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01311发布日期:2020-12-15 08:4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工件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件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靶材生产主要是采用工件移动或喷枪移动方式,采用等离子喷涂设备融化粉末通过高速焰流沉积到安装在车床上的旋转工件上,从而形成靶材。每次喷涂都只能生产一根,然后要拆卸下来重新更换工件,对于生产喷涂时间短涂层薄的靶材,浪费了大量的安装和拆卸时间,不仅效率极低,且严重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件喷涂装置,可以避免更换喷涂对象时对工件的拆卸安装,提升喷涂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工件喷涂装置,包括:

支架;

固定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环设多个第一夹具,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环设多个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分别用于夹持工件的两端,各所述工件环形盘排布在所述固定组件上;

喷涂件,所述喷涂件设在所述固定组件的一侧,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喷涂,所述固定组件转动时,各所述工件依次与所述喷涂件相对;

所述第一夹具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夹具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其中之一连接有转动电机。

上述工件喷涂装置,固定组件上通过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可以同时安装多个待喷涂的工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中任意板上可以连接转动电机转动工件,配合喷涂件对工件进行喷涂,转动固定组件可以依次将各工件对准喷涂件进行工件的喷涂,在更换喷涂对象时无需将工件拆卸再安装新的工件,大大提升了喷涂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电机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且所述转动电机上设有输出卡盘,所述输出卡盘穿设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夹具连接。每个转动电机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主控模块可以分别控制每个转动电机的启动和转速,在进行一工件喷涂时,仅与该工件对应的转动电机工作,避免电力资源的浪费。转动电机通过输出卡盘带动第二夹具转动,第二夹具与工件及第一夹具同步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板设设置有总电机,所述总电机与第二固定板同轴设置,用于带动所述固定组件转动。总电机与第二固定板同轴设置,总电机用于带动第二固定板转动,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隔尘板连接,使得固定组件整体转动,达到切换工件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总电机上设有集电环,所述集电环通过电刷与各所述转动电机电连接。集电环和电刷的设置在实现各电机电连接主控模块的同时最大程度的简化了线路分布,节省线路成本和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侧壁开设多个吸尘口,所述支架包括:架体、设在所述架体上的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上设有旋转连接头;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吸气管的一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与所述旋转连接头配合的配合接头,所述配合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气管及所述吸尘管连接。吸尘管用于吸取工件喷涂时的飞出和落下的粉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吸气管的一侧上设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头和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一夹具连接,所述冷却头穿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一夹具连通所述工件,所述冷却头上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用于向工件内输入冷却水。在进行一工件的喷涂时,对应的冷却头上的进水管和排水管的阀门开启,进水管向冷却头持续输入冷却水,冷却水进入工件内,充满工件从排水管流出,使得工件内始终充满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对工件进行喷涂冷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却头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配合接头上,所述排水管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却头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配合接头上;所述旋转连接头上设有总进水管和总出水管,所述旋转连接头与所述配合接头内部连通。总进水管连通外部水源,将冷却水通过旋转连接头输出配合接头内,配合接头将冷却水输入到开启阀门的进水管内。排水管排出的水通过配合接头流向旋转连接头,从总出水管输出,将进水管和出水管整合在配合接头上大幅度简化了管路设置,节省管路的设置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头上设有快速进气管和快速排水管,所述快速进气管用于向所述工件内输气将冷却水从所述快速排水管中排出。在完成一工件的喷涂后,排水管无法快速排净工件内的冷却水。快速进气管会通过冷却头向工件内快速填充气体,将工件内的水从快速排水管中排出,避免工件在喷涂后内部还残留冷却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环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多个隔尘板,所述隔尘板将相邻的两个工件隔开。隔尘板将各工件隔开,避免工件在喷涂时造成对其他工件的污染,同时连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件喷涂装置还包括:涂层测厚仪,所述涂层测厚仪与所述喷涂件设在所述固定组件的同一侧。涂层测厚仪上通过距离传感器实现对工件表面的喷涂厚度的检测。距离传感器可以为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涂层测厚仪实时检测自身与工件表面之间的距离,当距离达到预先设定的距离时,代表工件表面的涂层厚度达到喷涂要求,主控模块会停止向喷涂件送粉,停止对工件的喷涂。涂层测厚仪可在水平上移动,以检测工件上各位移的喷涂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底部设有滑道,所述支架在所述滑道上可沿所述固定组件的轴线方向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工件喷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工件喷涂装置的总电机和转动电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2、固定组件;3、喷涂件;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第一夹具;7、第二夹具;8、工件;9、转动电机;10、主电机;11、集电环;12、电刷;13、滑道;14、隔尘板;15、吸尘管;16、吸气管;17、旋转连接头;18、连接管;19、配合接头;20、冷却头;21、轴承;22、进水管;23、排水管;24、快速进气管;25、快速排水管;26、涂层测厚仪;27、输出卡盘;28、总进水管;29、总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工件喷涂装置,用于对工件进行喷涂。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工件喷涂装置包括:支架1、设在支架1上的固定组件2、喷涂件3、主控模块,固定组件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4上环设有多个第一夹具6,第二固定板5上环设有多个第二夹具7,第一夹具6与第二夹具7对应,用于夹持工件8,固定组件2上可同时夹持多个工件8,各工件8环形排布在固定组件2上。其中固定组件2可在支架1上转动,喷涂件3设在固定组件2的一侧,可以对与固定组件2上对应的工件8进行喷涂。本实施方式中,喷涂件3为等离子喷枪,当然,在不同的产品需求和不同的喷涂工艺下,喷涂件3也可以选择其他喷枪,主控装置控制粉末仓向喷涂件3供粉,再控制喷涂件3进行对工件8进行喷涂,喷涂完毕后,可通过转动固定组件2来切换与喷涂件3对应的工件8,固定组件2可通过人工转动或电机驱动,转动固定组件2可实现各工件8的依次喷涂,省去了工件8拆卸再安装的步骤,极大的节约了时间,提升了喷涂效率。

