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质乳化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5186发布日期:2021-07-23 14:2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质乳化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化妆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均质乳化锅。



背景技术:

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在进行化妆品生产时,通常使用乳化锅对原料进行乳化操作。

目前,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628228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化妆品真空均质乳化机,其包括底座,底座连接有翻倒轴,翻倒轴固定连接有锅体,锅体连通有油相锅和水相锅;底座还连接有液压顶杆,液压顶杆连接有横梁,横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锅盖,锅盖盖设在锅体的开口处,锅盖连接有第一真空管道和第二真空管道,第一真空管道远离锅盖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与第二真空管道远离锅盖的一端连接,第二真空管道上安装有第二阀门和冷凝装置;横梁上还固定连接有主搅拌电机,主搅拌电机连接有搅拌装置,搅拌轴的底端穿过锅盖伸入锅体内。

需要对化妆品进行均化处理时,将水相锅与油相锅中的水相物和油相物导入到锅体内,打开真空泵,抽真空;然后打开主搅拌电机,主搅拌电机驱动搅拌轴带动搅拌装置对混合物进行搅拌;在循环泵的作用下,混合液由锅底重新回到上部进行搅拌。搅拌结束后,液压顶杆驱动横梁上移,锅盖和锅体分离,转动翻倒轴,将物料从锅体内倾倒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物料进行搅拌的过程中,需要测试物料的性能,使用上述装置不方便测试搅拌过程中的物料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升在对物料搅拌过程中,取样时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均质乳化锅。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均质乳化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均质乳化锅,包括锅体,锅体的开口处盖设有锅盖,锅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与锅盖连接,锅体外壁固定连接有接料管,接料管与锅体连通设置,接料管的侧壁开设有溢流口,接料管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堵塞溢流口的活塞,活塞与接料管之间设有驱动活塞移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样时,驱动组件驱动活塞移动,解除活塞对溢流口的堵塞,物料由溢流口流出;取料结束后,驱动组件驱动活塞移动,完成活塞对溢流口的堵塞。接料管、溢流口以及活塞的设置,能够方便在搅拌的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取样测试,与传统方法比,不需要将锅盖取下,对物料进行取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筒和驱动螺栓,连接筒的一端与接料管远离锅体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筒与接料管连通管设置,驱动螺栓伸入连接筒内与连接筒螺纹连接,驱动螺栓伸入接料管后与活塞靠近连接筒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样时,拧动驱动螺栓,驱动螺栓转动带动活塞在接料管内滑动,使得活塞能够对溢流口进行堵塞,以及能够解除对溢流口的堵塞。驱动螺栓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可选的,所述接料管内设有卡接环,卡接环位于溢流口靠近锅体的一端,卡接环的外周面与接料管的内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溢流口进行堵塞时,卡接环能够对活塞进行卡接,避免活塞过于靠近锅体甚至滑入锅体内。卡接环的设置,能够对活塞进行卡接,进而能够提升活塞滑动时的顺畅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筒的内径小于接料管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筒的直径小于接料管的直径,使得连接筒能够对活塞进行卡接,进而能够避免活塞脱出接料管,进一步提升接取物料时的顺畅性。

可选的,所述溢流口的开口朝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口的开口朝下设置,使得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能够向下流动,进而能够提升取料时的顺畅性。

可选的,所述接料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料管,导料管与溢流口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取物料时,物料经过溢流口后由导料管流出。导料管的设置,能够对物料起到导向的作用,进而能够减少物料由溢流口直接流出时发生溅射的现象,进一步提升接取物料时的顺畅性。

可选的,所述锅盖的顶面开设有导流孔,导流孔贯穿锅盖的厚度,导流孔设有两个;锅体内设有导流管,导流管设有两个,导流管与导流孔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锅体内通入物料时,与油相锅连通的油相进料管伸入其中一个导流管内;将与水相锅连通的水相进料管伸入另一个导流管内。由于在搅拌的过程中,锅体出现晃动的情况,锅体晃动带动油相进料管以及水相进料管晃动,进而导致物料落溅射到锅体的内壁上,导致油相物料与水相物料反应不充分的现象。导流管的设置,能够减少油相进料管以及水相进料管发生晃动的情况,进而能够提升进料时的稳定性,减少物料喷射向锅体内壁的现象,进而能够提升物料反应的均匀性。

