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式巷道气动喷涂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01555发布日期:2021-06-30 00:0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便式巷道气动喷涂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式巷道气动喷涂泵,是一种适用于所有矿井巷道,特别是比较狭小或设备运输较为困难的巷道的喷涂作业设备,属于矿井煤壁、密闭墙封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巷道喷涂作业主要为电动型(混凝土)喷射机或大型气动喷涂泵。虽然电动设备或大型设备喷涂作业速度快、效率高,但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用电接电需要专人(必须有专项资格技能)及专门的电缆铺设。

2.需要压力流量稳定的高压气源。

3.限于重量及体积,狭小巷道或不方便运输的巷道难以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井下用电不便及方便运输作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便式巷道气动喷涂泵,可以应对目前所有巷道壁面喷涂作业,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适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便式巷道气动喷涂泵,包括能够移动的整体支架,整体支架包括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下层支架上设置有加压输料泵,上层支架上设置有搅拌仓,搅拌仓底部与加压输料泵相连,加压输料泵与出料雾化枪头相连,搅拌仓内设置有搅拌桨,出料雾化枪头还与高压气源相连;搅拌仓顶部设置有搅拌气动减速马达,气动减速马达与搅拌桨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下层支架上设置有输料气动减速马达,加压输料泵和输料气动减速马达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加压输料泵和输料气动减速马达通过星形弹性联轴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还包括u形叉进气接头座、第二夹纱高压pu气管、三通、第一夹纱高压pu气管以及气源三联件;

搅拌气动减速马达与第二夹纱高压pu气管一端相连,第二夹纱高压pu气管另一端设置有三通,三通的一路与第一夹纱高压pu气管相连,第一夹纱高压pu气管与输料气动减速马达相连,三通的另一路与气源三联件一端相连,气源三联件另一端经u形叉进气接头座与第二高压钢丝胶管相连,第二高压钢丝胶管与高压气源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三通上设置有快插接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搅拌仓顶部设置有搅拌仓盖,搅拌气动减速马达设置在搅拌仓盖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搅拌仓盖上设置有马达底座,搅拌气动减速马达设置在马达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设备通过在能够移动的整体支架,将整体支架分为两层,下层支架上设置加压输料泵,上层支架上设置搅拌仓,搅拌仓底部与加压输料泵相连,加压输料泵与出料雾化枪头相连,出料雾化枪头还与高压气源相连,可以通过移动整体支架,通过出料雾化枪头实现对巷道壁的喷涂。本实用新型不受巷道高度及宽窄尺寸的影响,可进入到任意一条作业巷道进行作业。

2.本设备不受巷道内动力源的影响,根据规定,任意一矿井巷道内均有压缩空气管道及水管铺设,且压缩空气气压均在0.6mpa左右,都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压气源。且本设备全部采用气动装置,设计工艺为井下成熟工艺,施工简单、操作方便。因此,本设备可在任意矿井巷道内作业。

进一步的,本设备不受巷道内运输情况影响,采用标准化的快接接头、较大地装配冗余量、轻巧的尺寸及重量,方便本设备可被运送到任一巷道的任何地点作业。

附图说明

对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附图及标记描述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作业示意图。

图中:1—搅拌气动减速马达2—马达底座

3—搅拌仓盖4—搅拌仓

5—搅拌桨6—气源三联件

7—三通8—第一夹纱高压pu气管

9—u形叉接头座出料法兰组10—整体支架

11—第一高压钢丝胶管12—重载胶轮组

13—加压输料泵14—星型弹性联轴器

15—输料气动减速马达16—第二夹纱高压pu气管

17—u形叉进气接头座18—第二高压钢丝胶管

19—第三夹纱高压pu气管20—出料雾化枪头

a—搅拌仓盖连接合页b—第一连接螺栓组

c—马达底座与搅拌仓连接螺栓组

d—第一连接u形叉e—第二连接螺栓组

f—输料泵与底座连接螺栓组h—搅拌仓与输料泵连接螺栓组

k—出料法兰与输料泵连接螺栓组m—第二连接u形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便式巷道气动喷涂泵,包括整体支架10,整体支架10包括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下层支架上设置有加压输料泵13和输料气动减速马达15,加压输料泵13和输料气动减速马达15的轴头通过星型弹性联轴器14相连,上层支架上设置有搅拌仓4,搅拌仓4内设置有搅拌桨5,搅拌仓4顶部设置有搅拌仓盖3,搅拌仓4底部与加压输料泵13相连,搅拌仓盖3上设置有马达底座2,马达底座2上设置有搅拌气动减速马达1,气动减速马达1与搅拌桨5相连。

