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候型拉杆箱拉杆表面润滑油涂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9223发布日期:2020-04-10 17:32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候型拉杆箱拉杆表面润滑油涂抹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润滑油涂抹设备,特别是一种耐候型拉杆箱拉杆表面润滑油涂抹设备。



背景技术:

耐候型是指塑料制品因受到阳光照射,温度变化,风吹雨淋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出现的褪色,变色,龟裂,粉化和强度下降等一系列老化的现象,其中紫外线照射是促使塑料老化的关键因素。

拉杆箱指具有拉杆和滚轮的行李箱,因其使用方便,携带衣物等成为旅行,出门而受到广泛使用。拉杆有单管拉杆及双管拉杆之分,拉杆的管亦有方管和圆管之分,以方便行走时拖着,大大减轻负担,拉杆箱可以手提也可以拖动,我们平时所用的拉杆箱的轮子基本都位于箱子底部,而现代人又设计出了一款新形态的拉杆箱,将箱子设计成了圆筒的造型,轮子则整个外包在箱子外侧,这样的滚筒设计使得这款拉杆箱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地形,如直接拉着箱子就可以轻松上下楼梯,拉杆箱生产时,为了让拉缸能顺畅的拉出和收起,会在拉杆表面涂抹润滑油。

现有的拉杆表面润滑油涂抹设备涂抹效果不佳,大多数只能对拉杆的一个面进行涂抹,不便使得润滑油在拉杆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从而导致涂抹效果不佳,同时,在涂抹过程中,难以避免会有润滑油滴落,从而造成润滑油浪费,增加涂抹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耐候型拉杆箱拉杆表面润滑油涂抹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涂抹效果不佳和润滑油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候型拉杆箱拉杆表面润滑油涂抹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放置有回收槽,且所述回收槽的内侧固定有过滤网,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竖梁,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固定有第一楔形块,两组所述竖梁的顶部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的顶部分别固定有储油箱和抽油泵,且所述抽油泵的进油端与储油箱的一侧相连通,所述抽油泵的出油端连接有输油管,所述横板的底部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滑套与两组所述竖梁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分别固定有丝杆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分别套接有从动齿轮和螺纹套,且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螺纹套的顶部通过滑轮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螺纹套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有油盒,且所述输油管的一端与油盒相连通,所述所述油盒的内部下方贯穿有通孔,所述油盒的底部固定有刷头,一组所述竖梁的一侧贯穿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旋转轴,另一组所述竖梁的一侧贯穿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有第二轴承座,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楔形块的一侧通过弹簧与另一组所述竖梁相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侧固定有第二旋转轴,且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一端均通过挡板固定有固定销。

在上述的耐候型拉杆箱拉杆表面润滑油涂抹设备中,一组所述竖梁的一侧下方分别固定有操作面板和电机控制器,且所述操作面板与电机控制器、电机、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抽油泵电性连接。

在上述的耐候型拉杆箱拉杆表面润滑油涂抹设备中,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摇柄,且所述摇柄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套。

在上述的耐候型拉杆箱拉杆表面润滑油涂抹设备中,所述刷头采用海绵材质制作而成。

在上述的耐候型拉杆箱拉杆表面润滑油涂抹设备中,所述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抵触连接。

在上述的耐候型拉杆箱拉杆表面润滑油涂抹设备中,所述输油管为橡胶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种耐候型拉杆箱拉杆表面润滑油涂抹设备设置有电机、丝杆、螺纹套、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由于拉杆普遍为空心管,在涂抹时,工作人员将空心杆套在固定销上,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启动,使得第一楔形块向上运动对第二楔形块进行挤压,致使连接杆带动第一旋转轴向左移动,通过挡板和固定销对拉杆进行挤压固定,然后启动通过电机控制器使得电机有规律性的正反旋转,从而使得丝杆规律性正反旋转,致使螺纹套带动油盒和刷头规律性做往返运动,然后工作人员摇动摇柄,摇柄转动使得第一旋转轴旋转,第一旋转轴旋转使得拉杆旋转,通过刷头往复移动和拉杆旋转,使得拉杆受油面积更加全面,提升了拉杆的涂抹均匀度,并且该设备还设置有回收槽和过滤网,在涂抹过程中,滴落的润滑油会被回收槽收集,过滤网能对润滑油起到过滤作用以及防止外界杂质滴落在润滑油内,当回收到一定程度时,再将润滑油倒入储油箱内进行回收利用,节省了涂抹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回收槽;3、过滤网;4、第一电动推杆;5、第一楔形块;6、第二楔形块;7、弹簧;8、连接杆;9、竖梁;10、第一轴承座;11、第一旋转轴;12、摇柄;13、滑套;14、固定板;15、第二电动推杆;16、储油箱;17、抽油泵;18、输油管;19、连接板;20、油盒;21、通孔;22、刷头;23、滑轮;24、丝杆;25、螺纹套;26、连接块;27、电机;28、主动齿轮;29、从动齿轮;30、第二轴承座;31、固定件;32、挡板;33、固定销;34、第二旋转轴;35、操作面板;36、电机控制器;37、滑槽;38、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动推杆的型号为nkla47,第二电动推杆的型号为fai50,电机控制器的型号为aqmd3620ns-b。

