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药微乳剂生产的混配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4206发布日期:2020-07-10 15:29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农药微乳剂生产的混配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药混配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农药微乳剂生产的混配釜。



背景技术:

甲氨基阿维菌素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粉末,熔点为141-146°c。可用于杀虫剂的制造,尤其对鳞翅目、双翅目等害虫,如红带卷叶蛾、烟蚜夜蛾、棉铃虫、烟草天蛾、小菜蛾粘虫、甜菜夜蛾、旱地贪夜蛾、纷纹夜蛾、甘蓝银纹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蛾、马铃薯甲虫、墨西哥瓢虫等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在制造杀虫剂时,需要将甲氨基阿维菌素和多种添加剂混匀成微乳剂。但是现有的混匀设备大多为搅拌设备,将原料添加到现有的混配釜内后,启动搅拌,在搅拌过程中,由于原料需要暂时储存在混配釜内,因此只能一批一批的进行混匀,难以形成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较低,混匀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农药微乳剂生产的混配釜,能形成流水线生产,混匀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提高了混匀质量,进而提高了微乳剂的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农药微乳剂生产的混配釜,包括桶体和竖向设置在桶体内的圆管,以及固接在圆管下端的下挡板,所述圆管的内壁上设置若干弧形凸块,所述下挡板与圆管之间设有四周开口供液态原料流动的通道,所述桶体内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的药剂管,所述药剂管呈螺旋状且由上向下插入圆管的顶部,且圆管的上端与药剂管的外壁密封,各药剂管的下端设有朝向圆管中线的出液口,药剂管上端均穿过桶体且连通高压泵的出口,所述高压泵的入口连通药剂盒,桶体的下部还固接出液管。

本方案的桶体为底部为锥形结构的圆形桶,圆管竖向设置在桶体的中部,圆管的上端密封,下端开口,弧形凸块均匀的分布在圆管内。下挡板为一薄片型的硬板,位于圆管的正下方,且下挡板的上端面与圆管的下端面平行,因此圆管和下挡板之间存在周向分布的通道,且这个通道的宽度是相同的,供。通过这个通道,连通了圆管的内腔和桶体的内腔,使液态原料能从圆管内腔流出到桶体内腔。药剂管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用于输送不同的原料,由上向下呈螺旋状延伸,即药剂管相互环绕,呈螺旋状向下延伸,药剂管下端从圆管的上端穿入内部,连通圆管的内腔。药剂管的下端均朝向圆管的中线。高压泵安装在桶体的上部,药剂管的上端穿过桶体的上端面后连接在高压泵的出口,高压泵的入口连通药剂盒,药剂盒为一顶部开口的圆筒,圆筒下部为锥形结构且连通有出药管,出药管连通高压泵的入口。

作为优化,所述的下挡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接轴承的外环,轴承的内环穿过且固接与圆管中心共线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伸入圆管内且固接螺旋叶片、下端穿过下挡板且固接横向的搅拌杆的中部。本方案的下挡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接轴承的外环,转轴从轴承的内环穿过且固接,螺旋叶片插入圆管内,但是与圆管的内壁不产生接触,搅拌杆为一细长的杆。

当液态的药剂从圆管流下时,由于具备一定的流速,因此能驱动螺旋叶片产生转动,螺旋叶片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搅拌杆转动,因此搅拌杆在桶体内也能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便于微乳剂的进一步混匀。

作为优化,所述搅拌杆的两端分别竖向固接圆杆,所述圆杆上端转动连接辊轴,所述辊轴的外周设置锥形刺。本方案的圆杆共设置两根,两根圆杆相互平行,辊轴为一直径粗于圆杆的圆柱,锥形刺均匀分布在辊轴的外周,两个辊轴以转轴为中心对称分布。

当药剂混匀成微乳剂时,会产生部分浮沫,这些浮沫就是一些气泡,当浮沫到达辊轴的高度时,锥形刺能将气泡扎破,加快浮沫的消除。

作为优化,所述圆管上穿设且固接与下挡板平行的上挡板,所述上挡板的下端面和圆管的下端面齐平,上挡板和下挡板通过柱形块固接。本方案的上挡板中部设置圆形透槽,圆形透槽的内径与圆管的外径适配,上挡板套入圆管后与圆管固接。上挡板的下端面和圆管的下端面齐平,使上挡板和圆管的下端面形成一个平面。

