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25803发布日期:2021-04-27 15:5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厨余垃圾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厨余垃圾研磨装置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余垃圾研磨装置,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3.

背景技术:

4.厨余垃圾(kitchen waste)是指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瓜果皮等易腐有机垃圾,具有含水率高、盐分和油脂含量高等特点,不适于采用填埋或焚烧处置。厨余垃圾非法收集和回收利用会对环境和居民健康产生威胁。对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可以减少进入填埋场的有机物的量,减少臭气和垃圾渗滤液的产生,也可以避免水分过多对垃圾焚烧处理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了对设备的腐蚀。
5.现有的厨余垃圾主要通过研磨装置粉碎以后再输送到回收系统中,这种方法提高了厨余垃圾的回收效率,现有的厨余垃圾研磨装置研磨效果较差,不能将厨余垃圾研磨的彻底,导致会有大块的厨余垃圾堵塞研磨装置,给用户带来一定的不便,针对上述问题,行业中需要一种新型结构的厨余垃圾研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研磨装置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厨余垃圾研磨装置,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厨余垃圾研磨装置,包括内部中空且呈椭圆形结构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研磨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底部的过滤结构,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有圆弧形结构,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分别设置有盖板,所述研磨结构包括内部中空且呈长方体结构的研磨框架,所述研磨框架的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压辊结构、第二压辊结构和第三压辊结构,所述第一压辊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在一起的第一压辊,所述第二压辊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在一起的第二压辊,所述第三压辊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在一起的第三压辊。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以及第三压辊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压辊齿,所述第二压辊上的压辊齿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一压辊上的压辊齿的分布密度,所述第三压辊上的压辊齿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二压辊上的压辊齿的分布密度。
10.作为优选,所述研磨框架的侧边还设置有多个研磨电机,所述研磨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压辊结构、第二压辊结构和第三压辊结构转动。
11.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过滤框,所述过滤框的侧边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侧边设置有抽拉把手。
12.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观察窗。
13.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定位凹槽。
14.作为优选,所述研磨电机通过电机架安装于所述研磨框架上。
15.作为优选,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通过进料口将送入厨余垃圾,通过第一压辊结构、第二压辊结构和第三压辊结构对厨余垃圾进行研磨,通过多层研磨能够将厨余垃圾磨的更细,通过过滤结构将大块垃圾接住,防止堵塞下游设备,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方便,研磨效果好。
17.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壳体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研磨结构的主视图。
22.图4是研磨结构的左视图。
23.图5是研磨结构的俯视图。
24.图6是过滤结构的示意图。
25.图中:壳体1;进料口101;出料口102;观察窗103;研磨结构2;过滤结构3;过滤框301;矩形凹槽302;过滤网303;抽拉把手304;盖板4;定位凹槽401;研磨框架5;研磨电机501;电机架502;第一压辊6;第二压辊7;第三压辊8;压辊齿9。
26.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厨余垃圾研磨装置,包括内部中空且呈椭圆形结构的壳体1、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研磨结构2、安装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过滤结构3,所述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圆弧形结构,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01和出料口102,所述进料口101和出料口102上分别设置有盖板4,所述研磨结构2包括内部中空且呈长方体结构的研磨框架5,所述研磨框架5的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压辊结构、第二压辊结构和第三压辊结构,所述第一压辊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在一起的第一压辊6,所述第二压辊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在一起的第二压辊7,所述第三压辊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在一起的第三压辊8。
28.为了能够实现研磨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辊6和第二压辊7以及第三压辊8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压辊齿9,所述第二压辊7上的压辊齿9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一压辊6上的压辊齿9的分布密度,所述第三压辊8上的压辊齿9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二压辊7上的压辊齿9的分布密度。
29.如图3所示,所述研磨框架5的侧边还设置有多个研磨电机501,所述研磨电机501带动所述第一压辊结构、第二压辊结构和第三压辊结构转动。
30.如图6所示,所述过滤结构3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过滤框301,所述过滤框301的侧边设置有矩形凹槽302,所述矩形凹槽302上设置有过滤网303,所述过滤网303的侧边设置有抽拉把手304。
31.为了方便观察和清理,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观察窗103。
32.为了方便定位,进一步地,所述盖板4上设置有定位凹槽401。
33.为了实现所述研磨电机501通过电机架502安装于所述研磨框架5上。
34.为了实现固定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盖板4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
35.使用前,设置研磨框架5,将两个第一压辊6、两个第二压辊7和两个第三压辊8分别
安装到研磨框架5中形成研磨结构2,将两个第一压辊6、两个第二压辊7和两个第三压辊8相互啮合到一起,在研磨框架5的侧边设置有多个研磨电机501,通过电机架502将研磨电机501固定到研磨框架5上,将研磨电机5分别连接到第一压辊6、第二压辊7和第三压辊8上,这样就通过研磨电机5分别带动第一压辊6、第二压辊7和第三压辊8转动。
36.然后将装配好的研磨结构2放置到壳体1中,将盖板4分别放置到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通过盖板4上的定位凹槽401将研磨结构2固定住即可。
37.使用时,将厨余垃圾从进料口101放进到壳体1中,启动研磨电机501,研磨电机501带动第一压辊6、第二压辊7和第三压辊8转动,厨余垃圾首先落到第一压辊6上,第一压辊6上的压辊齿9分布密度较稀,适合研磨体积较大的厨余垃圾,当厨余垃圾经过第一压辊6研磨后,经过第一次研磨后的厨余垃圾会落到第二压辊7,第二压辊7上压辊齿9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一压辊6,这时第二压辊7会将第一次研磨后的厨余垃圾继续研磨形成颗粒更细的二次厨余垃圾,二次厨余垃圾经过研磨后会落到第三压辊8上,第三压辊8上的压辊齿9的分布密度比第二压辊7上的压辊齿9的分布密度更大,这时通过第三压辊8将二次厨余垃圾研磨的更加细小形成第三次厨余垃圾,第三次厨余垃圾会落到过滤结构3上的过滤网303上,这时第三次厨余垃圾会经过滤网303的过滤落到设定的地方上,如果还有没被研磨的大块垃圾就会落到过滤网303上,这时就需要定时清理,清理的时候通过抽拉把手304将过滤网303抽出并将垃圾清理干净即可,防止大块的未被研磨的垃圾堵塞下游处理设备。
38.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