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花岗岩用毛料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2443发布日期:2021-05-28 11:06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花岗岩用毛料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花岗岩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花岗岩用毛料研磨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板被广泛应用于装修行业,常用于饰面用材。石板是通过采用致密的岩石通过凿平或锯解等方式制造而成。石板主要包括大理石石板和花岗岩石板;其中花岗岩石板具有硬度大,保养简单的特点,一般用于室外或公共区域的地面及墙面的装饰。在花岗岩石板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石屑,石屑通过加工研磨制成花岗岩石粉,花岗岩石粉被广泛应用建筑制砖、建筑涂料、玻璃、水泥和瓷砖的领域;从而实现对花岗岩资源的充分利用。

花岗岩石屑制成花岗岩石粉通常机械破碎研磨。授权公告号为cn20854227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材料花岗岩瓷砖专用原料研磨筛分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进料斗、支撑架和上料斗,所述箱体的内腔两侧壁均安装有研磨凸台,两组所述研磨凸台中间安装有研磨辊,所述研磨辊的下方设有两组筛网板,两组所述筛网板之间啮合有摆动齿轮,下方所述筛网板的底部设有集料斗,所述箱体的后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小齿轮和大齿轮,所述大齿轮的一侧设有安装于箱体的后侧壁的伺服电机;该装置通过研磨辊和研磨凸台的配合实现对花岗岩石屑的研磨。然而研磨辊和研磨凸台的轴向水平布置,使研磨辊和研磨凸台之间研磨环腔宽而短,使花岗岩石粉的粒度大,研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降低研磨后花岗岩石粉的粒度大,提高研磨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花岗岩用毛料研磨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加工花岗岩用毛料研磨机,包括研磨箱体和用于支撑所述研磨箱体的支撑架;在所述研磨箱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料斗,下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加工花岗岩用毛料研磨机还包括粗研磨部、细研磨部和过滤筛;所述粗研磨部设置在所述研磨箱体内的上端部,所述细研磨部设置在所述研磨箱体内的下端部一侧,所述过滤筛位于所述粗研磨部下方,所述过滤筛的出渣口与所述细研磨部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细研磨部包括研磨环、研磨棒和用于驱动所述研磨棒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研磨环固定在所述研磨箱体的侧面上,所述研磨棒插穿在研磨环内,所述研磨棒的圆周侧面与研磨环的内侧壁围合形成研磨环腔。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花岗岩用毛料研磨机的有益效果:花岗岩石屑经过粗磨部的研磨破碎后,在过滤筛的筛分作用下,粒度符合要求的花岗岩石粉落入研磨箱体底部;部分粒度较大的花岗岩颗粒落入细研磨部内,在研磨环和研磨棒的共同作用下,对颗粒较大的花岗岩颗粒进一步研磨,使其形成花岗岩石粉;并落入研磨箱体底部,并通过出料管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棒为形成上大下小的研磨环腔的锥台形研磨棒。

有益效果:沿竖直向下,将研磨棒设置成锥台形研磨棒,使研磨环腔的宽度逐渐缩小;有利于对花岗岩颗粒进一步研磨。

进一步地,在所述研磨棒的圆周侧面和研磨环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突齿。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突齿,增大研磨棒的圆周侧面与研磨环的内侧壁表面粗糙度,减少或避免花岗岩颗粒在研磨时向上回弹;不利于研磨。

进一步地,所述粗研磨部包括研磨辊、研磨凸台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研磨辊的两端转动装配在所述研磨箱体的侧壁上,所述研磨辊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对接固定;在所述研磨凸台靠近所述研磨辊一端开设有弧形豁口,所述研磨辊与弧形豁口适配形成研磨通道,在所述研磨辊的圆周侧面和弧形豁口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突柱。

有益效果:通过研磨辊与弧形豁口的适配形成对花岗岩石屑的粗研磨,具有破碎研磨效率高,研磨稳定的特点。

进一步地,在所述研磨凸台的下方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研磨凸台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下端向远离所述细研磨部的一侧倾斜。

有益效果:防止粗研磨后的花岗岩颗粒,在下落过程中直接砸向细研磨部的第一驱动电机,不利于第一驱动电机的正常工作的同时,防止花岗岩颗粒直接从细研磨部与研磨箱体之间的间隙流落,不利于研磨后花岗岩石粉质量的稳定。

进一步地,在所述研磨箱体的下端面设置有锥形斗,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在所述锥形斗的下端。

