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化层析设备的新型气泡进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7762发布日期:2020-05-12 18:56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动化层析设备的新型气泡进液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层析设备气泡进液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层析设备的新型气泡进液管。



背景技术:

自动化层析设备现在是用在生物制药行业中,现主要用于下游蛋白纯化生产阶段中的蛋白层析操作,设备主要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操作。

现有的气泡陷阱部件,与自动化层析设备管路是一致的,导致进液管较细,当有气泡进入管路中,再通过进液管进入气泡陷阱内,此时经过一个比较细的管路突然进入到一个开放的空间,液体会呈现喷射装,大的气泡都会被破裂成细小的气泡,这样细小的气泡容易随着液体的流动引入到系统后端管路,特别在进气后气泡陷阱液位出现下降的情况下,这种喷射出的液体在回到液面的时候,对液面的稳定造成冲击,更容易造成小气泡的下沉,被带入系统后端,气泡进入层析柱会导致层析柱中填料被气体占据,影响流动相的通过,影响整个层析柱中填料的柱效,影响蛋白的分离效果,同时影响产品质量,轻则造成公司批次产品放行不合格,造成损失,重则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及安全性,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进液管管口排出的气泡净压力过大,而导致气泡破裂成细小的气泡,并容易随着液体的流动引入到系统后端管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层析设备的新型气泡进液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动化层析设备的新型气泡进液管,包括竖管和出液斗,所述出液斗位于竖管顶部管口并与其相通;

所述竖管左下方插接有与其相通的横管,且所述横管与竖管相接处内壁上下方均固定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对角布置,且两个所述固定块内壁中心均开设有凹槽,且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缓流板,所述缓流板上下端分别卡入两个所述固定块中的凹槽内,且所述缓流板与两个所述固定块插接固定,所述缓流板内部嵌入有筛网,且所述出液斗末端外侧熔接有一圈橡胶圈,且所述出液斗上方中心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外壁四周中心固定有四根连杆,且四根所述连杆末端分别与出液斗内壁上方固定,所述圆环通过四根所述连杆与出液斗相连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管直径从左至右逐渐增大,且所述横管内部最大直径与竖管直径一致,所述竖管直径为2c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网网孔直径为1c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液斗管口直径为5cm,且所述出液斗呈“喇叭状”,所述圆环直径为2.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液斗末端垂直插接有与其相通的螺纹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管顶部中间开设有螺纹口,且所述螺纹管末端拧入螺纹口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橡胶圈下表面贴合于竖管上表面,且所述出液斗通过螺纹管与竖管相连为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液体从横管进入慢慢流入一个逐渐增大的空间内,这样能够起到初步缓冲液体由一个细小空间而慢慢进入开放空间内的压力,进入横管中的液体流向竖管中将会通过缓流板和网孔直径为1cm的筛网进行流动减慢,避免液体在排出时由于流速过快而增加气泡的破裂的机率,液体通过竖管的顶部管口流出,由于出液斗与竖管相通,所以液体将会进入出液斗,通过呈“喇叭状”的出液斗,出液斗的管口直径为5cm,这样液体在进入到气泡陷阱中之前,净压力将会被逐步释放,进而使得气泡不会因为突然释放而大量破裂成为细小气泡进入系统后端,通过出液斗中的连杆和直径为2.5cm的圆环,能够实现最后一步减缓液体的流速,减少气泡之间的碰撞和破裂,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排气泡的效果,减小了气泡进入系统后端的风险,同时减小了管路中气泡进入层析柱的风险,避免了影响产品质量的风险。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a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液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竖管;101-螺纹口;102-横管;103-缓流板;104-筛网;105-固定块;106-凹槽;2-出液斗;201-橡胶圈;202-螺纹管;203-圆环;204-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以及“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动化层析设备的新型气泡进液管,包括竖管1和出液斗2,出液斗2位于竖管1顶部管口并与其相通,出液斗2末端垂直插接有与其相通的螺纹管202,竖管1顶部中间开设有螺纹口101,且螺纹管202末端拧入螺纹口101内并与其螺纹连接,且出液斗2通过螺纹管202与竖管1相连为一体。

具体的,使用者先将螺纹管202拧入竖管1顶部的螺纹口101内,这样便可以将出液斗2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竖管1上方并相互连通,使得从竖管1管口流出的液体将会通过出液斗2排出。

竖管1左下方插接有与其相通的横管102,且横管102与竖管1相接处内壁上下方均固定有固定块105,两个固定块105对角布置,且两个固定块105内壁中心均开设有凹槽106,且两个固定块105之间设有缓流板103,缓流板103上下端分别卡入两个固定块105中的凹槽106内,且缓流板103与两个固定块105插接固定,缓流板103内部嵌入有筛网104,且出液斗2末端外侧熔接有一圈橡胶圈201,且出液斗2上方中心设置有圆环203,圆环203外壁四周中心固定有四根连杆204,且四根连杆204末端分别与出液斗2内壁上方固定,圆环203通过四根连杆204与出液斗2相连为一体,横管102直径从左至右逐渐增大,且横管102内部最大直径与竖管1直径一致,竖管1直径为2cm,筛网104网孔直径为1cm,出液斗2管口直径为5cm,且出液斗2呈“喇叭状”,圆环203直径为2.5cm,橡胶圈201下表面贴合于竖管1上表面。

具体的,通过横管102,由于横管102的直径从左至右逐渐增大,所以当液体从横管102进入时,将会慢慢流入一个逐渐增大的空间内,这样能够起到初步缓冲液体由一个细小空间而慢慢进入开放空间内的压力,再利用横管102与竖管1之间的缓流板103,进入横管102中的液体流向竖管1中将会通过缓流板103和网孔直径为1cm的筛网104进行流动减慢,避免液体在排出时由于流速过快而增加气泡的破裂机率,其中的两个固定块105能够起到固定缓流板103的作用,然后,液体的流速被减慢,并慢慢通过竖管1的顶部管口流出,由于出液斗2与竖管1相通,所以液体将会进入出液斗2,通过呈“喇叭状”的出液斗2,出液斗2的管口直径为5cm,这样液体在进入到气泡陷阱中之前,净压力将会被逐步释放,进而使得气泡不会因为突然释放而大量破裂成为细小气泡进入系统后端,通过出液斗2中的连杆204和直径为2.5cm的圆环203,能够实现最后一步减缓液体的流速,减少气泡之间的碰撞和破裂,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排气泡的效果,减小了气泡进入系统后端的风险,同时减小了管路中气泡进入层析柱的风险,避免了影响产品质量的风险。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