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格栅高压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5845发布日期:2021-03-02 19:3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格栅高压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膜格栅高压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膜格栅主要用作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的预处理设备,目的为拦截水中的杂质,尤其是水中的纤维类杂质。与膜格栅相配套的设备为高压冲洗装置,由高压泵组成,用于对膜格栅进行冲洗。
[0003]
目前,膜格栅高压冲洗装置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一、高压泵装置直接接自来水或者中水时,当停水的时候,高压泵处于空转状况,突然来水会对高压泵的叶轮撞击破坏,导致泵损坏;二、采取高压泵前接水箱或者隔膜罐体虽然对高压泵起到了保护作用,解决了高压泵直接接自来水或者中水时候存在的问题,但是水箱及隔膜罐体体积比较大,安装比较繁琐,由于水长时间停留在水箱和罐体里,也会出现污垢等,造成二次污染;三、由于高压泵运行的不稳定因素,导致冲洗压力不能达到膜格栅所运行时需要的120公斤水压,从而导致膜格栅运行也会出现连带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膜格栅高压冲洗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简单便捷的特点,通过在高压泵之前加装过滤器,能够防止突然来水冲击高压泵,对高压泵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够过滤自来水或者中水的渣物,避免渣物堵塞管道,保证冲洗压力,且过滤器中的低水位传感器能够低水位时使高压泵停止运作,减少高压泵故障率。
[0005]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膜格栅高压冲洗装置,包括冲洗装置,所述冲洗装置中包括高压泵,所述冲洗装置中还包括过滤器,所述高压泵的进水口与过滤器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入水口与水源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上部设有低水位传感器,所述低水位传感器与高压泵电性连接,当过滤器中的水位低于低水位传感器的位置时,所述高压泵停止运作。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的外壳由从上往下依次安装的上封头、器体和下封头组成,所述过滤器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设在器体上。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的底部还设有支脚。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内在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有网布过滤层。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的顶部还设有泄压阀。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的上部还设有溢流水回流口,所述高压泵上设有溢流水排出口,所述溢流水回流口和溢流水排出口相连通。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2]
一、在高压泵的入水口处接入过滤器,能够避免突然来水冲击高压泵的叶轮,对高
压泵起到保护作用;
[0013]
二、过滤器能够过滤自来水或者中水的渣物,避免渣物堵塞管道,保证高压泵的冲洗压力,使高压泵能够稳定维持到膜格栅所需要的冲洗压力;
[0014]
三、过滤器中设有低水位传感器,当停水时,过滤器里水位降低至最低水位时,切断高压泵的电源,从而避免高压泵空转,当高于最低水位时,高压泵也恢复运作,避免高压泵超负荷运行,减少故障率;
[0015]
四、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只需在原有的高压泵的入水口处加装一台过滤器即可。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标记说明:1-高压泵、11-进水口、12-溢流水排出口、2-过滤器、201-上封头、202-器体、203-下封头、204-支脚、21-入水口、22-出水口、23-低水位传感器、24-网布过滤层、25-泄压阀、26-溢流水回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
如图1所示,一种膜格栅高压冲洗装置,包括冲洗装置,冲洗装置包括高压泵1和过滤器2,过滤器2包括入水口21和出水口22,高压泵1的进水口11与过滤器2的出水口22相连通,过滤器2的入水口21与水源相连通,过滤器2的上部设有低水位传感器23,低水位传感器23与高压泵1电性连接,当过滤器2中的水位低于低水位传感器23的位置时,高压泵1停止运作,当过滤器2中的水位高于低水位传感器23的位置时,高压泵1恢复运作。
[0020]
具体地,过滤器2的外壳由从上往下依次安装的上封头201、器体202和下封头203组成,入水口21和出水口22设在器体202上。过滤器2的底部设有支脚204。过滤器2内在入水口21和出水口22之间设有网布过滤层24。过滤器2的顶部设有泄压阀25。过滤器2的上部设有溢流水回流口26,高压泵1上设有溢流水排出口12,溢流水回流口26和溢流水排出口12相连通。
[0021]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