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止口自动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8355发布日期:2021-02-27 14:2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涂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定子止口自动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定子产品有着防护等级要求,前后端盖有o型圈,与定子配合密封,所以定子两端需要加密封油液,便于安装,且可以防止油封破损,同时保证密封,而手工加油,很难控制油液均匀,容易造成定子及端盖表面油液污染,且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止口自动涂油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手工加油难以控制油液均匀且涂油效率低等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定子止口自动涂油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上方设有第一加油头和与第一加油头相对设置的第二加油头,所述第一加油头和第二加油头可周向相对移动,所述第一加油头和第二加油头可对定子工件支撑固定并涂油,所述机箱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带动定子工件自转的主动轮;通过上述第一加油头和第二加油头的设置,以便于自动对定子工件两端的止口进行涂油,实现了涂油的自动化,提高了涂油效率,第一加油头和第二加油头的相对移动使得定子工件在被涂油之前,可以通过第一加油头和第二加油头固定,保证了涂油的精确性,且使得定子工件悬空,从而可以通过主动轮控制定子工件旋转,使得油液均匀的涂抹在定子工件止口上,保证了涂油的均匀性。
[0005]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加油头固定在设于机箱上的第一箱体上,所述第一加油头包括第一涂油部和穿设于第一箱体上的固定柱;上述第一涂油部的设置,可以与定子工件止口配合对定子工件止口封闭,避免油液的流出而造成浪费和污染,固定柱可以加强第一加油头在第一箱体上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涂油的稳定。
[0006]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柱上设有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一涂油部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出油口,各个所述第一出油口均与第一进油口连通;通过上述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的设置,使得油液可以通过多个第一出油口流动至定子工件止口上,进行涂抹,且多个出油口同时涂抹,对油液的涂抹量可以保持更加精确的控制,避免油液涂抹过量,节省了油液。
[0007]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加油头固定在设于机箱上的第二箱体上,所述第二加油头包括第二涂油部和设于第二加油头轴心处的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二涂油部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出油口,各个所述第二出油口均与第二进油口连通;通过上述第二涂油部的设置,可以与定子工件止口配合对定子工件止口封闭,避免油液漏出,而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的设置,使得多个出油口同时出油对定子工件止口涂抹,可以更加精确的控制油液涂抹量,避免油液涂抹过量,且保证均匀性。
[0008]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进油口处通过螺纹与导油连接管连接,所述导油连接管上设有与第二进油口连通的导油通道,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导油通
道的一端螺纹连接;上述导油连接管的设置,使得第二加油头可以与气缸输出轴连接并通过气缸实现移动,同时使得第二加油头移动结束后,可以立即输送油液,提高油液输送效率。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轮旋转的电机,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辅助支撑定子工件的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与主动轮相对设置;上述主动轮可以通过电机带动定子工件转动,以便于加油头在对定子工件止口涂抹时,增加油液的涂抹范围,使得油液的涂抹更加的均匀。
[0010]
作为优选,所述机箱的上方设有位于定子工件上方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所述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异向设置,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固定在双轴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机箱上设有支撑立柱,所述双轴气缸固定在支撑立柱的上端;上述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可以对定子工件压紧,避免定子工件转动时晃动,而影响涂抹均匀度,而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的异向设置,可以增加与定子工件之间的受力面积,从而对定子工件可以压紧的更加稳定,使得定子工件转动的更加稳定。
[0011]
作为优选,所述机箱上对应于定子工件的下方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辅助支撑定子工件的第二从动轮;上述第二从动轮的设置,以便于与第一从动轮配合支撑定子工件的两端侧壁,保证定子工件旋转的稳定。
[0012]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自动涂油,油液涂抹均匀且涂油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0014]