如图1-4所示,一种耐候型拉杆箱拉杆表面润滑油涂抹设备,包括底座1、回收槽2、过滤网3、第一电动推杆4、第一楔形块5、第二楔形块6、弹簧7、连接杆8、竖梁9、第一轴承座10、第一旋转轴11、摇柄12、滑套13、固定板14、第二电动推杆15、储油箱16、抽油泵17、输油管18、连接板19、油盒20、通孔21、刷头22、滑轮23、丝杆24、螺纹套25、连接块26、电机27、主动齿轮28、从动齿轮29、第二轴承座30、固定件31、挡板32、固定销33、第二旋转轴34、操作面板35、电机控制器36、滑槽37和横板38,底座1的顶部放置有回收槽2,且回收槽2的内侧固定有过滤网3,便于过滤灰尘及杂质,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竖梁9,底座1的顶部一侧通过第一电动推杆4固定有第一楔形块5,两组竖梁9的顶部固定有横板38,横板38的的顶部分别固定有储油箱16和抽油泵17,且抽油泵17的进油端与储油箱16的一侧相连通,抽油泵17的出油端连接有输油管18,横板38的底部通过第二电动推杆15固定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一侧通过滑套13与两组竖梁9滑动配合,连接板19的底部开设有滑槽37,固定板14的另一侧分别固定有丝杆24和电机27,电机27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28,丝杆24的外表面分别套接有从动齿轮29和螺纹套25,且主动齿轮28与从动齿轮29相啮合,螺纹套25的顶部通过滑轮23与滑槽37滑动配合,螺纹套25的底部通过连接块26固定有油盒20,且输油管18的一端与油盒20相连通,油盒20的内部下方贯穿有通孔21,油盒20的底部固定有刷头22,一组竖梁9的一侧贯穿有第一轴承座10,第一轴承座10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旋转轴11,另一组竖梁9的一侧贯穿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的一端通过固定件31固定有第二轴承座30,连接杆8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楔形块6,第二楔形块6的一侧通过弹簧7与另一组竖梁9相连接,第二轴承座30的内侧固定有第二旋转轴34,且第一旋转轴11和第二旋转轴34的一端均通过挡板32固定有固定销33。

如图1和3所示,一组竖梁9的一侧下方分别固定有操作面板35和电机控制器36,且操作面板35与电机控制器36、电机27、第一电动推杆4、第二电动推杆15和抽油泵17电性连接,通过操作面板35和电机控制器936可以控制电机27规律性正反转,通过操作面板35可以控制第一电动推杆4、第二电动推杆15和抽油泵17启动或关闭。

如图1-3所示,第一旋转轴11的另一端固定有摇柄12,且摇柄12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套,提升摩擦力,便于摇动第一旋转轴11,刷头22采用海绵材质制作而成,涂抹润滑油更加方便高效。

如图1和2所示,第一楔形块5和第二楔形块6抵触连接,便于第一楔形块5对第二楔形块6进行挤压,输油管18为橡胶软管,由于软管具有软弱性,便于随着油盒20移动。

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维修,接着将该装置接通电源,工作人员将拉杆套在固定销33上,通过第一电动推杆4启动,使得第一楔形块5向上运动对第二楔形块6进行挤压,致使连接杆8带动第一旋转轴11向左移动,通过挡板32和固定销33对拉杆进行挤压固定,然后使用者启动第二电动推杆15,第二电动推杆15启动使得连接板19以及刷头22向下运动,直至刷头22与拉杆接触为止,接着使用者启动抽油泵17,抽油泵17将润滑油抽入到油盒20内,油盒20内的润滑油通过通孔21渗透到刷头22上,然后启动通过电机控制器36使得电机27有规律性的正反旋转,从而使得丝杆24规律性正反旋转,致使螺纹套25带动油盒20和刷头22规律性做往返运动,然后工作人员摇动摇柄12,摇柄12转动使得第一旋转轴11旋转,第一旋转轴11旋转使得拉杆旋转,通过刷头22往复移动和拉杆旋转,使得拉杆受油面积更加全面,在涂抹过程中,滴落的润滑油会被回收槽2收集,过滤网3能对润滑油起到过滤作用以及防止外界杂质滴落在润滑油内,当回收到一定程度时,再将润滑油倒入储油箱16内进行回收利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底座;2、回收槽;3、过滤网;4、第一电动推杆;5、第一楔形块;6、第二楔形块;7、弹簧;8、连接杆;9、竖梁;10、第一轴承座;11、第一旋转轴;12、摇柄;13、滑套;14、固定板;15、第二电动推杆;16、储油箱;17、抽油泵;18、输油管;19、连接板;20、油盒;21、通孔;22、刷头;23、滑轮;24、丝杆;25、螺纹套;26、连接块;27、电机;28、主动齿轮;29、从动齿轮;30、第二轴承座;31、固定件;32、挡板;33、固定销;34、第二旋转轴;35、操作面板;36、电机控制器;37、滑槽;38、横板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