其中第一夹具6可转动地设在第一固定板4上,第二夹具7可转动地设置第二固定板5上,第一夹具6或第二夹具7与转动电机9相连,使得夹持的工件8可转动,便于喷涂工艺的进行。转动电机9可以设在第一固定板4或第二固定板5中任意一个上,本实施方式中,以转动电机9设在第二固定板5上为例做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电机9也可以设在第一固定板4上。转动电机9可以带动第二夹具7、工件8和第一夹具6转动,在进行工件8的喷涂时,由于喷涂件3固定,工件8的转动可使工件8表面喷涂均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支架1底部设有滑道13,支架1可在滑到上沿固定组件2的轴线方向滑动,从而带动工件8在长度方向上移动,喷涂件3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也可以在水平上移动,使得喷涂件3固定即可对工件8上的各位置进行喷涂。在进行一工件8的喷涂时,喷涂的粉末可以飞溅或落到其他工件8上,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之间还设有隔尘板14,隔尘板14将各工件8隔开,避免工件8在喷涂时造成对其他工件8的污染,同时连接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

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之间固定工件8,第二固定板5的外侧设有多个转动电机9,各转动电机9与各第二夹具7一一对应,转动电机9设有输出卡盘27,输出卡盘27穿设第二固定板5连接第二夹具7,每个转动电机9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主控模块可以分别控制每个转动电机9的启动和转速,在进行一工件8喷涂时,仅与该工件8对应的转动电机9工作,避免电力资源的浪费。转动电机9通过输出卡盘27带动第二夹具7转动,第二夹具7与工件8及第一夹具6同步转动。

第二固定板5的外侧还设有:总电机,总电机与第二固定板5同轴设置,总电机用于带动第二固定板5转动,第二固定板5与第一固定板4之间通过隔尘板14连接,使得固定组件2整体转动,达到切换工件8的目的。结合图2,总电机上设有与主控模块连接集电环11,集电环11上连接有多个电刷12,各电刷12分别与各转动电机9连接。在实现各电机电连接主控模块的同时最大程度的简化了线路分布,节省线路成本和空间。

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之间设有吸尘管15,吸尘管15与第一固定板4及第二固定板5同轴,用于吸取工件8喷涂时的飞出和落下的粉末,吸尘管15的周侧开设多个吸尘口。支架1则包括:架体和设在架体上的吸气管16,吸气管16与吸尘器连接,用于连接吸尘管15,将喷涂过程中产生的粉末吸附清洁。值得注意的是,吸尘管15设在第二固定板5和第一固定板4之间,可随固定组件2转动,而吸气管16固定在架体上;吸气管16上设有旋转连接头17,第一固定板4上设有连接管18,连接管18上设有与旋转连接头17配合的配合接头19,连接管18一端与吸气管1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吸尘管15固定连接,连接管18实现了吸气管16与吸尘管15的连通,且同时使吸气管16与吸尘管15可相对转动。

在进行工件8喷涂时,工件8需进行冷却以保证喷涂效果,提升喷涂效率。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板4靠近吸气管16的一侧上设有冷却组件,工件8均为中空设置,冷却组件可以向工件8内输入冷却水对工件8进行降温。冷却组件包括:冷却头20和设在第一固定板4上的轴承21,轴承21与第一夹具6连接,第一夹具6中空,冷却头20穿过轴承21和第一夹具6连通工件8,第一夹具6与轴承21连接,使得第一夹具6可以与第一固定板4相对转动,在进行一工件8的喷涂时,工件8、第一夹具6和第二夹具7转动,冷却头20与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固定。

