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叠加治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6250发布日期:2020-06-09 21:4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叠加治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手机外壳喷涂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多层叠加治具结构。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日常通讯工具已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手机外壳作为手机的重要配件,其质量对手机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在现有的手机外壳加工过程中,手机外壳高光喷涂以平一挂一居多,即喷枪一次只喷涂一个手机外壳,现有手机外壳加工过程中,多支喷枪只喷涂一个手机外壳,油漆空耗严重。此外,在手机外壳喷涂前,需经过擦拭,使得手机外壳更容易沾上油漆,由于一次只喷涂一个手机外壳,因此擦拭设备一次只能擦拭一个手机外壳。在手机外壳喷涂前,需要工人将手机外壳放到治具中,由于现有设备一次只能喷涂一个手机外壳,因此工人一次只能拆装一个手机外壳。综上,由于工人一次只能擦拭、喷涂、拆装一个手机外壳,导致单位时间加工的手机外壳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多层叠加治具结构,旨在解决单位时间加工的手机外壳少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层叠加治具结构,包括上盖部件、下盖部件和多个中板部件,其中,中板部件用于放置待加工部件;

上盖部件和下盖部件正对设置,形成用于容纳中板部件的容置空间;

中板部件沿上盖部件和下盖部件相对的方向层叠设置,且相邻的中板部件之间活动连接;

上盖部件与靠近上盖部件的中板部件活动连接,下盖部件与靠近下盖部件的中板部件活动连接。

优选的,中板部件的一面设有第一卡扣,另一面相对第一卡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槽;

相邻的两个中板部件之间通过对应的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卡扣配合;

上盖部件相对第一卡扣的部分设有第二卡槽,上盖部件与靠近上盖部件的中板部件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槽卡扣配合;

下盖部件相对第一卡槽的部分设有第二卡扣,下盖部件与靠近下盖部件的中板部件通过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槽卡扣配合。

优选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均为斜顶出模结构。

优选的,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上设置有磁性部件。

优选的,中板部件为榫接结构。

优选的,上盖部件远离中板部件的一端面设有拱形保护结构。

优选的,上盖部件与中板部件活动连接时,形成容纳腔体;

上盖部件靠近中板部件的一端中心设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沿垂直于中板部件方向设置,弹性部件位于容纳腔体内,弹性部件的高度低于容纳腔体的高度。

优选的,上盖部件和下盖部件靠近中板部件的一端面边缘均为柔性结构。

优选的,上盖部件、中板部件和下盖部件三者互相平行;

上盖部件和下盖部件在中板部件的投影面积小于中板部件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中板部件用于放置多个相邻的中板部件活动连接,层层叠加,通过上盖部件、多个中板部件以及下盖部件的活动连接,使得治具结构能放置且固定多个待加工部件。相比于传统夹具结构,工人一次只能擦拭、喷涂、拆装一个待加工部件,本治具结构能同时加工多个待加工部件,单位时间加工的待加工部件的数量大幅提高。另外,传统待加工部件加工过程中,通过多支喷枪喷涂一个待加工部件,油漆空耗严重,在本技术方案中,更多油漆被附着在待加工部件上,减少油漆空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多层叠加治具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多层叠加治具装载待加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多层叠加治具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

1、遮喷治具上盖;2、遮喷治具中板;3、遮喷治具下盖。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叠加治具结构,包括上盖部件、下盖部件和多个中板部件,其中,中板部件用于放置待加工部件;

上盖部件和下盖部件正对设置,形成用于容纳中板部件的容置空间;

中板部件沿上盖部件和下盖部件相对的方向层叠设置,且相邻的中板部件之间活动连接;

上盖部件与靠近上盖部件的中板部件活动连接,下盖部件与靠近下盖部件的中板部件活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板部件用于放置待加工部件。多个相邻的中板部件活动连接,层层叠加,通过上盖部件、多个中板部件以及下盖部件的活动连接,使得治具结构能放置且固定多个待加工部件。相比于传统工艺,工人一次只能擦拭、喷涂、拆装一个待加工部件,本治具结构能同时加工多个待加工部件,单位时间加工的待加工部件的数量大幅提高。另外,传统工艺通过多支喷枪喷涂一个待加工部件,油漆空耗严重,在本技术方案中,更多油漆被附着在待加工部件上,减少油漆空耗。

