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气氛保护结构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和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6801发布日期:2020-10-28 12:1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气氛保护结构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和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气氛保护结构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和一种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具有多污染物协同高效净化的优势,适应烧结烟气组分复杂(so2、nox、粉尘、o2、水蒸气、重金属)、温度波动大(110-180℃)的特点,已经成功应用到烧结烟气净化系统中。

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设置有吸附系统、解析系统、制酸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烟气经过活性炭吸附单元后净化,活性炭颗粒在吸附单元和解析单元之间循环流动,实现“吸附污染物→加温解析活化(使污染物逸出)→冷却→吸附污染物”的循环利用。烟气净化装置中包括输送机、旋转阀、圆辊等多种机械转动设备,其中输送机是用于吸附-解吸之间的活性炭传递,圆辊是控制吸附塔、解析塔下料量的转动设备,旋转阀起到机械密封作用。

活性炭吸附塔为错流(烟气横向穿过炭层,活性炭从上往下移动)分层吸附塔型,塔内分三层或者两层,各层活性炭对污染物去除作用不同:前层主要起着除尘、脱硫与脱硝功能;中层进一步脱硫除尘与脱硝;后层深度脱硫除尘+进一步脱硝+抑尘粉尘。为实现活性炭对污染物最佳的去除效果,需要对各层活性炭下料速度进行分别控制,一般采用圆辊下料结构,圆辊与下料口间隙具有一定的间隙高度。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对污染物的脱除过程如下:废气中的so2将以硫酸的形式被活性炭吸收掉,加入氨后则会转化为硫铵或硫酸氢铵;废气中的nox则会与氨发生scr反应被还原为氮气,完成nox的脱除。由于活性炭在脱除so2过程中,硫铵等物质堵塞微观孔道内,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影响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因此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经过输送系统送往解析系统进行热再生处理,再生后的活性炭通过输送机运往吸附塔,循环利用。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会产生如下隐患:①活性炭在循环过程中,由于机械磨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炭粉,活性炭粉的着火温度约165℃左右;②活性炭对so2的吸附为强放热反应。如果烟气净化系统中活性炭下料不畅、烧结烟气出现短路情况,就极有可能导致so2转化为硫酸释放的热量引起粉末活性炭着火。

同时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吸附塔下料中旋转阀属于单密封形式,烟气会随着活性炭的移动从旋转阀中泄露,当旋转阀经过长时间运行磨损后,含有so2等污染物的烟气将会大量从吸附塔泄漏到输送系统,将在输送系统中发生冷凝腐蚀现象,影响输送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气氛保护结构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及处理烟气的方法,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在过渡段充入氮气或惰性气体对过渡段的活性炭料层进行降温,进一步地还能有在充入气体的同时充入惰性超细粉尘,进一步隔绝氧气,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安全性高,降温隔氧效果好,而且能够在活性炭吸附系统不停机的情况下运行,提高了活性炭吸附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案,一种具有气氛保护结构的活性炭吸附系统,该系统包括活性炭吸附塔。根据烟气的走向,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一侧设置有原烟气入口,其另一侧设置有净烟气出口。在活性炭吸附塔的内部设置有多层并排式活性炭层,任意两个所述活性炭层相互之间设置有多孔板。每一层所述活性炭层的底部与过渡段连接,过渡段的底部设有圆辊下料机构。所述过渡段上设置有气氛保护结构。所述气氛保护结构包括密封罩、导气隔板以及气源。导气隔板设置在过渡段的侧壁上,所述密封罩与过渡段连接并包围设置在导气隔板的外部,所述气源通过第一输气管与密封罩相连通,密封罩内部通过导气隔板与过渡段内部相连通。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温度监测装置。每一层所述活性炭层底部的过渡段上均独立的设有温度监测装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过渡段内的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导气隔板为百叶窗结构。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惰性粉尘罐。所述惰性粉尘罐设置在过渡段外侧,惰性粉尘罐与气源连接并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惰性粉尘罐为超细碳酸钙惰性粉尘罐、超细硫酸钙惰性粉尘罐、超细碳酸镁惰性粉尘罐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气源为氮气、氦气、氩气、氙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采用第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具有气氛保护结构的活性炭吸附系统的一种烟气处理系统,该系统还包括活性炭解析塔,根据活性炭的走向,活性炭解析塔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加热段、srg段和冷却段。冷却段的侧壁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冷却介质出口通过第二输气管连接至气源。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底部设置有缓冲仓。所述过渡段位于缓冲仓的内部上方。所述缓冲仓的底部设置有下料旋转阀。活性炭吸附塔的下料旋转阀通过第一活性炭输送装置与活性炭解析塔的进料口连接。第一活性炭输送装置的上游设有第一抽风口,第一抽风口通过第一气体抽送装置连接至活性炭吸附塔的原烟气入口。