有益效果:锥形斗对研磨后花岗岩石粉具有聚集作用,有利于花岗岩石粉的导出。

进一步地,在所述研磨箱体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采用透明亚克力板封堵的观察窗。

有益效果: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条件下,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窗观察箱体内的加工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花岗岩用毛料研磨机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c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1-研磨箱体,2-支撑架,3-进料斗,4-出料管,5-锥形斗,6-观察窗,7-过滤筛,8-倾斜板,9-研磨环,10-第一驱动电机,11-研磨棒,12-研磨环腔,13-突齿,14-研磨辊,15-研磨凸台,16-第二驱动电机,17-弧形豁口,18-研磨通道,19-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花岗岩用毛料研磨机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研磨箱体1、支撑架2、进料斗3、出料管4、过滤筛7、细研磨部和粗研磨部;定义研磨箱体1的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研磨箱体1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竖直方向为上下方向。支撑架2固定在研磨箱体1下端用于支撑研磨箱体1;进料斗3固定在研磨箱体1的上端面上,出料管4设置在研磨箱体1的下端。在本实施例中,在研磨箱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锥形斗5,出料管4固定连接在锥形斗5的下端;锥形斗5对研磨后花岗岩石粉具有聚集作用,有利于花岗岩石粉的导出。在研磨箱体1的左侧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6,观察窗6为透明的亚克力板,亚克力板的四周镶嵌固定在研磨箱体1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研磨箱体的侧壁上未开设观察窗,或观察窗使用钢化玻璃代替亚克力板。

粗研磨部设置在研磨箱体1内的上端部,细研磨部设置在研磨箱体1内的下端部右侧,过滤筛7位于粗研磨部下方的左侧并固定在研磨箱体1的侧壁上,过滤筛7倾斜设置,过滤筛7的出渣口与细研磨部的进料口连通。在粗研磨部的下方设置有倾斜板8,倾斜板8的上端面与粗研磨部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下端向左侧倾斜;防止粗研磨后的花岗岩颗粒,在下落过程中直接砸向细研磨部的第一驱动电机10,不利于第一驱动电机10的正常工作的同时,防止花岗岩颗粒直接从细研磨部与研磨箱体1之间的间隙流落,不利于研磨后花岗岩石粉质量的稳定。

细研磨部包括研磨环9、研磨棒11和用于驱动研磨棒11的第一驱动电机10,研磨环9固定在研磨箱体1的侧面上,研磨棒11插穿在研磨环9内,研磨棒11的圆周侧面与研磨环9的内侧壁围合形成研磨环腔1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研磨棒11为锥台形研磨棒11,研磨环9的内侧侧壁为直壁,研磨棒11的周向侧面与研磨环9的内侧侧面围合形成上大下小的研磨环腔12;沿竖直向下,使研磨环腔12的宽度逐渐缩小;有利于对花岗岩颗粒进一步研磨。在研磨棒11的圆周侧面和研磨环9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突齿13,通过设置突齿13,增大研磨棒11的圆周侧面与研磨环9的内侧壁表面粗糙度,减少或避免花岗岩颗粒在研磨时向上回弹;不利于研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研磨棒的圆周侧面和研磨环的内侧壁分别开设螺旋凹槽,代替若干突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粗研磨部包括研磨辊14、研磨凸台15和第二驱动电机16;研磨辊14的两端转动装配在磨箱体的前后两侧侧壁上,研磨辊14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对接固定;在研磨凸台15靠近的左端开设有弧形豁口17,研磨辊14与弧形豁口17适配围合形成研磨通道18,在研磨辊14的圆周侧面和弧形豁口17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突柱19,其中倾斜板8的上端面与研磨凸台1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通过研磨辊14与弧形豁口17的适配形成对花岗岩石屑的粗研磨,具有破碎研磨效率高,研磨稳定的特点。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粗研磨部设置成两相互配合挤压的对辊和用于驱动对辊的电机结构,从而代替研磨辊、研磨凸台和第二驱动电机。

使用时,花岗岩石屑经过粗磨部的研磨破碎后,在过滤筛7的筛分作用下,粒度符合要求的花岗岩石粉落入研磨箱体1底部的锥形斗5;部分粒度较大的花岗岩颗粒落入细研磨部内,在研磨环9和研磨棒11的共同作用下,对颗粒较大的花岗岩颗粒进一步研磨,使其形成花岗岩石粉;并落入研磨箱体1底部的锥形斗5,并通过出料管4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