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8873发布日期:2020-11-20 10:4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起泡装置。



背景技术:

有鉴于近代工业的快速成长,很多人类受惠于所谓的经济物质文明,然而在工业成长的生产工艺中,往往很多数企业以经济利益为主,而忽视了企业在工业工艺中对于大自然环境维护所需肩负的责任,也有很多企业在工业排废的处理过程中虽然很尽心尽力,但往往不得其正确方法,而得不到完善的结果。

工业生产过程中,常会用到燃煤及生物质的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导热油锅炉等设备,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如果这些生成的烟气如果不经过处理便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但现有的除尘净化处理设备存在对烟气处理效率低,烟气净化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泡装置,解决了现有烟气除尘设备净化效率低,烟气净化不彻底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起泡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起泡盘,起泡盘上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细孔;起泡盘为密封的双层中空结构且其中空层铺设有用于供气的压缩空气管,压缩空气管面向起泡盘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多个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起泡盘上方架设有圆弧形漏斗,圆弧形漏斗与起泡盘同轴心布置;圆弧形漏斗底端开口对应的汽泡盘上表面为不开孔的实平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起泡盘中空层通过扁形条沿起泡盘上表面实平面边缘对应位置将起泡盘中空层密封隔开。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起泡盘侧面通过扁形条封边密封。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扁形条上下两端通过螺钉与起泡盘密封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扁形条与起泡盘上下面连接处铺设有防漏垫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圆弧形漏斗通过l形支撑脚架设在起泡盘上方,l形支撑脚竖边上端与圆弧形漏斗地面焊接固定,l形支撑脚横边通过螺钉固定在起泡盘实平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压缩空气管由两条u形管组合构成,u形管两端开口安装有与用于与供气设备对接的进气管头,进气管头从起泡盘侧边伸出,进气管头与起泡盘侧边连接处通过密封结构密封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密封结构包括进气管头尾端所设台阶,进气管头的台阶前部设有螺纹连接部;进气管头通过起泡盘侧边开设通孔伸出,再通过在螺纹连接部上旋紧螺帽利用防漏气垫片与台阶夹持锁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此起泡盘结构与喷淋塔内喷淋机构配合对烟气进行除尘净化,通过起泡盘产生汽泡对烟气杂质进行吸附,进一步提升了烟气除尘设备的净化效率,解决了净化不彻底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操作,对烟气除尘净化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起泡盘俯视图。

图4为起泡盘俯视图(去除起泡盘上面板)

图5为图4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喷淋塔中装配示意图。

图7为现有喷淋塔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圆弧形漏斗,2l形支撑脚,3起泡盘,4进气管头,5细孔,6扁形条,7压缩空气管,8气孔,9台阶,10螺帽,11喷淋机构,12喷淋塔,13弯头,14起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1:

参见图1~7,一种起泡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起泡盘3,起泡盘3上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细孔5;起泡盘3为密封的双层中空结构且其中空层铺设有用于供气的压缩空气管7,压缩空气管7面向起泡盘3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多个气孔8。

起泡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以适量压缩气体通入压缩空气管7,利用起泡盘3上表面细孔5,将适量压力气体打入起泡仓(起泡仓是指起泡盘3的中空夹层空间)。压力气体从细孔5往外串流时,可将细孔5上附着的具有适当粘度及表面张力的起泡液往外吹送而形成气泡,汽泡往上飘升与汽泡仓内的烟气相遇,利用汽泡表面积大和具有粘度的特点吸附烟气中杂质。汽泡吸收一定量杂质后,烟气中所含的杂质会破坏气泡表面张力,导致气泡破裂,瞬间破裂的气泡因为是具有粘度的液体,会同时沾附杂质,令杂质湿度加大,比重加大而下沉。此时因为湿度的原因,还可对烟气进行降温。

也有部分气泡会沾附杂质或包覆杂质而不破裂,继续往上飘。且如图6所示,起泡装置14一般是安装在喷淋塔12内对烟气进行吸附除尘。由于喷淋机构11的存在,继续上飘的汽泡最终会经上方的喷淋机构11的喷淋水喷洒而破裂下沉。下沉的起泡液和喷淋落下的喷淋液部分会粘附在起泡盘3上,其余部分会落入蓄水槽内,起泡盘3上粘附的起泡液经继续供气起泡而循环作用,从而达成烟气杂质溶于水的净化除尘功能。在此循环过程中,可通过向喷淋水中添加起泡剂实现利用喷淋机构11持续循环地向起泡装置14提供起泡液。此外,可依现状所需适当调整起泡液添加和压缩空气的供气量大小,从而满足烟气净化需求。

