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窑炉脱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0994发布日期:2020-07-04 04: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窑炉脱硝系统,包括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顶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进气管(2),所述第一箱体(1)内腔顶部的两侧横向设置有框体(3),所述框体(3)内腔两侧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29),所述框体(3)内腔的底部贯穿安装有第二滤网(33),所述框体(3)的内腔填充有活性炭球(32),所述第一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壳体(31),所述壳体(3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叶杆(26),所述第一螺旋叶杆(26)的前侧贯穿至壳体(31)的内腔,所述壳体(31)内腔右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旋叶杆(25),所述第二螺旋叶杆(25)表面的右侧和第一螺旋叶杆(26)表面的右侧均固定套设有皮带轮(24),所述皮带轮(24)的表面套设有皮带(4),所述第一螺旋叶杆(26)和第二螺旋叶杆(25)的左侧均贯穿至第一箱体(1)的内腔,所述第一箱体(1)内腔的两侧且位于第二滤网(33)的底部横向固定连接有隔板(28),所述隔板(28)底部的左侧连通有蛇形换热管(27),所述第二箱体(18)左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水泵(23),所述水泵(23)的右侧与第二箱体(18)连通,所述蛇形换热管(27)远离隔板(28)的一侧贯穿至第一箱体(1)的外侧并与水泵(23)的左侧连通,所述第二箱体(18)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1),所述水箱(1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二进液阀(8),所述水箱(1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顶部与水箱(11)的底部连通,所述水泵(10)的底部连通有橡胶软管(13),所述橡胶软管(13)的底部贯穿至第二箱体(18)的内腔并连通有连通管(21),所述第二箱体(18)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底部贯穿至第二箱体(18)的内腔并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16),所述连通管(21)的表面固定套设有与主动齿轮(16)配合使用的从动齿轮(22),所述连通管(21)的底部连通有环形管(6),所述环形管(6)的底部连通有雾化喷头(17),所述第二箱体(18)正表面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0),所述第二箱体(18)右侧的顶部连通有排气阀(15),所述第二箱体(18)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氨气传感器(9),所述第二箱体(18)内腔两侧的中心处横向固定连接有第三滤网(19),所述第一箱体(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抽屉(20),所述第一箱体(1)左侧的顶部和左侧的底部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液管和出液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窑炉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18)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窑炉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1)的正表面贯穿安装有水位观察镜,所述第一箱体(1)正表面左侧的顶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第一箱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窑炉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叶杆(25)的右侧与壳体(31)内腔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环形管(6)的表面靠近第二箱体(18)内腔的一侧与第二箱体(18)内腔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窑炉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与框体(3)的底部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窑炉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18)正表面底部的两侧均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第二箱门,所述第一箱体(1)正表面的底部和第二箱体(18)的正表面均贯穿安装有观察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窑炉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液阀(8)表面的顶部活动套设有防尘盖,所述第二进液阀(8)的顶部与防尘盖内壁的连接处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窑炉脱硝系统脱硝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玻璃窑炉产生的烟气经进气管(2)进入第一箱体(1)的内腔,经第一滤网(29)过滤去除其中的大颗粒灰尘杂质,然后经活性炭球(32)吸附去除其中的小颗粒灰尘杂质,然后通过第二滤网(33)二次过滤后进入蛇形换热管(27)的内腔,使用者通过第一进液阀向第一箱体(1)的内腔注入需要换热的液体,然后通过控制器(30)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螺旋叶杆(26)带动上侧皮带轮(24)进行转动,上侧皮带轮(24)通过皮带(4)带动下侧皮带轮(24)进行转动,下侧皮带轮(24)带动第二螺旋叶杆(25)进行转动,第一螺旋叶杆(26)和第二螺旋叶杆(25)分别对第一箱体(1)内腔的液体进行翻动以便加快其流速,从而增强其换热效率;

b:换热完成后,使用者通过控制器(30)启动水泵(23),水泵(23)通过蛇形换热管(27)将换热完成后的烟气抽取至第二箱体(18)的内腔,然后通过控制器(30)启动水泵(10)和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转轴(14)带动主动齿轮(16)进行转动,主动齿轮(16)通过啮合从动齿轮(22)带动转轴(14)做周期性往复转动,水泵(10)将水箱(11)内腔按照对应比例稀释后的氨水抽取至橡胶软管(13),然后经转轴(14)送至环形管(6)的内腔,最后经雾化喷头(17)喷出,与烟气结合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催化氧化成氮气和水,当氨气传感器(9)检测到第二箱体(18)内腔氮气浓度超出设定好的标准区间后,传递信号至控制器(30),控制器(30)传递信号至排气阀(15)来打开排气阀(15),将氨气排出,水经第三滤网(19)过滤后进入抽屉(20)的内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窑炉脱硝系统,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箱体、进气管、框体、皮带、第一电机、环形管、支撑柱、第二进液阀、氨气传感器、水泵、水箱、第二电机、橡胶软管、转轴、排气阀、主动齿轮、雾化喷头、第二箱体、第三滤网、抽屉、连通管、从动齿轮、水泵、皮带轮、第二螺旋叶杆、第一螺旋叶杆、蛇形换热管、隔板、第一滤网、控制器、壳体、活性炭球和第二滤网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玻璃窑炉脱硝系统在脱硝过程中通常氨水与烟气结合的较为不均,导致脱硝的效率较低,且通常对烟气换热的结构较为单一,使得对烟气换热的效果不佳,容易给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一定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作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北森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4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