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肥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3795发布日期:2020-08-25 18:4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肥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混合肥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肥料的种类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以及现在被人们常用的掺混肥。由于植物吸收营养的多样性,单种肥料不能满足农作物带动了掺混肥的发展,掺混肥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粉末原料混合均匀,筛分成粒径统一的成品,然后直接包装成袋或输送至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再包装,传统的混料方法基本上采用人工进行混料,人工烘料不仅浪费较多的人力,而且工作效率低;虽然出现了混料机但是现有的混料机混料不够彻底或搅拌粉碎不均匀等现象,以至于还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并且混料机出料口出来的混合粉末物料粒径不均匀,影响成品化肥的外观。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合肥料搅拌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合肥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箱箱盖,所述搅拌箱箱盖的底端中心设置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的表面设置有螺旋片所述搅拌棒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棒,所述连接棒的表面对称设置有横杆,所述连接棒的底端且位于所述连接棒的表面对称设置有搅拌翅,所述搅拌箱箱盖的顶端且位于所述搅拌箱箱盖的中心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搅拌箱箱盖的顶端钢板并与所述搅拌棒连接,所述电机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搅拌箱箱盖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一,所述电机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搅拌箱箱盖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二,所述搅拌箱盖的底端且位于所述搅拌箱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固定杆一,所述固定杆一的表面设置有横杆一,所述搅拌箱盖的底端且位于所述搅拌箱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二的表面设置有横杆二。

进一步,所述搅拌箱的表面设置有圆形卡箍,所述圆形卡箍的底端分别设置有若干支腿,所述支腿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横撑板。

进一步,所述搅拌箱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筛分箱盖,所述筛分箱盖的底端设置有筛分箱,所述筛分箱的侧面设置有卡槽一,所述卡槽一的内部设置有网状筛分板,所述筛分箱盖的正面设置有出料口一。

进一步,所述卡槽一的侧面设置有卡槽二,所述卡槽二的内部设置有实心板,所述筛分箱盖的正面设置有与所述实心板相配合的出料口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肥料通过进料斗一和进料斗二放置到搅拌箱的内部,启动电机,电机带动搅拌棒表面的螺旋片进行旋转,螺旋片对搅拌箱内部的不同种类的化肥进行混合搅拌,进料斗一和进料斗二是对不同种类的化肥进行混合,其中搅拌箱盖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利用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对搅拌箱内部的化肥进行搅拌,使搅拌箱内部的肥料拌和更加均匀,搅拌箱的表面设置有圆形卡箍,所述圆形卡箍的底端分别设置有若干支腿,所述支腿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横撑板,从而将搅拌箱利用支腿支起,进而有利于保证设备的完整性,利用圆形横撑板有利于进一步对支腿进行固定。搅拌箱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筛分箱盖,所述筛分箱盖的底端设置有筛分箱,所述筛分箱的侧面设置有卡槽一,所述卡槽一的内部设置有网状筛分板,所述筛分箱盖的正面设置出料口一,从而将不满足筛分粒径大小的肥料筛分出来,防止粒径不均匀导致后续化肥造粒不均匀。卡槽一的侧面设置有卡槽二,所述卡槽二的内部设置有实心板,所述筛分箱盖的正面设置有与所述实心板相配合的出料口二,从而有利于将符合粒径大小的肥料从出料口泻出,进而有利于对肥料进行装袋,或者后续处理。利用肥料破碎搅拌机对肥料进行混合,代替了传统的人力对肥料进行破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破碎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大规模的生产,利用筛分箱对混合好的肥料颗粒进行再次筛选,将不符合颗粒大小的肥料筛选出来,防止出现混合不够彻底出现不均匀等现象,使肥料颗粒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筛分装置爆炸图。

图中:

