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尾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7562发布日期:2021-02-20 19:5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尾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尾气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尾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内的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主要的成分有粉尘、so2、氮氧化物等,若废气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
[0003]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388637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炉尾气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池,所述锅炉通过管道和过滤池连接,所述管道出口位于过滤网下方处于过滤池边缘处,所述过滤池上侧段装设有过滤水进口,过滤池下端装设有过滤水出口,所述过滤池侧面安装有圆环形的外层水箱,所述过滤池上方安装有过滤尾气出口。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气体从管道出口流出后,进入到过滤池内的溶液,然后即从过滤尾气出口溢出,气体仅仅通过过滤池内溶液一层过滤,对气体内粉尘的除去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尾气过滤装置,其优点是:除粉尘效果好。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锅炉尾气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池,过滤池与锅炉之间连通有管道,所述过滤池设置有循环组件,循环组件包括循环管和循环泵,循环管从靠近过滤池底部的位置开始延伸至过滤池的顶部位置,过滤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布板,均布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均布孔,均布板位于循环管顶部出口的下方,过滤池的顶部连通有尾气出口。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尾气从管道进入到过滤池内后,首先进入过滤池内的液体内,气体内的粉尘等进入到水中,之后气体向上移动而离开过滤池内的液面,然后循环泵启动,循环泵使得过滤池内的液体沿着循环管向上流动到循环管的顶部,之后从循环管顶部的出口向下喷洒,向上移动的气体与向下喷洒的液体形成逆流,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气体中夹带的粉尘能够进一步转移到液体中,提高了除粉尘效果;并使过滤池内的液体能够循环使用。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管靠近过滤池底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对循环管起到过滤作用,避免了循环管的堵塞。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均布板和过滤池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缓冲板位于循环管顶部出口的下方。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管顶部的水流出后,落到缓冲板上,缓冲板对其起到一定的阻挡缓冲作用,使水流刚落到缓冲板上时,少部分水从通孔流出,大部分水被缓冲板
阻挡而不能流下,水流在缓冲板上均匀分布后,与缓冲板的接触面积变大,水流从更多数目的通孔内较快的流出,从而使得落到均布板上的水流更为均匀。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与均布孔竖直方向上相交错设置。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通孔流出的水会直接掉落在均布板上,然后水流在均布板上流动均布后,才从均布孔流出,进一步提高了水从均布板流出的均匀程度。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池底部位置的两端连通有进液管和出液管。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出液管,过滤池内的水即可流出,打开进液管且关闭出液管,过滤池内即进入水,使过滤池内水的更换较为便利。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液管连通有进水泵,出液管连通有出水泵。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泵打开和出水泵打开,使得过滤池内,进水和出水同时进行,使得过滤池内液体更换时,可持续进行对尾气的过滤,且使过滤池内水的更换较为便利。
[001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道插入过滤池内的端部连接有扩口部,扩口部向下呈扩口状,扩口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分散板,分散板上开设有均匀的分散孔。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气从管道流出后,进入到扩口部,并在扩口部分散开,然后从分散孔均匀分散的的进入到过滤池内的液体中,使得尾气能够与过滤池内的液体更为均匀的接触,提高了尾气中粉尘的的除去效果。
[002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池的外部设置有外层水箱,过滤池与外层水箱之间固定连接有从上到下呈螺旋形分布的引导板,外层水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水口,外层水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水口。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到外层水箱后,被引导板限位,然后从上向下绕过滤池的外部呈螺旋形向下移动,直到从出水口流出,而管口流出的尾气在过滤池内向上流动,冷却水与尾气形成逆流,使得尾气被冷却的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对尾气中热量的回收率。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4]
1.通过设置循环组件,提高了除粉尘效果,并使过滤池内的液体能够循环使用;
[0025]
2.通过设置过滤网,避免了循环管堵塞;
[0026]
3.通过设置扩口部和分散板,提高了尾气中粉尘的的除去效果。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过滤池的剖视图。
[0029]
图中,1、锅炉;
[0030]
2、过滤池;21、管道;211、扩口部;212、分散板;213、分散孔;22、尾气出口;23、均布板;231、均布孔;24、缓冲板;241、通孔;25、进液管;251、进水泵;26、出液管;261、出水泵;
[0031]
3、循环组件;31、循环管;311、过滤网;32、循环泵;
[0032]
4、外层水箱;41、引导板;42、进水口;43、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锅炉尾气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池2,过滤池2与锅炉1之间连通有管道21,过滤池2的顶部连通有尾气出口22,过滤池2内盛有液体,液体可为水,也可为碱性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过滤池2设置有循环组件3,使得过滤池2内的溶液能够从过滤池2的顶部向下喷淋,当管道21内的气体进入过滤池2内后,首先与过滤池2内的液体接触,然后向上移动与下下喷淋的液体形成逆流进一步增大了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气体中的粉尘能够进一步转移到液体中,提高了除粉尘效果。
[0035]
参照图1和图2,循环组件3包括循环管31和循环泵32,循环管31从靠近过滤池2底部的位置开始延伸至过滤池2的顶部位置,过滤池2的顶部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缓冲板24和均布板23,缓冲板24位于循环管31顶部出口的下方,缓冲板24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241,均布板23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均布孔231,通孔241与均布孔231竖直方向上相交错设置,循环管31靠近过滤池2底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11,循环管31靠近过滤池2底部的端部开口竖直向下,过滤网311散水平设置。
[0036]
参照图1和图2,过滤池2底部位置的两端连通有进液管25和出液管26,进液管25连通有进水泵251,出液管26连通有出水泵261。
[0037]
参照图1和图2,管道21插入过滤池2内的端部连接有扩口部211,扩口部211向下呈扩口状,扩口部2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分散板212,靠近过滤池2的底部,且位于过滤池2内液体的液面以下,分散板212上开设有均匀的分散孔213,提高了尾气与过滤池2内液体的接触面积。
[0038]
参照图1和图2,过滤池2的外部设置有外层水箱4,过滤池2与外层水箱4之间固定连接有从上到下呈螺旋形分布的引导板41,外层水箱4的顶部连通有进水口42,外层水箱4的底部连通有出水口43,冷却水从进水口42流入,从出水口43流出,对尾气内的热量进行回收。
[0039]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循环泵32启动,尾气从管道21流出后,进入到扩口部211,并在扩口部211分散开,然后从分散孔213均匀分散的进入到过滤池2内的液体中,增大了尾气与过滤池2内液体的接触面积,气体内的粉尘等进入到水中,然后气体向上移动而离开过滤池2内的液面,循环泵32使得过滤池2内的液体沿着循环管31向上流动到循环管31的顶部,之后从循环管31顶部的出口向下流动,液体首先落到缓冲板24上,在缓冲板24上进行分散后,较为均匀的落到均布板23上,最后从均布孔231喷出,与向上移动的尾气形成逆流,最后尾气向上从尾气出口22流出,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气体中夹带的粉尘能够进一步转移到液体中,提高了除粉尘效果。
[0040]
同时,冷却水从进水口42进入到外层水箱4后,沿着引导板41并绕过滤池2的外部呈螺旋形向下移动,直到从出水口43流出,冷却水与尾气形成逆流,尾气被冷却的效果更好。
[0041]
更换过滤池2内的液体时,打开进水泵251和出水泵261,过滤池2内,进水和出水同时进行,达到了更换液体时也能够同步对尾气进行过滤的效果。
[004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