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1496发布日期:2020-07-04 01:2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



背景技术:

亚氯酸钠作为一种高效的的氧化漂白剂,主要应用于丝织物、纤维等的漂白,饮用用水、工业污水的处理等,还可用于畜牧业和养殖业;

目前在亚氯酸钠生产工艺中二氧化氯反应吸收存在反应吸收时需要通过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反应,现有技术中的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内使用的布液器其结构复杂成本高,还有在进气时气体只通过进液管导进上升,不具有引导措施,气体上升时杂乱无章,填料吸收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通过采用锥形圆壳结构的布液器,其在环形梯台处设条形口,在进液时液体可随着梯台面向下流动,同时通过条形口均匀漏下,结构简单,布液均匀,通过在进气管头处设锥形导气壳,可对气体进行上升引导,可使填料吸收均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下端内侧表面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连接有锥形导气壳,所述塔体的上端内侧表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上和填料层,所述塔体的填料层上侧内端固定有布液器,所述塔体的上端设有进液管,所述布液器采用锥形圆壳结构,所述布液器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环形梯台,所述环形梯台处表面设有条形口,所述布液器的上端表面设凹面,所述布液器的凹面内设有微孔,通过采用锥形圆壳结构的布液器,其在环形梯台处设条形口,在进液时液体可随着梯台面向下流动,同时通过条形口均匀漏下,结构简单,布液均匀,通过在进气管头处设锥形导气壳,可对气体进行上升引导,可使填料吸收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口均匀分布在布液器上所有环形梯台处表面,液体流出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前端为折角结构,下端出水口处对准布液器的凹面处,可使液体喷在布液器中心点处向外发散漏出,布液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导气壳的下端设凸管,进气管前端固定在凸管的内侧表面,进气时通过锥形导气壳导气,液体漏下至锥形导气壳内时,可通过凸管流下。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上端设出气口,下端设出液口,便于出气与出液。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采用锥形圆壳结构的布液器,其在环形梯台处设条形口,在进液时液体可随着梯台面向下流动,同时通过条形口均匀漏下,结构简单,布液均匀,通过在进气管头处设锥形导气壳,可对气体进行上升引导,可使填料吸收均匀。

(2)条形口均匀分布在布液器上所有环形梯台处表面,液体流出均匀。

(3)进液管前端为折角结构,下端出水口处对准布液器的凹面处,可使液体喷在布液器中心点处向外发散漏出,布液均匀。

(4)锥形导气壳的下端设凸管,进气管前端固定在凸管的内侧表面,进气时通过锥形导气壳导气,液体漏下至锥形导气壳内时,可通过凸管流下。

(5)塔体上端设出气口,下端设出液口,便于出气与出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液器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锥形导气壳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塔体、2进气管、3锥形导气壳、4支撑板、5填料层、6布液器、7进液管、60环形梯台、600条形口、601微孔、30凸管、100出气口、101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一种新型的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包括塔体1,塔体1的下端内侧表面设有进气管2,进气管2外连接有锥形导气壳3,塔体1的上端内侧表面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上端上和填料层5,塔体1的填料层5上侧内端固定有布液器6,塔体1的上端设有进液管7,布液器6采用锥形圆壳结构,布液器6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环形梯台60,环形梯台60处表面设有条形口600,布液器6的上端表面设凹面,布液器6的凹面内设有微孔601。

请参阅图1-4,条形口600均匀分布在布液器6上所有环形梯台处表面,液体流出均匀,进液管7前端为折角结构,下端出水口处对准布液器6的凹面处,可使液体喷在布液器6中心点处向外发散漏出,布液均匀,锥形导气壳3的下端设凸管30,进气管2前端固定在凸管30的内侧表面,进气时通过锥形导气壳3导气,液体漏下至锥形导气壳3内时,可通过凸管30流下,塔体1上端设出气口100,下端设出液口101,便于出气与出液。

在使用时,通过进气管2导入气体,通过锥形导气壳3导流上升,分布均匀集中,填料层5吸收均匀(反应吸收原理为现有技术),同时通过进液管7前端为折角结构,下端出水口处对准布液器6的凹面处,可使液体喷在布液器6中心点处向外发散,布液器6采用锥形圆壳结构,布液器6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环形梯台60,环形梯台60处表面设有条形口600,布液器6的上端表面设凹面,布液器6的凹面内设有微孔601,液体喷出时可通过微孔601往中心处漏下,其他液体向外发散,进液时液体可随着梯台面向下流动,同时通过条形口600均匀漏下,结构简单,布液均匀,进气时通过锥形导气壳3导气,液体漏下至锥形导气壳3内时,可通过凸管30流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下端内侧表面设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外连接有锥形导气壳(3),所述塔体(1)的上端内侧表面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端上和填料层(5),所述塔体(1)的填料层(5)上侧内端固定有布液器(6),所述塔体(1)的上端设有进液管(7),所述布液器(6)采用锥形圆壳结构,所述布液器(6)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环形梯台(60),所述环形梯台(60)处表面设有条形口(600),所述布液器(6)的上端表面设凹面,所述布液器(6)的凹面内设有微孔(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口(600)均匀分布在布液器(6)上所有环形梯台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7)前端为折角结构,下端出水口处对准布液器(6)的凹面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导气壳(3)的下端设凸管(30),进气管(2)前端固定在凸管(30)的内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上端设出气口(100),下端设出液口(1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亚氯酸钠反应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下端内侧表面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连接有锥形导气壳,所述塔体的上端内侧表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上和填料层,所述塔体的填料层上侧内端固定有布液器,所述塔体的上端设有进液管,所述布液器采用锥形圆壳结构,所述布液器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环形梯台,所述环形梯台处表面设有条形口,所述布液器的上端表面设凹面,所述布液器的凹面内设有微孔,通过采用锥形圆壳结构的布液器,其在环形梯台处设条形口,在进液时液体可随着梯台面向下流动,同时通过条形口均匀漏下,结构简单,布液均匀,通过在进气管头处设锥形导气壳,可对气体进行上升引导,可使填料吸收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孙乃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东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9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