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吸泥机推泥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08753发布日期:2021-04-23 17:1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式吸泥机推泥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泥机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新式吸泥机推泥斗。


背景技术:

2.泵吸式吸泥机是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常用的排泥设备,其主要结构有行走机构、工作桥、推泥斗、支架、排泥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推泥斗也可以称为刮泥斗,其工作原理是:吸泥机在沉淀池上来回行走,池底的淤泥通过推泥斗集中到排泥系统的吸泥口,然后通过排泥系统排出污泥池。
3.然而,目前的泵吸式吸泥机的吸泥口安装于潜污泵进水口上,当推泥斗把污泥集中到吸泥口时,若污泥粘性较大,吸泥口会受到较大的阻力,因力矩关系,潜污泵会受到较大扭力,潜污泵存在较大的损坏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吸泥机推泥斗。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式吸泥机推泥斗,吸泥机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多个左右分布的支架,每个支架的下端安装有吸泥泵,吸泥泵连接有吸泥管,吸泥管的下端具有吸泥口,每个支架的下端固定有两推泥斗,两推泥斗分别位于吸泥口的左右两侧,两推泥斗之间固定有两挡泥板,两挡泥板分别位于吸泥口的前后两侧。
6.进一步地,两推泥斗和两挡泥板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吸泥口位于容置腔的中心。
7.进一步地,所述挡泥板的底面与吸泥口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推泥斗的底面与吸泥口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8.进一步地,所述吸泥口呈喇叭形。
9.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式吸泥机推泥斗,其有益效果是:挡泥板可以将吸泥口挡住,不但能起到把吸泥口前淤泥翻松的效果,还可以防止吸泥口受力过大导致泵体损坏。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泥机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泥斗、挡泥板、吸泥口的仰视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泥斗、挡泥板、吸泥口的主视示意图。
13.图中所述:100—吸泥机,1—基座,2—支架,3—吸泥泵,4—吸泥管,41—吸泥口,5—推泥斗,6—挡泥板,7—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15.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式吸泥机推泥斗,吸泥机100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有多个左右分布的支架2,每个支架2的下端安装有吸泥泵3,吸泥泵3连接有吸泥管4,吸泥管4的下端具有吸泥口41,每个支架2的下端固定有两推泥斗5,两推泥斗5分别位于吸泥口41的左右两侧,两推泥斗5之间固定有两挡泥板6,两挡泥板6分别位于吸泥口41的前后两侧。
16.如图2所示,两推泥斗5和两挡泥板6之间形成有容置腔7,吸泥口41位于容置腔7的中心。如图3所示,挡泥板6的底面与吸泥口41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推泥斗5的底面与吸泥口41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两推泥斗5和两挡泥板6将吸泥口41围了起来,吸泥机100工作时,推泥斗5和挡泥板6先接触外围的淤泥,使得吸泥口41吸取的是翻松后的淤泥,方便了吸泥口41吸淤泥。两推泥斗5和两挡泥板6将吸泥口41围了起来后,能够避免吸泥口41直接与大面积淤泥接触而受较大的力。
17.如图3所示,吸泥口41呈喇叭形,吸泥口41下端开口大,方便吸泥。
1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式吸泥机推泥斗,挡泥板6可以将吸泥口41挡住,不但能起到把吸泥口41前淤泥翻松的效果,还可以防止吸泥口41受力过大导致泵体损坏。
19.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