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树脂胶搅拌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2156发布日期:2020-04-14 21:05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氧树脂胶搅拌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建筑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氧树脂胶搅拌组件。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胶在桥梁建筑过程用于对节段梁梁段的粘接,其凝固后强度高于混凝土结构,可以有效实现节段梁梁段的粘接。现有技术中的环氧树脂胶采用a、b胶两种组分,需要施工前进行现场混合搅拌,然后均匀涂抹在节段梁的对接面上,最后将节段梁对接挤压即可。一般而言,环氧树脂胶从搅拌、涂抹到节段梁的对拼,整个过程需要在两个小时内完成,因为环氧树脂胶的凝固速度很快,一旦其在节段梁对接前发生凝固,则失去了粘接性能。

现有技术中的搅拌多采用塑料桶作为容器,然后将a、b胶导入桶内,再利用电机带动的搅拌器进行搅拌,整个过程十分粗犷,而且还存在两个弊端:1)由于环氧树脂胶非常粘稠,加之自流性很差,所以往往在搅拌完成后,桶内的环氧树脂胶无法完全倒出,会在桶内底部以及内壁上残留,加之还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涂抹等后续工程,很难对桶内残留的环氧树脂胶进行细致的清理和利用,但是环氧树脂胶价格昂贵,这造成了极大程度的浪费;2)由于环氧树脂胶凝固速度很快,残留在桶内的胶液凝固后基本无法从塑料桶内清除,这就造成了塑料桶的整个报废,而且是无法再利用的报废,不仅不利于环保施工,而且也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氧树脂胶搅拌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在满足对环氧树脂胶进行搅拌的基础上进行反复使用,而且尽可能地减少环氧树脂胶在搅拌环节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氧树脂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内衬及同轴设置的搅拌轴和支撑环,所述搅拌轴呈中空结构且搅拌轴顶部周向等间距设有数个固定卡块,固定卡块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组件还包括数个搅拌桨叶,搅拌桨叶的宽度方向一端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凸块,凸块沿搅拌桨叶长度方向延伸且顶部设有限位块;支撑环的环心处同轴设置有与搅拌轴配合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外壁通过径向设置支撑杆与支撑环的内环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内衬包括基体、基体中心处的硅胶垫以及一体连接基体和硅胶垫的第二轴承,硅胶垫中心与搅拌轴轴杆外壁紧密配合,且硅胶垫上对应搅拌桨叶处径向开设有数条切口,且硅胶垫自身挤压所述切口。

优选的,所述的基体由一体包覆在针织层上、下表面设置的橡胶层组成,且基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可分离的粘贴层。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叶底部埋设于硅胶垫上的对应切口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承配设有端盖。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顶部端面开设有十字键槽,且搅拌轴顶部轴杆通过第三轴承与安装筒内壁配合,安装筒与搅拌电机的机壳配合且安装筒内壁设有减震垫,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有与十字键槽配合的十字键。

优选的,所述支撑环底部轴向延伸有用于插配压紧槽的刮料板。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前调整:首先将搅拌桨叶的凸块插配进入搅拌轴轴杆上固定卡块的卡槽内,再将搅拌内衬的硅胶垫与搅拌轴轴杆底部配合,并保持每个搅拌桨叶的底部挤入硅胶垫上对应的切口内,再将搅拌轴、搅拌桨叶连同搅拌内衬放入搅拌桶内,利用搅拌内衬基体下表面的粘贴层与搅拌桶内壁进行暂时性粘接;然后将搅拌电机呈输出端朝下放入安装筒内,开启搅拌电机,控制搅拌电机的输出端缓慢转动,使得其在自重作用下实现输出端上的十字键与搅拌轴顶部端面的十字键槽的插配,然后关闭搅拌电机;并利用支撑环底部的刮料板将搅拌内衬边缘的基体压接在搅拌桶顶部,并实现支撑环在搅拌桶上的安装,支撑环通过支撑杆以及第一轴承来实现对搅拌轴的支撑。