可选的,所述导流管的底端向锅体中心线的方向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管的底端向锅体的中心线的方向倾斜,使得水相,物料以及油相物料在落入锅体的过程中,朝向锅体的中心滴落,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少水相,物料及油相物料滴落到锅体内壁的现象,进而能够进一步提升两种物料的反应效果。

可选的,所述锅体的底端连通有下料管,下料管连接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结束后,解除阀门对下料管的堵塞,混合后的物料由下料管排出。下料管和阀门的设置,使得在倾倒物料时,不需要解除锅盖对锅体的盖设,然后倾倒整个锅体,进而能够提升取出物料时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驱动螺栓能够驱动活塞解除活塞对溢流口的堵塞,在物料搅拌的过程中,方便对物料进行取样测试,进而能够提升搅拌物料过程中取样测试的便捷性。

导料管与溢流口连通设置,能够减少物料由溢流口内流出并喷溅的现象,进而能够提升取样时的顺畅性。

导流管的设置,能够对油相进料管以及水相进料管起到稳定的作用,减少油相物料以及水相物料喷溅到锅体内壁的现象,降低油相物料与水相物料混合不均匀的现象,进而能够提升物料混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旨在展示本申请搅拌框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旨在展示本申请溢流口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旨在展示本申请锁紧螺栓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座;11、锅体;111、下料管;1111、阀门;112、锁紧环;113、锁紧组件;1131、锁紧螺栓;1132、锁紧螺母;12、锅盖;121、抵接环;122、导流孔;1221、导流管;2、搅拌装置;21、搅拌轴;211、驱动电机;22、搅拌框;23、搅拌叶片;3、接料管;31、溢流口;32、活塞;33、导料管;321、驱动组件;3211、连接筒;3212、驱动螺栓;34、卡接环;4、油相锅;41、油相进料管;411、第一驱动泵;5、水相锅;51、水相进料管;511、第二驱动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均质乳化锅。参照图1,一种均质乳化锅包括支座1,支座1上固定连接有开口朝上的锅体11,锅体11连通有油相锅4和水相锅5;锅体11的顶面连接有锅盖12,结合图2,锅盖12连接有搅拌装置2,搅拌装置2位于锅体11内,搅拌装置2连接有驱动电机211,驱动电机211与锅盖12固定连接;结合图3,锅体11的底端连通有接料管3,接料管3上开设有溢流口31,接料管3连接有用于堵塞溢流口31的活塞32。

对化妆品进行均质乳化处理时,首先将油相锅4中的油相物料以及水相锅5中的水相物料倒入到锅体11内;然后启动驱动电机211,搅拌装置2在驱动电机211的作用下,对物料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需要检测物料性能时,解除活塞32对接料管3的封堵,物料由接料管3流出,接取一定量的物料后,对接料管3进行封堵即可。

参照图2,锅体11为开口朝上的圆柱桶状结构,锅体11的底壁呈向上弯曲的圆弧状,锅体11的底端连通有下料管111,下料管111设有三个,沿锅体11的径向间隔分布,其中一个下料管111位于锅体11底壁的正中心并竖直设置,位于两端的两个下料管111的底端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下料管111连接有阀门1111。

参照图1,锅盖12为底端开口的半球壳状,锅盖12的底端向外弯折形成抵接环121。锅体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与锅体11同轴的锁紧环112,锁紧环112的顶面与抵接环121的底面抵接,锁紧环112与抵接环121之间设有锁紧组件113。

参照图4,锁紧组件113包括锁紧螺栓1131和锁紧螺母1132,锁紧螺栓1131竖直设有四个,沿锁紧环112的的周向圆周阵列分布,锁紧螺栓1131的底端与锁紧环112的顶面固定连接,锁紧螺栓1131的顶端穿过抵接环121后与锁紧螺母1132螺纹连接。