作为优选,活性炭解析塔的出料口通过第二活性炭输送装置与活性炭吸附塔的活性炭进料口连接。第二活性炭输送装置的下游设有第二抽风口,第二抽风口通过第二气体抽送装置连接至活性炭吸附塔的原烟气入口。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顶部设有活性炭进料口,活性炭进料口处设有第一双层密封阀装置,第一双层密封阀装置为两个独立的密封阀串联设置。第一输气管分出一条支路为第三输气管,第三输气管的末端连接至第一双层密封阀装置的两个密封阀之间。或者,第二输气管分出一条支路为第四输气管,第四输气管的末端连接至第一双层密封阀装置的两个密封阀之间。

作为优选,活性炭吸附塔的底部设有活性炭出料口。活性炭出料口处设有第二双层密封阀装置,第二双层密封阀装置为两个独立的密封阀串联设置。第一输气管分出另一条支路为第五输气管,第五输气管的末端连接至第二双层密封阀装置的两个密封阀之间。或者,第二输气管分出另一条支路为第六输气管,第六输气管的末端连接至第二双层密封阀装置的两个密封阀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段的高度大于所述活性炭层的层宽。所述温度监测装置设置有多个温度检测探头。

作为优选,所述原烟气入口和活性炭吸附塔之间设置有入口格栅板。所述净烟气出口和活性炭吸附塔之间设置有出口格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案,采用第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具有气氛保护结构的活性炭吸附系统或采用第二种实施方案所述烟气处理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烟气从原烟气入口进入到活性炭吸附塔内,原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进行净化,完成净化后的净烟气从净烟气出口排出。

2)新鲜活性炭从活性炭吸附塔顶部活性炭进料口进入到活性炭吸附塔,活性炭在活性炭层的内部对进入的原烟气进行吸附净化,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落入活性炭层底部的过渡段内,最后经由过渡段底部的圆辊下料结构排出并输送至活性炭解析塔解析,解析后再输送至活性炭吸附塔,依此循环。

3)在过渡段上,设定过渡段内的活性炭的安全临界温度记为t设。所述气氛保护结构通过温度监测装置实时监测过渡段内活性炭温度记为t测。当t测<t设时,气氛保护结构不启动。当t测≥t设时,气氛保护结构启动并向过渡段内输送保护性气体直至t测<t设。

作为优选,在步骤中,所述气氛保护结构输送至过渡段内的保护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氩气、氙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述气氛保护结构输送至过渡段内的保护性气体来源于活性炭解析塔冷却段排出的换热介质。

作为优选,在步骤中,所述气氛保护结构输送至过渡段内的保护性气体中还包括有惰性粉尘。所述惰性粉尘为超细碳酸钙惰性粉尘、超细硫酸钙惰性粉尘、超细碳酸镁惰性粉尘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包括步骤4)通过第一气体抽送装置从第一抽风口将泄漏至第一活性炭输送装置中的烟气输送至活性炭吸附塔。通过第二气体抽送装置从第二抽风口将泄漏至第二活性炭输送装置中的烟气送至活性炭吸附塔。

