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段拼装桥高分子结构胶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6320发布日期:2020-05-22 21:5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段拼装桥高分子结构胶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段拼装桥高分子结构胶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结构胶指强度高(压缩强度>65mpa,钢-钢正拉粘接强度>30mpa,抗剪强度>18mpa),能承受较大荷载,且耐老化、耐疲劳、耐腐蚀,在预期寿命内性能稳定,适用于承受强力的结构件粘接的胶粘剂。结构胶强度高、抗剥离、耐冲击、施工工艺简便。用于金属、陶瓷、塑料、橡胶、木材等同种材料或者不同种材料之间的粘接。可部分代替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传统连接形式。结合面应力分布均匀,对零件无热影响和变形。

现有的结构胶生产设备中,难以将物料进行充分混合,且在加热的过程中很容易使物料出现焦化,影响结构胶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节段拼装桥高分子结构胶的生产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段拼装桥高分子结构胶的生产设备,包括水浴加热箱体和搅拌桶,所述水浴加热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且水浴加热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桶,且水浴加热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管,且水浴加热箱体的侧壁贯通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位于储水箱的内部,且冷凝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水浴加热箱体的侧壁上,所述储水箱的底端中心位置处贯通连接有水管,且储水箱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水管贯通连接,所述水管的一端贯通连接在水浴加热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搅拌桶的侧壁贯通连接有进料口,且搅拌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搅拌桶的内壁下表面开设有铰接孔,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一端贯通连接在搅拌桶的侧壁上,且排料口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电动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两侧壁呈线性等距的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轮,且第一搅拌轴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侧壁呈线性等距的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轮,且第二搅拌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起,所述凸起转动连接在搅拌桶的内壁底端,且凸起位于铰接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铰接孔的内径大于凸起的外径,且铰接孔和凸起之间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水浴加热箱体的内部盛放有适量的水。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和冷凝管均是一种铝合金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和第一搅拌轴之间设置有转轴,且电动机和第一搅拌轴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水泵和加热管的输入端均与水浴加热箱体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用者手动将物料从进料口加入后,此时电动机开始转动,使电动机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从而使物料在搅拌桶的内部转动,在物料转动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搅拌轴转动,从而将搅拌桶的物料搅拌的更加均匀。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热管对水浴加热箱体的水进行加热,当水沸腾后,使水蒸气经冷凝管输送至储水箱内,使储水箱的内的水温升高,水蒸气经冷凝管冷凝成小液滴输送至水浴加热箱体内,当水浴加热箱体内的水位下降至预定的水位线时,此时水泵开始工作将储水箱内的输送至水浴加热箱体内,从而节约电能,同时也避免搅拌桶内的物料出现焦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浴加热箱体;2、搅拌桶;3、进料口;4、电动机;5、冷凝管;6、储水箱;7、水泵;8、水管;9、加热管;10、排料口;11、阀门;12、第一搅拌轴;13、第一搅拌叶轮;14、第二搅拌轴;15、第二搅拌叶轮;16、铰接孔;17、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节段拼装桥高分子结构胶的生产设备,包括水浴加热箱体1和搅拌桶2,水浴加热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6,且水浴加热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桶2,且水浴加热箱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管9,且水浴加热箱体1的侧壁贯通连接有冷凝管5,冷凝管5位于储水箱6的内部,且冷凝管5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水浴加热箱体1的侧壁上,储水箱6的底端中心位置处贯通连接有水管8,且储水箱6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7,水泵7与水管8贯通连接,水管8的一端贯通连接在水浴加热箱体1的侧壁上,搅拌桶2的侧壁贯通连接有进料口3,且搅拌桶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4,搅拌桶2的内壁下表面开设有铰接孔16,进料口3的下方设置有排料口10,排料口10的一端贯通连接在搅拌桶2的侧壁上,且排料口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阀门11,电动机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轴12,第一搅拌轴12的两侧壁呈线性等距的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轮13,且第一搅拌轴12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搅拌轴14,第二搅拌轴14的侧壁呈线性等距的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轮15,且第二搅拌轴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起17,凸起17转动连接在搅拌桶2的内壁底端,且凸起17位于铰接孔16内部。

