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尾气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8389发布日期:2020-08-07 18:4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硫化尾气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硫化尾气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田开发逐渐向地层更深、环境更为恶劣的区域挺进,这些恶劣的环境开采石油天然气的组成分中含有co2、h2s、氯离子等腐蚀性介质,对油气田地面工程造成了严重腐蚀,极大的提高了风险等级,影响了油气田的生产运行,尤其是等酸性和高酸性气田的开发,包含的h2s是一种急性剧毒气体,如果酸性气田对h2s处理不完全,排放到空气中,人吸入低浓度h2s会对人的眼、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都有影响,吸入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内突然昏迷,可在短时间内致命发生闪电型死亡。h2s排放到空气中,经过氧化会形成so2、so3污染空气,同时so2、so3在空气中与水形成h2so3、h2so4、进而形成酸雨,酸雨会改变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的规律,让城市变成雾霾区,会导致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同时还会腐蚀建筑物材料,给建筑带来安全风险,因此油气田现场对h2s等的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如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87422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硫化氢尾气高效回收处理罐。包括箱体、隔离网、进气管道、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出气管道、出液管道以及加强筋;所述隔离网设在箱体内侧,所述隔离网位于箱体中部,所述隔离网与箱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隔离网上方设置鲍尔环球层;所述加强筋设置在箱体中部,所述加强筋与箱体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道沿箱体竖直方向的轴线设置,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口穿过箱体顶部设在形体上方,所述进气管道的出气口穿过隔离网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出气口与气体扩散器相接,所述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以及出气管道设置在箱体顶部,所述出液管道设置在箱体底部,所述出液管道处设置阀门。使用时从第一进料口中加入鲍尔环球,使鲍尔环球在隔离网上形成鲍尔环球层,关闭出液管道上的阀门,再从第二进料口中加入废气处理液如氢氧化钠溶液,使废气处理液的液面高度低于人孔,随后即可向进气管道的进气口中输入废气,废气从进气管道的出气口排出进入到气体扩散器中,通过气体扩散器中的小孔使废气均匀分散排出,使废气与箱体内的废气处理液接触更加充分,并且设置了鲍尔环球层,废气在经过鲍尔环球层时,鲍尔环球使废气的流动速度减慢,使废气与废气处理液充分反映,从而提高废气的吸收率;当箱体内的废气处理液处理一定量的废气后,打开阀门,将使用后的废气处理液排出,箱体内,硫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式为:2naoh+h2s==na2s+2h2o。

上述装置通过增设的鲍尔环球层来使废气更加均匀的分散,同时减缓气体的流动速度,使箱体内的废气与废气处理液接触更加充分,实现对硫化氢尾气的处理。但是上述装置,一次性需要注入处理液的量较大,对处理液的浪费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化尾气吸收装置。通过设置的雾化喷头能够实现对处理液节省的作用,同时雾化以及设置的通风管能够使尾气与处理液接触的更加充分,尾气的吸收也更加的彻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硫化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反应塔,所述反应塔在其塔壁不同高度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反应塔一侧设置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内设有处理液,所述储存箱一侧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进水口连接于所述储存箱,所述出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贯穿连接于所述反应塔侧壁,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所述反应塔一端连接有第一雾化喷头,所述反应塔顶面设有风机,所述风机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远离所述风机一端插入所述反应塔内,所述通风管插入所述反应塔部分为螺旋状,且设有若干出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雾化喷头以及设置的通风管,通风管上开设有出风口,能够使处理液与尾气更加充分的接触,同时将处理液打散成雾状填充,相较于液体填充,更加节省处理液,达到了节约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气口一侧连接有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包括依次顺接的收缩管、喉管和扩大管,所述喉管处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管口设有第二雾化喷头,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连接于水槽,所述进水管上还连接有第二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文丘里管装置能够对气体进行流速的控制,以及在喉管处设置的喷头,通过喷头将水喷洒在废气中,对废气中的固体颗粒进行沉淀,避免了固体颗粒进入反应塔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扩大管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一侧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所述扩大管螺纹连接的两个过滤网,两个所述过滤网之间设有吸附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双层过滤网,过滤网中间设有吸附颗粒,相当于设置了一层吸附层,可以将尾气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吸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与所述扩大管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网与扩大管的螺纹连接,能够方便拆卸,同时对过滤网与吸附颗粒进行更换,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应塔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有排气装置,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水阀,所述排气装置包括一个槽体,所述槽体内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排气装置连接处的上端,所述填料层内设有硫化氢吸附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排气装置,在使用前能够将反应塔中的空气排出,而对于里面设置的硫化氢吸附剂,可以将排气过程中排出的硫化氢气体进行吸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应塔一侧连接有气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剂与硫化氢充分反应后,反应塔一侧设置的气阀可以打开通过检测试纸对反应塔内部的气体进行检测,避免内部有残余的硫化氢气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排气口一端连接有收集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收集装置对内部反应后的硫化钠进行收集,对硫化钠可以再次进行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坩埚以及所述坩埚下侧设有加热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加热装置以及坩埚对硫化钠溶液的水分进行蒸发浓缩,来收集硫化钠固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设置的雾化喷头以及设置的通风管,能够使处理液与尾气更加充分的接触,同时将处理液打散成雾状填充,相较于液体填充,更加节省处理液,达到了节约成本的效果。