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包括步骤5)第三输气管或第四输气管将保护性气体输送至活性炭进料口处的第一双层密封阀装置的两个密封阀之间。第五输气管或第六输气管将保护性气体输送至活性炭出料口处的第二双层密封阀装置的两个密封阀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安全临界温度t设不大于160℃,优选不大于155℃,更优选为不大于150℃。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性炭吸附塔为错流分层布置的活性炭塔型,为避免烟气向下从活性炭排料口位置泄露,会采用一定高度的活性炭料封,料封高度大于活性炭床层厚度,定义料封高度为过渡段。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活性炭在重力作用下,从上往下移动,烟气不可避免的会随着下移的活性炭运行,由于烟气中含有so2、水蒸气、o2等物质,在过渡段会生成硫酸,产生大量热量,这部分热量不能被烧结烟气带走,容易造成过渡段活性炭的高温,影响系统稳定安全运行,尤其是当床层由于不可抗拒因素(如控制下料圆辊出现故障、输送机故障等)变为固定床或活性炭床层出现流动死区时,温度更易升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过渡段上设置有气氛保护结构,当过渡段内活性炭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候,气氛保护结构开始介入,通过向过渡段内通过保护性气体达到隔氧和降温的目的,保证了烟气吸附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现有技术中,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中为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一般控制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温度控制在130-140℃之间。但工程运行中,若塔内某单元(假定为a单元)过渡段温度达到160℃,就会采取隔绝烟气、关闭a单元进出口挡板门,然后再采取活性炭降温措施,并加大活性炭循环量的,这样势必造成烧结降产,更关键的是,如果温度短时间内难以下降,则会导致a单元不能轻易通入烟气,有存在加快温度升高的风险。在本实用新型中,过渡段一侧(或者一部分侧壁)更改为百叶窗结构(导气隔板),百叶窗开口位置靠近过渡段上沿,百叶窗角度向上,防止活性炭外溢。在百叶窗结构上罩上一密封罩,在密封罩上加入一个或多个n2或其他保护性气体加入口。当通入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后,气体会向过渡段上部和下部运行,隔绝从烟气入口进入活性炭吸附塔的烟气向下流动。因为在工程中高温点主要集中在过渡段,当出现温度异常时(如监测到a单元温度升高到150℃),温度监测装置将信息反馈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气源立即向过渡段通入氮气或者其他保护性气体,隔绝随着活性炭向下流动的烟气并降低过度渡内的氧气含量,可以在a高温单元不停机的情况下运行,保证系统运行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过程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每一层所述活性炭层底部的过渡段上均独立的设有温度监测装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的多个温度监测探头伸入至过渡段的内部实时监测活性炭温度的变化。设定过渡段内的活性炭的安全临界温度记为t设(t设不大于160℃,优选不大于155℃,更优选为不大于150℃)。所述温度监测装置实时监测过渡段内活性炭温度记为t测。当t测<t设时,气氛保护结构不启动。当t测≥t设时,气氛保护结构启动并向过渡段内输送保护性气体对过渡段内的高温活性炭进行隔氧降温处理直至t测<t设,然后气氛保护结构停止输送保护性气体(所述保护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氩气、氙气中的一种或多种),依次循环,实现实时有效的监测活性炭温度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进一步的,为提高降温隔氧效果,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碳酸钙、硫酸钙、碳酸镁等超细惰性粉尘,可在保护性气体(例如氮气)气流的带动下进入过渡段,隔绝向下的烟气,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这些惰性超细粉尘可以包裹活性炭,隔绝氧气。加入的超细粉尘经过输送系统进入解析系统,解析系统温度为430℃,不会分解硫酸盐,这些超细粉尘也可以经过解析之后的振动筛随碳粉筛分出去,也不会被带入到吸附系统造成影响。

