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末物料专用搅拌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8462发布日期:2020-06-09 20:32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末物料专用搅拌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大型机械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粉末物料专用搅拌混合机。



背景技术:

固体粉末的混合,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混合的均匀程度和混合的效率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在进行固体粉末的混合作业时,通常是将两种以上的固体粉末输送到同一个密闭容器中,常见的密闭容器是卧式罐体,在其中设置有横向输送的螺旋,在固体粉末基本处于静态的情况下,通过输送螺旋边搅拌边输送的方式混合,这杨存在很多弊端:

1、混合效率低,无法提高;

2、混合能耗高,设备磨损大;

3、混合均匀性差,难以满足更高的均匀性要求;

4、设备投资大,由于能耗高,设备磨损大,设备投资当然更大。

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人们通常认为粉末属于固体,而固体一般不适合动态的混合。也或者是为了减少粉尘等原因,我们没有查到有人在固体粉末上尝试适用于动态流体的搅拌混合方法。久而久之,这种技术偏见和认识误区成为常规的惯性思维,禁锢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

因此,在固体粉末的混合技术领域,迫切需要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点的粉末物料专用搅拌混合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粉末物料专用搅拌混合机,混合均匀程度高,混合效率高,工作能耗低,设备损耗小,质量稳定。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末物料专用搅拌混合机,包括机架1、搅拌罐2、搅拌轴3、上轴承座4、搅拌电机5、搅拌桨6、下轴承座7;机架1为方形立体框架,顶面设有支撑平台8;搅拌罐2为圆桶形,固定在机架1的支撑平台8内侧,其底部为锥型并设有出料管;搅拌轴3的上端固定在上轴承座4内,上轴承座4的下端与搅拌罐2顶盖上底面法兰连接,上轴承座4的上端与搅拌电机5法兰连接,搅拌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并驱动搅拌轴3,搅拌轴3上固定有搅拌桨6;搅拌轴3的下端固定在下轴承座7内,下轴承座7与搅拌罐2下部通过十字横杆9固定连接;搅拌罐2的顶盖上还设置有2个以上的粉料进料管10和1个以上的除尘过滤器11;若干个搅拌桨6呈多层交错对称布置,搅拌桨6为板状并与搅拌轴3在竖直方向上有桨轴间倾角;搅拌桨6的面上设置有搅拌叶12,搅拌叶12为板状并与搅拌轴3在竖直方向上有叶轴间倾角;桨轴间倾角所在平面与叶轴间倾角所在平面垂直。

本发明的还包括的优化或/和改进有:

优选的,所述粉末物料专用搅拌混合机还设置有防止搅拌罐2出料管发生堵料的下料装置,用于清除各种原因发生的堵料故障。

优选的,所述下料装置为喂料螺旋13,设置在搅拌罐2的出料管内,由搅拌轴3固定连接并驱动其旋转,喂料螺旋具有强制喂料效果,能有效防止物料淤堵。

优选的,所述喂料螺旋13是有轴螺旋,刚性好,不易变形损坏。

优选的,所述下料装置为振动下料器14,固定连接在搅拌罐2底部锥型区域或者出料管的外壁上,当发生堵料时可以通过振动清除淤堵。

优选的,所述除尘过滤器11上设置有振动除尘装置,用于将除尘过滤器内的粉尘振落。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6和/或搅拌页12为瓦片状,以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

优选的,所述搅拌电机5为减速电机或可调速电机,调速到最佳转速可提高搅拌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创新点主要在于:

1、使常规的固体粉末从高出下落,形成类似液体自由下落的流体状态,从而可以将适用于流体的搅拌混合方式运用到固体粉末上,由于固体粉末的下落过程快速、轻盈,使得搅拌混合过程高效、均匀,克服了常识中固体粉末不能作为流体进行搅拌的认识误区。

2、将常用于气体、液体等流体的旋转板状搅拌桨方式运用到固体粉末中,在自由下落过程中被搅拌桨分层搅拌,其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克服了固体粉末无法用板状搅拌桨高效搅拌混合的技术偏见。

3、本发明为了改善在设备工作时,由于内部气压变化容易从设备缝隙中渗漏物料粉末的问题,采用了搅拌罐连通外界过滤器的方式,可保障搅拌罐内外气压平衡,减少粉末从设备的缝隙中溢出,即使有溢出也会选择从过滤器排出,但由于由于粉末颗粒远大于空气而被过滤器阻拦落入罐内,空气则可随压力变化而出入。

