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漆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1109发布日期:2020-05-20 00:12阅读:926来源:国知局
烤漆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烤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烤漆炉。



背景技术:

现有烤漆炉的烤漆炉普遍为对开式,而对开式烤漆炉存在的缺点是:烤漆炉的开启或关闭时,需要占据较大的场地空间,且在烤漆炉进行开启时,向外移动的烤漆炉容易带动烤漆炉内的热量向外扩散,使得烤漆炉内热量损失严重,浪费电能。

此外,为了便于烤漆架的移动,避免烤漆架在移入或移除烤漆炉时工人被烫伤,通常会在烤漆炉内外铺设地面轨道,而由于对开式烤漆炉的固有结构设计,使得地面轨道在烤漆炉进行打开或关闭时需要进行拆除,而在对烤漆架进行移动时则需要重新将地面轨道装上,导致在烤漆架的每次移入或移除,烤漆炉内的热量同样会大量流失,既影响加工效率,又增加能耗,且工人在对地面轨道进行拆装式还容易与烤漆炉内的高温部件发生接触,造成安装事故。再者,目前的烤漆炉是由人工进行开启和关闭,导致工人在对烤漆炉进行开启时,存在被烫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性好、在进行门体启闭过程中无需拆卸地面轨道且能降低门体启闭过程中炉室内热量损失的烤漆炉。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烤漆炉,包括炉体,炉体具有炉室,炉体的第一侧壁设置有第一出入口,第一出入口与炉室连通,其中,烤漆炉还包括炉门单元和两条以上的地面轨道,第一出入口处设置有炉门单元,炉门单元包括门架、门体、驱动机构和限位机构,门架包括两根沿烤漆炉高度方向延伸的导轨,两根导轨分别位于第一出入口的相对的两侧,导轨上设置有沿自身方向延伸的导向槽,门体的两侧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两根导轨的导向槽内,门体的底部并列地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轨道槽,驱动机构可驱动门体沿导轨滑动并打开或关闭第一出入口,限位机构的输出端可朝向门体移动并限制门体向炉体底部移动,地面轨道从第一出入口的外侧延伸至炉室内,一条地面轨道与一个轨道槽相对应地设置。

由上可见,通过对烤漆炉的结构设计,使得门体在打开和关闭时,无需将设置在地面上的地面轨道拆除,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加工效率,且还能避免门体在打开过程中带走炉室内的热量,有效的降低了烤漆炉的能耗。此外,门体的打开和关闭均通过驱动机构进行操作,避免了工人直接与门体接触,从而防止工人被烫伤。炉门单元中的限位机构则用于对被打开的门体进行限位,防止门体下滑,起到安全防护作用,而门体底部的轨道槽用于在门体关闭时容纳地面轨道,使得门体关闭是无需对地面轨道进行拆卸。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门体的第一侧设置有下行限位块,炉门单元还包括下行限位开关,下行限位开关位于下行限位块的下方,下行限位块可沿导轨移动至与下行限位开关接触。

由上可见,下行限位开关通过门体上的下行限位块检测门体是否关闭到位,并在门体关闭到位后使驱动机构停止对门体的下放。

进一步的方案是,门体的第二侧设置有上行限位块,炉门单元还包括上行限位开关,上行限位开关位于下行限位块的上方,且上行限位开关位于上行限位块的上方,上行限位块可沿导轨移动至与上行限位开关接触。

由上可见,上行限位开关通过门体上的下行限位块检测门体是否开启到极限位置,并在门体开启到极限位置后时停止对门体的抬升。此外,将上行限位块和下行限位块分别设置在门体的两侧,以及将上行限位开关和下行限位开关设置在门体的两侧能够有效防止上、下行限位开关检测时相互干扰。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行限位块和下行限位块均设置在门体的顶部,上行限位开关设置在门架的顶部,下行限位开关设置在炉室的顶部处。

由上可见,上述设置能有效降低上行限位开关和/或下行限位开关的检测的出错率,保证上行限位开关和下行限位开关的检测准确率。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限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机构分别位于门体相对的两侧。

由上可见,在门体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限位机构能使门体被进行可靠的限位,并避免单个限位机构对门体进行限位时受力过度集中,从而提高限位机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方案是,限位机构设置在炉室的顶部处。

由上可见,通过对限位机构的位置设置,使得门体能够被可靠的抬升至炉室的顶部,从而使门体呈完全打开状态。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限位机构包括气缸,一个气缸设置在一条导轨上,气缸安装在门架外,且气缸的杆体可穿过导轨并伸入导向槽内。

由上可见,气缸的动作速度快,以气缸作为限位机构能够实现对被抬升的门体进行快速限位,且控制简单、便于维护、污染低等优点。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驱动机构为环链葫芦或卷扬机。