搅拌气动减速马达1进气口与第二夹纱高压pu气管16一端相连,第二夹纱高压pu气管16另一端设置有三通7,三通7的一路与第一夹纱高压pu气管8,第一夹纱高压pu气管8与输料气动减速马达15相连,三通7的另一路与气源三联件6一端相连,气源三联件6另一端与u形叉进气接头座17相连,第二高压钢丝胶管18一端与u形叉进气接头座17相连,第二高压钢丝胶管18另一端与高压气源相连。

第二高压钢丝胶管18、第一夹纱高压pu气管8及第二夹纱高压pu气管16上均设置有控制阀。第二高压钢丝胶管18和第三夹纱高压pu气管端口与雾化枪头20相连。

加压输料泵出口设置有u形叉接头座出料法兰组9。

气源三联件6上设置有泄气阀。

第二高压钢丝胶管18通过第三夹纱高压pu气管19(作为出料雾化管)与出料雾化枪头20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喷涂泵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组装:

a.将加压输料泵13用输料泵与底座连接螺栓组f固定于整体支架10上;

b.将星型弹性联轴器14分别安装于加压输料泵13和输料气动减速马达15的轴头上;

c.将星型弹性联轴器14对中后,将输料气动马达15用第二连接螺栓组e固定于整体支架10上;

d.将搅拌仓4放置于整体支架10的上层支架,仓底法兰与加压输料泵13进口法兰对准,将搅拌仓与输料泵连接螺栓组h固定连接;

e.将搅拌桨5平稳放置于搅拌仓4中心,盖上搅拌仓盖3,搅拌仓盖3上对正放置马达底座2,调整好各自的位置后,将马达底座与搅拌仓连接螺栓组c固定;

f.将搅拌气动减速马达1的轴头与搅拌桨5的轴孔对正后,平稳地将搅拌气动减速马达1通过第一连接螺栓组b固定于马达底座2上;

g.将u形叉接头座出料法兰组9通过出料法兰与输料泵连接螺栓组k固定于加压输料泵13的出口法兰上;

h.将u形叉进气接头座17、气源三联件6、三通7按顺序组装起来,组装时,有外螺纹连接的部位,全部以生料带缠绕,保证气路的密封性;

i.将第一夹纱高压pu气管8一端在输料气动减速马达15上的快插接头中连接牢靠,第二夹纱高压pu气管16在搅拌气动减速马达1上的快插接头中连接牢靠,将第一夹纱高压pu气管8一端和第二夹纱高压pu气管16的另一端在三通7的快插接头中连接牢靠;

j.用第一连接u形叉d将第一高压钢丝胶管11(作为出料管)固定在u形叉接头座出料法兰组9的接头座上,连接牢靠;

k.用第二连接u形叉m将第二高压钢丝胶管18一端固定在u形叉进气接头座17上,另一端连接高压气源,连接牢靠。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正常运行目的,本设备还包括以下部分:

1.压缩空气(0.4mpa≤气压≤0.6mpa),气源(各个巷道均有);

2.水源(井下常见之抽采水即可,做设备清洗用);

3.搅拌装置(空气马达驱动);

4.高压输料装置(空气马达驱动);

5.高压钢丝胶管(输料及接高压空气用);

6.气源过滤器总成(清洁压缩空气用);

7.第一夹纱高压pu气管8、第二夹纱高压pu气管16和第三夹纱高压pu气管19(用于驱动动力源及喷涂料雾化用);

8.高压雾化枪头20(雾化喷涂料用);

9.可移动支架即整体支架10(重载胶轮承载,轻巧方便移动);

所有设备均以高强度国标螺栓螺母组装固定,方便拆卸、清理、维护及运输,拆分后单件重量最重不超25kg,单人即可搬运。整体空重重量不超140kg,四人即可抬走。两组共4个8吋重载胶轮,拉动轻便平稳。