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创造性的将适用于气体、液体等流体的桨叶式搅拌混合方式运用到固体粉末上,利用固体粉末在自有落体下降的过程中具有与流体相似的快速、轻盈的特点,使得固体粉末变得与流体一样容易搅拌混合,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固体粉末的混合效率和混合质量,同时能耗大幅度降低,设备购置和维护的成本也显著降低;其采用除尘过滤器平衡内外气压的防尘设计有效的避免了物料粉尘的溢出飞扬。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实施本发明的搅拌混合效率提高3倍以上,混合均匀程度也大幅度提升,还能够避免或减少粉尘污染,大幅降低能耗,特别适合产业化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本方案的剖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方案的剖开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搅拌罐、3—搅拌轴、4—上轴承座、5—搅拌电机、6—搅拌桨、7—下轴承座、8—支撑平台、9—十字横杆、10—粉料进料管、11—除尘过滤器、12—搅拌叶、13—喂料螺旋、14—振动除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实施例1:

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粉末物料专用搅拌混合机,包括机架1、搅拌罐2、搅拌轴3、上轴承座4、搅拌电机5、搅拌桨6、下轴承座7;机架1为方形立体框架,顶面设有支撑平台8;搅拌罐2为圆桶形,固定在机架1的支撑平台8内侧,其底部为锥型并设有出料管;搅拌轴3的上端固定在上轴承座4内,上轴承座4的下端与搅拌罐2顶盖上底面法兰连接,上轴承座4的上端与搅拌电机5法兰连接,搅拌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并驱动搅拌轴3,搅拌轴3上固定有搅拌桨6;搅拌轴3的下端固定在下轴承座7内,下轴承座7与搅拌罐2下部通过十字横杆9固定连接;搅拌罐2的顶盖上还设置有2个粉料进料管10和1个除尘过滤器11;若干个搅拌桨6呈多层交错对称布置,搅拌桨6为板状并与搅拌轴3在竖直方向上有桨轴间倾角;搅拌桨6的面上设置有搅拌叶12,搅拌叶12为板状并与搅拌轴3在竖直方向上有叶轴间倾角;桨轴间倾角所在平面与叶轴间倾角所在平面垂直。

使用时,在做好物料输入、物料输出等各项准备工作后,先启动搅拌电机5,再启动物料输入设备,将待混合的两种固体粉末物料分别从2个粉料进料管10输送到搅拌罐2中,固体粉末物料从2个粉料进料管10的出口开始自由落体式下落;在物料下落过程中搅拌电机5驱动搅拌桨6能轻松地对粉末物料进行撞击、剪切等,从而起到充分的搅拌混合作用;经过搅拌混合的物料下落到搅拌罐2底部的锥型区域内,并从出料口流出进入下一工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物料混合效率提高3倍以上,物料混合的均匀程度也大幅度提高,最终产品质量稳定提升;搅拌混合工序的能耗降低70%。实践还证明,除尘过滤器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物料粉尘的溢出飞扬。

实施例2:

如附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还提供了如下优选的改进方案:

所述粉末物料专用搅拌混合机还设置有防止搅拌罐2出料管发生堵料的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为喂料螺旋,设置在搅拌罐2的出料管上方并延伸到管内,由搅拌轴3固定连接并驱动其旋转。所述喂料螺旋是有轴螺旋。所述下料装置为振动下料器,固定连接在搅拌罐2底部锥型区域或者出料管的外壁上。所述除尘过滤器11上设置有振动除尘装置。所述搅拌桨6的板状为瓦片状的弧形。所述搅拌电机5为减速电机或可调速电机。

使用时,在实施例1操作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增加的有轴喂料螺旋13能够有效防止混合后的物料在下料口形成堵料。如若发生搅拌电机意外停机而进料未停止的情况,会造成堵料故障,造成生产无法进行;为排出拥堵的物料恢复生产,可以启动本实施例的振动下料器14,逐步排出物料。此外本实施例中搅拌桨6和/或搅拌页12为瓦片状的改进,以及搅拌电机5为减速电机或可调速电机的改进优化了本发明的设计,增加了新的设备功能,提高了设备实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强化了上述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物料混合效率提高3.5倍以上,物料混合的均匀程度有所提高,最终产品质量稳定提升;能耗降低70%。实践证明,除尘过滤器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物料粉尘的溢出飞扬。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增加的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