一般地,活性炭解析塔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加热段、srg段和冷却段。冷却段的侧壁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冷却介质经过换热后从冷却介质出口排出,此时换热后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一般在120℃左右,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这具有120℃的冷却介质(与保护性气体属于同种气体)连同气源输送至过渡段,其目的之一在过渡段内形成上升气流,形成气流阻力,进一步防止活性炭吸附塔内的烟气下流,目的之二是由于换热后的冷却介质具有120℃左右的温度,一方面不会导致活性炭温度升高发生险情,反而能够防止过冷的保护性气体导致活性炭吸附炭内的活性炭温度过低,从而导致硫化物结晶影响吸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经由活性炭输送装置输送过程中难免会掺杂有来不及吸附处理的烟气,同时,当活性炭吸附塔内的活性炭吸附污染物接近饱和状态或者出现烟气下泄的问题时,或者活性炭吸附塔出现故障等情况,含有大量污染物(特别是硫化物)的烟气进入到活性炭输送装置后会对活性炭输送装置造成极大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活性炭输送装置靠近活性炭吸附塔的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抽风口和气体抽送装置,该气体抽送装置连接至活性炭吸附塔的原烟气入口,这样就能够很好的防止带有污染物的烟气对活性炭输送装置造成损坏,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保证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活性炭吸附塔顶部的活性炭进料口以及其底部设有的活性炭出料口位置均设置双层密封阀装置,进一步防止活性炭吸附塔内的含污染物烟气流窜进入活性炭输送装置损害设备,与此同时,在双层密封阀装置之间引出管道与保护性气体气源或者换热后的冷去介质输送管相连通,对有可能从密封阀泄露的含污染物烟气形成气流阻力,进一地防止含污染物烟气流进活性炭输送装置,同时还能对流经密封阀的活性炭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高温含污染物烟气使该处的活性炭温度过高发生而险情。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增设控制装置。并由所述控制装置分别通过线路控制温度监测装置、气源、惰性粉层罐、抽风装置、气体输送管道以及各个阀门等进行协调控制,最大程度的节省劳动成本,同时能够及时根据温度监测装置检测到的过渡段内活性炭的实时温度值的变化,然后根据该温度值的变换情况判断是否启动气氛保护结构中的保护机制(气源和/或惰性粉尘罐)对过渡段采取隔氧降温措施。

在本实用新型中,过渡段的侧壁为为百叶窗结构的导气隔板,百叶窗开口位置靠近过渡段上沿,百叶窗角度向上,防治活性炭外溢。密封罩与过渡段连接并包围设置在导气隔板的外部,所述气源通过一个或多个气管与密封罩相连通,设置密封罩是为了能够直接将保护性气体和/或惰性粉尘更好的输入到过渡段内,而且在此过程中,该吸附单元不需要停机处理,即可以在某个高温单元不停机的情况下运行,保证系统运行的连续性、稳定性。设置多个输气管是为了保证保护性气体和/或惰性粉尘能够及时快速的输入到过渡段内进行隔氧降温处理,也能防止某一个输气管堵塞的情况下其他的输气管还能够继续正常工作,进一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过渡段内的高温活性炭可采取单独通入保护性气体或者单独通入惰性粉尘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同时通入保护性气体和惰性粉尘的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竖直方向指的是活性炭吸附炭中活性炭的流动方向,所述水平方向指的是相对于竖直方向而言的垂直水平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针对含有污染物的烟气容易在活性炭吸附塔内发生泄漏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多个技术手段解决这一问题。如果烟气从活性炭吸附塔的进料口或者出料口发生泄漏,本实用新型也有相关技术手段处理烟气泄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从预防、处理两个方面彻底解决了活性炭吸附塔容易发生烟气(含污染物的烟气)泄漏的工程难题,保证了活性炭吸附塔的运行安全,也避免了泄漏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过渡段内设置气氛保护结构,通过向气氛保护结构中输送气体,输送至过渡段内的气体起到保护的作用,迫使活性炭吸附塔内的烟气往净烟气出口的方向流动,避免了烟气从活性炭排料口处逃逸。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温度监测装置判断过渡段内的温度情况,如果烟气进入过渡段,烟气中的硫氧化物与水蒸气发生反应,释放热量,将导致过渡段内的活性炭的温度升高,通过温度监测装置实时检测过渡段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可以准确判断出是否有烟气泄漏至过渡段。如果过渡段内温度升高,说明烟气已经泄漏至过渡段内;此时,通过向过渡段内通入气体,迫使过渡段内的烟气进入活性炭层,从而避免了烟气经过过渡段从圆辊下料机构发生泄漏;同时,也避免了过渡段内温度过高,导致活性炭燃烧的风险。