其中对于起泡液的选用,比如市场上常用之椰子油起泡剂,便是良好的起泡材料。但由于椰子油起泡剂在酸性环境中会形成有害物质亚硝胺,故需要要谨慎使用,如使用椰子油起泡剂应随时监测起泡液的ph值使其保持在6.5~7的范围内以避免生成亚硝胺。

进一步的,起泡盘3上方架设有圆弧形漏斗1,圆弧形漏斗1与起泡盘3同轴心布置;圆弧形漏斗1底端开口对应的汽泡盘上表面为不开孔的实平面。

如图7所示,现有的喷淋塔12其进气口会设置弯头13从而引导进入喷淋塔12内的烟气竖直向下排放。这样做的目的是,烟气向下排放与塔底接触碰撞,烟气中部分颗粒杂质会由于碰撞失速从而沉降在塔底;另外,由于烟气一般是依靠风机等设备抽入喷淋塔12内,其速度过快时会导致其快速通过喷淋塔12的排气口排出,使得喷淋塔12的喷淋机构11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其进行喷淋操作,烟气与塔底碰撞会导致烟气失速使其减速,从而让烟气能够慢慢通过喷淋塔12净化处理后排出。

圆弧形漏斗1的作用是当进入喷淋塔12的烟气向下冲时,部分因圆弧形漏斗1的凹圆弧面,烟气自然顺着弧度向上冲,使其更好分散开,以便于与上升的气泡接触而被破裂的汽泡包覆沉淀溶解于水中。剩余部分从圆弧形漏斗1底端开口向下并与汽泡盘上表面为不开孔的实平面碰撞后沿圆弧形漏斗1的凸圆弧面向上,烟气上升过程可带动汽泡一齐上升,从而为汽泡提供上升浮力。实平面是由于进入喷淋塔12内的烟气初速较大,如果圆弧形漏斗1底端开口对应的起泡盘3上有细孔5,其汽泡会被烟气直接冲破,影响起泡效果。但是烟气被实平面降速后便不会直接冲破汽泡,从而能带动汽泡上升。

更进一步的,起泡盘3中空层通过扁形条6沿起泡盘3上表面实平面边缘对应位置将起泡盘3中空层密封隔开。由于实平面上并没有用于起泡的细孔5,利用第一扁形条6将其与区域部分中空层分隔,从而减少供气面积,增强供气效率。起泡盘3侧面亦通过扁形条6封边密封。

优选的,扁形条6上下两端通过螺钉与起泡盘3密封连接。在实际生产中,扁形条6与起泡盘3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等多种方式,但是为了方便对起泡盘3进行检修,可在扁形条6上下两端设置螺孔,起泡盘3与其对应位置亦设有螺孔,然后利用螺钉锁紧使扁形条6与起泡盘3密封连接,这样可以方便在后期维护时对起泡盘3进行拆卸。且为了增强连接效果,可在扁形条6与起泡盘3上下面连接处设有防漏垫片。利用防漏垫片确保起泡盘3夹层的密封性。保证起泡效果。

更进一步的,圆弧形漏斗1通过l形支撑脚2架设在起泡盘3上方,l形支撑脚2竖边上端与圆弧形漏斗1地面焊接固定,l形支撑脚2横边通过螺钉固定在起泡盘3实平面上,利用l形支撑脚2能更方便的架设圆弧形漏斗1。l形支撑脚2安装在起泡盘3实平面上,由于实平面并不承担起泡效果,不要求其中空层密封,所以方便用于安装l形支撑脚2,因为即使安装时破坏了实平面对应中空层的密封性也不会影响起泡装置14的起泡效果。

实施例2:

参见图1~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压缩空气管7由两条u形管组合构成,u形管两端开口安装有与用于与供气设备对接的进气管头4,进气管头4从起泡盘3侧边伸出,进气管头4与起泡盘3侧边连接处通过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利用u形管结构使压缩空气管7能够尽可能均匀分布在起泡盘3夹层内,使得压缩空气管7能够供气均匀。

进一步的,密封结构包括进气管头4尾端所设台阶9,进气管头4的台阶9前部设有螺纹连接部;进气管头4通过起泡盘3侧边开设通孔伸出,再通过在螺纹连接部上旋紧螺帽10利用防漏气垫片与台阶9夹持锁紧。防漏气垫片为橡胶结构,其被螺母压紧时会发生形变使其贴合起泡盘3侧边,从而密封侧边间隙,从而避免进气管头4与起泡盘3安装连接处泄漏。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