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金刚石合成用博士帽式导电钢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0655发布日期:2020-08-11 20:1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人造金刚石合成用博士帽式导电钢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钢圈,尤指一种用于人造金刚石合成的博士帽式导电钢圈。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博士帽式导电钢圈如图5所示,其包括一导电圆片50和一金属碗60,金属碗60的碗底焊接在一导电圆片50的侧面上,金属碗60的碗口内填充有诸如白云石粉末的填芯70。使用这种博士帽式导电钢圈进行人造金刚石合成时,待合成块两端各设置一导电钢圈,导电钢圈的金属碗60碗口上设置加热片后与待合成块抵顶,铰链式六面顶压机的硬质合金顶锤抵顶在导电圆片50上,对待合成块施加压力,提供高压条件,导电钢圈通电提供高温条件。

从实际实施中可以发现,待合成块仅与导电钢圈上的金属碗60碗口相接触,也就是,导电钢圈与待合成块接触的导电面积过小,从而易造成局部发热量过高,导致待合成块的合成效果不均匀,另外,导电面积过小造成的导电钢圈自身发热量过高会导致向与其直接接触的硬质合金顶锤传导过多的热量,从而造成硬质合金顶锤局部温度过高,产生较大的局部热应力,缩短硬质合金顶锤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金刚石合成用博士帽式导电钢圈,其增大了导电和散热面积,避免局部发热量过高,改善了合成温度均匀性,同时减少了硬质合金顶锤受热,延长了硬质合金顶锤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造金刚石合成用博士帽式导电钢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碗口相对地互相扣合在一起形成圆柱状组合体的外导电碗和内导电碗,组合体的空腔内填充有填芯,组合体的任一圆端面焊接有一导电圆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增大了与待合成块接触的导电面积,增大了散热面积,避免自身局部发热量过高,改善了待合成块的合成温度均匀性,有利于提高合成质量,同时避免自身过高的发热量向硬质合金顶锤传导,减少了硬质合金顶锤的受热,延长了硬质合金顶锤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博士帽式导电钢圈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博士帽式导电钢圈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传统博士帽式导电钢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人造金刚石合成用博士帽式导电钢圈包括碗口相对地互相扣合在一起形成圆柱状组合体80的外导电碗20和内导电碗30,外导电碗20和内导电碗30形成的组合体80的封闭空腔内填充有填芯40,组合体80的任一圆端面焊接有一导电圆片10。

如图2和图4,导电圆片10的面积大于组合体80的圆形截面面积。如图1和图3,导电圆片10与组合体80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外导电碗20和内导电碗30均为呈圆柱体的碗状。

在实际设计中,内导电碗30置于外导电碗20的碗口内,内导电碗30的碗底与外导电碗20的碗口平齐,内导电碗30的碗口抵顶在外导电碗20的碗底上,组合体80的这种结构坚实耐用。如图1、图3,外导电碗20的碗底与内导电碗30的敞口腔共同形成组合体80的封闭空腔。

当然,在实际实施中,内导电碗30的碗底露出外导电碗20的碗口也是可以的,内导电碗30的碗口不抵顶在外导电碗20的碗底上也是可以的,但坚固性不如图1至图4示出的组合体80。

在实际设计中,内导电碗30与外导电碗20之间紧配合形成一体,即内导电碗30的外圆直径等于外导电碗20的内圆直径。或者,内导电碗30与外导电碗20之间焊接形成一体。

在实际实施时,对于外导电碗20和内导电碗30形成的组合体80,可令外导电碗20的碗底焊接一导电圆片10,从而形成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博士帽式导电钢圈,也可令内导电碗30的碗底和外导电碗20的碗口形成的导电平面焊接一导电圆片10,从而形成图3和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博士帽式导电钢圈。

在本实用新型中,填芯40为起到保温隔热作用的白云石粉末。导电圆片10、内导电碗30和外导电碗20为导电的金属材质制成,如铜、铜合金等。

人造金刚石合成时,将待合成块两端各设置一本实用新型博士帽式导电钢圈,外导电碗20和内导电碗30形成的组合体80上依次套设起到支撑、保温隔热作用的叶蜡石支撑环和白云石支撑环(已有部件)后与待合成块相抵顶,且组合体80端面与待合成块之间设置加热片(已有部件)。铰链式六面顶压机的硬质合金顶锤抵顶在导电圆片10上,对待合成块施加压力,提供高压条件。令本实用新型博士帽式导电钢圈通电提供高温条件,从而开始执行合成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导电性能、传压性能及保温性能的同时,一方面增大了与待合成块接触的导电面积,增大了散热面积,避免自身局部发热量过高,改善了待合成块的合成温度均匀性,有利于提高合成质量,同时避免自身过高的发热量向硬质合金顶锤传导,减少了硬质合金顶锤的受热,延长了硬质合金顶锤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生产各种规格的人造金刚石合成块。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人造金刚石合成用博士帽式导电钢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碗口相对地互相扣合在一起形成圆柱状组合体的外导电碗和内导电碗,组合体的空腔内填充有填芯,组合体的任一圆端面焊接有一导电圆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金刚石合成用博士帽式导电钢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圆片的面积大于所述组合体的圆形截面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金刚石合成用博士帽式导电钢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导电碗置于所述外导电碗的碗口内,所述内导电碗的碗底与所述外导电碗的碗口平齐,所述内导电碗的碗口抵顶在所述外导电碗的碗底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造金刚石合成用博士帽式导电钢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导电碗与所述外导电碗之间紧配合或焊接而形成一体。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人造金刚石合成用博士帽式导电钢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芯为白云石粉末。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人造金刚石合成用博士帽式导电钢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圆片、所述内导电碗和所述外导电碗为金属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造金刚石合成用博士帽式导电钢圈,它包括碗口相对地互相扣合在一起形成圆柱状组合体的外导电碗和内导电碗,组合体的空腔内填充有填芯,组合体的任一圆端面焊接有一导电圆片。本实用新型增大了导电面积和散热面积,避免局部发热量过高,改善了合成温度均匀性,同时减少了硬质合金顶锤受热,延长了硬质合金顶锤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侍立新;潘天浩;邓华;杨烨;宋少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晶日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2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