进一步地,中板部件的一面设有第一卡扣,另一面相对第一卡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槽;

相邻的两个中板部件之间通过对应的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卡扣配合;

上盖部件相对第一卡扣的部分设有第二卡槽,上盖部件与靠近上盖部件的中板部件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槽卡扣配合;

下盖部件相对第一卡槽的部分设有第二卡扣,下盖部件与靠近下盖部件的中板部件通过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槽卡扣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部件包括遮喷治具上盖1,中板部件包括遮喷治具中板2,下盖部件包括遮喷治具下盖3。遮喷治具上盖1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卡槽,遮喷治具中板2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槽,遮喷治具下盖两侧3对称设置有第二卡扣。遮喷治具上盖1通过第二卡槽和位于遮喷治具中板2的第一卡扣卡扣配合,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相邻遮喷治具中板2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槽卡扣配合,实现相邻遮喷治具中板2的固定连接。遮喷治具下盖3通过第二卡扣与遮喷治具中板2的第一卡槽卡扣配合,实现遮喷治具下盖3和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槽卡扣配合。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多层叠加治具易拆装,且装配完成后,结构保持稳定。

参照图4,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均为斜顶出模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均为斜顶出模结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与卡槽卡扣配合时,增大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与卡槽的接触面积,使得上盖部件、中板部件与下盖部件三者的连接更稳固。

进一步地,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上设置有磁性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均表面均附着有一层磁性薄膜。由常识可知,磁性材料相互产生磁力吸引。第一卡扣通过磁力吸引,能更快地找到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第二卡扣通过磁力吸引,能更快地找到第一卡槽,即卡扣与卡槽间的定位更迅速。此外,卡槽与卡扣间的配合除了两者结构适配带来的作用力外,磁力能使卡扣与卡槽紧密配合,使得上盖部件、中板部件与下盖部件三者的连接更稳固。

进一步地,中板部件为榫接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板部件包括第一中板和第二中板。第一中板和第二中板通过榫接的方式连接,拼成一块完整的中板部件。当第一中板或第二中板损坏时,只需按需更换第一中板或第二中板,无需中板部件整体更换,降低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上盖部件远离中板部件的一端面设有拱形保护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部件为遮喷治具上盖1。遮喷治具上盖1远离中板部件的一端面设有两条对称设置的拱形凸出部分。在遮喷治具上盖1受到外力冲击时,拱形凸出部分作为缓冲层,能抵消部分外力。此外,拱形凸出部分方便设备夹取遮喷治具上盖1,提高手机外壳的加工效率。

参考图1,上盖部件与中板部件活动连接时,形成容纳腔体;

上盖部件靠近中板部件的一端中心设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沿垂直于中板部件方向设置,弹性部件位于容纳腔体内,弹性部件的高度低于容纳腔体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部件为弹簧。上盖部件为遮喷治具上盖1,中板部件为遮喷治具中板2,遮喷治具上盖1与遮喷治具中板2活动连接。遮喷治具上盖1受到外力作用时,朝遮喷治具中板1方向产生形变,使得位于遮喷治具上盖1中心的弹簧与遮喷治具中板2接触,弹簧压缩后反弹,给予遮喷治具上盖1与外力相反的作用力,抵消部分外力,从而使遮喷治具上盖1结构保持完整。

进一步地,上盖部件和下盖部件靠近中板部件的一端面边缘均为柔性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部件和下盖部件靠近中板部件的一端面边缘均为柔性结构,使得多层叠加治具结构装载待加工部件时,降低上盖部件和下盖部件与待加工部件接触产生磨损的概率。

进一步地,上盖部件、中板部件和下盖部件三者互相平行;

上盖部件和下盖部件在中板部件的投影面积小于中板部件的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部件、中板部件和下盖部件三者互相平行;上盖部件和下盖部件在中板部件的投影面积小于中板部件的面积使得在待加工部件喷涂过程中,更多的油漆被喷在待加工部件,而非上盖部件和下盖部件上,减少油漆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