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密闭反应液配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5018发布日期:2021-02-27 13:2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密闭反应液配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实验技术领域,涉及全密闭反应液配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核酸检测反应液的配制一般需要把核酸样品稀释到检测所需浓度,然后根据检测需求,吸取一定量的核酸样品、反应缓冲液、酶溶液、引物溶液,混合均匀。目前核酸检测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但核酸检测反应液的配制通常以手动操作为主,整个过程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同时还需要单独的配液实验室防止交叉污染,既延长了核酸检测的时间又限制了核酸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密闭反应液配制装置,能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4]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全密闭反应液配制装置,包括试剂腔壳,所述试剂腔壳上设有连接通孔、试剂腔、废液腔和液体交换器,所述试剂腔底部设有试剂腔底孔,所述试剂腔上方安装上盖,所述液体交换器内设置活塞或气囊,下部连接连通器;所述滑块由驱动元件带动,所述驱动元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部竖直安装电机,所述安装架侧面通过导轨滑动安装滑块,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丝杆,所述丝杆外套设丝母座,所述丝母座一端连接所述滑块,另一端通过传动杆连接所述活塞或气囊。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加样孔。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体交换器外侧竖直贯穿连通孔,所述连通器上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一端与所述液体交换器的内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连通孔相连通。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试剂腔底孔在同一直径上。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试剂腔包括样品腔、稀释液腔、定量腔、混合腔;所述定量腔与所述废液腔相邻,且可以互相连通。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样品腔、稀释液腔、定量腔、混合腔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样品腔底部开有样品腔底孔,所述稀释液腔底部开有稀释液腔底孔,所述定量腔中设有定量腔底孔及定量腔进液通道,所述混合腔底部开有混合腔底孔。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量腔底孔位于所述定量腔底部,所述定量腔进液通道出液口位于所述定量腔上部,所述定量腔进液通道入液口位于所述定量腔底部。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器与所述液体交换器为一体式连接。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腔内可预装液体试剂或固体冻干试剂。
[0014]
本申请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15]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工作时间短:可在2min内完成反应液配置,相比人工操作,速度可提高5-10倍。
[0016]
2、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配制,操作方便:将样品稀释、体积定量、试剂混合等集成在一个卡盒中,无需手动添加各种反应液成分,实现整个过程全自动化。
[0017]
3、本实用新型密闭式卡盒:只需加入样品,其余操作均在密闭的卡盒中,多重防污染及防泄漏试剂,降低核酸气溶胶污染风险,无检测样品及试剂泄漏风险。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试剂腔壳100的俯视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盖200的俯视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连通器300与液体交换器400底座板配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