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的通道形成扁长型,对药剂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药剂向四周飞溅。

作为优选,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均为圆形且直径相同。本方案的上挡板和下挡板形状相同,使通道具有齐平的边沿,当药剂从通道喷出时,能保持水平状态喷出,不会产生向上或者向下的偏移。

作为优化,所述药剂盒内设置加热器。本方案的加热器起到熔融甲氨基阿维菌素晶体的作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固态的甲氨基阿维菌素放入药剂盒内进行熔融,无需先从别处熔融后再转移到药剂盒内,不仅简化了工序,还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桶体的下端固接支架。本方案的支架为三条竖向的支撑腿,周向固接于桶体的下端,对桶体形成稳定的支撑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药剂盒的出药管上设置第一阀门。本方案的第一阀门起到调节流速的作用,通过调节第一阀门,使药剂具有更充分的混匀时间,提高微乳剂的混配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出液管上设置第二阀门。本方案的第二阀门起到闭合出液管的作用,便于更换与出液管适配的微乳剂储存设备。

作为优选,所述圆管的四周固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桶体的内壁固接。本方案的圆管四周均设置支撑杆,通过支撑杆能对圆管四周形成稳定的支撑,从而能使圆管安装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形成流水线生产,输入原料后,能直接输出混匀好的微乳剂,无需将原料暂时储存在混配釜内进行搅拌,混匀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并且本实用新型能将原料打散后重新聚合成微乳剂,确保了每一滴原料能能充分混合均匀,改变了通过搅拌带动液态原料流动进行混匀的方式,避免了相同原料的聚集难以分散,提高了混匀质量,进而提高了微乳剂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桶体,2、圆管,3、上挡板,4、药剂管,5、高压泵,6、药剂盒,7、下挡板,8、出液管,9、转轴,10、搅拌杆,11、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用于农药微乳剂生产的混配釜,如图所示,包括桶体1和竖向设置在桶体1内的圆管2,以及固接在圆管2下端的下挡板7,所述桶体1的下端固接支架。所述圆管2的四周固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桶体1的内壁固接。圆管2的内壁上设置若干弧形凸块,所述下挡板7与圆管2之间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四周开放。

所述圆管2上穿设固接与下挡板7平行的上挡板3,所述上挡板3的下端面和圆管2的下端面齐平,上挡板3和下挡板7相互平行且通过柱形块固接。上挡板3中部设置圆形透槽,圆形透槽的内径与圆管2的外径适配,上挡板3套入圆管2后与圆管2固接。上挡板3的下端面和圆管2的下端面齐平,使上挡板3和圆管2的下端面形成一个平面。

所述上挡板3和下挡板7之间的通道形成扁长型,对药剂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药剂向四周飞溅。上挡板3和下挡板7均为圆形且直径相同。上挡板3和下挡板7形状相同,使通道具有齐平的边沿,当药剂从通道喷出时,能保持水平状态喷出,不会产生向上或者向下的偏移。

所述桶体1内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的药剂管4,所述药剂管4呈螺旋状且由上向下插入圆管2的顶部,且圆管2的上端与药剂管4的外壁密封,各药剂管4的下端设有朝向圆管2中线的出液口。药剂管4上端均穿过桶体1且连通高压泵5的出口。

所述高压泵5的入口连通药剂盒6,所述药剂盒6的出药管上设置第一阀门。第一阀门起到调节流速的作用,通过调节第一阀门,使药剂具有更充分的混匀时间,提高微乳剂的混配质量。药剂盒6内设置加热器,加热器为电加热器,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启动盛装甲氨基阿维菌素的药剂盒6内的加热器,电加热器起到熔融甲氨基阿维菌素晶体的作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固态的甲氨基阿维菌素放入药剂盒6内进行熔融,无需先从别处熔融后再转移到药剂盒6内,不仅简化了工序,还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桶体1的下部还固接出液管8。所述出液管8上设置第二阀门。第二阀门起到闭合出液管的作用,便于更换与出液管8适配的微乳剂储存设备。