由上可见,驱动机构可以根据门体的尺寸、重量等条件进行选择。

进一步的方案是,炉体的第二侧壁设置有第二出入口,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地设置,第二出入口与炉室连通,地面轨道还自炉室内伸出第二出入口,第二出入口处还设置有炉门单元。

由上可见,通过在炉体上设置第二出入口、在第二出入口设置炉门单元以及对第二出入口的位置设置,使得烤漆炉在进行加工时,能够实现对烤漆架进行快速装卸,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门体打开时间,减少炉室热量损失。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炉室内设置有加热系统,烤漆炉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加热系统、炉门单元电连接。

由上可见,通过控制器对加热系统和炉门单元进行控制,使得烤漆炉能够在门体完全关闭后才启动加热系统,从而保证烤漆炉生产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烤漆炉实施例第一视角下的第一状态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烤漆炉实施例第二视角下的第一状态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烤漆炉实施例第二状态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烤漆炉实施例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第一状态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烤漆系统100包括烤漆炉101、两条以上的地面轨道102、第一移送车架103和烤漆架104。

烤漆炉101包括炉体1、炉门单元2、两条以上的地面轨道3和控制器。其中,炉体1具有炉室11,炉室11内设置有加热系统,加热系统与控制器电连接。加热系统用于对烤漆架104上的工件进行加工。炉体1的第一侧壁设置有第一出入口12,第一出入口12与炉室11连通,使得烤漆架104能够从第一出入口12进出炉室11。

地面轨道3设置在第一出入口12处,且地面轨道3的水平高度高于地面轨道102的水平高度,在本实施例中,地面轨道3的数量优选为两条,两条地面轨道3相互平行地设置,且每一条地面轨道3均从第一出入口12的外侧延伸至炉室11内,地面轨道3用于辅助烤漆架104进出炉室11,使得烤漆架104的移动更加的方便。此外,地面轨道102的数量优选为两条,两条地面轨道102相互平行地设置,且在水平面上,地面轨道102的投影的延长线与地面轨道3的投影的延长线相交。优选地,在水平面上,地面轨道3的投影的延长线与地面轨道102的投影的延长线相互垂直。地面轨道102用于对第一移送车架103的移动起导向作用,而第一移送车架103则用于将烤漆架104移送至地面轨道3处,使烤漆架104能够顺利滑入地面轨道3。

第一移送车架103的底部设置有两组以上的第一滑轮1031组,第一移送车架103的顶部则设置有两条以上的第一接驳轨道103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轮1031组的组数为两组,一组第一滑轮1031组安装在一条地面轨道102上,其中,每一组第一滑轮1031组优选包括两个第一滑轮1031。第一接驳轨道1032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第一接驳轨道1032相互平行地设置,且第一接驳轨道1032平行于地面轨道3。其中,第一移送车架103可沿地面轨道102移动至地面轨道3的第一端处,使一条第一接驳轨道1032与一条地面轨道3接驳。

烤漆架104的底部设置有两组以上的第二滑轮1041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轮1041组的数量为两组,一组第二滑轮1041组安装在一条第一接驳轨道1032上,当第一移送车架103可沿地面轨道102移动至地面轨道3的第一端处使第一接驳轨道1032与地面轨道3接驳时,烤漆架104可通过第二滑轮1041组从第一接驳轨道1032移动至地面轨道3上,从而通过地面轨道3滑入路室内。其中,每一组第二滑轮1041组优选包括两个第二滑轮1041。

第一出入口12出设置有炉门单元2,炉门单元2包括门架21、门体22、驱动机构23、限位机构24、下行限位开关25和上行限位开关26。门架21包括两根沿烤漆炉101高度方向延伸的导轨211,且两条导轨211分别位于第一出入口12的相对的两侧,其中,每一条导轨211上均设置有沿自身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导向槽贯穿导轨211。

门体22的两侧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两根导轨211的导向槽内,使得门体22可在导向槽内沿导轨211的延伸方向滑动。优选地,可在门体22的两侧上分别设置一组滚轮组,并使一组滚轮组于一组导向槽邻接,而通过在门体22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滚轮组,使得通过滚轮组能够降低门体22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使得门体22的滑动更加的顺畅。此外,门体22的底部并列地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轨道槽221,一个轨道槽221与一条地面轨道3相对应地设置,轨道槽221用于容纳地面轨道3,从而结合炉门单元2的整体结构设计,使得门体22在进行开启或关闭过程中无需对地面轨道3进行拆除,大幅度的提高了加工效率,且还能避免门体22在打开过程中带走炉室11内的热量,有效的降低了烤漆炉101的能耗。

炉门单元2优选还包括支架230,驱动机构23安装在支架230上并与控制器电连接,且驱动机构23的输出端于门体22固定连。驱动机构23用于驱动门体22沿导轨211滑动,使门体22对第一出入口12进行打开或关闭。其中,驱动机构23可为电动式的环链葫芦、卷扬机、气缸或油缸等可控制门体22沿导轨211滑动的驱动机构23。而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3优选为电动式的环链葫芦。