回看图1,油相锅4连通有油相进料管41,油相进料管41远离油相锅4的一端穿过锅盖12后与锅体11连通,油相进料管41连接有第一驱动泵411;水相锅5连通有水相进料管51,水相进料管51穿过锅盖12后与锅体11连通,水相进料管51连接有第二驱动泵511。

结合图2,锅体11内设有导流管1221,导流管1221设有两个,沿锅盖12的径向间隔分布。导流管1221顶端与锅盖12的内壁固定连接,底端向靠近搅拌轴21的方向倾斜,锅盖12的顶面开设有导流孔122,导流孔122贯穿锅盖12设置,导流孔122开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导流管1221的上方,导流管1221与导流孔122连通设置,导流孔122内设有密封环,密封环的外壁与导流孔122的内壁固定连接。

需要进行乳化作业时,首先,将油相进料管41穿过导流孔122以及导流管1221后,伸入锅体11内,然后,将水相进料管51穿过另一个导流孔122以及导流管1221后,伸入锅体11内;最后,启动第一驱动泵411和第二驱动泵511,向锅体11内输送油相物料和水相物料。

参照图2,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轴21、搅拌框22和搅拌叶片23,搅拌轴21与锅体11同轴设置,搅拌轴21与锅盖12转动连接,搅拌叶片23设有两组,沿搅拌轴21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每组搅拌叶片23设有四个,搅拌叶片23为矩形片状结构,搅拌叶片23的长度方向与锅体11的径向相同,搅拌叶片23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搅拌轴21的周面固定连接。搅拌框22为框状结构,搅拌框22的长度方向与锅体11的径向相同,搅拌框22以搅拌轴21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搅拌框22的底端与搅拌轴21底端固定连接,顶端与搅拌轴21的周面固定连接。搅拌轴21连接有驱动搅拌轴21转动的驱动电机211,驱动电机211位于锅盖12的上方与锅盖12的顶面固定连接。

向锅体11内输送油相物料和水相物料后,启动驱动电机211,驱动电机211驱动搅拌轴21带动搅拌框22和搅拌叶片23转动,实现对物料的搅拌。

结合图1和图3,接料管3的轴线方向为水平,接料管3与锅体11连通设置,接料管3的底部开设有溢流口31,溢流口31的开口朝下设置,接料管3的周面固定连接有导料管33,导料管33的轴线竖直设置,导料管33与溢流口31连通设置。接料管3内滑动连接油用于堵塞溢流口31的活塞32,活塞32的滑动方向与接料管3的长度方向相同,活塞32为与接料管3同轴的圆柱状结构,活塞32的周面与接料管3的内壁紧密抵接。接料管3内设有与接料管3同轴设置的卡接环34,卡接环34位于溢流口31靠近锅体11的一端,卡接环34的外周面与接料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活塞32靠近锅体11的一端与卡接环34抵接,活塞32连接有驱动活塞32滑动的驱动组件321。

参照图3,驱动组件321包括与接料管3同轴设置的连接筒3211和驱动螺栓3212,连接筒3211的一端与接料管3远离锅体11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筒3211与接料管3连通设置,连接筒3211的内径小于接料管3的内径;驱动螺栓3212的一端伸入连接筒3211后,再伸入接料管3内,与活塞32远离锅体11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螺栓3212与连接筒3211螺纹连接。

取样测试时,拧动驱动螺栓3212,驱动螺栓3212转动带动活塞32转动,直至解除活塞32对溢流口31的堵塞,锅体11内的物料经过接料管3由导料管33流出,完成对物料的采集。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均质乳化锅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油相进料管41与水相进料管51连通后,启动驱动电机211,驱动电机211转动带动搅拌轴21带动搅拌叶片23以及搅拌框22对物料进行搅拌;需要取样测试时,拧动驱动螺栓3212,驱动螺栓3212转动带动活塞32转动,直至活塞32解除对溢流口31的堵塞,锅体11内的物料经过接料管3由导料管33流出,完成对物料的采集;搅拌结束后,解除阀门1111对下料管111的堵塞,取出物料即可。

接料管3、溢流口31以及活塞32的设置,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在乳化搅拌过程中取样测试,进而能够提升取样时的便捷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