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面用胶水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0362发布日期:2020-03-31 16:11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面用胶水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面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面用胶水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贴面工序使用的桶装胶水,在放置8小时后会有沉淀、分层的情况,会造成胶水浓度变浓、粘合效果下降,导致开胶、拉丝、影响机器速度等质量问题。现在使用的是人工搅拌和手电钻配合3叶螺旋搅拌。

具体如下:

人要登高到1.2米的桶面上,手持手电钻焊接的3叶螺旋桨,塞进25公分直径圆孔的胶水液态里,开动手电钻上下左右方向的晃动,使胶水转动起来形成搅拌得以均匀;这样的操作存在坠落、摔伤的隐患,并且对桶底的沉积物不能被搅拌,当操作不当时,还会打破桶壁造成胶水泄漏;

或者使用直径4.5厘米,长1.8米左右的木棒或者pvc管子时,也存在坠落、摔伤的隐患,并且人工搅拌费事费力根本搅拌不均匀,劳民伤财,夏天操作的人因天热温度高,人体也受不了。

并且在使用时,由于无法知晓胶桶内胶水量,因此需要人工定期通过目测判断检查,增加劳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贴面用胶水搅拌设备,具有搅拌便捷,效果好,省时省力,还能够快速精确判断胶水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面用胶水搅拌设备,包括辊道传送线,所述辊道传送线上设置有搅拌区,所述搅拌区下方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搅拌区上方设置有搅拌装置;

所述称重装置包括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通过称重传感器与承载板连接,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能够从辊道传送线的间隙中伸出;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电动丝杆组件以及导向组件,所述电动丝杆组件和导向组件分别设置在立柱的两侧表面上,所述导向组件顶部设置有挂载顶板,所述挂载顶板还设置有搅动臂,所述搅动臂底部设置有搅动头,所述搅动头通过软管与气源连接,所述搅动头上设置有出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套和导向柱,所述导向套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顶部与挂载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底部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通过动力转载臂与电动丝杆组件的滑动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底部设置有水平旋转的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与接胶气缸连接,所述接胶气缸与接胶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和搅动臂均为管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搅动头的出气孔与单向阀的出气端连接,所述软管与单向阀的进气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辊道传送线通过电机带动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搅拌结构能够自动升降,并且气体搅动效果更佳,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的效果;

2、气体搅动结构杜绝了3叶螺旋桨的使用,可以避免打破桶壁造成胶水泄漏的情况发生,也解决了坠落、摔伤的问题;

3、称重装置能够实时监测胶桶内胶水的重量变化,通过重量变化能够清楚的得到胶水用量的结果,因此无需走近探视,方便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称重装置与辊道传送线的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入胶桶内时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升后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的搅拌装置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贴面用胶水搅拌设备的一实施例,包括辊道传送线1,辊道传送线上设置有搅拌区2,搅拌区下方设置有称重装置3,搅拌区上方设置有搅拌装置4;辊道传送线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能够轻松的将装满胶水的胶桶传送移动,因此能够在辊道传送线上存放多个胶桶,便于快速的更换。使用时,胶桶通过辊道传送线输送至搅拌区内,随后由称重装置将胶桶顶升并称重,通过重量的数值即可判断胶桶内胶水的存量,数值可以通过显示器直接显示;在需要搅拌时,将搅拌装置从胶桶顶部的圆孔中伸入进行搅拌。

参照图2所示,上述的称重装置包括顶升机构31,顶升机构通过称重传感器32与承载板33连接,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板34,支撑板能够从辊道传送线的间隙中伸出;不影响辊道传送线的正常传送,在需要称重时,顶升机构做顶升动作,使得支撑板穿过间隙与胶桶底部接触并抬升胶桶,此时称重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胶桶以及桶内胶水的重量;待胶水快用尽时,称重传感器测得的重量也接近胶桶的桶体重量,通过去皮测量,或者预估胶桶重量来对测量数据判断,从而能够快速的得到胶桶内胶水余量的信息。

参照图3至图5所示,上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立柱41,立柱上设置有电动丝杆组件42以及导向组件43,电动丝杆组件和导向组件分别设置在立柱的两侧表面上,导向组件顶部设置有挂载顶板44,挂载顶板还设置有搅动臂45,搅动臂底部设置有搅动头46,搅动头通过软管47与气源连接,搅动头上设置有出气孔;使用时,电动丝杆组件带动导向组件移动,导向组件通过挂载顶板能够使得搅动臂同步升降移动,从而搅动臂能够模拟人工将其放入胶桶内或者提升取出至胶桶外,具体的,当搅动臂进入胶桶内后,气源通过软管供气,并从搅动头排出,搅动头位于搅动臂底部,因此也位于胶桶底部,通过高压的气体不断的排出,形成气浪翻滚动作,达到搅拌均匀效果。挂载顶板的设置主要是胶桶的圆孔位于桶体的中心处,因此搅动臂需要伸出,起到避让和延伸的效果。

上述的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套48和导向柱49,导向套与立柱固定连接,导向柱顶部与挂载顶板固定连接,导向柱底部设置有托板410,托板通过动力转载臂411与电动丝杆组件的滑动块412连接,电动丝杆组件在移动时,能够通过转载臂带动托板移动,托板与导向柱底部连接,因此导向柱也能够移动,通过导向套的设置,实现定向移动的效果,即实现搅动臂的升降。结构简单,材料易得。

为了降低电动丝杆组件运行时的负载,将导向柱设置为为不锈钢管,空心结构降低重量,不锈钢管表面涂覆有润滑油,提高移动时的顺畅度。并且还将搅动臂和搅动头的材质均设置为pvc,降低重量,并且pvc与胶水不会发生反应,保证胶水品质。

上述的搅动臂还可以为管状结构,软管设置在搅动臂内部。在搅动头的出气孔与单向阀的出气端连接,软管与单向阀的进气端连接,避免胶水进入软管内。立柱底部设置有安装底板416,以提供稳定的固定效果。

在搅动臂被提升时,由于胶水的附着,会存在滴落污染加工环境的情况,因此在托板底部设置有水平旋转的旋转气缸413,旋转气缸与接胶气缸414连接,接胶气缸与接胶盘415连接,对胶水搅拌时,接胶盘需要避让,因此可以通过旋转气缸带动接胶气缸水平转动,将接胶盘旋转至一侧,从而在下行时不会与胶桶发生干涉。使用时,在底部胶桶未取走前,旋转气缸将接胶气缸水平转动朝向搅动臂,随后接胶气缸带着接胶盘伸出,使得接胶盘伸出至搅动头于胶桶之间,起到承接的效果,随后可以对胶桶进行搬运替换,随后在替换结束后,再次复位收回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