限位机构24的输出端可朝向门体22移动并限制门体22向炉体1的底部移动,且限位机构24于控制器电连接。限位机构24用于对打开的门体22进行限位,以防止门体22在打开时出现下滑,从而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优选地,限位机构24设置在炉室11的顶部处,且限位机构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机构24分别设置在门体22的相对的两侧。具体地,限位机构24包括气缸,且一个气缸固定安装在一条导轨211上,而气缸安装在门架21外,气缸的缸体则可穿过导轨211伸入导向槽内,从而在门体22打开时,通过杆体与门体22底部的邻接对门体22进行限位。

结合图4,门体22的第一侧上设置有下行限位块222,下行限位开关25位于门体22的第一侧,且下行限位开关25的位于下行限位块222的下方,使得当门体22进行关闭时,下行限位块222随门体22沿导轨211向炉体1底部移动,并在门体22关闭时移动至下行限位开关25处与下行限位开关25接触。下行限位开关25与控制器电连接,下行限位开关25通过门体22上的下行限位块222检测门体22是否关闭到位,并在门体22关闭到位后,使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23停止对门体22的下放,且控制器通过下行限位开关25对门体22的关闭状态进行检测,以使烤漆炉101能够在门体22完全关闭后才启动加热系统,从而保证烤漆炉101生产的安全性

门体22的第二侧上设置有上行限位块223,而上行限位块223和下行香味快分别位于门体22的相对的两侧。上行限位开关26位于门体22的第二侧,且上行限位开关26的位于上行限位块223的上方,使得当门体22进行打开时,上行限位块223随门体22沿导轨211向炉室11的顶部移动,并在门体22打开时移动至上行限位块223开关与上行限位开关26接触。上行限位开关26与控制器电连接,上行限位开关26通过门体22上的上行限位块223检测门体22是否打开到位,并在门体22打开到位后,使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23停止对门体22的抬升。其中,将上行限位块223和下行限位块222分别设置在门体22的两侧,以及将上行限位开关26和下行限位开关25设置在门体22的两侧能够有效防止上行限位开关26和下行限位开关25检测时相互干扰。

优选地,上行限位块223和下行限位块222均设置在门体22的顶部,上行限位开关26设置在门架21的顶部,下行限位开关25设置在炉室11的顶部处。而上行限位块223和下行限位块222的位置设置,以及上行限位开关26和下行限位开关25的位置设置,能有效降低上行限位开关26和/或下行限位开关25的检测的出错率,保证上行限位开关26和下行限位开关25的检测准确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炉体1的第二侧壁设置有第二出入口13,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地设置,第二出入口13与炉室11连通,地面轨道3还自炉室11内伸出第二出入口13。而炉门单元2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如上述所述设置在第一出入口12出,另一个则设置在第二出入口13处,且两个炉门单元2呈对称设置。此外,烤漆系统100还包括两条以上的地面轨道105和第二移送车架106,其中,地面轨道3的水平高度高于地面轨道105的水平高度。

为了与地面轨道3、烤漆架104相配合,第三底面轨道的数量优选为两条。地面轨道105设置在第二出入口13处,两条地面轨道105相互平行地设置,且在水平面上,地面轨道105的投影的延长线与地面轨道3的投影的延长线相交。优选地,在水平面上,地面轨道105的投影的延长线与地面轨道102的投影的延长线相互垂直。地面轨道105用于对第二移送车架106的移动起导向作用,而第二移送车架106则用于将烤漆架104移送至地面轨道3处,使烤漆架104能够从地面轨道3滑入地面轨道105。

第二移送车架106的底部设置有两组以上的第三滑轮1061组,第二移送车架106的顶部则设置有两条以上的第二接驳轨道106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滑轮1061组的组数为两组,一组第三滑轮1061组安装在一条地面轨道105上,其中,每一组第三滑轮1061组优选包括两个第三滑轮1061。第二接驳轨道1062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第二接驳轨道1062相互平行地设置,且第二接驳轨道1062平行于地面轨道3。其中,第二移送车架106可沿地面轨道105移动至地面轨道3的第二端处,使一条第二接驳轨道1062与一条地面轨道3接驳。通过在炉体1上设置第二出入口13、在第二出入口13设置炉门单元2、设置地面轨道105、设置第二移送车架106以及对第二出入口13的位置设置,使得烤漆炉101在进行加工时,能够实现对烤漆架104进行快速装卸,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门体22打开时间,减少炉室11热量损失。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烤漆系统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好、在进行门体启闭过程中无需拆卸地面轨道且能降低门体启闭过程中炉室内热量损失的优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