桶体1为底部为锥形结构的圆形桶,所述支架为三条竖向的支撑腿,周向固接于桶体1的下端,对桶体1形成稳定的支撑作用。圆管2竖向设置在桶体1的中部,圆管2的上端密封,下端开口,弧形凸块均匀的分布在圆管2内。圆管2四周均设置支撑杆,通过支撑杆能对圆管2四周形成稳定的支撑,从而能使圆管2安装更加牢固。

下挡板7为一薄片型的硬板,位于圆管2的正下方,且下挡板7的上端面与圆管2的下端面平行,因此圆管2和下挡板7之间存在周向分布的通道,且这个通道的宽度是相同的。通过这个通道,连通了圆管2的内腔和桶体1的内腔。

药剂管4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用于输送不同的原料,由上向下呈螺旋状延伸,即药剂管4相互环绕,呈螺旋状向下延伸,药剂管4下端从圆管2的上端穿入内部,连通圆管2的内腔。药剂管4的出液口均朝向圆管中线,当液态原料从出液口流出时,能瞬间发生撞击。

高压泵5安装在桶体1的上部,药剂管4的上端穿过桶体1的上端面后连接在高压泵5的出口,高压泵5的入口连通药剂盒6,药剂盒6为一顶部开口的圆筒,圆筒下部为锥形结构且连通有出药管,出药管连通高压泵5的入口。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的下挡板7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接轴承的外环,轴承的内环穿过且固接与圆管2中心共线的转轴9,所述转轴9的上端伸入圆管2内且固接螺旋叶片、下端穿过下挡板7且固接横向的搅拌杆10的中部。本优化方案的下挡板7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接轴承的外环,转轴9从轴承的内环穿过且固接,螺旋叶片插入圆管2内,但是与圆管2的内壁不产生接触,搅拌杆10为一细长的杆。

当液态的药剂从圆管2流下时,由于具备一定的流速,因此能驱动螺旋叶片产生转动,螺旋叶片带动转轴9转动,转轴9带动搅拌杆10转动,因此搅拌杆10在桶体1内也能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便于微乳剂的进一步混匀。

作为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搅拌杆10的两端分别竖向固接圆杆,所述圆杆上端转动连接辊轴11,所述辊轴11的外周设置锥形刺。本优化方案的圆杆共设置两根,两根圆杆相互平行,辊轴11为一直径粗于圆杆的圆柱,锥形刺均匀分布在辊轴11的外周,两个辊轴11以转轴为中心对称分布。

当药剂混匀成微乳剂时,会产生部分浮沫,这些浮沫就是一些气泡,当浮沫到达辊轴11的高度时,锥形刺能将气泡扎破,加快浮沫的消除。

在使用时,将定量的甲氨基阿维菌素放到对应的药剂盒6内,启动加热器,加热器能将药剂盒6内的甲氨基阿维菌素熔融。将其他液态原料按照比例分别放入药剂盒6内。打开第一阀门,同时启动高压泵5,高压泵5将液态原料从药剂盒6抽到药剂管4内,液态原料沿药剂管4螺旋向下流淌,因为药剂管4的出液口相对,因此液态原料能发生撞击,混合后形成药剂,药剂沿圆管2向下流淌,此时弧形凸块对药剂起到扰流作用,不仅减缓了药剂的流动速度,还能将不同的液态原料打散,使液态原料混合均匀。

当药剂流到圆管2下端时,由于药剂仍保持较高的流速和压力,因此药剂能在高压状态瞬间拍打到下挡板7上,当药剂冲击到下挡板7上后,药剂能沿通道在上挡板3和下挡板7之间保持水平状态喷出。此时在高压的作用下,药剂能分散成雾态液滴,雾态液滴喷到桶体1的筒壁后重新进行聚合,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混合均匀,形成微乳剂。打开第二阀门,能通过出液管8将微乳剂从桶体1内排出。

本实用新型能形成流水线生产,输入原料后,能直接输出混匀好的微乳剂,无需将原料暂时储存在混配釜内进行搅拌,混匀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并且本实用新型能将原料打散后重新聚合成微乳剂,确保了每一滴原料能能充分混合均匀,改变了通过搅拌带动液态原料流动进行混匀的方式,避免了相同原料的聚集难以分散,提高了混匀质量,进而提高了微乳剂的产品质量。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