作为优选,通入过渡段的气体中可以加入超细粉尘,超细粉尘连通气体一起被输送至过渡段内,超细粉尘吸附在活性炭表面,包裹活性炭,起到隔绝活性炭与烟气的作用,隔绝活性炭与烟气中的烟气发生反应,从而避免了活性炭的燃烧,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作为优选,也可以采用解析塔冷却段排出的换热介质输送至气氛保护结构。充分利用活性炭解析塔冷却段排出具有120℃左右的换热介质,输送至过渡段内。该技术方案,技能利用输送至过渡段的换热介质阻断活性炭吸附塔内烟气向活性炭排料口泄漏;又可以利用该温度的换热介质保证过渡段内活性炭的温度,避免过渡段内活性炭的温度过低,引起硫化物在过渡段内出面“结露”的现象,从而避免了硫化物对活性炭吸附塔的腐蚀。

如果发生烟气泄漏,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活性炭进料口和活性炭排料口设置双层密封阀装置,在双层密封阀装置中间通入保护性气体,避免烟气从活性炭进料口和活性炭排料口泄漏至空气中。本实用新型还在活性炭输送装置上设有抽风口,通过抽风装置将泄漏至活性炭输送装置中烟气抽走,避免烟气在活性炭输送装置中由于外界低温环境出现“结露”现象,从而避免了泄漏烟气对活性炭输送装置的腐蚀。泄漏至活性炭输送装置中的烟气通过抽风装置输送至活性炭吸附塔的原烟气入口,经过活性炭层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气氛保护结构的高度为2-300cm,优选为5-200cm,更优选为10-100cm。过渡段的高度比所述活性炭层(103)的层宽大2-50cm,优选为3-30cm,更优选为5-2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保护性气体和/或惰性粉尘能够快速充满过渡段,及时快速的对过渡段内的高温活性炭实施隔氧降温处理,确保系统的安全;

