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发酵气体除臭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9767发布日期:2021-04-14 01:1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厨余垃圾发酵气体除臭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除臭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厨余垃圾发酵气体除臭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餐饮行业中会产生大量的厨余垃圾,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固体废弃物、水分以及油脂等,这些垃圾在储存时会发酵,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恶臭的发酵气体,因此需要对这种恶臭发酵气体进行除臭净化,避免污染空气。
3.可是,现有的厨余垃圾发酵气体除臭净化装置,其大多不具有设置的左右对称式输气管、分出气管结构,并且也不具有在除臭箱内设置有上下往复移动式的净化罐结构,而且不具有相匹配的长条方形状结构进气口和分出气管,从而不能够实现将主进气管内的发酵臭气进行分流并向正在上下往复移动的净化罐排入,大大降低了发酵臭气与净化罐内除臭层的有效接触面,从而造成对发酵臭气除臭净化的质量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发酵气体除臭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酵臭气与净化罐内除臭层的有效接触面较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厨余垃圾发酵气体除臭净化装置,包括除臭箱、主进气管,以及设于除臭箱内的净化罐、气缸,气缸为长行程气缸,其型号为qgs系列标准气缸,气缸具有一对电磁阀,分别负责气缸的活塞杆的上下进程和回程,并可以实现活塞杆的实时伸缩停止,所述除臭箱内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滑孔,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孔滑动套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净化罐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净化罐的上下侧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所述净化罐的下侧板上装设有风扇,风扇的型号为fs12038,为轴流风扇,所述净化罐的外围两侧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主进气管连通,所述输气管插设于除臭箱内的一端设置有分出气管,所述输气管、分出气管、净化罐的数量各为两个并以除臭箱的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净化罐内填充设置有除臭层,所述净化罐的上侧板上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为不锈钢波纹管,可以随着净化罐的上下往复移动,本身进行伸缩变形,但不会影响导气的效果,除臭层为椰壳活性炭滤网填充层,其是以椰壳为原料,经高温活化、碳化处理,同时负载光触媒、碳纤维而成的一种新型活性炭,其内部布有丰富的细微小孔,可以有效对发酵臭气进行过滤除臭净化,风扇和气缸均通过导线连接到外部220v电源排插上。
6.优选的,所述除臭箱的上端内壁上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内的预置滑槽与支撑杆滑动套接,所述支撑杆与套管内的预置滑槽之间设置有弹簧,该滑动套接结构可以实现对支撑杆上下移动的导向作用。
7.优选的,所述套管内的预置滑槽以及支撑杆的仰视截面均为方形状结构,该结构可以避免支撑杆在套管中发生转动现象,进而提高两侧净化罐的移动稳定性。
8.优选的,所述风扇与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竖向对齐,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可以保证风扇的自下而上的抽吸力的明显效果。
