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胺液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53437发布日期:2020-09-18 13:1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胺液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石油加工领域,涉及一种胺液脱硫系统中脱硫塔及塔入口分液罐的设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胺液脱硫塔。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石油炼制与化工企业均面临着石油资源日益短缺,原料油和成品油市场竞争激烈。为了降本增效,在装置的设计过程中不断对流程进行优化、整合,节省装置建设的投资,应对市场竞争。这已经成了众多设计单位和业主的越来越重视的课题。

在加氢装置,由于原料中硫的存在,在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h2s,h2s如果不脱除,对装置及产品的性质影响很大,因此装置内一般设置循环氢脱硫塔、低分气脱硫塔、干气脱硫塔等脱除介质中h2s。脱硫原理主要是采用mdea的水溶液(胺液)吸收介质中的h2s。由于胺液接触烃类容易发泡,胺液发泡对脱硫塔的影响很大,因此脱硫塔的入口一般设置分液罐,分离介质中夹带的烃类,以降低脱硫塔发泡的倾向。

专利cn106215667b公布了一种降低胺液损耗和缓解胺液发泡的脱硫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分液罐、脱硫塔、第二分液罐、第一水冷器、第一分离器、第二水冷器、第二分离器和过滤器;其中,脱硫前工艺介质经第一水冷器与第一分液罐的进料口相连,第一分液罐的罐顶物料出口与脱硫塔的底部进料口相连,贫胺液经第二水冷器与脱硫塔的顶部进料口相连,脱硫塔的塔顶出料口依次与第一分离器和第二分液罐相连,脱硫塔底部的轻烃组分出料口与第二分离器相连,脱硫塔底部的富胺液出料口与过滤器相连。本发明采用脱硫塔和塔入口分液罐作为两台设备分开设置,塔入口分液罐与塔为串联流程,设备间通过管线连接,管线长则投资高,循环氢脱硫塔管线压力等级高,投资占比更高。

现有脱硫塔和塔入口分液罐的设置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脱硫塔和塔入口分液罐作为两台设备分开设置;2)脱硫塔和塔入口分液罐作为两台设备重叠设置;3)脱硫塔和塔入口分液罐合并为单个设备,通过侧壁开口及外部管线连接设备的两个部分。分析后发现:方案1)管线布置灵活性最大,但占地最多,所需的连接管线最长,投资最高;方案2)设备重叠布置,节省占地,但设备重叠,制造及设计难度增加,管嘴应力大;方案3)将两个设备合并为一个设备,降低了设备制造难度,同时降低设备的投资,但仍需设备侧面连接管线,管嘴受力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设计及制造难度大,管嘴应力大,连接管线长,投资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胺液脱硫塔。

该胺液脱硫塔通过内封头将塔体分成两个部分:脱硫部分和分液部分,脱硫部分设置在胺液脱硫塔的上部,分液部分设置在胺液脱硫塔的下部,分液部分通过升气管连通脱硫部分,升气管设置在内封头上,为避免杂物沉积、确保胺液由内封头最底部流出,升气管采用偏心设置;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分别设置在分液部分下部和上封头顶部,胺液入口和胺液出口分别设置在脱硫部分上部和内封头底部。

作为改进的方案,为防止胺液流入,在所述升气管顶部设置挡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在胺液入口及气体入口上部设置破沫网。

本发明提供的胺液脱硫塔的工作原理为:

含硫气相由气体入口进入分液部分进行分液,脱除夹带的烃类,气相通过升气管进入脱硫部分,与由胺液入口进入的胺液接触脱除h2s,脱硫后的气相由气相出口离开,液相通过胺液出口离开。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将两台设备合并为一台设备的结构,即可以节省投资,避免不同设备间的应力;又可以通过升气管结构取消设备上的法兰接口以及所需的连接管线,节省装置的投资费用,尤其对于循环氢脱硫塔涉及高压设备、高压法兰、高压管线,节省的投资非常可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设备及管线投资大大降低;

2)避免了设备侧壁连接管线,节约了占地空间,使设备本体更加简洁;

3)避免了设备侧壁开口,降低了设备制造难度,提高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胺液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分液部分,3-脱硫部分,4-升气管,5-挡板,6-内封头,7-气体入口,8-气体出口,9-胺液入口,10-胺液出口,11-凝液出口,12-下封头,13-上封头,14-破沫网,15-破沫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胺液脱硫塔包括塔体1、分液部分2和脱硫部分3,内封头6将塔体1分为分液部分2和脱硫部分3,升气管4偏心设置于内封头6上,在升气管4顶部设置挡板5,升气管4连通分液部分2和脱硫部分3,脱硫部分3的上部和内封头6底部分别设置胺液入口9和胺液出口10,上封头13顶部设置气体出口8,分液部分2的下部和下封头12底部设气体入口7和凝液出口11。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含硫气相由气体入口7进入分液部分2的下半部分进行分液,脱除夹带的烃类,含硫气相通过升气管4进入脱硫部分3,与由胺液入口9进入的胺液接触脱除h2s,脱硫后的气相由胺液脱硫塔顶部的气相出口8离开,吸附h2s后的胺液由胺液出口10离开,其他凝液从下封头底部凝液出口11离开。



技术特征:

1.一种胺液脱硫塔,其特征在于:该胺液脱硫塔通过内封头将塔体分为脱硫部分和分液部分,脱硫部分设置在塔体的上部,分液部分设置在塔体的下部,分液部分通过升气管连通脱硫部分,升气管偏心设置在内封头上,塔体自上而下设有气体出口、胺液入口、胺液出口、气体入口和凝液出口,气体出口设置在上封头顶部,胺液入口设置在靠近上封头切线处,胺液出口设置在内封头底部,气体入口设置在靠近下封头切线处,凝液出口设置在下封头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胺液脱硫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气管顶部设置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胺液脱硫塔,在所述胺液入口上方设破沫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胺液脱硫塔,在所述胺液出口和气体出口之间设破沫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胺液脱硫塔,在所述胺液入口上方及胺液出口和气体出口之间设破沫网。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胺液脱硫塔。该胺液脱硫塔通过内封头将设备分成两个部分:脱硫部分和分液部分,脱硫部分设置在胺液脱硫塔的上部,分液部分设置在胺液脱硫塔的下部,分液部分通过升气管连通脱硫部分,升气管设置在内封头上,为避免杂物沉积、确保胺液由内封头最底部流出,升气管采用偏心设置;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分别设置在分液部分下部和上封头顶部,胺液入口和胺液出口分别设置在脱硫部分上部和内封头底部。本发明结构简单,避免了设备侧壁连接管线,设备及管线投资大大降低;节约了占地空间,使设备本体更加简洁,避免了设备侧壁开口,降低了设备制造难度,提高了安全系数。

技术研发人员:朱华兴;曾茜;朱凯;石磊;张国信;赵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1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