2、采取温度实时监测和控制单元等的相互协同作用,能够及时有效的在活性炭温度过高达到临界值之前就能够启动保护机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任意一个或多个吸附单元采取隔氧降温措施,保证系统运行的连续性、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还采用碳酸钙、硫酸钙、碳酸镁等超细惰性粉尘,在氮气流的带动下进入过渡段,不仅能隔绝向下的烟气,而且惰性超细粉尘可以包裹活性炭,隔绝氧气,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而且这些超细粉尘也可以经过解析之后的振动筛出去,不会被带入到吸附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渡段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惰性粉尘罐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性炭吸附塔-解析塔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性炭吸附塔-解析塔具有抽风机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活性炭吸附塔具有双层密封阀装置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性炭吸附塔-解析塔具有双层密封阀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活性炭吸附塔;101:原烟气入口;102:净烟气出口;103:活性炭层;104:多孔板;105:圆辊下料结构;106:排料口;107:入口格栅板;108:出口格栅板;109:活性炭进料口;110:第一双层密封阀装置;111:活性炭出料口;112:第二双层密封阀装置;2:过渡段;3:气氛保护结构;301:密封罩;302:导气隔板;303:气源;304:惰性粉层罐;4:温度监测装置;5:活性炭解析塔;501:加热段;502:srg段;503:冷却段;50301:冷却介质入口;50302:冷却介质出口;6:缓冲仓;601:下料旋转阀;602:第一抽风口;603:第二抽风口;l1:第一输气管;l2:第二输气管;l3:第三输气管;l4:第四输气管;l5:第五输气管;l6:第六输气管;l7:第一活性炭输送装置;l8:第二活性炭输送装置;f1:第一气体抽送装置;f2:第二气体抽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具有气氛保护结构的活性炭吸附系统,该系统包括活性炭吸附塔1。根据烟气的走向,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的一侧设置有原烟气入口101,其另一侧设置有净烟气出口102。在活性炭吸附塔1的内部设置有多层并排式活性炭层103,任意两个所述活性炭层103相互之间设置有多孔板104。每一层所述活性炭层103的底部与过渡段2连接,过渡段2的底部设有圆辊下料机构105。所述过渡段2上设置有气氛保护结构3。所述气氛保护结构3包括密封罩301、导气隔板302以及气源303。导气隔板302设置在过渡段2的侧壁上,所述密封罩301与过渡段2连接并包围设置在导气隔板302的外部,所述气源303通过第一输气管l1与密封罩301相连通,密封罩301内部通过导气隔板302与过渡段2内部相连通。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温度监测装置4。每一层所述活性炭层103底部的过渡段2上均独立的设有温度监测装置4,所述温度监测装置4用于监测过渡段2内的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导气隔板302为百叶窗结构。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惰性粉尘罐304。所述惰性粉尘罐304设置在过渡段2外侧,惰性粉尘罐304与气源303连接并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惰性粉尘罐304为超细碳酸钙惰性粉尘罐、超细硫酸钙惰性粉尘罐、超细碳酸镁惰性粉尘罐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气源303为氮气、氦气、氩气、氙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烟气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具有气氛保护结构3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解析塔5,根据活性炭的走向,活性炭解析塔5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加热段501、srg段502和冷却段503。冷却段503的侧壁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50301和冷却介质出口50302。冷却介质出口50302通过第二输气管l2连接至气源303。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仓6。所述过渡段2位于缓冲仓6的内部上方。所述缓冲仓6的底部设置有下料旋转阀601。活性炭吸附塔1的下料旋转阀601通过第一活性炭输送装置l7与活性炭解析塔5的进料口连接。第一活性炭输送装置l7的上游设有第一抽风口602,第一抽风口602通过第一气体抽送装置f1连接至活性炭吸附塔1的原烟气入口101。

作为优选,活性炭解析塔5的出料口通过第二活性炭输送装置l8与活性炭吸附塔1的活性炭进料口连接。第二活性炭输送装置l8的下游设有第二抽风口603,第二抽风口603通过第二气体抽送装置f2连接至活性炭吸附塔1的原烟气入口101。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的顶部设有活性炭进料口109,活性炭进料口109处设有第一双层密封阀装置110,第一双层密封阀装置110为两个独立的密封阀串联设置。第一输气管l1分出一条支路为第三输气管l3,第三输气管l3的末端连接至第一双层密封阀装置110的两个密封阀之间。或者,第二输气管l2分出一条支路为第四输气管l4,第四输气管l4的末端连接至第一双层密封阀装置110的两个密封阀之间。

作为优选,活性炭吸附塔1的底部设有活性炭出料口111。活性炭出料口111处设有第二双层密封阀装置112,第二双层密封阀装置112为两个独立的密封阀串联设置。第一输气管l1分出另一条支路为第五输气管l5,第五输气管l5的末端连接至第二双层密封阀装置112的两个密封阀之间。或者,第二输气管l2分出另一条支路为第六输气管l6,第六输气管l6的末端连接至第二双层密封阀装置112的两个密封阀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段2的高度大于所述活性炭层103的层宽。所述温度监测装置4设置有多个温度检测探头。

