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6737发布日期:2020-10-28 12:1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吸附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vocs(指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行业中,针对vocs治理目前的两大工艺主要在燃烧法和回收法,回收法以吸附回收装置较多,多采用的是“活性炭纤维吸附+水蒸气脱附”和“活性炭颗粒吸附+水蒸气脱附”工艺。采用的是固定床vocs吸附回收装置,通过阀门的切换来控制吸附器的吸附和脱附再生。

目前的“活性炭纤维吸附+水蒸气脱附”和“活性炭颗粒吸附+水蒸气脱附”采用的是2台以上的吸附器,当1台吸附器在吸附vocs饱和后,切换至另外1台吸附器进行吸附,同时对已经吸附饱和的吸附器进行水蒸气脱附和再生,为下一次吸附做好准备。所以这种吸附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即至少需要配置2台及以上的吸附器,以方便吸附器在吸附饱和后,吸附器之间的来回切换,因此在投资上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吸附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附回收装置,包括吸附器、进气风机、干燥风机及蒸汽管,所述吸附器内填充有活性炭,所述蒸汽管用于将蒸汽导向吸附器处,所述进气风机通过管道将废气吹向吸附器处,所述干燥风机通过管道将环境空气吹向吸附器处;且当吸附器处于旋转状态时,吸附器上的区块依次被废气、水蒸气及环境空气吹动。

本装置采用吸附器储存活性炭,只要是得吸附器保持旋转状态即可实现1台机器实现实时的吸附和再生工艺,实现全程的吸附和再生工艺,减少了设备的整体投资成本和占地面积。

具体本案中的吸附器是蜂窝状的吸附器,这样因为蜂窝活性炭的风阻较小,吸附面风速可达到1m/s以上,在同等风量下,相较于活性炭纤维和活性炭颗粒的来说,会降低吸附器的截面积和占地面积;且因为蜂窝活性炭的风阻较小,在1m/s的风速下,停留时间控制在1s,风阻也仅为1000pa左右,相对于传统工艺会降低风机的压头,同时降低风机的运行能耗。

且因为吸附器同时有蒸汽、废气以及环境气体对着它吹,三种气体吹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可以将吸附器细分为三个区块,三个区块分别是吸附区、脱附区和干燥区,其中吸附区承担废气vocs的吸附工作,将废气中的vocs吸附至蜂窝活性炭中,脱附区采用水蒸气对此区域进行脱附,干燥区通过干燥风机抽取环境风对其进行干燥降温;三个区块并不是不变的,被蒸汽吹就是脱附区,被废气吹是吸附区,被环境空气吹是干燥区。

可选的,所述吸附器为圆盘式吸附器。

可选的,还包括电机,所述吸附器安装在电机的轴上。

电机用于驱动吸附器旋转,旋转式蜂窝活性炭吸附+水蒸气脱附工艺,1台吸附器和1台旋转电机即可实现全程的切换过程,降低了动件数量,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故障率。

可选的,还包括收集管及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收集管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吸附器相接,所述蒸汽从吸附器上离开后进入所述冷凝器。

可选的,还包括储槽,所述储槽与所述冷凝器直接或间接相接。

可选的,还包括分层槽,所述分层槽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槽及冷凝器相接。

可选的,所述吸附器的内部空腔呈瓦楞状或蜂窝状。

脱附区域用水蒸气进行加热脱附,吸附在蜂窝活性炭孔道中的vocs经加热后脱附出来,穿透蜂窝活性炭吸附器的床层,进入冷凝器冷凝液化后,进入后端分层槽;分层槽可将与水不互溶的成分,与水分层,废水外排,有机物成分进入后端的储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吸附器储存活性炭,只要是得吸附器保持旋转状态即可实现1台机器实现实时的吸附和再生工艺,实现全程的吸附和再生工艺,减少了设备的整体投资成本和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吸附回收装置的各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吸附器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蒸汽,2、废气,3、环境空气,4、进气风机,5、吸附器,501、吸附区,502、脱附区,503、干燥区,6、干燥风机,7、冷凝器,8、分层槽,9、储槽,1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吸附回收装置,包括吸附器5、进气风机4、干燥风机6及蒸汽管(附图中未画出),吸附器5内填充有活性炭,蒸汽1管用于将蒸汽1导向吸附器5处,进气风机4通过管道将废气2吹向吸附器5处,干燥风机6通过管道将环境空气3吹向吸附器5处;且当吸附器5处于旋转状态时,吸附器5上的区块依次被废气2、水蒸气及环境空气3吹动。

本装置采用吸附器5储存活性炭,只要是得吸附器5保持旋转状态即可实现1台机器实现实时的吸附和再生工艺,实现全程的吸附和再生工艺,减少了设备的整体投资成本和占地面积。

具体本案中的吸附器5是蜂窝状的吸附器5,这样因为蜂窝活性炭的风阻较小,吸附面风速可达到1m/s以上,在同等风量下,相较于活性炭纤维和活性炭颗粒的来说,会降低吸附器5的截面积和占地面积;且因为蜂窝活性炭的风阻较小,在1m/s的风速下,停留时间控制在1s,风阻也仅为1000pa左右,相对于传统工艺会降低风机的压头,同时降低风机的运行能耗。

且因为吸附器5同时有蒸汽1、废气2以及环境气体对着它吹,三种气体吹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可以将吸附器5细分为三个区块,三个区块分别是吸附区501、脱附区502和干燥区503,其中吸附区501承担废气2vocs的吸附工作,将废气2中的vocs吸附至蜂窝活性炭中,脱附区502采用水蒸气对此区域进行脱附,干燥区503通过干燥风机6抽取环境风对其进行干燥降温;三个区块并不是不变的,被蒸汽1吹就是脱附区502,被废气2吹是吸附区501,被环境空气3吹是干燥区503。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吸附器5为圆盘式吸附器5。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还包括电机10,吸附器5安装在电机10的轴上。

电机10用于驱动吸附器5旋转,旋转式蜂窝活性炭吸附+水蒸气脱附工艺,1台吸附器5和1台旋转电机10即可实现全程的切换过程,降低了动件数量,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故障率。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还包括收集管(附图中未画出)及冷凝器7,冷凝器7通过收集管直接或间接地与吸附器5相接,蒸汽1从吸附器5上离开后进入冷凝器7。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还包括储槽9,储槽9用于接收冷凝器7上离开的液体。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还包括分层槽8,分层槽8两端分别与储槽及冷凝器7相接。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吸附器5的内部空腔呈瓦楞状或蜂窝状。

脱附区502域用水蒸气进行加热脱附,吸附在蜂窝活性炭孔道中的vocs经加热后脱附出来,穿透蜂窝活性炭吸附器5的床层,进入冷凝器7冷凝液化后,进入后端分层槽8;分层槽8可将与水不互溶的成分,与水分层,废水外排,有机物成分进入后端的储槽9。

附图1中标记的1、2、3分别是蒸汽、废气以及环境空气的气流路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