2.设置的排气装置,在使用前能够将反应塔中的空气排出,而对于里面设置的硫化氢吸附剂,可以将排气过程中排出的硫化氢气体进行吸附,避免了硫化氢气体进入空气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塔;2、第一进气口;3、第一排气口;4、储存箱;5、第一水泵;6、第一连接管;7、第一雾化喷头;8、风机;9、通风管;10、出风口;11、文丘里管;111、收缩管;112、喉管;113、扩大管;12、进水管;13、水槽;14、第二雾化喷头;15、过滤网;16、吸附颗粒;17、第二连接管;18、排气装置;181、槽体;182、填料层;183、硫化氢吸附剂;19、第一水阀;20、气阀;21、收集装置;211、坩埚;212、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硫化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反应塔1,反应塔1底部倾斜设置。反应塔1在其塔壁不同高度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2和第一排气口3,反应塔1一侧设置有储存箱4,储存箱4内放置有处理液,此处的处理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储存箱4一侧有第一水泵5,第一水泵5进水口连接于储存箱4,出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6贯穿连接于反应塔1侧壁,第一连接管6靠近反应塔1一端连接有第一雾化喷头7,通过第一雾化喷头7将处理液雾化注射于反应塔1内。为了让尾气与处理液反应更加充分,在反应塔1顶部设置有风机8,风机8出风口10连接有通风管9,通风管9远离风机8一端插入反应塔1内,通风管9拆入反应塔1的部分为螺旋状,且设置有若干出风口10。

如图1所示,第一进气口2一侧连接有文丘里管11,文丘里管11包括依次顺接的收缩管111、喉管112和扩大管113,喉管112处连接有进水管12,进水管12的管口设有第二雾化喷头14,进水管12另一端连接于水槽13,进水管12上还连接有第二水泵,通过设置的第二雾化喷头14可以将尾气中的固体颗粒通过水雾打散。为了进一步去除固体中的颗粒,在扩大管113一端螺纹连接有两个过滤网15,两个过滤网15之间填充有吸附颗粒16,此处的吸附颗粒16为活性炭颗粒。

如图1所示,在通入尾气将反应塔1内部的空气排出时,为了防止将尾气一并排出,在反应塔1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17连接有排气装置18,第二连接管17上连接有第一水阀19。排气装置18包括有一个槽体181,槽体181内设置有填料层182,填料层182置于第二连接管17与排气装置18连接处的上端,填料层182内设有硫化氢吸附剂183,此处的吸附剂为酸性高锰酸钾。待反应结束后通过在反应塔1一侧设置的气阀20,使用硫化氢检测仪在其气阀20口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打开第一排气口3,将生成物导入第一排气口3一侧设置的收集装置21。收集装置21包括坩埚211以及坩埚211下侧设置的加热装置212,通过加热蒸发可以收集到反应生成的硫化钠,对硫化钠进行收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