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1674发布日期:2021-09-08 00:23阅读:69来源:国知局
照明花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与花洒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能提供照明的花洒。


背景技术:

2.现今多数人是采用以淋浴方式冲洗身体,以淋浴方式冲洗身体除了有大幅减少沐浴用水之优点外,花洒所喷出之水柱还可冲击于人体,对人体形成一按摩效果,除此之外使用者也能通过花洒调整水柱的强度以增加淋浴之舒适性。而惯用之花洒除了从上述方式增加淋浴之舒适性外,已知市面上亦有具有发光装置之花洒,能通过发光装置产生之光线照射于花洒喷出之水柱上而形成具有色彩之水柱,进而能提供用户特别的视觉感受。
3.一般花洒之发光装置是直接外接电源而使发光装置产生光线,然所述发光装置所消耗之电量,不免造成使用者额外的电费支出,除此之外,惯用花洒之发光装置一般是装设于花洒内部且邻近于花洒喷头的位置,进而能通过喷头之出水孔发出光线,然而由于发光装置所发出之大部分光线被喷头所遮蔽,其照明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惯用之花洒仍有待改善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花洒,能通过水流发电供发光装置发光,并提供较好的照明效果。
5.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照明花洒,包含一本体、一照明装置、一控制模块及一水力发电装置,所述本体具有相背对的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所述本体包含一入水管道及一出水盖板,所述入水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且供连接一外部水源,所述出水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部,所述本体内部具有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彼此分隔,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入水管道连通;所述照明装置包含一发光元件及一透光罩体,所述透光罩体设置于所述本体之所述第一部,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透光罩体内部;所述控制模块包含一控制器与一蓄电池,所述控制器及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中,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发光元件,且用以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开启或关闭,所述蓄电池用以提供所述照明装置所需之电力;所述水力发电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中,水能自所述入水管道流入所述第一腔室,并流经所述水力发电装置,而后经所述出水盖板流出,所述水力发电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输出一电能至所述蓄电池中储存。
6.其中,所述照明装置包含一感光元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感光元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感光元件侦测的亮度低于一预定亮度时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7.其中,所述照明装置包含一固定件,所述透光罩体具有一穿孔,所述透光罩体通过所述穿孔套设于所述入水管道上,所述入水管道一端连接于所述本体之第一部,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结合以将所述透光罩体夹设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本体之间。
8.其中,所述水力发电装置包含一罩盖、一磁铁、一叶轮及一线圈,所述罩盖之侧壁
具有一斜向入水口,所述叶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罩盖中,所述线圈固设于所述罩盖中,所述叶轮与所述磁铁连动。
9.其中,所述本体内部具有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彼此分隔,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入水管道连通,所述水力发电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或所述第二腔室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或所述第二腔室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本体包含一隔板,设置于所述本体内部,所述隔板具有一排水孔,所述第一腔室及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隔板的一侧,水能自所述入水管道流入所述第一腔室,并流经所述隔板之所述排水孔,而后经所述出水盖板流出。
10.其中,所述本体内部具有一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出水盖板之间,水能自所述入水管道流入所述第一腔室,并流经所述隔板之所述排水孔,而后经所述第三腔室由所述出水盖板流出;所述隔板具有两个线孔,所述两个线孔中的一个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及所述第三腔室,所述两个线孔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及所述第三腔室。
11.其中,所述感光元件包含红外线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光电管、光敏晶体管、光敏电阻中的一种。
12.本实用新型之效果在于,水能自所述入水管道流入所述第一腔室并流经所述水力发电装置,而使所述水力发电装置产生电能输出至所述蓄电池中储存及供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由此,所述发光元件不须外接电源即可发光,进而能节约能源和使外观结构简洁化,除此之外,所述发光元件是通过设置于所述本体之所述第一部之所述透光罩体向外部发光,能改善惯用发光元件通过花洒之出水孔发出光线所造成照明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之照明花洒的立体图。
14.图2为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之照明花洒的侧视图。
15.图3为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之照明花洒的分解示意图。
16.图4为图2之a-a方向剖视图。
17.图5为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之照明花洒的部分构件分解示意图。
18.图6为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之照明装置、控制模块及水力发电装的方块图。
19.图7为第二优选实施例之照明花洒的剖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本实用新型]
[0022]
1、2:照明花洒
[0023]
10:本体
[0024]
101:安装孔
[0025]
102:隔板
[0026]
102a:排水孔
[0027]
102b:线孔
[0028]
10a:第一部
[0029]
10b:第二部
[0030]
10c:安装槽
[0031]
12:入水管道
[0032]
12a:侧孔
[0033]
14:出水盖板
[0034]
20:照明装置
[0035]
21:安装座
[0036]
22:固定件
[0037]
23:发光元件
[0038]
24:感光元件
[0039]
25:透光罩体
[0040]
25a:穿孔
[0041]
40:控制模块
[0042]
42:蓄电池
[0043]
44:控制器
[0044]
60:水力发电装置
[0045]
62:罩盖
[0046]
621:斜向入水口
[0047]
64:叶轮
[0048]
66:线圈
[0049]
l:导线
[0050]
r1:第一腔室
[0051]
r2:第二腔室
[0052]
