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7543发布日期:2021-02-20 19:5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vocs,它是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缩写,挥发性有机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在常温下,沸点50℃至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在我国,vocs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pa且具有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
[0003]
现在vocs废气的主流方法有燃烧法、生物分解法、光解净化法和低温等离子分解法等方法,燃烧法又可分为直接氧化燃烧和催化燃烧,例如rto蓄热式焚烧法,是通过800-1000℃的高温进行氧化分解vocs废气,虽然处理效果较好,但能耗高、对设备要求高、运营成本高、安全系数低;生物分解法是利用微生物将vocs废气降解为低害物质,但该技术处理量小、周期长、效果差,不适合实际应用;光解净化法是采用高能的uv紫外线裂解vocs废气,但实践表明该技术不成熟,没有明确的治理效果;低温等离子分解法的原理是通过外电场将气体电离,生成高氧化性的自由基进行气态氧化反应,从而将vocs废气分解为低害或无害物质,但该技术存在臭氧排放问题,且能量较低,只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vocs废气,对集中处理的高浓度工业vocs废气净化效果较差。
[0004]
因此,如何设计一款能耗低,运营成本低,且净化效果好的vocs废气处理系统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
[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包括:
[0008]
水洗箱,所述水洗箱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插入至水洗箱底部,所述水洗箱上设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位于所述水洗箱顶部,所述水洗箱内设有搅拌装置;
[0009]
过滤仓,所述过滤仓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仓与所述水洗箱之间设有水管,所述过滤仓底部连接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主水管上设有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
[0010]
第一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填料仓与第一气泡仓,所述第一填料仓与所述第一气泡仓之间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填料仓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填料仓内设置第一填料装置,所述第一气泡仓内设有第一气泡发生装置,所述第一气泡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一支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气泡仓内上设有第二出气管;
[0011]
第二处理装置,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包括第二填料仓与第二气泡仓,所述第二填料仓与所述第二气泡仓之间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填料仓与所述第二出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填料仓内设置第二填料装置,所述第二气泡仓内设有第二气泡发生装置,所述第二气
泡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二支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气泡仓上设有第三出气管;
[0012]
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泡仓底部的第三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气泡仓底部的第四支管,所述第三支管与所述第四支管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有第二水泵,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洗箱相连接;
[0013]
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上设有第一输气管与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与所述第一气泡发生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与所述第二气泡发生装置相连接。
[0014]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洗箱底部的动力仓,所述动力仓内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上设有主动轴,所述动力仓内还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贯穿至水洗箱内,所述主动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轴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上套设有链条,所述从动轴上位于水洗箱内设有搅拌叶片。当设备进行工作时,启动电动机,带动主动轴转动,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从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的转动将搅动水洗箱内的液体,使废气与液体充分接触,有效的将废气中的可黏附于水的物质去除。
[0015]
优选的,所述第三出气管上设有除沫装置,所述除沫装置的另一端设有抽风机。废气经过气泡发生装置的处理后,气体将夹带液体液滴,除沫装置可以有效将夹带的液体滴液去除。
[0016]
优选的,所述除沫装置内置丝网除沫器,所述丝网除沫器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通过将丝网除沫器倾斜设置,可以加大气体与丝网除沫器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去除夹带的液体滴液的质量。
[0017]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泡发生装置为微米气泡发生器,所述第二气泡发生装置为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微米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直径在十到几十微米的气泡叫做微米气泡,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直径在十微米左右到数百纳米之间,废气首先经过微米气泡发生器进行初步处理,能将大部分有害物质处理完,然后在经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后,能基本将有害物质处理干净。
[0018]
优选的,所述微米气泡发生器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均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输气管以及所述第二输气管相连接的集气板,所述集气板上设有多个输气支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支管以及所述第二支管相连接的集液板,所述集液板上设有多个输液支管,所述多个输气支管与所述多个输液支管一一相对应连接,构成多个出气泡口。通过设置多个出气泡口,使气泡仓内产生的气泡更多,使废气与气泡能有效的接触,提高了废气处理的质量。
[0019]
优选的,所述过滤仓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水管位于所述过滤板的上方,所述主水管位于所述过滤板的下方。由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有液体的损耗,因此,通过在过滤仓上设置进水口,能对整个设备补充液体。
