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83132发布日期:2021-08-17 13:3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所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的产生速度远超其降解速度,已经威胁到生态环境。为解决这一威胁,人们发明了垃圾处理器来处理一些生活垃圾。目前,现有的垃圾处理器基本上可将垃圾处理至大小为3-6mm及以上的颗粒,但在处理类似玉米叶等软纤维垃圾方面还不够完善。现有的垃圾处理器存在处理后的垃圾颗粒大小不一、难以完全处理软性材料垃圾、容易出现残留和堵塞现象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包括电机轴、研磨刀盘、研磨环、两个刀锤;电机轴固定在研磨刀盘的圆心处;两个刀锤可拆卸安装于研磨刀盘上;研磨环转动套设于研磨刀盘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刀盘、形状刀齿、风轮;所述齿轮刀盘、风轮固定设置在电机轴上,齿轮刀盘位于研磨刀盘下方;所述形状刀齿固定安装于研磨环底部;所述风轮固定设置于电机轴,并处于齿轮刀盘下方;所述研磨刀盘、齿轮刀盘、风轮在电机轴上的位置自上而下排列。

具体地,所述研磨环内壁设置有若干角刀及落料口,角刀用于撕裂垃圾,经研磨环处理的垃圾通过落料口排出。

具体地,所述研磨刀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凸起用于研磨垃圾;研磨刀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落料口,垃圾经由落料口移动到齿轮刀盘上。

具体地,所述齿轮刀盘直径为112mm,齿轮刀盘外边沿设置有40个刀齿,相邻两个刀齿的齿间距为9mm;齿轮刀盘中间设置有6个7*10mm的半边孔,6个半边孔围绕齿轮刀盘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

具体地,所述形状刀齿的外直径为118mm,内直径为108mm;形状刀齿内环设置有45个刀齿,相邻两个刀齿的齿间距为3mm。

具体地,所述风轮一体式设置有五片风叶,五片风叶围绕电机轴呈环形阵列;所述风叶位于齿轮刀盘与形状刀齿之间。

具体地,所述风轮的圆盘设置在形状刀齿上;风叶上部为处于形状刀齿内的折弯片,风叶下部为伸出形状刀齿外的直片。

具体地,所述研磨环内壁与研磨刀盘外边沿之间的间隙为2mm;所述齿轮刀盘与形状刀齿的上下距离为2mm。

具体地,两个所述刀锤围绕研磨刀盘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

具体地,形状刀齿具有围绕电机轴设置的环圈体、设置于环圈体内侧的多个凸齿,环圈体与凸齿共面设置,多个凸齿围绕环圈体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包括电机轴、研磨刀盘、研磨环、两个刀锤、齿轮刀盘、形状刀齿、风轮。垃圾处理器工作时,研磨环与形状刀齿固定不动,电机高速转动使电机轴带动研磨刀盘、齿轮刀盘及风轮转动。当食物垃圾进入研磨腔体,电机的旋转离心力将垃圾甩动,垃圾受到刀锤的撞击和研磨环内壁上的角刀的撕裂,随电机4000转不停地撕扯,风轮跟随电机轴一起转动,从而将垃圾从研磨环与研磨刀盘之间的过料间隙增压抽取至齿轮刀盘上。垃圾经齿轮刀盘反复切割后落入第三层形状刀齿的空间上,齿轮刀盘与形状刀齿上下之间的间隙只有2mm,垃圾受到高速研磨和增压处理形成浆糊状态并排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垃圾处理器研磨系统可有效处理类似玉米叶等软纤维垃圾,并且将食物垃圾处理成浆糊状态,不易发生垃圾处理不彻底而残留、堵塞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磨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磨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磨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刀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磨刀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风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磨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电机轴2—研磨刀盘3—研磨环

4—刀锤5—齿轮刀盘6—形状刀齿

7—风轮21—凸起31—角刀

51—半边孔71—风叶81—固定件

82—连接件91—介子92—二次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处理器的研磨系统,包括电机轴1、研磨刀盘2、研磨环3、两个刀锤4;电机轴1固定在研磨刀盘2的圆心处;两个刀锤4可拆卸安装于研磨刀盘2上;研磨环3转动套设于研磨刀盘2外,研磨环3的内侧面与研磨刀盘2的外边缘之间形成过料间隙;还包括齿轮刀盘5、形状刀齿6、风轮7;所述齿轮刀盘5、风轮7固定设置在电机轴1上;所述形状刀齿6固定安装于研磨环3底部;所述风轮7固定设置于电机轴1,并处于齿轮刀盘5下方;所述研磨刀盘2、齿轮刀盘5、风轮7在电机轴1上的位置自上而下排列。