冷却头20上连接头进水管22和排水管23,进水管22和排水管23上均设有阀门,阀门可为手动阀门或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电动阀门,本实施方式中以电动阀门为例,不做具体限定。在进行一工件8的喷涂时,对应的冷却头20上的进水管22和排水管23的阀门开启,进水管22向冷却头20持续输入冷却水,冷却水进入工件8内,充满工件8从排水管23流出,使得工件8内始终充满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对工件8进行喷涂冷却。

进水管22一端连接在冷却头20上,另一端连接在配合接头19上,排水管23一端连接在冷却头20上,另一端连接在配合接头19上;旋转连接头17上设有总进水管28和总出水管29,旋转连接头17与配合接头19内部连通。总进水管28连通外部水源,将冷却水通过旋转连接头17输出配合接头19内,配合接头19将冷却水输入到开启阀门的进水管22内。排水管23排出的水通过配合接头19流向旋转连接头17,从总出水管29输出,将进水管22和出水管整合在配合接头19上大幅度简化了管路设置,节省管路的设置空间。

在完成一工件8的喷涂后,排水管23无法快速排净工件8内的冷却水。冷却头20上还设有快速进气管24和快速排水管25,快速进气管24和快速排水管25上均设有与主控模块连接的电动阀门,在完成工件8的喷涂后,主控模块关闭对应的冷却头20上的进水管22和排水管23的阀门,开启快速进气管24和快速排水管25的电动阀门,快速进气管24会通过冷却头20向工件8内快速填充气体,将工件8内的水从快速排水管25中排出,避免工件8在喷涂后内部还残留冷却水。各冷却头20上的快速进气管24连接总出气装置,各冷却头20上的快速排水管25连接总排水箱,大幅度的节省充气和排水的成本和空间,主控模块在一工件8完成喷涂后开启对应的冷却头20上的快速进气管24和快速排水管25进行快速排水。

工件8喷涂装置还包括:涂层测厚仪26,涂层测厚仪26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涂层测厚仪26与喷涂件3设在固定组件2的同一侧,涂层测厚仪26用于在喷涂件3对工件8进行喷涂时实时对工件8表面的喷涂厚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主控模块。涂层测厚仪26上通过距离传感器实现对工件8表面的喷涂厚度的检测。距离传感器可以为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涂层测厚仪26实时检测自身与工件8表面之间的距离,当距离达到预先设定的距离时,代表工件8表面的涂层厚度达到喷涂要求,主控模块会停止向喷涂件3送粉,停止对工件8的喷涂。涂层测厚仪26可在水平上移动,以检测工件8上各位移的喷涂厚度。

工件8喷涂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主控模块,控制面板供人工操作,工人可通过控制面板开启各转动电机9、电动阀门、吸气管16,也可以设置冷却水的流量以及转动电机9的转速,使喷涂效率达到最高,同时便于在喷涂现场及时修正错误,提升工件8喷涂的合格率。

在对工件8进行喷涂时,首先将多个工件8的两端分别用第一夹具6和第二夹具7各自安装好,第一夹具6冷却组件的轴承21连接,第二夹具7与输出卡盘27连接,将一工件8与喷涂件3相对应。主控模块打开该工件8对应的冷却头20上的进水管22和出水管的阀门,将冷却水通入到工件8内循环,设置好水的冷却温度参数,连接好吸气管16并启动除尘。调整喷涂件3与工件8的距离至最佳喷涂距离,在控制面板上设置与该工件8对应的转动电机9的旋转参数,设置喷涂长度和移动速度并启动。转动电机9通过第二夹具7带动工件8旋转。主控模块开启等离子喷枪,使等离子喷枪达到融化所需要的功率工艺参数,可以进行喷涂,通过供粉仓设将粉末输送到喷涂件3内,粉末经过喷涂件3出来的火焰瞬间融化然后经过自动化控制喷涂件3往复移动涂层沉积到工件8上形成涂层,喷涂出来的未融化粉末或粉尘通过工件8后的吸尘管15吸附,经过吸气管16吸入到除尘器中过滤。当涂层测厚仪26检测到工件8表面的厚度达到产品需要的设定厚度时,报警并在控制面板上显示,此时主控模块会发送指令给喷涂件3停止喷涂,并控制供粉仓停止送粉。主控模块发送指令给主电机10,使主电机10旋转到下一个工件8的角度,重复开始喷涂。在喷涂下一工件8时,关闭上一工件8对应的冷却头20的进水管22和出水管上的电动阀门,开启快速进气管24和快速排水管25的阀门,压缩空气进入到工件8管道内将冷却水排出,速进气管和快速排水管25的阀门。依次完成各工件8的喷涂后,控制喷涂件3停止喷涂,关闭吸气管16和所有进水管22、排水管23、快速进气管24和快速排水管25,将各工件8从固定组件2上拆卸下来,完成多个工件8的喷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