图2是图1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6]
如图1-2所示,一种定子止口自动涂油装置,包括机箱1,机箱1的上方设有第一加油头2和与第一加油头2相对设置的第二加油头3,第一加油头2和第二加油头3可周向相对移动,第一加油头2和第二加油头3可对定子工件支撑固定并涂油,机箱1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带动定子工件自转的主动轮11,通过上述第一加油头和第二加油头的设置,以便于自动对定子工件两端的止口进行涂油,实现了涂油的自动化,提高了涂油效率,第一加油头和第二加油头的相对移动使得定子工件在被涂油之前,可以通过第一加油头和第二加油头固定,保证了涂油的精确性,且使得定子工件悬空,从而可以通过主动轮控制定子工件旋转,使得油液均匀的涂抹在定子工件止口上,保证了涂油的均匀性;上述第一加油头和第二加油头均匀外部输油管道连接,在工作时,可以自动输送油液。
[0017]
第一加油头2固定在设于机箱1上的第一箱体12上,第一加油头2包括第一涂油部 21和穿设于第一箱体12上的固定柱22,上述第一涂油部的设置,可以与定子工件止口配合对定子工件止口封闭,避免油液的流出而造成浪费和污染,固定柱可以加强第一加油头在第一箱体上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涂油的稳定;固定柱22上设有第一进油口221,第一涂油部
21 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出油口211,各个第一出油口211均与第一进油口221连通,上述第一涂油部的设置,可以与定子工件止口配合对定子工件止口封闭,避免油液的流出而造成浪费和污染,固定柱可以加强第一加油头在第一箱体上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涂油的稳定;第一涂油部刚好嵌在定子工件止口处,第一出油口与定子工件止口的侧壁抵接,油液通过第一进油口被输送至第一出油口,并附着到定子工件止口处。
[0018]
第二加油头3固定在设于机箱1上的第二箱体13上,第二加油头3包括第二涂油部 31和设于第二加油头3轴心处的第二进油口32,第二涂油部3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出油口311,各个第二出油口311均与第二进油口32连通,通过上述第二涂油部的设置,可以与定子工件止口配合对定子工件止口封闭,避免油液漏出,而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的设置,使得多个出油口同时出油对定子工件止口涂抹,可以更加精确的控制油液涂抹量,避免油液涂抹过量,且保证均匀性;第二进油口32处通过螺纹与导油连接管33连接,导油连接管33 上设有与第二进油口32连通的导油通道331,第二箱体13内设有气缸131,气缸131的输出轴与导油通道331的一端螺纹连接,上述导油连接管的设置,使得第二加油头可以与气缸输出轴连接并通过气缸实现移动,同时使得第二加油头移动结束后,可以立即输送油液,提高油液输送效率。
[0019]
上述第二进油口与外部输油管道连接,油液通过第二进油口输送至第二出油口,然后附着至定子工件止口处,将定子工件放置在主动轮和各个从动轮上后,且定子工件的一端卡在固定住的加油头上,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向下压紧定子工件,另一加油头通过气缸的驱动,朝着定子工件的另一端移动,直至加油头进入定子工件止口内,油液输送至定子工件止口处,然后气缸驱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带动定子工件转动,完成均匀的涂油处理。
[0020]
机箱1的上方设有位于定子工件上方的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底部设有弧形槽141,弧形槽14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压紧轮142和第二压紧轮143,第一压紧轮142和第二压紧轮143异向设置,固定块14的上端固定在双轴气缸16的输出轴上,机箱1上设有支撑立柱17,双轴气缸16固定在支撑立柱17的上端,上述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可以对定子工件压紧,避免定子工件转动时晃动,而影响涂抹均匀度,而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的异向设置,可以增加与定子工件之间的受力面积,从而对定子工件可以压紧的更加稳定,使得定子工件转动的更加稳定。
[0021]
第一箱体12内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轮11旋转的电机121,第二箱体13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辅助支撑定子工件的第一从动轮122,第一从动轮122与主动轮11相对设置,上述主动轮可以通过电机带动定子工件转动,以便于加油头在对定子工件止口涂抹时,增加油液的涂抹范围,使得油液的涂抹更加的均匀;机箱1上对应于定子工件的下方设有固定座18,固定座 18的上端设有弧形缺口181,弧形缺口181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辅助支撑定子工件的第二从动轮182,上述第二从动轮的设置,以便于与第一从动轮配合支撑定子工件的两端侧壁,保证定子工件旋转的稳定;上述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分别压紧定子工件侧上方,且分别位于定子工件的两侧,在第一加油头和第二加油头固定在定子工件止口处后,双轴气缸启动,双轴气缸通过固定块驱动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下移,压紧在定子工件,然后电机启动,电机驱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带动定子工件转动,定子工件转动时,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随之转动,并保持压紧状态,且定子工件放置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第
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随之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