铰接孔16的内径大于凸起17的外径,且铰接孔16和凸起17之间为间隙配合;水浴加热箱体1的内部盛放有适量的水;搅拌桶2和冷凝管5均是一种铝合金材质的构件;电动机4和第一搅拌轴12之间设置有转轴,且电动机4和第一搅拌轴1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电动机4、水泵7和加热管9的输入端均与水浴加热箱体1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通过使用者手动将物料从进料口3加入后,此时电动机4开始转动,使电动机4带动第一搅拌轴12转动,从而使物料在搅拌桶2的内部转动,在物料转动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搅拌轴14转动,从而将搅拌桶2的物料搅拌的更加均匀;通过加热管9对水浴加热箱体1的水进行加热,当水沸腾后,使水蒸气经冷凝管5输送至储水箱6内,使储水箱6的内的水温升高,水蒸气经冷凝管5冷凝成小液滴输送至水浴加热箱体1内,当水浴加热箱体1内的水位下降至预定的水位线时,此时水泵7开始工作将储水箱6内的输送至水浴加热箱体1内,从而节约电能,同时也避免搅拌桶2内的物料出现焦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节段拼装桥高分子结构胶的生产设备,包括水浴加热箱体(1)和搅拌桶(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加热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6),且水浴加热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桶(2),且水浴加热箱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管(9),且水浴加热箱体(1)的侧壁贯通连接有冷凝管(5),所述冷凝管(5)位于储水箱(6)的内部,且冷凝管(5)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水浴加热箱体(1)的侧壁上,所述储水箱(6)的底端中心位置处贯通连接有水管(8),且储水箱(6)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7),所述水泵(7)与水管(8)贯通连接,所述水管(8)的一端贯通连接在水浴加热箱体(1)的侧壁上,所述搅拌桶(2)的侧壁贯通连接有进料口(3),且搅拌桶(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4),所述搅拌桶(2)的内壁下表面开设有铰接孔(16),所述进料口(3)的下方设置有排料口(10),所述排料口(10)的一端贯通连接在搅拌桶(2)的侧壁上,且排料口(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阀门(11),所述电动机(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轴(12),所述第一搅拌轴(12)的两侧壁呈线性等距的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轮(13),且第一搅拌轴(12)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搅拌轴(14),所述第二搅拌轴(14)的侧壁呈线性等距的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轮(15),且第二搅拌轴(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起(17),所述凸起(17)转动连接在搅拌桶(2)的内壁底端,且凸起(17)位于铰接孔(16)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段拼装桥高分子结构胶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孔(16)的内径大于凸起(17)的外径,且铰接孔(16)和凸起(17)之间为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段拼装桥高分子结构胶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加热箱体(1)的内部盛放有适量的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段拼装桥高分子结构胶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2)和冷凝管(5)均是一种铝合金材质的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段拼装桥高分子结构胶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4)和第一搅拌轴(12)之间设置有转轴,且电动机(4)和第一搅拌轴(1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段拼装桥高分子结构胶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4)、水泵(7)和加热管(9)的输入端均与水浴加热箱体(1)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段拼装桥高分子结构胶的生产设备,包括水浴加热箱体和搅拌桶,所述水浴加热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且水浴加热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桶,且水浴加热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管,且水浴加热箱体的侧壁贯通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位于储水箱的内部,且冷凝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水浴加热箱体的侧壁上,所述储水箱的底端中心位置处贯通连接有水管,且储水箱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水管贯通连接,所述水管的一端贯通连接在水浴加热箱体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动机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使物料在搅拌桶的内部转动,在物料转动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搅拌轴转动,将搅拌桶的物料搅拌的更加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郑四龙;严木林;严文;杨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慧融高科(武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