作为优选,所述原烟气入口101和活性炭吸附塔1之间设置有入口格栅板107。所述净烟气出口102和活性炭吸附塔1之间设置有出口格栅板108。

在本实用新型中,气氛保护结构3的高度为2-300cm,优选为5-200cm,更优选为10-100cm。过渡段2的高度比所述活性炭层103的层宽大2-50cm,优选为3-30cm,更优选为5-20cm。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气氛保护结构的活性炭吸附系统,该系统包括活性炭吸附塔1。根据烟气的走向,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的一侧设置有原烟气入口101,其另一侧设置有净烟气出口102。在活性炭吸附塔1的内部设置有多层并排式活性炭层103,任意两个所述活性炭层103相互之间设置有多孔板104。每一层所述活性炭层103的底部与过渡段2连接,过渡段2的底部设有圆辊下料机构105。所述过渡段2上设置有气氛保护结构3。所述气氛保护结构3包括密封罩301、导气隔板302以及气源303。导气隔板302设置在过渡段2的侧壁上,所述密封罩301与过渡段2连接并包围设置在导气隔板302的外部,所述气源303通过第一输气管l1与密封罩301相连通,密封罩301内部通过导气隔板302与过渡段2内部相连通。气氛保护结构3的高度为50cm。过渡段2的高度比所述活性炭层103的层宽大10cm。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该系统还包括温度监测装置4。每一层所述活性炭层103底部的过渡段2上均独立的设有温度监测装置4,所述温度监测装置4用于监测过渡段2内的温度。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只是所述导气隔板302为百叶窗结构。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3,只是该系统还包括惰性粉尘罐304。所述惰性粉尘罐304设置在过渡段2外侧,惰性粉尘罐304与气源303连接并相通。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4,只是所述惰性粉尘罐304为超细碳酸钙惰性粉尘罐。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5,只是所述气源303为氮气。

实施例7

如图4所示,一种烟气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该系统包括具有气氛保护结构3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解析塔5,根据活性炭的走向,活性炭解析塔5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加热段501、srg段502和冷却段503。冷却段503的侧壁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50301和冷却介质出口50302。冷却介质出口50302通过第二输气管l2连接至气源303。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7,如图5所示,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仓6。所述过渡段2位于缓冲仓6的内部上方。所述缓冲仓6的底部设置有下料旋转阀601。活性炭吸附塔1的下料旋转阀601通过第一活性炭输送装置l7与活性炭解析塔5的进料口连接。第一活性炭输送装置l7的上游设有第一抽风口602,第一抽风口602通过第一气体抽送装置f1连接至活性炭吸附塔1的原烟气入口101。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8,如图5所示,活性炭解析塔5的出料口通过第二活性炭输送装置l8与活性炭吸附塔1的活性炭进料口连接。第二活性炭输送装置l8的下游设有第二抽风口603,第二抽风口603通过第二气体抽送装置f2连接至活性炭吸附塔1的原烟气入口101。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9,如图6所示,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的顶部设有活性炭进料口109,活性炭进料口109处设有第一双层密封阀装置110,第一双层密封阀装置110为两个独立的密封阀串联设置。第一输气管l1分出一条支路为第三输气管l3,第三输气管l3的末端连接至第一双层密封阀装置110的两个密封阀之间。

实施例11

重复实施例10,如图6所示,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的底部设有活性炭出料口111。活性炭出料口111处设有第二双层密封阀装置112,第二双层密封阀装置112为两个独立的密封阀串联设置。第一输气管l1分出另一条支路为第五输气管l5,第五输气管l5的末端连接至第二双层密封阀装置112的两个密封阀之间。

实施例12

重复实施例9,如图6所示,只是第二输气管l2分出一条支路为第四输气管l4,第四输气管l4的末端连接至第一双层密封阀装置110的两个密封阀之间。

实施例13

重复实施例12,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输气管l2分出另一条支路为第六输气管l6,第六输气管l6的末端连接至第二双层密封阀装置112的两个密封阀之间。

实施例14

重复实施例13,只是所述过渡段2的高度大于所述活性炭层103的层宽。所述温度监测装置4设置有多个温度检测探头。

实施例15

重复实施例14,只是所述原烟气入口101和活性炭吸附塔1之间设置有入口格栅板107。所述净烟气出口102和活性炭吸附塔1之间设置有出口格栅板10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