1、搅拌箱;101、固定杆一;102、横杆一;103、搅拌棒;104、搅拌箱箱盖;105、进料斗二;106、电机;107、进料斗一;108、固定杆二;109、横杆二;110、螺旋片;111、;112、搅拌翅;113、若干支腿;114、筛分箱盖;115、圆形横撑板;116、连接管;117、圆形卡箍;118、出料口一;119、出料口二;120、卡槽二;121、实心板;122、网状筛分板;123、卡槽一;124、连接棒;125、筛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肥料搅拌装置。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化肥用混料装置,搅拌箱1,所述搅拌箱1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箱箱盖104,所述搅拌箱箱盖104的底端中心设置有搅拌棒103,所述搅拌棒103的表面设置有螺旋片110所述搅拌棒103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棒124,所述连接棒124的表面对称设置有横杆111,所述连接棒124的底端且位于所述连接棒124的表面对称设置有搅拌翅112,所述搅拌箱箱盖104的顶端且位于所述搅拌箱箱盖104的中心设置有电机106,所述电机106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搅拌箱箱盖104的顶端钢板并与所述搅拌棒103连接,所述电机106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搅拌箱箱盖104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一107,所述电机106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搅拌箱箱盖104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二105,所述搅拌箱盖104的底端且位于所述搅拌箱1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固定杆一101,所述固定杆一101的表面设置有横杆一102,所述搅拌箱盖104的底端且位于所述搅拌箱1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固定杆二108,所述固定杆二108的表面设置有横杆二109。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搅拌箱1来说,所述搅拌箱1的表面设置有圆形卡箍117,所述圆形卡箍117的底端分别设置有若干支腿113,所述支腿113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横撑板115,从而将搅拌箱1利用支腿113支起,进而有利于保证设备的完整性,利用圆形横撑板115有利于进一步对支腿进行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搅拌箱1来说,所述搅拌箱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管116,所述连接管116的另一端设置有筛分箱盖114,所述筛分箱盖114的底端设置有筛分箱117,所述筛分箱117的侧面设置有卡槽一123,所述卡槽一123的内部设置有网状筛分板122,所述筛分箱盖114的正面设置出料口一118,从而将不满足筛分粒径大小的肥料筛分出来,防止粒径不均匀导致后续化肥造粒不均匀。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卡槽一123来说,所述卡槽一123的侧面设置有卡槽二120,所述卡槽二120的内部设置有实心板121,所述筛分箱盖114的正面设置有与所述实心板121相配合的出料口二119,从而有利于将符合粒径大小的肥料从出料口泻出,进而有利于对肥料进行装袋,或者后续处理。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将肥料通过进料斗一107和进料斗二106放置到搅拌箱1的内部,启动电机106,电机106带动搅拌棒103表面的螺旋片110进行旋转,螺旋片110对搅拌箱1内部的不同种类的化肥进行混合搅拌,进料斗一107和进料斗二107是对不同种类的化肥进行混合,其中搅拌箱盖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杆一101和固定杆二108,利用固定杆一101和固定杆二108对搅拌箱内部的化肥进行搅拌,使搅拌箱104内部的肥料拌和更加均匀,搅拌箱1的表面设置有圆形卡箍117,所述圆形卡箍117的底端分别设置有若干支腿113,所述支腿113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横撑板115,从而将搅拌箱1利用支腿113支起,进而有利于保证设备的完整性,利用圆形横撑板115有利于进一步对支腿进行固定。搅拌箱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管116,所述连接管116的另一端设置有筛分箱盖114,所述筛分箱盖114的底端设置有筛分箱117,所述筛分箱117的侧面设置有卡槽一123,所述卡槽一123的内部设置有网状筛分板122,所述筛分箱盖114的正面设置出料口一118,从而将不满足筛分粒径大小的肥料筛分出来,防止粒径不均匀导致后续化肥造粒不均匀。卡槽一123的侧面设置有卡槽二120,所述卡槽二120的内部设置有实心板121,所述筛分箱盖114的正面设置有与所述实心板121相配合的出料口二119,从而有利于将符合粒径大小的肥料从出料口泻出,进而有利于对肥料进行装袋,或者后续处理。

有益效果:1、利用肥料破碎搅拌机对肥料进行混合,代替了传统的人力对肥料进行破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破碎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大规模的生产。

2、利用筛分箱对混合好的肥料颗粒进行再次筛选,将不符合颗粒大小的肥料筛选出来,防止出现混合不够彻底出现不均匀等现象,使肥料颗粒更加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