反应区4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8,反应区4的内部安装有曝气管10,曝气管10对污水进行曝气,含有活性污泥的污水在曝气管10的作用下向上流动经反应区4翻过第二隔板8进入边渠系统6与澄清区5。

进一步,第二隔板8的下端设置有倾斜部9,且第二隔板8与倾斜部9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倾斜部9的内部设置有开孔11,且开孔11设置有七个,沉积在下部的污泥就不断的通过倾斜部9的开孔11往反应区4走,从而在澄清区5形成了上部是清水,下部是污泥的状态。

进一步,边渠澄清装置主体1的后端安装有送气风机12,送气风机12的一端安装有送气管13,且送气管13与送气风机12通过法兰连接,拆卸方便、强度高、密封性能好。

进一步,曝气管10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接头14,安装接头14的上端安装有底座15,底座15的上端安装有微孔橡胶合成膜片17,微孔橡胶合成膜片17与底座15之间安装有不锈钢丝箍16,通过曝气管10对污水进行曝气,含有活性污泥的污水在曝气管10的作用下向上流动经反应区4翻过第二隔板8进入边渠系统6与澄清区5。

进一步,进水堰板2与出水堰板3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进水堰板2与出水堰板3大小相等,污水经进水堰板2进入到边渠澄清装置主体1的反应区4内部,处理后的污水经出水堰板3流出。

进一步,边渠澄清装置主体1与第一隔板7焊接连接,边渠澄清装置主体1与第二隔板8焊接连接,焊接连接的气密性和水密性都较好,结构刚性也较大,结构的整体性好,既省工省时,又不使材料的截面积受到减损,使材料得到充分利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污水经进水堰板2进入到边渠澄清装置主体1的反应区4内部,送气风机12工作经送气管13对曝气管10进行送气,含有活性污泥的污水在曝气管10的作用下向上流动经反应区4翻过第二隔板8进入边渠系统6与澄清区5,污泥在边渠系统6内下沉在底部,由于反应区4存在曝气管10进行曝气,导致反应区4水气混合,密度小,而澄清区5没有曝气,污水密度较大,沉积在下部的污泥就不断的通过倾斜部9的开孔11往反应区4走,从而在澄清区5形成了上部是清水,下部是污泥的状态,实现了污泥沉降,泥水分离,清水经出水堰板3流出进行下一步处理动作,充分利用设计实现了区域密度差异,使污泥不仅依靠自身重力下沉还借助密度差进行下沉流动,提高了下沉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