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8338发布日期:2021-03-16 22:3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窨制花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窖制花茶,亦称花茶、熏花茶、香花茶、香片,它是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茶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窨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北方人喜爱;而窖制玫瑰花茶属于本公司新研发的一个窖制花茶中的品种,其将玫瑰花瓣和红茶一起闷,茶叶吸收玫瑰花瓣独特的香味后再将干的玫瑰花瓣筛除即可;由于在窖制过程中茶坯既吸收了香气又吸收了水分,因此在起花后需要快速复火,烘去多余的水分,在这个烘干过程中,茶坯吸收的玫瑰花香气会有部分随着热气排入大气中,导致含有玫瑰纯露等有效成分的物质随之排入到大气中,这样不但加大了对空气的污染,而且也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了玫瑰花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能够将因烘干过程损失的含有效成分的气体吸收并收集,提高玫瑰花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包括与烘箱的散热风扇连接的引风管道,所述引风管道输出端设有气体分布管,所述气体分布管一端设于吸收塔内,所述吸收塔底部伸入到吸收槽的液面下方,所述吸收塔内从上至下斜向设有多块塔板,所述塔板表面开设有多个筛孔,吸收塔顶部开设有出气孔,吸收塔顶部一侧设有液体分布管,所述液体分布管与送液管一端连接,所述送液管另一端与抽水泵出水端连接,所述抽水泵进水端通过抽水管与吸收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引风管道输出端与气体分布管之间还设有缓冲罐。

优选地,所述气体分布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液体分布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水孔。

优选地,所述塔板分布在吸收塔左右两侧壁上,且彼此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吸收槽一侧壁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一侧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通过溢流管与抽水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溢流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优选地,所述吸收槽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收塔能够将因烘干过程损失的含有效成分的气体吸收并收集,大大提高了玫瑰花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塔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包括与烘箱1的散热风扇1.1连接的引风管道2,所述引风管道2输出端设有气体分布管3,所述气体分布管3一端设于吸收塔4内,所述吸收塔4底部伸入到吸收槽5的液面下方,所述吸收塔4内从上至下斜向设有多块塔板6,所述塔板6表面开设有多个筛孔7,吸收塔4顶部开设有出气孔8,吸收塔4顶部一侧设有液体分布管9,所述液体分布管9与送液管10一端连接,所述送液管10另一端与抽水泵11出水端连接,所述抽水泵11进水端通过抽水管12与吸收槽5连通。烘箱1烘干过程中使得茶坯挥发部分含有效物质的气体,该气体随着散热风扇1.1排出而进入到引风管道2内,然后通过气体分布管3进入到吸收塔4内,抽水泵11工作时,不断将吸收槽5内的水抽入到送液管10内,然后经由液体分布管9喷洒而下,喷洒而下的水不断沿着塔板6留下,且顺着筛孔7滴落形成水幕,从气体分布管3逸出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水幕充分地接触,气体中含有的有效物质被吸收,最终水流汇集落入到下方的吸收槽5内。

优选地,所述引风管道2输出端与气体分布管3之间还设有缓冲罐13。缓冲罐13可以防止吸收槽5内的水或水蒸气经过气体分布管3被倒吸至引风管道2内,同时也可以防止过量的气体冲入到气体分布管3。

优选地,所述气体分布管3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液体分布管9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水孔。

优选地,所述塔板6分布在吸收塔4左右两侧壁上,且彼此交错设置。这种交错设置的方式使得从液体分布管9喷洒而下的液体经过多次折返,提高液体的滞留时间,有利于吸收气体中玫瑰纯露等有效物质。

优选地,所述吸收槽5一侧壁设有溢流孔5.1,所述溢流孔5.1一侧设有溢流槽5.2,所述溢流槽5.2通过溢流管5.3与抽水管12连接。当吸收槽5内的水位过高时,多余的水会从溢流孔5.1溢出,然后流入到溢流槽5.2中。

优选地,所述溢流管5.3上设有第一阀门5.4。当打开第一阀门5.4时,溢流槽5.2内的水会从溢流管5.3流入到抽水管12内,然后通过抽水泵11可以将其抽入至液体分布管9处。

优选地,所述吸收槽5底部设有出液管14,所述出液管14上设有第二阀门15。打开第二阀门15,可以将吸收槽5的液体通过出液管14排出。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烘箱1烘干过程中使得茶坯挥发部分含有效物质的气体,该气体随着散热风扇1.1排出而进入到引风管道2内,然后通过气体分布管3进入到吸收塔4内,抽水泵11工作时,不断将吸收槽5内的水抽入到送液管10内,然后经由液体分布管9喷洒而下,喷洒而下的水不断沿着塔板6留下,且顺着筛孔7滴落形成水幕,从气体分布管3逸出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水幕充分地接触,气体中含有的有效物质被吸收,最终水流汇集落入到下方的吸收槽5内;当吸收槽5内的水位过高时,多余的水会从溢流孔5.1溢出,然后流入到溢流槽5.2中,当打开第一阀门5.4时,溢流槽5.2内的水会从溢流管5.3流入到抽水管12内,然后通过抽水泵11可以将其抽入至液体分布管9处;当需要回用这些有效物质时,可以打开第二阀门15,将吸收槽5的液体通过出液管14排出,然后抽送至玫瑰纯露生产车间的蒸馏塔,这样便可以充分进行回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
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包括与烘箱(1)的散热风扇(1.1)连接的引风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管道(2)输出端设有气体分布管(3),所述气体分布管(3)一端设于吸收塔(4)内,所述吸收塔(4)底部伸入到吸收槽(5)的液面下方,所述吸收塔(4)内从上至下斜向设有多块塔板(6),所述塔板(6)表面开设有多个筛孔(7),吸收塔(4)顶部开设有出气孔(8),吸收塔(4)顶部一侧设有液体分布管(9),所述液体分布管(9)与送液管(10)一端连接,所述送液管(10)另一端与抽水泵(11)出水端连接,所述抽水泵(11)进水端通过抽水管(12)与吸收槽(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管道(2)输出端与气体分布管(3)之间还设有缓冲罐(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管(3)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液体分布管(9)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板(6)分布在吸收塔(4)左右两侧壁上,且彼此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槽(5)一侧壁设有溢流孔(5.1),所述溢流孔(5.1)一侧设有溢流槽(5.2),所述溢流槽(5.2)通过溢流管(5.3)与抽水管(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5.3)上设有第一阀门(5.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槽(5)底部设有出液管(14),所述出液管(14)上设有第二阀门(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窖制玫瑰花茶烘干后的气体收集装置,包括与烘箱的散热风扇连接的引风管道,所述引风管道输出端设有气体分布管,所述气体分布管一端设于吸收塔内,所述吸收塔底部伸入到吸收槽的液面下方,所述吸收塔内从上至下斜向设有多块塔板,所述塔板表面开设有多个筛孔,吸收塔顶部开设有出气孔,吸收塔顶部一侧设有液体分布管,所述液体分布管与送液管一端连接,所述送液管另一端与抽水泵出水端连接,所述抽水泵进水端通过抽水管与吸收槽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收塔能够将因烘干过程损失的含有效成分的气体吸收并收集,大大提高了玫瑰花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邓红;王华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好雨时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2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