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8804发布日期:2020-06-12 13:3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胶器。



背景技术:

墙体、梁、楼板等建筑经常会由于混凝土结构过载、沉降收缩、塑性收缩、温度等原因下产生大量的裂缝,如果经由这些裂缝存在下去,建筑物内部的钢筋会因为长时间接触空气发生氧化,从而生锈,降低建筑物的稳固性,造成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现在一般的解决方式是向裂缝中注射结构胶,以封闭裂缝和延续混凝土结构内的应力传导;传统的注射方式是采用裂缝注胶器注射,这种注胶器一般采用压缩弹簧产生压力推动注胶器内部的结构胶,以将结构胶注射入裂缝中;传统的注胶器压力需要通过弹簧回弹的弹力带动推杆将结构胶注射至裂缝中,但是,在注射的过程中,想要控制其注射过程中的用量,需要手一直抓着推杆来控制弹簧的弹力,并且,在注射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有急事要处理或者发现一些别的技术问题,若松手,推杆会随着弹簧的弹力将结构胶喷射到裂缝外,这样会导致结构胶的浪费;或者人一直手握着推杆,这样不利用工作人员对其它问题进行处理,给工作人员造成困扰,不利于工作人员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胶器,其可以使推杆在注胶管中的任意位置进行止位,其处于未受到工作人员施力作用的情形下具有防止结构胶流出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注胶器,包括注胶管,所述注胶管的一端设置有注胶嘴,所述注胶嘴与注胶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注胶管的另一端固设有封板;所述封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内设置有注胶头;所述注胶头和封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性件,所述推杆位于注胶管外的一端与注胶管之间设置有调节推杆和注胶管相对固定位置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推杆的移动杆、设置于移动杆的止位齿以及设置于注胶管的支撑块,多个所述止位齿沿移动杆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支撑块开设有滑移孔,所述移动杆穿设于滑移孔且与滑移孔滑移连接,所述支撑块开设有供止位齿穿过的让位孔,所述滑移孔与让位孔相连通;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与止位齿相配合的止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杆与注胶管之间设置移动杆,移动杆在滑移孔内移动,从而带动推杆的运动,当移动到固定位置想要停止的时候,采用止位机构阻止移动杆的运动,不在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拉着推杆来阻止它的运动,具有使推杆在注胶管中的任意位置进行止位,其处于未受到工作人员施力作用的情形下具有防止结构胶流出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注胶管外周面的套管、转动连接于注胶管外周面且穿设于套管的转动杆以及设置于转动杆与套管之间且用于限制转动杆轴向转动的止位组件,所述转动杆固设有棘爪,相邻所述止位齿之间形成用于对棘爪限位的v型止位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棘爪、齿条以及止位组件之间的配合,可以使移动杆在任意位置停下来,不在需要人为持续手动拉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止位组件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止位组件包括穿设于安装槽的定位杆以及位于定位杆和安装槽槽底之间的第二压缩弹性件,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内凸环,所述定位杆设置有限位外凸环,所述限位外凸环位于限位内凸环和安装槽之间;所述套管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杆插接于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棘爪卡接于v型止位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杆置于第一定位孔时,棘爪卡接于v型止位凹槽,移动杆将不能再移动,从而实现对移动杆的止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杆插接于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棘爪不卡接于v型止位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杆位于第二定位孔时,棘爪不卡接于v型凹槽内,移动杆可以自由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缩弹性件包括第一压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压缩弹性件包括第二压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远离注胶管的一端安装有转动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于棘爪的转动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位于注胶管外的一端设置有倒立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立支撑板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注胶停止后,对于注胶器的放置,稳定性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推杆与注胶管之间设置移动杆,移动杆在滑移孔内移动,从而带动推杆的运动,当移动到固定位置想要停止的时候,采用止位机构阻止移动杆的运动,不在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拉着推杆来阻止它的运动,具有使推杆在注胶管中的任意位置进行止位,其处于未受到工作人员施力作用的情形下具有防止结构胶流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套管与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线剖视图。