搅拌内衬配合硅胶垫对搅拌轴底部的封堵,可以组成一个顶部敞口、底部密闭的搅拌空间,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搅拌桶的筒壁展开形状为长方型,但是由于搅拌内衬为一体式结构,所以搅拌内衬无法实现无间隙贴合搅拌桶内壁,而是在被负压吸附后呈现褶皱状,这有利于下一步a、b胶的搅拌均匀,因为这些褶皱起到了对胶液的阻挡,更容易使得胶液产生剪切和紊流效果,进而提高混合均匀性。

搅拌:将a、b胶放入上述搅拌空间内,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桨叶随之转动并带动硅胶垫绕第二轴承转动,对搅拌空间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同时硅胶垫挤压搅拌轴,加之环氧树脂胶自流性较差,不会从硅胶垫与搅拌轴的间隙处外流。同时环氧树脂胶自身的搅拌有一定参数要求,搅拌功率不能过大,否则会生成大量热而破坏自身性能,所以搅拌轴相对搅拌内衬基体的转动动作不剧烈,整个搅拌过程是平和进行的。

清理:完成搅拌后,将搅拌电机与搅拌轴分离,首先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盛装工具将搅拌桶内的胶液移出并进行涂抹,再保持支撑环在自重作用下压接搅拌内衬的基础上,通过搅拌内衬顶部暴露在外界的基体向外界拉动,硅胶垫沿搅拌轴和搅拌桨叶上移并刮除搅拌轴和搅拌桨叶上的胶液,同时移出搅拌桶的基体上的胶液也被支撑环的刮料板所截留,如此,待硅胶垫处的基体移动至搅拌桶顶部时,原本残留在基体上的胶液都汇集在支撑圈内的空间,可以快速、便捷地将这些胶液移出并用于涂抹。所述搅拌内衬的基体下表面处的粘贴层可以为与搅拌桶内壁配合设置的公、母粘贴带等等。

当然,也会产生极少量的环氧树脂胶残留在固定卡块的卡槽以及搅拌桨叶的凸块折角处,但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搅拌轴可以从搅拌桶中移出并与搅拌电机分离,而且搅拌桨叶也可以与搅拌轴实现分离,加之环氧树脂胶的残留量也较少,所以很容易实现快速清洗。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最大限度地刮除原本残留在桶内以及搅拌机构上很难被收集的胶液,提高了胶液的有效利用率,而且搅拌轴、搅拌桨叶以及搅拌内衬的洁净度也大幅度提高,方便后期进行高效清洁,防止残留的胶液凝固后结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在满足对环氧树脂胶进行搅拌的基础上进行反复使用,而且尽可能地减少环氧树脂胶在搅拌环节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环氧树脂胶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组件的搅拌轴于搅拌桨叶处的截面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搅拌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环氧树脂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内衬1及同轴设置的搅拌轴3和支撑环2,所述搅拌轴3呈中空结构且搅拌轴3顶部周向等间距设有数个固定卡块31,固定卡块31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搅拌轴3顶部端面开设有十字键槽,且搅拌轴3顶部轴杆通过第三轴承36与安装筒31内壁配合,安装筒31与搅拌电机4的机壳配合且安装筒31内壁设有减震垫35,搅拌电机4的输出轴端部设有与十字键槽配合的十字键41。所述支撑环2底部轴向延伸有用于插配压紧槽的刮料板21。

所述组件还包括数个搅拌桨叶32,搅拌桨叶32的宽度方向一端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凸块33,凸块33沿搅拌桨叶32长度方向延伸且顶部设有限位块37;支撑环2的环体压贴搅拌桶顶部设置且支撑环2的环心处同轴设置有与搅拌轴3配合的第一轴承23,第一轴承23外壁通过径向设置支撑杆22与支撑环2的内环面连接。