图1-4中,包括试剂腔壳100、样品腔101、稀释液腔102、定量腔进液通道103、定量腔104、定量腔底孔105、混合腔106、上盖200、连通器300、液体交换器400等。
[0024]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密闭反应液配制装置,包括试剂腔壳100、上盖200、连通器300、液体交换器400;试剂腔壳100具有仪器连接通孔109,用来将试剂腔壳100与实验仪器相连接,在试剂腔壳100内设有试剂腔和废液腔110,在试剂腔壳100上设有上盖200,在上盖200上设有加样孔201,在试剂腔壳100内设有液体交换器400,液体交换器400内设有活塞或气囊,在液体交换器400的下方设有连通器300,在连通器300上开设有连通槽301,连通槽301一端与液体交换器400的内腔连通,另一端与连通孔401相连,连通孔401与试剂腔底孔在一个直径上,可通过旋转连通器300选择性的连通液体交换器400的内腔与试剂腔底孔。
[0025]
试剂腔至少包括样品腔101、稀释液腔102、定量腔104、混合腔106,各腔体底部设有试剂腔底孔,可通过连通器300与液体交换器400的内腔相通,且样品腔101与加样孔201的位置对应。
[0026]
在试剂腔壳100内侧设有可与实验仪器相连接的连接通孔109。
[0027]
试剂腔壳100具有倒扣,且连通器300被腔壳倒扣紧扣。
[0028]
定量腔104与废液腔110相邻,且可以互相连通。
[0029]
定量腔104包含一个定量腔底孔105及一个定量腔进液通道103。一个定量腔底孔105位于定量腔104底部,定量腔进液通道103设置于定量腔104中,定量腔进液通道103入液口位于定量腔104底部,定量腔进液通道103出液口位于定量腔104上部。
[0030]
连通器300可自由旋转。
[0031]
连通器300与液体交换器400可为一体式连接。
[0032]
稀释液腔102内预装稀释液。
[0033]
混合腔106内可预装液体试剂或固体冻干试剂。
[0034]
本实用新型中,密闭的试剂腔内可预装不同的试剂,并可实现无泄漏。
[0035]
试剂腔通过连通器300与液体交换器400的内腔相连,通过旋转连通器300可实现液体交换器400与不同试剂腔的相连,通过活塞或气囊的上下运动,实现液体在试剂腔与液体交换器400的内腔来回转移。
[0036]
活塞或气囊由驱动元件500带动,驱动元件500包括安装架501,安装架501上部竖直安装电机502,安装架501侧面通过导轨滑动安装滑块,电机502输出轴连接丝杆503,丝杆503外套设丝母座504,丝母座504一端连接滑块,另一端通过传动杆连接活塞或气囊。
[0037]
安装架501安装在液体交换器400顶部。
[0038]
电机502通过丝杆503带动丝母座504上下移动,实现活塞或气囊的上升或者下降。
[0039]
驱动元件也可为微型气缸或微型油缸。
[0040]
1.样品稀释
[0041]
旋转连通器300,将样品腔底孔111和连通器300连通,活塞或气囊上升将样品转移至液体交换器400,旋转连通器300,将稀释液腔底孔112和连通器300连通,活塞或气囊下降,将液体交换器400内样品转移至稀释液腔102,然后活塞或气囊上升,下上往复5次,使样品与稀释液充分混合。
[0042]
2、体积定量
[0043]
旋转连通器300,将稀释液腔底孔112和连通器300连通,活塞或气囊上升,将稀释液腔102内液体转移至液体交换器400,旋转连通器300,将定量腔进液通道103和连通器300连通,活塞或气囊下降,将液体交换器400内液体从定量腔104上部转移至定量腔104,多余液体从定量腔104溢出流入到废液腔110。
[0044]
3. 转移定量溶液
[0045]
旋转连通器300,将定量腔底孔105和连通器300连通,活塞或气囊上升,将定量腔104内液体转移至液体交换器400。
[0046]
4. 溶解冻干试剂
[0047]
旋转连通器300,将混合腔底孔107和连通器300连通,活塞或气囊下降,将液体交换器400内液体转移至混合腔106内的试剂管中,然后活塞或气囊上升,上下往复5次,使冻干试剂充分溶解混匀。
[0048]
5. 反应液后续处理
[0049]
活塞或气囊上升,将试剂管内液体转移至液体交换器400,旋转连通器300,将样品腔底孔111和连通器300连通,然后活塞或气囊下降,将液体交换器400内液体转移至样品腔101。可直接从样品孔取出样品腔101内配制好的反应液进行后续处理。
[0050]
本实用新型中,其他预留腔在有需要时进行启用。
[0051]
本实用新型中,密闭的试剂腔内可预装不同的试剂,并可实现无泄漏。
[0052]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转连通器300实现液体交换器400的内腔与各个试剂腔相连,通过活塞或气囊的上下运动,实现液体在试剂腔与液体交换器400内腔的来回转移。
[0053]
本实用新型中,借助模块组件(含固定腔壳模组、活塞或气囊驱动组件、连通器驱动组件)可实现对试剂腔壳100的固定和对试剂腔的连通。通过转动连通器300和上下驱动活塞或气囊,实现液体在试剂腔和液体交换器400之间的转移。通过上述功能可实现核酸检测反应液的全密闭自动配制功能。
[0054]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加其他结构或装置可实现对反应液后续处理,如加热、扩增
及检测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