请参阅图7所示,所述研磨环3内壁设置有若干角刀31,角刀31用于撕裂垃圾。垃圾受到电机转动产生的离心力,甩到研磨环3内壁上,因研磨环3固定不动,垃圾受到角刀31的撕扯切割,变得细碎,从过料间隙进入下一层研磨空间中。

请参阅图5所示,所述研磨刀盘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21,凸起21的形状有锥形凸块、曲面凸块、尖锐凸块等,不同形状的凸起21对垃圾进行撞击和撕扯,经过研磨刀盘2处理后的垃圾可通过过料间隙落在齿轮刀盘5上。

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齿轮刀盘5直径为112mm,齿轮刀盘5外边沿设置有40个刀齿,刀齿伸出研磨刀盘2外边沿,相邻两个刀齿的齿间距为9mm;齿轮刀盘5中间设置有6个7*10mm的半边孔51,6个半边孔51围绕齿轮刀盘5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每个半边孔51上方都有上翘的凸块。垃圾在齿轮刀盘5上被刀齿及上翘的凸块反复切割,变得更细碎,然后从半边孔51和刀齿间落入形状刀齿6的空间上,半边孔51还具有通风作用。

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形状刀齿6的外直径为118mm,内直径为108mm;形状刀齿6内环设置有45个刀齿,刀齿朝内向圆心设置,与齿轮刀盘5的刀齿方向相反且异面交错,相邻两个刀齿的齿间距为3mm。形状刀齿5具有围绕电机轴1设置的环圈体、设置于环圈体内侧的多个凸齿,环圈体与凸齿共面设置,多个凸齿围绕环圈体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

请参阅图2和图6所示,所述风轮7一体式设置有五片风叶71,五片风叶71围绕电机轴1呈环形阵列;所述风叶71位于齿轮刀盘5与形状刀齿6之间;风轮7的圆盘设置在形状刀齿6上;风叶71上部为处于形状刀齿6内的折弯片,风叶71下部为伸出形状刀齿6外的直片。风轮7高速转动,从垃圾处理器的总落料口抽取垃圾进入研磨腔体内,使得垃圾经由过料间隙进入齿轮刀盘5,增加研磨腔体内部的压力,将垃圾压向刀齿进行研磨,垃圾被研磨得更彻底。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所述研磨环3内壁与研磨刀盘2外边沿之间的间隙为2mm;所述齿轮刀盘5与形状刀齿6的上下距离为2mm。细小的间隙只允许细碎的垃圾通过,此设置可有效过滤垃圾,使未研磨充分的垃圾不能进入下一层空间,只可以留在原空间继续进行研磨,直到垃圾粗细可通过间隙为止。

请参阅图5所示,两个所述刀锤4围绕研磨刀盘2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垃圾反复在两个刀锤4之间撞击破碎。

垃圾处理器工作时,研磨环3与形状刀齿6固定不动,电机高速转动使电机轴1带动研磨刀盘2、齿轮刀盘5及风轮7转动。当食物垃圾进入研磨腔体,电机的旋转离心力将垃圾甩动,垃圾受到刀锤4的撞击和研磨环3内壁上的角刀31的撕裂,随电机高速旋转(例如,每分钟4000转)不停地撕扯,从研磨环3与研磨刀盘2之间的过料间隙来到第二层齿轮刀盘5上。垃圾经齿轮刀盘5反复切割后落入第三层形状刀齿6的空间上,齿轮刀盘5与形状刀齿6上下之间的过料间隙只有2mm,底下风轮7高速转动增压,从垃圾处理器的总落料口抽取垃圾进入研磨腔体内,使得垃圾经由过料间隙进入齿轮刀盘5,增加研磨腔体内部的压力,将垃圾压向刀齿进行研磨,垃圾受到高速研磨和增压处理形成浆糊状态。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