[0020]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
在本实用新型中,vocs废气首先通过进气管进入到水洗箱内,水洗箱的液体将废气中大部分可黏附于水的物质(如漆雾)黏附于水上,然后通过第一出气管进入到第一处理装置内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废气再通过第二出气管进入到第二处理装置内进行完全处理,处理完的废气将达到排放标准,从第三出气管处排出,同时,经过第一处理装置与第二处理装置的液体从回流管重新回流至水洗箱内,使液体能够循环利用,并且该装置通过填料仓与气泡发生装置处理vocs废气,安全性能高,运营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洗箱与过滤仓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位本实用新型第一处理装置与第二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标记:1-水洗箱,2-进气管,3-第一出气管,4-过滤仓,5-过滤板,6-水管,7-主水管,8-第一水泵,9-第一支管,10-第二支管,11-第一处理装置,12-第一填料仓,13-第一气泡仓,14-第一通道,15-第一气泡发生装置,16-第二出气管,17-第二处理装置,18-第二填料仓,19-第二气泡仓,20-第二通道,21-第二气泡发生装置,22-第三出气管,23-第三支管,24-第四支管,25-回流管,26-第二水泵,27-供气装置,28-第一输气管,29-第二输气管,30-动力仓,31-电动机,32-主动轴,33-从动轴,34-主动齿轮,35-从动齿轮,36-链条,37-搅拌叶片,38-除沫装置,39-抽风机,40-丝网除沫器,41-集气板,42-输气支管,43-集液板,44-输液支管,45-出气泡口,46-进水口,47-第一填料装置,48-第二填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8]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0]
如图1-3所示,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包括:
[0031]
水洗箱1,水洗箱1上设有进气管2,进气管2插入至水洗箱1底部,水洗箱1上设有第一出气管3,第一出气管3位于水洗箱1顶部,水洗箱1内设有搅拌装置;
[0032]
过滤仓4,过滤仓4内设有过滤板5,过滤仓4与水洗箱1之间设有水管6,过滤仓4底部连接有主水管7,主水管7上设有第一水泵8,主水管7上设有第一支管9与第二支管10;
[0033]
第一处理装置11,第一处理装置11包括第一填料仓12与第一气泡仓13,第一填料仓12与第一气泡仓13之间设有第一通道14,第一填料仓12与第一出气管3相连接,第一填料仓12内设置第一填料装置47,第一气泡仓13内设有第一气泡发生装置15,第一气泡发生装置15与第一支管9相连接,第一气泡仓13内上设有第二出气管16;
[0034]
第二处理装置17,第二处理装置17包括第二填料仓18与第二气泡仓19,第二填料仓18与第二气泡仓19之间设有第二通道20,第二填料仓18与第二出气管16相连接,第二填料仓18内设置第二填料装置48,第二气泡仓19内设有第二气泡发生装置21,第二气泡发生装置21与第二支管10相连接,第二气泡仓19上设有第三出气管22;
[0035]
回流装置,回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气泡仓13底部的第三支管23,以及设置在第二气泡仓19底部的第四支管24,第三支管23与第四支管24连接有回流管25,回流管25上设有第二水泵26,回流管25的另一端与水洗箱1相连接;
[0036]
供气装置27,供气装置27上设有第一输气管28与第二输气管29,第一输气管28与第一气泡发生装置15相连接,第二输气管29与第二气泡发生装置21相连接。
[0037]
在本实施例中,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水洗箱1底部的动力仓30,动力仓30内设有电动机31,电动机31上设有主动轴32,动力仓30内还设有从动轴33,从动轴33贯穿至水洗箱1内,主动轴32上设有主动齿轮34,从动轴33上设有从动齿轮35,主动齿轮34与从动齿轮35上套设有链条36,从动轴33上位于水洗箱1内设有搅拌叶片37。当设备进行工作时,启动电动机31,带动主动轴32转动,通过链条36带动从动齿轮35转动,从而使从动轴33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37转动,搅拌叶片37的转动将搅动水洗箱1内的液体,使废气与液体充分接触,有效的将废气中的可黏附于水的物质去除。
[0038]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出气管22上设有除沫装置38,除沫装置38的另一端设有抽风机39。废气经过气泡发生装置的处理后,气体将夹带液体液滴,除沫装置38可以有效将夹带的液体滴液去除。
[0039]
在本实施例中,除沫装置38内置丝网除沫器40,丝网除沫器40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通过将丝网除沫器40倾斜设置,可以加大气体与丝网除沫器40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去除夹带的液体滴液的质量。
[004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泡发生装置15为微米气泡发生器,第二气泡发生装置21为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微米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直径在十到几十微米的气泡叫做微米气泡,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直径在十微米左右到数百纳米之间,废气首先经过微米气泡发生器进行初步处理,能将大部分有害物质处理完,然后在经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后,能基本将有害物质处理干净。
[0041]
在本实施例中,微米气泡发生器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均包括,分别与第一输气管28以及第二输气管29相连接的集气板41,集气板41上设有多个输气支管42;分别与第一支管9以及第二支管10相连接的集液板43,集液板43上设有多个输液支管44,多个输气支管42与多个输液支管44一一相对应连接,构成多个出气泡口45。通过设置多个出气泡口45,使气泡仓内产生的气泡更多,使废气与气泡能有效的接触,提高了废气处理的质量。
[0042]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仓4上设有进水口46,水管6位于过滤板5的上方,主水管7位于过滤板5的下方。由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有液体的损耗,因此,通过在过滤仓4上设置进水口46,能对整个设备补充液体。
[0043]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进气管2将vocs废气导入到水洗箱1底部,同时启动电动机31,带动主动轴32转动,通过链条36带动从动齿轮35转动,从而使从动轴33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37转动,搅拌叶片37的转动将搅动水洗箱1内的液体,使废气与液体充分接触,有效的将废气中的可黏附于水的物质去除,然后,废气通过第一出气管3进入第一填料仓12底部,废气上升,从第一填料装置47通过,废气通过第一填料装置47时,将废气中大颗粒的尘粒吸附,废气通过第一填料装置47之后,通过第一通道14进入到第一气泡仓13内,此时,第一气泡发生装置15开始工作,在供气装置27与第一支管9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足够多的气泡,并且第一气泡发生装置15产生的气泡的直径在十到几十微米之间,利用大量的气泡来捕捉颗粒物的同时,对废气进行初步处理,经过第一气泡发生装置15处理后的废气通过第二出气管16进入到第二填料仓18内,同理,废气通过第二填料装置48进入到第二气泡仓19内,第二气泡发生装置21产生的气泡的直径在十微米左右到数百纳米之间,进一步捕捉颗粒物的同时,对废气进行完全处理,完全处理后的废气,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从第三出气管22排出,排出的气体通过除沫装置38,将附着在气体中的液体滴液去除。在工作的同时,水洗箱1内的液体受重力作用通过水管6进入到过滤仓4内,液体通过过滤板5将液体中的杂质去除,通过第一水泵8,将液体泵入主水管7内,然后分别通过第一支管9与第二支管10进入到第一气泡发生装置15与第二气泡发生装置21内。之后液体又分别通过第三支管23与第四支管24进入到回流管25中,然后通过第二水泵26重新将液体泵入至水洗箱1中,形成水循环。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