图中,1、注胶管;11、注胶嘴;12、封板;2、推杆;21、注胶头;22、倒立支撑板;3、第一压缩弹簧;4、移动杆;41、连接杆;5、止位齿;6、支撑块;61、滑移孔;62、让位孔;7、止位机构;71、套管;711、第一定位孔;712、第二定位孔;72、转动杆;721、安装槽;722、限位内凸环;723、转动把手;73、棘爪;74、止位组件;741、定位杆;7411、限位外凸环;742、第二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注胶器,结合图1和图3所示,包括注胶管1,注胶管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注胶嘴11,注胶嘴11与注胶管1的内部相连通。注胶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封板12,封板12的形状呈圆形设置,封板12的周壁设置有外螺纹,注胶管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封板12和注胶管1螺纹连接。封板12于其圆心处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推杆2。推杆2位于注胶管1内的一端设置有注胶头21,注胶头21和封板12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3,第一压缩弹簧3套设于推杆2上。推杆2位于注胶管1外的一端焊接有倒立支撑板22。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推杆2位于注胶管1外的一端与注胶管1之间设置有调节推杆2和注胶管1相对固定位置的定位装置。

定位装置包括移动杆4、止位齿5、支撑块6和止位机构7。

移动杆4和推杆2平行设置,移动杆4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倒立支撑板22,连接杆41的一端和移动杆4一体成型设置,连接杆41的另一端和倒立支撑板22焊接。

止动齿5一体成型于移动杆4,且止动齿5为多个,多个止位齿5沿移动杆4的长度方向排布;相邻止位齿5之间形成v型止位凹槽。本实施例对止动齿5的数量的数量不做限定。

支撑块6焊接于注胶管1的外周面,支撑块6开设有滑移孔61,移动杆4穿设于滑移孔61且与滑移孔61滑移连接;支撑块6开设有供止位齿5穿过的让位孔62,滑移孔61与让位孔62相连通。

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止位机构7用于限制转动杆72的轴向转动。止位机构7包括套管71、转动杆72以及棘爪73以及止位组件74。套管71的一端焊接于注胶管1的外周面,转动杆72的一端穿设于套管71且转动杆72与注胶管1的外周面转动连接,转动杆72的另一端安装有转动把手723;棘爪73开设有固定孔,转动杆72穿设于固定孔且转动杆72和固定孔过盈配合,且棘爪73位于转动把手723和套管71之间。

转动杆72与其于套管71转动连接处开设有用于安装止位组件74的安装槽721,止位组件74包括定位杆741以及第二压缩弹簧742。定位杆741穿设于安装槽721,定位杆741于位于安装槽721内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外凸环7411,定位杆741于位于安装槽72外的一端呈弧面设置;安装槽721的内壁焊接有限位内凸环722,限位外凸环7411位于限位内凸环722和安装槽721的槽底之间。第二压缩弹簧742位于定位杆741和安装槽721的槽底之间。

相应地,套管71开设有与定位杆741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孔711以及第二定位孔712。当定位杆741插接于第一定位孔711时,棘爪73卡接于v型止位凹槽;当定位杆741插接于第二定位孔712时,棘爪73不卡接于v型止位凹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通过拉动推杆2将结构胶吸入到注胶管1内,当注胶管1内结构胶吸满后,将注胶嘴11对准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撤销对推杆2的部分拉动力,推杆2在第一压缩弹簧3的作用下将结构胶逐渐注入到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内。在注胶过程中,若由于某些原因需要停止注胶且注胶管1内还留有结构胶时,转动转动把手723并使定位杆741插接到第一定位孔711内,同时棘爪73卡接于v型止位凹槽中,从而实现对移动杆4的定位,由于移动杆4和推杆2固定连接,进而实现对推杆2的定位;同时将该注胶器倒立并通过倒立支撑板22放置于水平放置面上;当需要继续将结构胶逐渐注入到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时,再次转动转动杆72并使定位杆741插接到第二定位孔712内,此时棘爪73不卡接于v型止位凹槽内,解除棘爪73对移动杆4的定位,同时解除对推杆2的定位,从而达到继续注胶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