所述搅拌内衬1包括基体、基体中心处的硅胶垫12以及一体连接基体和硅胶垫的第二轴承11,所述第二轴承11配设有端盖。硅胶垫12中心与搅拌轴3轴杆外壁紧密配合,且硅胶垫12上对应搅拌桨叶32处径向开设有数条切口,搅拌桨叶32底部埋设于硅胶垫上的对应切口内,且硅胶垫自身挤压所述切口,基体由一体包覆在针织层上、下表面设置的橡胶层组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前调整:首先将搅拌桨叶的凸块插配进入搅拌轴轴杆上固定卡块的卡槽内,再将搅拌内衬的硅胶垫与搅拌轴轴杆底部配合,并保持每个搅拌桨叶的底部挤入硅胶垫上对应的切口内,再将搅拌轴、搅拌桨叶连同搅拌内衬放入搅拌桶内,利用搅拌内衬基体下表面的粘贴层与搅拌桶内壁进行暂时性粘接;然后将搅拌电机呈输出端朝下放入安装筒内,开启搅拌电机,控制搅拌电机的输出端缓慢转动,使得其在自重作用下实现输出端上的十字键与搅拌轴顶部端面的十字键槽的插配,然后关闭搅拌电机;并利用支撑环底部的刮料板将搅拌内衬边缘的基体压接在搅拌桶顶部,并实现支撑环在搅拌桶上的安装,支撑环通过支撑杆以及第一轴承来实现对搅拌轴的支撑。

搅拌内衬配合硅胶垫对搅拌轴底部的封堵,可以组成一个顶部敞口、底部密闭的搅拌空间,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搅拌桶的筒壁展开形状为长方型,但是由于搅拌内衬为一体式结构,所以搅拌内衬无法实现无间隙贴合搅拌桶内壁,而是在被负压吸附后呈现褶皱状,这有利于下一步a、b胶的搅拌均匀,因为这些褶皱起到了对胶液的阻挡,更容易使得胶液产生剪切和紊流效果,进而提高混合均匀性。

搅拌:将a、b胶放入上述搅拌空间内,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桨叶随之转动并带动硅胶垫绕第二轴承转动,对搅拌空间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同时硅胶垫挤压搅拌轴,加之环氧树脂胶自流性较差,不会从硅胶垫与搅拌轴的间隙处外流至搅拌桶内。同时环氧树脂胶自身的搅拌有一定参数要求,搅拌功率不能过大,否则会生成大量热而破坏自身性能,所以搅拌轴相对搅拌内衬基体的转动动作不剧烈,整个搅拌过程是平和进行的。

清理:完成搅拌后,将搅拌电机与搅拌轴分离,首先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盛装工具将搅拌桶内的胶液移出并进行涂抹,再保持支撑环在自重作用下压接搅拌内衬的基础上,通过搅拌内衬顶部暴露在外界的基体相对搅拌桶向外界拉动,硅胶垫沿搅拌轴和搅拌桨叶上移并刮除搅拌轴和搅拌桨叶上的胶液,同时移出搅拌桶的基体上的胶液也被支撑环的刮料板所截留,如此,待硅胶垫处的基体移动至搅拌桶顶部时,原本残留在基体上的胶液都汇集在支撑圈内的空间,可以快速、便捷地将这些胶液移出并用于涂抹。所述搅拌内衬的基体下表面处的粘贴层可以为与搅拌桶内壁配合设置的公、母粘贴带等等。

当然,也会产生极少量的环氧树脂胶残留在固定卡块的卡槽以及搅拌桨叶的凸块折角处,但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搅拌轴可以从搅拌桶中移出并与搅拌电机分离,而且搅拌桨叶也可以与搅拌轴实现分离,加之环氧树脂胶的残留量也较少,所以很容易实现快速清洗。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最大限度地刮除原本残留在桶内以及搅拌机构上很难被收集的胶液,提高了胶液的有效利用率,而且搅拌轴、搅拌桨叶以及搅拌内衬的洁净度也大幅度提高,方便后期进行高效清洁,防止残留的胶液凝固后结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