r3:第三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兹举数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之照明花洒1,包含一本体10、一照明装置20、一控制模块40及一水力发电装置60。请配合图1及图2,所述本体10具有相背对的一第一部10a及一第二部10b,所述本体10包含一入水管道12及一出水盖板14,所述入水管道12设置于所述第一部10a且供连接一外部水源,所述出水盖板14设置于所述第二部10b。
[0054]
请配合图2及图3,所述照明装置20包含一安装座21、一固定件22、一发光元件23、一感光元件24及一透光罩体25,所述本体10之所述第一部10a具有一安装孔101,所述感光元件24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01中;所述安装座21一侧与所述本体10之所述第一部10a连接,另一侧供安装所述发光元件23,所述透光罩体25具有一穿孔25a,所述透光罩体25通过所述穿孔25a套设于所述入水管道12上而设置于所述本体10之所述第一部10a,且所述安装座21与所述发光元件23设置于所述透光罩体25之内部,其中所述入水管道12一端连接于所述本体10之所述第一部10a,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22结合以将所述透光罩体25夹设于所述固定件22与所述本体10之间,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入水管道12之外表面具有外螺纹,所述固定件22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之内螺纹,由此,所述固定件22能通过螺合的方式与所述入水管
道12连接。再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元件23是以led灯为例说明,所述感光元件24是以光敏电阻为例说明,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元件23也可以是例如卤素灯等其他发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24也可以是例如红外线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光电管或光敏晶体管等感光元件。
[0055]
请配合图5,所述本体10包含一隔板102,设置于所述本体10内部,所述隔板102具有一排水孔102a,所述本体10内部具有一第一腔室r1、一第二腔室r2及一第三腔室r3,所述第一腔室r1与所述入水管道12连通,所述第一腔室r1与所述第二腔室r2彼此分隔,且所述第一腔室r1及所述第二腔室r2位于所述隔板102的同一侧,所述第三腔室r3位于所述隔板102与所述出水盖板14之间;所述水力发电装置60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r1中,所述水力发电装置60包含一罩盖62、一磁铁、一叶轮64及一线圈66,所述罩盖62之侧壁具有一斜向入水口621,所述叶轮64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罩盖62中,所述线圈66固设于所述罩盖62中,所述叶轮64与所述磁铁连动。由此,水能自所述入水管道12流入所述第一腔室r1,经所述罩盖62侧壁之所述斜向入水口621流入所述罩盖62中与所述叶轮64之叶片接触,以带动所述叶轮64转动而将水之动能转换为一电能输出,而后流经所述水力发电装置60之水再由所述隔板102之所述排水孔102a流入所述第三腔室r3后由所述出水盖板14流出供使用者淋浴使用。
[0056]
所述控制模块40包含一蓄电池42与一控制器44,所述蓄电池42及所述控制器44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r2中,所述蓄电池42用以提供所述照明装置20所需之电力,所述水力发电装置60与所述控制模块40电性连接以输出电能至所述蓄电池42中储存;所述控制器44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发光元件23及所述感光元件24,所述控制器44在所述感光元件24侦测环境的亮度低于一预定亮度时控制所述发光元件23发光,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感光元件24侦测的亮度高于所述预定亮度时控制所述发光元件23关闭,如此一来,所述照明花洒1能在环境亮度不足时自动提供使用者适当的照明,并在环境亮度足够时自动关闭所述发光元件23,进而达到降低电力浪费之效果,除此之外,当使用者操作所述照明花洒1进行淋浴时,所述水力发电装置60能输出电能至所述蓄电池42中储存以供所述发光元件23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是以所述蓄电池42及所述控制器44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r2中为例说明,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44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r1或所述第二腔室r2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蓄电池42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r1或所述第二腔室r2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蓄电池42及所述控制器44的设置位置并不以上述所述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r2中为限。
[0057]
再说明的是,请配合图5,所述隔板102具有两个线孔102b,所述两个线孔102b中的一个连通所述第一腔室r1及所述第三腔室r3,所述两个线孔102b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二腔室r2及所述第三腔室r3,由此,能在所述第三腔室r3中设置一导线l,所述导线l能分别穿过所述两个线孔102b后与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r1之所述水力发电装置60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r2之控制模块40连接。
[0058]
请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之照明花洒2,所述照明花洒2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之照明花洒1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于此不再赘述,不同的是,于本实施例中,入水管道12在连接外部水源之相反侧与罩盖62顶部连接,且入水管道12与罩盖62之连接处具有多个侧孔12a,由此,水能自入水管道12流经所述多个侧孔12a进入第一腔室r1,并经罩盖62侧壁之斜向入水口流入罩盖62中与叶轮64之叶片接触,以带动叶轮64转动而将水之动能转换为电能输出,而后流经所述水力发电装置之水再由隔板102之排水孔流入第三
腔室r3后由出水盖板14流出供使用者淋浴使用。除此之外,于本实用新型之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是以所述蓄电池42及所述控制器44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r2中为例说明,于本实用新型之第二优选实施例中,本体10之第一部10a具有一安装槽10c,且所述安装槽10c位于透光罩体25的内部,由此,蓄电池42及控制器44能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0c中,并不以上述所述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r2中为限。
[005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之所述照明花洒1之所述水力发电装置60能将水之动能转换并输出电能至所述蓄电池42中储存以供所述发光元件23使用,因此所述发光元件23不须外接电源即可发光,不但具有节能环保的功效,还能使外观结构简洁化,除此之外,所述发光元件23是通过设置于所述本体10所述第一部10a之所述透光罩体25向外部发光,能提供优选的照明效果以改善惯用发光元件通过花洒之出水孔发出光线所造成照明效果不佳的问题,再者,本实用新型之照明花洒1能在环境亮度不足时自动提供使用者适当的照明,并在环境亮度足够时自动关闭所述发光元件以达到降低电力浪费之效果,此外,使用者也不须在淋浴时进行开启或关闭发光元件的动作进而能提升操作的便利性。
[00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之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