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焊接的上下调节杆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6168发布日期:2020-07-07 14:0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焊接的上下调节杆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芯板铺设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焊接的上下调节杆件。



背景技术:

我们都知道,彩钢复合板胶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比如,一些彩钢复合板材料、玻璃板、泡沫板等双层材料中。彩钢复合板胶的优点也是非常的多,可以使材料耐腐蚀,增加材料抗压强度及保障建筑的稳固等。所以说,彩钢复合板胶的消费市场非常的广大,消费人群也是非常的多。

彩钢夹芯板胶的使用方法如下:在使用彩钢夹芯板胶前,首先用去油污剂来清洗材料表面,去除材料表面上的油渍、污渍和微小附着物。然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机器的物理打磨和化学试剂腐蚀刚才清洗完毕的材料板。最后,进行一次油处理,将彩钢夹芯板胶均匀涂抹在已经处理好的粘贴板上,这样粘接处的密封性可以更严密。

在彩钢夹芯板胶均匀涂抹粘贴板上需要运用到调节杆件,可以将彩钢夹芯板胶输送到调节杆件中打在待涂抹的粘贴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焊接的上下调节杆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方便焊接的上下调节杆件,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开设总进料口;所述第二调节杆开设多个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均开设容置腔;沿所述容置腔的周向设置第一圈凸台和第二圈凸台;所述第一圈凸台包括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线段的端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均与所述容置腔的长边重合;第二圈凸台包括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所述第三线段的端部和所述第四线段的端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三线段和所述第四线段均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长边或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长边重合;沿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第一圈凸台的外周开设一圈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第二圈凸台的内周开设一圈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第一圈凸台的外周开设一圈第一凸嵌;沿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第二圈凸台的内周开设一圈第二凸嵌;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凸嵌嵌合;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凸嵌嵌合。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容置腔有深度;所述深度向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高度或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高度方向反向凸出,为凸出部。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第一凸嵌和所述第二凸嵌之间安装至少一个榫头;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开设至少一个榫眼;所述榫头和所述榫眼榫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嵌嵌合、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嵌嵌合后,采用超声波焊接,使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

2、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彩钢夹芯板胶上料装置的上料口,每个出料口对准粘贴板的一个凸出部,出料口的延长线和粘贴板的长度延长线之间的角度为45°。彩钢夹芯板胶上料装置将胶水传输至进料口,充满容置腔,通过多个出料口射向粘贴板上,保证粘贴板的每一个凸出部有彩钢夹芯板胶涂覆。本实用新型将彩钢夹芯板胶均匀涂抹粘贴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调节杆的示意图。

图3为第二调节杆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调节杆;2、第二调节杆;3、容置腔;4、第一圈凸台;5、第二圈凸台;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进料口;9、出料口;10、第一凸嵌;11、第二凸嵌。

具体实施方式

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方便焊接的上下调节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调节杆1和第二调节杆2。第一调节杆1开设总进料口8。第二调节杆2开设多个出料口9。进料口8和第一调节杆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图2为第一调节杆的示意图,图3为第二调节杆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第一调节杆1和第二调节杆2均开设容置腔3。容置腔3有深度。深度向第一调节杆1的高度或第二调节杆2的高度方向反向凸出,为凸出部。沿容置腔3的周向设置第一圈凸台4和第二圈凸台5。第一圈凸台4包括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第一线段的端部和第二线段的端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均与容置腔3的长边重合。第二圈凸台5包括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第三线段的端部和第四线段的端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均与第一调节杆1的长边或第二调节杆2的长边重合。沿第一调节杆1的第一圈凸台4的外周开设一圈第一凹槽6。沿第一调节杆1的第二圈凸台5的内周开设一圈第二凹槽7。沿第二调节杆2的第一圈凸台4的外周开设一圈第一凸嵌10。沿第二调节杆2的第二圈凸台5的内周开设一圈第二凸嵌11。第一凹槽6和第一凸嵌10嵌合。第二凹槽7和第二凸嵌11嵌合。

优选地,第一凸嵌10和第二凸嵌11之间安装至少一个榫头。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之间开设至少一个榫眼。榫头和榫眼榫接。

第一调节杆1和第二调节杆2通过第一凹槽6和第一凸嵌10嵌合、第二凹槽7和第二凸嵌11嵌合后,采用超声波焊接,使第一调节杆1和第二调节杆2的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进料口8通过管道连接彩钢夹芯板胶上料装置的上料口,每个出料口9对准粘贴板的一个凸出部,出料口9的延长线和粘贴板的长度延长线之间的角度为45°。彩钢夹芯板胶上料装置将胶水传输至进料口8,充满容置腔3,通过多个出料口9射向粘贴板上,保证粘贴板的每一个凸出部有彩钢夹芯板胶涂覆。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焊接的上下调节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调节杆(1)和第二调节杆(2);所述第一调节杆(1)开设总进料口(8);所述第二调节杆(2)开设多个出料口(9);所述进料口(8)和所述第一调节杆(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调节杆(1)和所述第二调节杆(2)均开设容置腔(3);沿所述容置腔(3)的周向设置第一圈凸台(4)和第二圈凸台(5);所述第一圈凸台(4)包括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线段的端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均与所述容置腔(3)的长边重合;第二圈凸台(5)包括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所述第三线段的端部和所述第四线段的端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三线段和所述第四线段均与所述第一调节杆(1)的长边或所述第二调节杆(2)的长边重合;沿所述第一调节杆(1)的第一圈凸台(4)的外周开设一圈第一凹槽(6);沿所述第一调节杆(1)的第二圈凸台(5)的内周开设一圈第二凹槽(7);沿所述第二调节杆(2)的第一圈凸台(4)的外周开设一圈第一凸嵌(10);沿所述第二调节杆(2)的第二圈凸台(5)的内周开设一圈第二凸嵌(11);所述第一凹槽(6)和所述第一凸嵌(10)嵌合;所述第二凹槽(7)和所述第二凸嵌(11)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焊接的上下调节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3)有深度;所述深度向所述第一调节杆(1)的高度或所述第二调节杆(2)的高度方向反向凸出,为凸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焊接的上下调节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嵌(10)和所述第二凸嵌(11)之间安装至少一个榫头;所述第一凹槽(6)和所述第二凹槽(7)之间开设至少一个榫眼;所述榫头和所述榫眼榫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焊接的上下调节杆件,包括扣合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开设总进料口;第二调节杆开设多个出料口;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开设容置腔;沿容置腔的周向设置第一圈凸台和第二圈凸台;第一圈凸台包括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第一线段的端部和第二线段的端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第二圈凸台包括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第三线段的端部和第四线段的端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第一调节杆上开设一圈第一凹槽和一圈第二凹槽;第二调节杆设置一圈第一凸嵌和一圈第二凸嵌;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嵌嵌合;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嵌嵌合。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彩钢夹芯板胶均匀涂抹粘贴板。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溯源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2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