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密闭空间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0002发布日期:2020-10-28 12:2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高效密闭空间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密闭空间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各类交通工具层出不穷并愈加便利。轨道列车车厢人员密集,不仅存在车厢本身的空气污染,乘客的活动也会进一步加剧室内空气恶化。相比较居民区室内环境而言,车厢室内环境因人员密集,新风量不够等诸多因素污染更加严重。近年来,车厢室内空气质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车厢内存在一定量的扬尘,细菌,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需要通过空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目前,车厢内使用的空气处理装置多采用空调内添加处理单元的形式,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去除,这使得净化效率受车厢内空气循环的制约,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独立式车厢用空气处理装置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因为车厢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震荡、颠簸,急需特别设计防爆、防震的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高效密闭空间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模块,有效解决了车厢室内空气的高浓度污染,不受空调系统的制约,同时也解决轨道列车车厢用空气处理装置防爆防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效密闭空间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模块,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后壁上的风机、安装在外壳前壁上的进风口,外壳内部横向安装了颗粒物净化模块、光催化净化模块、臭氧净化模块、甲醛净化模块和voc净化模块,上述的每个模块至少包括一个;所述光催化净化模块为三明治结构,包括吸附板一、灯管、吸附板二,光催化剂负载到吸附板一、吸附板二上,所述吸附板一、灯管、吸附板二彼此间隔0.5-15cm;所述臭氧净化模块包括底板、催化剂层,所述底板为玻璃纤维布,所述催化剂层厚度为1-10cm。

本方案更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吸附板一、吸附板二为蜂窝活性炭板、蜂窝铝板、蜂窝状堇青石的一种。

本方案更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底板还可以是夹碳布,催化剂层喷涂计量为5-60g/m2,喷涂后的烘干温度为40-100℃。

本方案更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光催化剂为tio2、卤氧铋、氧化锌、氧化锡、二氧化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本方案更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催化剂层选用的催化剂为mno2、ceo2、coo2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方案更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甲醛净化模块由蜂窝填料板组成,蜂窝填料板内填料为吸附剂,填料厚度为1-10cm,填料颗粒大小为6-100目,蜂窝填料板的孔洞直径为填料粒径的50-90%。

本方案更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吸附剂为氨基改性活性炭。

本方案更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voc净化模块由蜂窝填料板组成,蜂窝填料板内填料为改性活性炭,填料厚度为1-10cm,填料颗粒大小为6-100目,蜂窝填料板的孔洞直径为改性活性炭粒径的50-90%。

本方案更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外壳内部各模块间距为5-20c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组装适宜数量的吸附模块进行使用,多个模块可进行串联,多个模块可自由组装、拆卸,便于拆卸清理及更换新的组件,提高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气体通过阵列分布的孔洞,能与催化剂或吸附剂充分接触,有效去除vocs、净化空气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臭氧净化模块4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壳1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为本实施例高效密闭空间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模块,包括外壳1。外壳1为四方体结构,所述外壳1内设有若干个横向滑槽,方便处理模块的安装。为实现空气的流动处理,在外壳1的前壁上设有进风口,在外壳1的后壁上设有风机。上述中的进风口进入空气流,经过处理模块的空气净化,从出风口出来。

为实现空气的净化,在外壳1内部横向安装了颗粒物净化模块2、光催化净化模块3、臭氧净化模块4、甲醛净化模块5和voc净化模块6。本实施例中的颗粒物净化模块2、光催化净化模块3、臭氧净化模块4、甲醛净化模块5和voc净化模块6各设置一个,各模块间距为20cm。在外壳1内设置了排列一致的滑槽,便于上述各个模块的插入与拔出,也便于模块的清理。

上述的颗粒物净化模块2有两层过滤网安装在框架上构成的,所述过滤网网孔在1000nm,便于对空气的初级颗粒物过滤。

上述的光催化净化模块3为三明治结构,包括吸附板一31、灯管32、吸附板二33。本实施例吸附板一31、灯管32、吸附板二33彼此间隔12cm,灯管32固定在固定板的两侧上,便于对吸附板一31、吸附板二33的照射。灯管32选用紫外光灯管。

上述中的吸附板一31、吸附板二33为蜂窝活性炭板,而光催化剂负载到吸附板一31、吸附板二33上,光催化剂具体是tio2、二氧化锆的组合。上述中的蜂窝活性炭板也可以用蜂窝铝板、蜂窝状堇青石代替。

臭氧净化模块4包括底板41、催化剂层42,所述的底板41为玻璃纤维布,催化剂层42负载到玻璃纤维布上,催化剂层42的厚度为5cm。具体的,底板可以用夹碳布替换,而催化剂层42的喷涂计量为20g/m2,喷涂后的烘干温度为80℃。臭氧净化模块4选用ceo2喷涂在玻璃纤维或夹碳布上。

上述的甲醛净化模块5由蜂窝填料板组成,蜂窝填料板内填料为改性活性炭,填料厚度为6cm,填料颗粒大小为20目,蜂窝填料板的孔洞直径为吸附剂粒径的50%,而改性活性炭为氨基改性活性炭。

上述voc净化模块6也是由蜂窝填料板组成,蜂窝填料板内填料为氨基改性活性炭,填料厚度为3cm,填料颗粒大小为15目,蜂窝填料板的孔洞直径为吸附剂粒径的75%。voc净化模块选用改性活性炭进一步净化空气中难降解的污染物。

本实施例的流动风冲进风口进入外壳1内,经过颗粒物净化模块2进行颗粒初级过滤,之后间隔20cm为光催化净化模块3,光催化净化模块3可将空气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催化剂激发电子对空气中的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经过光催化的空气流在经过甲醛净化模块5,进行甲醛净化,之后voc净化模块选用改性活性炭进一步净化空气中难降解的污染物。

本实施例模块间距、催化剂的负载和旋转、催化剂填料厚度均通过科学的验证和实验得到,对空气的净化具有良好的作用,制作的成本较低,促进了本领域的技术进步。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