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含水废弃物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2968发布日期:2021-06-04 18:3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含水废弃物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水废弃物脱水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含水废弃物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滤压式的含水废弃物脱水机包括前道的传送沥水装置和后道的含水废弃物脱水装置,如图1所示,现有的含水废弃物脱水装置包括两道网带9,两道网带9将含水废弃物91夹在中间并带动含水废弃物91在两个大滚筒92和5个小滚筒93处进行挤压脱水,其中5个小滚筒93按照上面2个下面3个的方式排列,下面3个小滚筒93的后2个采用强压手段,即在该2个小滚筒93的下方设有通过气缸带动的强压滚筒94。由于该含水废弃物脱水装置的两道网带9的外部存在水分残留,使得夹设在两道网带9之间的含水废弃物91内的水很难被压干,造成挤压出水效果不佳,即使再装设多道滚筒进行挤压也无济于事。上述现有的含水废弃物脱水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详见专利zl201810467971.5,一种高效的污泥脱水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含水废弃物出水装置,实现了含水废弃物水分的充分脱除,具有实用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高效含水废弃物出水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分别安装有两组输送滚筒、两个大滚筒、三个下位小滚筒、两个上位小滚筒,每组所述输送滚筒上对应缠绕有一道网带,所述下位小滚筒与上位小滚筒呈前后交替排布且下位小滚筒位于上位小滚筒的下方,两道所述网带之间夹设有含水废弃物,两道所述网带携带含水废弃物依次通过两个大滚筒、三个下位小滚筒和两个上位小滚筒,后两个所述下位小滚筒下方均装设有强压滚筒,位于中间的所述下位小滚筒的前方和/或后方设有一对吸水滚筒,每个所述吸水滚筒外壁均包覆有吸水层,一对所述吸水滚筒的吸水层对应与两道网带外壁接触,每个所述吸水滚筒的下方均设置挤压结构,所述挤压结构包括开设有多个通槽的挤压板,所述吸水滚筒转动抵压挤压板。
6.一对所述吸水滚筒呈上下错位设置。
7.所述吸水层与对应的网带外侧相切。
8.所述吸水滚筒的外径为50~80cm。
9.所述吸水层的厚度为5~10cm。
10.所述吸水层采用聚乙烯醇海绵制成。
11.所述挤压板抵压吸水滚筒的部分占吸水层圆周的10%。
12.所述通槽两端点间的连接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5~10度。
13.所述挤压结构还包括固装在机架上的安装板,所述挤压板通过多个弹簧与安装板
连接。
14.所述挤压结构下方设有接水槽。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吸水滚筒上的吸水层吸取网带上的水分,进而使含水废弃物中的水分能被完全挤压出来,提高了含水废弃物出水效果和出水效率;利用吸水滚筒与挤压板的滚动挤压作用将吸取在吸水层中的水分挤压出来,确保吸水层的循环吸水作用;挤压板通过弹簧连接至安装板,使挤压板可发生弹性运动,减小了吸水层与挤压板间的相互摩擦,保证了吸水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现有技术的含水废弃物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含水废弃物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0.如图2~图3所示,一种高效含水废弃物出水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分别安装有两组输送滚筒11、两个大滚筒4、三个下位小滚筒5、两个上位小滚筒6,每组所述输送滚筒11上对应缠绕有一道网带3,输送滚筒11用于带动网带3运动,所述下位小滚筒5与上位小滚筒6呈前后交替排布且下位小滚筒5位于上位小滚筒6的下方,两道所述网带3之间夹设有含水废弃物2,两道所述网带3携带含水废弃物2依次通过两个大滚筒4、三个下位小滚筒5和两个上位小滚筒6,后两个所述下位小滚筒5下方均装设有强压滚筒51,位于中间的所述下位小滚筒5的前方和/或后方设有一对吸水滚筒7,每个所述吸水滚筒7外壁均包覆有吸水层71,一对所述吸水滚筒7的吸水层71对应与两道网带3外壁接触,每个所述吸水滚筒7的下方均设置挤压结构8,所述挤压结构8包括开设有多个通槽85的挤压板81,所述吸水滚筒7转动抵压挤压板81。
21.一对所述吸水滚筒7呈上下错位设置,用于对网带3的两侧面进行水分吸取,提高吸水效果。
22.所述吸水层71与对应的网带3外侧相切,通过该设置可减少网带3通过吸水滚筒7时受到的摩擦力。
23.所述吸水滚筒7的外径为50~80cm。
24.所述吸水层71的厚度为5~10cm。
25.所述吸水层71采用聚乙烯醇海绵制成。
26.吸水层71通过胶水粘附于吸水滚筒7表面或是通过绳子、卡箍进行固定。吸水层71具有强吸水性,即使网带3对吸水滚筒7的包覆面较小,吸水层71依然可以有效地将网带3上的水分吸取出来,进而确保含水废弃物2中水分被完全挤压出来。
27.所述挤压板81抵压吸水滚筒7的部分占吸水层71圆周的10%,若挤压板81与吸水层71接触面过大,则挤压板81与吸水层71间的摩擦损耗较大,同时也不便于水分的及时排出,原因在于接触面过大,在吸水层71前段挤出的水分残留在挤压板81上而再次被吸水层71吸取。
28.挤压板81的上下两端均为向远离吸水滚筒7表面设置,该结构可防止挤压板81在受到吸水滚筒7作用时而变形弯曲,避免挤压板81上下两端被卷入吸水滚筒7而造成吸水滚筒7停止转动。
29.所述通槽85两端点间的连接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5~10度,通槽85的设置便于挤出水分的快速排出。
30.所述挤压结构8还包括固装在机架1上的安装板83,所述挤压板81通过多个弹簧82与安装板83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吸水滚筒7转动至抵接挤压板81时,通过弹簧82作用使挤压板81处于一种震颤状态,进而能减少吸水层71与挤压板81间的摩擦作用,延长吸水层71使用寿命。
31.所述挤压结构8下方设有接水槽84,用于收集挤压出来的水分并将水分排出。
32.吸水滚筒7优选设置为两对,一对设置在第一个上位小滚筒6与第一个下位小滚筒5之间或是设置在第一个上位小滚筒6与第二个下位小滚筒5之间,另一对设置在第二个上位小滚筒6与第二个下位小滚筒5之间或时设置在第二个上位小滚筒6与第三个下位小滚筒5之间,当含水废弃物2经过第二个下位小滚筒5进行挤压脱水后,网带3将重新吸附上少量水分,通过后一对吸水滚筒7再次吸取网带3上的水分,进而促进后续含水废弃物2的脱水。
33.本实用新型提升含水废弃物2脱水效果的原因在于:在含水废弃物2经过最后一个下位小滚筒5前,网带3上的水分被吸水滚筒7所吸收,因此在含水废弃物2经过最后一个下位小滚筒5时,通过强压滚筒51就能将含水废弃物2中的水分充分挤压出来,实现高效脱水。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