设备设计的装配冗余量充足,组装极为方便,方便施工人员快捷组装施工。

设备动力装置用气需求压力小,最低0.4mpa左右即可正常平稳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喷涂泵的总长度为1350mm,宽度为650mm,高度为1200mm。

设备外形最大尺寸小巧适当,方便施工人员倾料及搬运。

设备搅拌及输送装置均为不锈钢或橡胶类制成,无需担忧井下水源对设备的侵蚀及生锈问题。

设备所有接头均为标准化的dn或kj快接接头设计,方便装卸,也可根据使用方需求随时更换为合适的接头。

一般情况下,作业组需要三人,一人倾料和备料,一人操作设备运行,一人持高压雾化枪头20进行喷涂作业,极大减少了作业人员的数量需求及作业强度。

作业完毕后,只需要将清洗水接入搅拌仓4,以标准作业程序操作,一般只需2到3遍即可将设备清理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本设备设计均为标准化工艺设计,当设备到达施工地点时,先检查组装是否完好,各个接头及螺栓等连接是否牢靠,放置是否平稳。

喷涂作业前,先检查气源是否稳定,水源准备充足,各种控制阀门是否完全关闭。

一切就绪后,将第二高压钢丝胶管18接通高压气源,先在搅拌仓4内倾入适量的水,缓启第二高压钢丝胶管18、第一夹纱高压pu气管8及第二夹纱高压pu气管16的控制阀,进行设备试运行。确认一切正常后,排完搅拌仓4内余水,准备喷涂作业。

喷涂作业时,先在搅拌仓4内倾入喷涂液料,然后将搅拌气动减速马达1平缓开启,转动平稳后,再将喷涂粉料均匀倾入搅拌仓4,用第二夹纱高压pu气管16的控制阀控制搅拌气动减速马达1以适当转速搅拌。搅拌时,盖上搅拌仓盖3,防止喷涂料飞溅。

喷涂料搅拌均匀后,开启输料气动减速马达15,用第一夹纱高压pu气管8的控制阀控制合适转速,喷涂料以适当压力经雾化喷头20喷出后,即可均匀地对施工面进行作业。输料时,可适当保持搅拌气动减速马达1以合适转速转动,防止喷涂料在搅拌仓4内静止凝结。

作业时,按喷涂料特性和施工要求,适当进行补喷等操作。

喷涂作业完成后,立即对设备搅拌仓4、搅拌桨5及加压输料泵13、u形叉接头座出料法兰组9、第一高压钢丝胶管11内部进行清洗工作:将清洗水接入搅拌仓4,开启搅拌气动减速马达1,清洗搅拌仓4,然后开启输料气动减速马达15,以泵出清洗水的方式清洗加压输料泵13及u形叉接头座出料法兰组9、第一高压钢丝胶管11,一般需2到3遍即可将设备清理干净。

设备清洗完成后,首先将第二高压钢丝胶管18与高压气源安全断开,然后开启气源三联件6上的泄气阀,再开启所有控制气阀,对设备气路进行完全泄压,防止气路中残留的高压空气喷出伤人。然后再进行设备移动、拆分等操作。

作业期间,当喷涂作业段进行到设备作业区间极限后,根据喷涂料的特性,以及移动设备的时间,考虑是否完全需要清洗设备。

作业期间,如发生第一高压钢丝胶管11堵管时,按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将剩余喷涂料从搅拌仓4的底部卸料孔中排出,防止喷涂料凝结在搅拌仓4内。同时,将加压输料泵13内的残料排出并清洗设备。

作业期间,如突遇气压不足,设备不能运转等情况,及时将搅拌仓4内余料从卸料孔中排出。同时,完全关闭高压气进气阀,对设备气路进行完全泄压后,手动盘动搅拌桨5和加压输料泵13,排出余料并清洗设备。

设备工艺均为井下简单成熟之工序。

作业期间,无论任何情况,在设备未完全断气泄压情形下,坚决不可将身体部位或其他物品接触设备转动部件,防止安全事件发生。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依靠矿井下压缩气管道铺设广泛,接气方便,无需专业资格即可操作;

2.依靠设备对高压压缩气冗余量大、用气量小,一般井下高压压缩气压力足以够用;

3.依靠设备自身尺寸小巧及标准化设计,方便搬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