9.优选的,所述进气口的侧向内孔截面为长条方形状结构,且该长条方形状结构的横向宽度与分出气管的侧向横向宽度相匹配,避免除臭层局部没有接触到分出气管排入的发酵臭气而造成浪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通过设置的左右对称式输气管、分出气管结构,并在除臭箱内设置有上下往复移动式的净化罐结构,以及相匹配的长条方形状结构进气口和分出气管,实现了将主进气管内的发酵臭气进行分流,并向正在上下往复移动的净化罐排入,提高了发酵臭气与净化罐内除臭层的有效接触面,进而大大的提高了对发酵臭气除臭净化的质量。
12.通过设置的风扇以及具有排气口的伸缩式导气管结构,实现了将已经除臭的气体进行迅速导流排出,避免气体堵在净化罐的排气开口位置,进而保证对发酵臭气的除臭净化过程。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面剖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的风扇和上下侧开口的结构放大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口和分出气管的侧向截面结构图。
16.图中:1除臭箱、2挡板、21滑孔、3气缸、31支撑杆、32套管、33弹簧、4主进气管、41输气管、42分出气管、5净化罐、51除臭层、52进气口、53第一开口、54第二开口、6风扇、7导气管、71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请参阅图1,一种厨余垃圾发酵气体除臭净化装置,包括除臭箱1、主进气管4,以及设于除臭箱1内的净化罐5、气缸3,除臭箱1内焊接有挡板2,挡板2上设置有滑孔21,气缸3的活塞杆与滑孔21滑动套接,气缸3的活塞杆上固定焊接有支撑杆31,除臭箱1的上端内壁上焊接有套管32,套管32内的预置滑槽与支撑杆31滑动套接,支撑杆31与套管32内的预置滑槽之间焊接有金属弹簧33,弹簧33可以对上下往复移动的支撑杆31以及两侧净化罐5整体进行移动缓冲,套管32内的预置滑槽以及支撑杆31的仰视截面均为方形状结构,净化罐5与支撑杆31固定焊接,净化罐5本体采用不锈钢板制成的长方形状结构,内部中空,左右设有开口,开通,净化罐5内填充设置有除臭层51,除臭层51外壁设置有外包框,除臭层51设于该外包框内,该外包框的外壁与净化罐5的中空腔内壁焊接固定,除臭层51可以有效的将发酵臭气内的臭气进行吸附,实现除臭效果,本新型所使用到的金属结构件均采用不锈钢304材质制成,耐锈蚀,耐磨、高寿命,易加工易焊接。
18.请参阅图1、图2,净化罐5的上下侧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口54和第一开口53,净化罐5的下侧板上通过螺丝安装有风扇6,风扇6工作后,可以形成自下而上的抽吸力,风扇6与第二开口54和第一开口53竖向对齐,净化罐5的上侧板上焊接有导气管7,导气管7的上端与除臭箱1内壁面焊接固定,导气管7可以随着净化罐5的上下移动进行本身的伸缩,但不会影响通气排气效果,导气管7的上端焊接有排气口71。
19.请参阅图1,净化罐5的外围两侧设有输气管41,输气管41与主进气管4连通,主进气管4外接到发酵臭气的输入气管,该输入气管的一头会设置有风机,风机会将垃圾产生的发酵臭气抽入到主进气管4中,进行气流,输气管41插设于除臭箱1内的一端设置有分出气管42,输气管41、分出气管42、净化罐5的数量各为两个并以除臭箱1的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
20.请参阅图3,进气口52的侧向内孔截面为长条方形状结构,且该长条方形状结构的横向宽度与分出气管42的侧向横向宽度相匹配,避免除臭层51局部没有接触到分出气管42排入的发酵臭气而造成浪费。
21.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启动气缸3和风扇6,气缸3为长杆式往复伸缩气缸,其活塞杆会上下往复进行伸缩,通过支撑杆31带动两侧的净化罐5进行上下往复移动,此时主进气管4被外置风机通入发酵臭气,接着,发酵臭气会分别进入到两侧输气管41实现分流,分流后的两股发酵臭气继续流动并通过两侧分出气管42对着净化罐5的进气口52排入,此时,由于净化罐5正在做上下往复移动,并且分出气管42为固定式的,那么通过进气口52排入到净化罐5内并与除臭层51的有效接触面会增大,发酵臭气与除臭层51全面接触,避免除臭层51局部没有接触到发酵臭气而造成浪费,实现了将主进气管4内的发酵臭气进行分流,并向正在上下往复移动的净化罐5排入,提高了发酵臭气与净化罐5内除臭层51的有效接触面,进而提高了对发酵臭气除臭净化的质量。
22.接着,分流后的发酵臭气会被除臭层51有效除臭净化,并通过净化罐5的朝向支撑杆31的一端排气开口排出,此时,由于风扇6的工作,会在净化罐5与支撑杆31之间形成通道内造成自下而上的气流吹力,该气流吹力会将进入到该通道内的净化后气体迅速向上吹动并导流到导气管7内,通过上端排气口71排出,实现了将已经除臭的气体进行迅速导流排出,避免气体堵在净化罐5的排气开口位置,进而保证对发酵臭气的除臭净化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